第一节常见症状
症状(symptom)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发热等。广义的症状还包括一些体征,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得到的改变。症状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下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大家可以按图索骥,自己先对疾病有个初步的判断。
一、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下午的体温较早晨的高,剧烈活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可略升高,一般波动幅度不超过1℃。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略高于正常。
正常人的体温是受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正常生理状态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progeny)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1.病因与分类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nondirective fever)
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内出血、大面积烧伤、脑出血等。
②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病。
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重度脱水。
④皮肤散热减少,如慢性心力衰竭及广泛性皮炎等。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暑、脑出血、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2.分度
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l℃
超高热41℃以上
3.伴随症状
①伴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等。
②伴结膜充血。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
③伴单纯疱疹。口唇单纯疱疹多出现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等。
④伴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等。
⑤伴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管感染等。
⑥伴出血。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和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
⑦伴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风湿热、痛风等。
⑧伴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等。
⑨伴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见于乙脑、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溢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二、咳嗽与咳痰
咳嗽(cough)、咳痰(expectoration)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实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气管内异物。但频繁的咳嗽影响工作和休息,则为病理状态。而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物,借助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嗽。
1.发生机制
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到刺激引起。刺激可来自呼吸系统以外的器官,但大部分来自呼吸道黏膜,传入延髓咳嗽中枢,该中枢再将冲动传向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髓神经,分别引起咽肌、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的运动,产生深吸气后的剧烈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从而产生咳嗽动作和声音。
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正常的支气管黏膜只有少量的黏液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当呼吸道发生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浆液渗出。渗出物与黏液、吸入的尘埃和组织破坏物等混合而成痰,随咳嗽动作排出。
2.病因
(1)呼吸道疾病
咽喉炎、喉结核、喉癌等可引起干咳;支气管哮喘、肿瘤压迫气管可引起发作性咳嗽伴气喘;而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咳痰的最常见原因。
(2)胸膜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炎或胸膜刺激均可引起咳嗽。
(3)心血管疾病
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因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均可引起咳嗽、咳痰或咯血。
(4)中枢神经因素
大脑皮层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人可随意引起咳嗽反射或抑制咳嗽反射。患脑炎、脑膜炎时也可出现咳嗽。
3.伴随症状
①伴发热。多见于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胸膜炎等。
②伴胸痛。常见于肺炎、胸膜炎、气胸等。
③伴呼吸困难。多见于喉水肿、喉肿瘤、气胸等。
④伴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二尖瓣狭窄等。
⑤伴大量脓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
⑥伴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等。
⑦伴有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等。
三、胸痛
胸痛(chest pajn)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也有少数由其他疾病引起。
1.病因
引起胸痛的原因主要为胸部疾病。常见的有:
(1)胸壁疾病
急性皮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等。
(2)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
(3)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自发性气胸、支气管炎等。
(4)纵隔疾病
纵隔炎症、纵隔气肿等。
(5)其他
过度通气综合征、痛风、气管炎等。
2.伴随症状
①伴咳嗽、咳痰和(或)发热。常见于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
②伴呼吸困难。常显示病变涉及范围较大,如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和肺栓塞等。
③伴咯血。主要见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
④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多见于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等。
⑤伴吞咽困难。多提示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等。
四、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的人也可以有心悸感。
1.病因
(1)心脏搏动增强
健康人在剧烈活动后获精神紧张时可以出现心悸。在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也可引起心悸。使用了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等也会出现心悸的感觉。另外,下列病理情况也可导致心脏搏动增强:
①心室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可致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而出现心悸。
②其他引起心脏搏动增强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等。
(2)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过缓或其他心律失常时均可发生心悸。
①心动过速。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②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由于心跳缓慢,舒张期过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脏搏动强而有力导致心悸。
③其他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心房扑动或颤动等,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患者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觉。
(3)心脏神经症
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可有心悸、胸痛、胸闷,并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神经衰弱的表现。
2.伴随症状
①伴心前区疼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也可见于心脏神经症。
②伴发热。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等。
③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
④伴贫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此时常有虚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
⑤伴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⑥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五、恶心与呕吐
恶心(nausea)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常为呕吐的前奏。
呕吐(vomiting)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病因
(1)反射性呕吐
①消化系统疾病。如咽部刺激、胃肠或肝胆、胰疾病。
②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青光眼、急性传染病等。
(2)中枢性呕吐
①神经系统疾病。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出血、癫痫等。
②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肝昏迷等。
③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等可因兴奋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
④中毒。乙醇、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⑤精神因素。胃肠神经症、癔症等。
(3)前庭功能障碍
如晕动病、内耳眩晕等。
2.伴随症状
①伴腹痛、腹泻的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或细菌性食物中毒者。
②伴右上腹痛及发热、寒战或有黄疸者要注意排除胆囊炎或胆石症。
③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者常见于颅内高压症或青光眼。
④伴眩晕、眼球震颤的多为前庭器官疾病。
⑤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菌药物与抗癌药物等,呕吐常与药物有关。
⑥育龄妇女伴有停经、晨起呕吐者,提示早孕。
六、呕血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致便血而形成黑便(melena)。
1.病因
①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②胃底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
③急性胃黏膜病变。
④血液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
⑤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损伤,常见的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2.伴随症状
①伴上腹痛。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并带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多为消化性溃疡。
②伴肝脾肿大。多提示门静脉高压。
③伴黄疸。伴有寒战、发热及右上腹绞痛而呕血者,可能是胆管出血。
④伴皮肤黏膜出血。应考虑血液疾病等。
七、腹痛
腹痛(abdominal pain)多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
1.病因
(1)急性腹痛
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②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等。
③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卵巢扭转、脾破裂等。
④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⑤腹腔内血管阻塞。如肠系膜动脉栓塞、门静脉血栓栓塞等。
⑥其他。腹壁挫伤、胸腔疾病(如肺炎、心绞痛、心包炎等)所致的腹部牵涉痛、尿毒症。
(2)慢性腹痛
①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
②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胃肠痉挛最为多见。
③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慢性胃、肠扭转等。
④胃、十二指肠溃疡。
⑤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等。
⑥其他。肿瘤压迫及浸润、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2.伴随症状
①伴发热。多为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腹部结核、恶性肿瘤等常伴有不规则的发热。
②伴呕吐。提示为食管、胃或胆管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呕吐量较大多提示有胃肠梗阻。
③伴腹泻。见于肠道慢性炎症、吸收不良等。
④伴血尿。可能为泌尿系疾病(如泌尿系结石所致)。
⑤伴黄疸。可能与肝胆胰疾病有关。
八、尿频、尿急与尿痛
尿频(frequent micturition)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2次。
尿急(urgent micturition)是指患者一有尿意,不能控制急需排尿。
尿痛(dysuria)指患者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疼痛。
上述三个症状合称“膀胱刺激症”。
1.病因
(1)尿频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衰多尿期等。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或仅有尿意而无尿液排出,见于膀胱炎、后尿道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炎。神经原性膀胱因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膀胱功能失常。此外,当人精神紧张时亦可尿频。
(2)尿急
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炎症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癌等,常伴有尿频、尿痛。
(3)尿痛
尿痛多为灼痛或刺痛;排尿开始时疼痛多为尿道炎;排尿终末疼痛提示膀胱炎;伴腰骶部或龟头疼痛者多有前列腺炎;膀胱结石或异物多有尿线中断。
2.伴随症状
①膀胱刺激症伴发热、脓尿时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②膀胱刺激症伴会阴部胀感、肛门下坠、耻骨上隐痛、腰背酸痛见于前列腺炎。
③膀胱刺激症伴血尿、倒汗,午后潮热时多见于膀胱结核。
④尿频、尿急伴排尿终末疼痛,见于输尿管末端结石。
⑤50岁以上男性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首先考虑前列腺增生症。
⑥尿频、尿急伴无痛性血尿多见于膀胱癌。
第二节内科常见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俗称“感冒”。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具有一定传染性。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1.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寒、淋雨、过度劳累等,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原体迅速繁殖引起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