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的增多以及学业、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5%的大学生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危机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进行积极干预,建立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实施,从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并成功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
迄今为止,几乎每一篇涉及心理危机理论研究的文献均引用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的定义,卡普兰也由此被视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卡普兰于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并于1964年首次发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他指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使自身与环境相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我国的章成斌等人则认为,心理危机主要是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它是由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是指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的压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一旦发生并出现结果,就会对个体自身、他人(包括亲人、师生、甚至社会)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影响。
二、心理危机的种类
在文献查阅中,研究者大多采用布拉默(Brammer)的观点,将心理危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它是个人在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大学生群体发展性危机包括因升学、就业、人际交往、性需求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危机等;二是境遇性心理危机(situation crisis)。它是指突如其来的、无法预料的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比如某个大学生的父母离婚、家庭经济来源突然中断、亲人发生意外等情况诱发的危机;三是存在性心理危机(existential crisis)。它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大学生群体存在性危机主要涉及由人生的存在性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危机。中国学者石中英曾总结出人作为人的六个存在特征,这些作为人的存在的特征决定了人的一生中所必须面对的存在问题的存在。它们是死亡、自由、有限、孤独和自我认同等问题。存在性心理危机的成功解决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树立有着重大的影响。
也有研究者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应包括以下内容:(1)由学习问题、就业问题、人际冲突、环境适应以及性格上的缺陷等原因所引发的焦虑危机;(2)由亲友亡故等意外事件引发的哀伤危机;(3)由恋爱关系破裂导致的失恋危机;(4)自杀危机。还有研究者则根据危机刺激的来源,将危机分为内源性危机和外源性危机。内源性危机实质上就是成长性危机,外源性危机又称环境性危机或适应性危机,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特点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危机持不同的观点。Gililand 和James认为心理危机具有六个特征,它们分别是:
(1)危险与机遇并存;
(2)有复杂的状况;
(3)存在成长和变化的机缘;
(4)缺乏万全的或快速的解决办法;
(5)有选择的必要性;
(6)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
帕里也提出了危机的八大特征,它们分别是:
①一种关键的压力事件或长期的压力的情景;
②个体的悲伤经历;
③存在损失、危险和羞辱;
④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⑤事件的发生是预料之外;
⑥日常工作遭到破坏;
⑦未来的不确定性;
⑧紧张持续时间过长(从大约2个星期到6个星期)。
四、心理危机的过程
危机发生不是突然的,危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危机的不同阶段,个体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危机的发展要经历以下五个时期:
(1)前危机期。个体处于平衡状态,一旦遭遇到应激强度很大的事件,个体运用解决问题的常规技术不足以摆脱困境,个体就会产生不安感。
(2)冲击期。个体会将情境视为一种威胁,也可能视为一种丧失或者是挑战。如果这个时期,问题无法解决,紧张还会继续加重。
(3)危机期。个体的紧张和焦虑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处于一种渴求解脱的状态。
(4)适应期。用积极的办法接受现实,成功地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我评价上升,社会功能恢复。
(5)后危机期。有些人变得更成熟,获得更多积极应对技巧,有的则出现人格改变,或出现神经症、精神病或慢性躯体不适,甚至有可能自杀。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引起大学生产生不良心态的生活事件集中表现在与学生相关的学业、社会环境、人际交往、未来与前途这四个方面。大学生因不良心态产生的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忧郁、焦虑、愤怒,持续时间超过15天的负性情绪是焦虑、忧郁、无聊、空虚、痛苦;大学生常用的对负性情绪的排解方式是沉思和与别人聊天。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肌肉紧张、头痛、心疼;
(2)睡眠紊乱,无食欲,消化不良;
(3)极度的焦虑;
(4)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
(5)抑郁,情绪低落、淡漠;
(6)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7)社会退缩,放弃以前的兴趣;
(8)愤怒、自责和羞耻。
具体概括起来体现为四个方面:
①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②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出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知觉。
③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黏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可发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表现出过去所没有的非典型行为。
④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缺乏、胃部不适等。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来源
1.个体内部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源自个体内部和环境两个方面。源于内部的危机,其实质是埃里克森指出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在艾里克森看来,自我认同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冲突,个体常会模糊自身存在的状态,一切变得不确定,无法将已获得的认识与对自我的评价协调起来。大学生在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所产生心理危机,这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由过分的自尊转变为过分的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特异性。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一个人的气质、性格等,都体现在人格特征之中。为此,面对压力时,如何理解和处理事件,都会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有研究揭示,个性外向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常能以较灵活和理性的态度对待现实,他们不仅知道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且善于利用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应对挫折;而内向的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易表现出不思进取、无动于衷和缺乏人际交流的心理状态。
2.环境的影响
有研究者指出,首先,现代社会转型加速,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不少大学生精神迷茫,常常陷入剧烈的心理冲突之中。其次,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在生源竞争和高校评估居于更好的位置,于是在学科设置和课程数量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业负担。再次,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为增加就业机会拼命参加各种形式的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使得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从而引发心理危机。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并轨招生以来,学费成为贫困地区学生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由此出现了贫困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最后,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由于缺乏经验,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感情纠葛问题,一旦失恋有些大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危机。
3.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
发展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应该是危机干预策略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在相同的社会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朋友或家庭较高的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有人认为,社会支持作为个体所拥有的持久的建设性资源,能够为个体提供广泛而多样的支持潜力,包括情感支持、指向任务的协助、关于期待和反馈的交流、获得多样化的新的信息和社会交流机会、陪伴和娱乐以及归属感等,因而对个体适应危机情境,成功地度过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此类相关研究大部分是就学校心理危机现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观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但缺乏比较系统的,专门化的,且具可操作性的研究,因而也就更缺乏如何针对具体心理危机建立相关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
4.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完善
大学生已经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已经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有性冲动需求,对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产生渴望。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有的甚至发展为精神病。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结局
由危机事件对大学生引起的心理危机所产生的情绪失衡状态并不是持续终身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的心理危机状态大约要持续4~6周,在这段时期里,由于处理危机的手段不同,个体先前经历危机的体验不同,个体人格特质的不同,当事人的结局也不相同,危机事件对大学生可能是一个危险,也可能是一个机会。它对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和身心造成的影响一般有四种结局:
①危机事件激发他去解决困难,若方法得当,不仅能顺利度过危机,而且通过危机学会了摆脱困境的新方法,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整个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得到增强,这是最佳的结局。
②虽然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会让他形成一种偏见,留下痛点,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遇到同样的事情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比如大学生失恋之后如果留下阴影,会对爱产生怀疑,不利于当事者日后的生活。
③缺少应对危机的办法,表现出心理的恐慌、无助,出现心理障碍,限于神经质或精神病,以后任何生活变故都会诱发心理危机,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降低,心理健康程度严重下降。
④未能度过危机,心理承受不了,出现崩溃,采取自伤自毁,甚至自杀的行为。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一、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又称“危机介入”或“危机调解”,Glass 所下的定义是在精神急症病人抢救中采取的不是根治,而是从数天的对症处理到数周短期治疗的过程——以调整所处的环境作为整体。稻村则认为,危机介入是对于面临着危机的人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对应措施,使其能够在避开危机的同时,进一步适应那种危机而运用的治疗方法。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是心理危机干预取得成败的关键。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分为预防性、治疗性和补救性三种,但都必须遵循下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