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网络心理问题的调适
一、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适
高校应尽早构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院系政工干部再到学生层面的三级网络,充分发挥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信息员、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在内的4支队伍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实施系统专业的分级干预。
(一)轻度网络成瘾
首先,广泛开展“网络教育”。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大学生们需要经常借助网络的平台展开相关学习和研究工作,针对学生密集接触网络的特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广泛开展网络知识的宣传、网络心理讲座、网络心理广场咨询等活动,努力在全校营造“健康网络,和谐心理”的良好氛围,发挥网络“双刃剑”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使用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排查,对有问题的同学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轻度沉迷网络人群的情况,认真梳理和分析每一个人的具体资料,在学生工作干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和帮扶转变计划。
其次,全面实施“心理班会”。专门针对轻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班会”有别于传统的说教式班会,主要是把别具一格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带进班级中,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感受他人,在分享中获得经验、进而成长。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老师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由接受过系统培训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干部主持各项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通过组织“心理班会”活动,可以有效帮助依赖网络的学生加强沟通,提高自信,缓解学习、生活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尽早从网络成瘾中走出来。“心理班会”的全面实施使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最后,长期参与“心理辅导”。院系的辅导员可以承担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这种心理辅导不能等同于心理咨询,因为院系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种心理辅导是非专业性质的。但是不能低估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因为学生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孤独、抑郁、低自尊等人格因素有关系,许多学生缺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得到心理寄托和成就感。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予他们一些心理疏导,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网络成瘾的发生。
(二)中度网络成瘾
首先,系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网络成瘾的干预,目前主要是进行个案治疗。中度网络成瘾的学生必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评估诊断,接受长期、系统的个别咨询。具体的心理干预技术包括:设定目标、自我暗示和提醒、厌恶疗法、转移注意法、制作个人清单等。目前高校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就是“厌恶疗法”,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橡皮圈疗法是最常用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做法是网络成瘾者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上橡皮圈,当他有上网的想法或冲动时,弹拉橡皮圈,产生疼痛感,边拉边记数,目的是通过这种厌恶刺激转移注意力。“制作个人清单法”主要写出自成瘾以来被忽略或减少的其他每项日常活动,并回想这些活动如何对充实、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利,这样的练习将有助于成瘾者在面对网络和一度喜欢而已失去的活动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该项技术对大多数的网络成瘾者都是有效的。
其次,有效开展“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招募自愿戒网的网络成瘾者组成互助成长小组,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找回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对待生活。通常学生们每周会面一次,每次的会面时间为2小时左右。干预的思路主要是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分4个层面进行干预。一是问题解决层面:通过“E网情深”活动,使团体成员客观评价自我的网络使用行为、动机及后果。二是认知和情绪反应层面:通过“天生我才”活动,认识自己,纠正认知偏差,改善情绪反应方式。三是人际交往层面:通过“那些花儿”活动,评估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寻找社会支持资源。四是自我管理层面:通过“生活是个大馅饼”活动,制定策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研究发现:经过约3个月的团体干预,成瘾者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和人际关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3方面与网络成瘾都有显著关系,成瘾者对网络的依赖也有大幅度下降。当然,在实践中对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具体程序还需要不断改进,需要对其长期效果进行随访研究。
3.重度网络成瘾
首先要不断强化“干预机制”。学校应该不断强化对网络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心理危机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应与脑科医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以及学生骨干之间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能保证一层层地及时评估、治疗和转介。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应及时关注医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意见,组织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个案讨论,时刻保持与院系政工干部、家长、学生的及时沟通。
其次是借助医疗机构的“专业治疗”。药物治疗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抗焦虑类、抗抑郁类精神药物可以缓解重度成瘾者的不良情绪,为心理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目前,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已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情况一般要由具有医学背景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做出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越早进行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学生的心理恢复越好,重塑其因网络成瘾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人格也越快。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还缺乏足够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危机干预从业者,缺乏能配合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有效措施,面对比较严重的网络成瘾者时,学校难免陷于被动和无力应对的境地。因此,在高校中建立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应该是今后网络成瘾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其他网络心理问题的调适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除了网络成瘾,还包括以下具体问题:
1.网络人格异化。
人格一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网络人格是人们在网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毫无疑问,网络为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铺就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发展。但是,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常会让大学生混淆视听,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进而导致精神沙漠化,自我同一性的分解,使人格发生扭曲或异化。他们常常难以正确估价社会环境的形势对自己的要求,难以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合理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周围环境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
2.网络情感的畸形发展
时下,网聊、网恋、网上同居、网婚是大学生在网上活动中最感兴趣的主题,甚至于网恋成了高校的时尚,有的大学生网恋的对象还不少。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情感表达方式不当,常会把现实中的情感转移到网络世界,在这里,他(她)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从中得到安慰关爱、自尊等。但是长时间对网络的依恋,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情感的异化,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增加学生在情感上的随意性、定约性和虚假性,降低大学生对爱情的崇高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更加冷淡、麻木、自闭,会使他们更加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和无助,甚至个别学生学业荒废、在网上被不法分子利用,上当受骗。
3.网络侵犯行为
最近,各种报道大学生利用网络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网络普及,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数量也不断上升。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立案侦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100余起,到2001年增加到4500余起,自1994年我国发生第一例大学生电子邮件诈骗案以来,大学生因网络犯罪的案例也在增加。大学生的网络侵犯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用互联网危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如盗窃、抢劫、斗殴、凶杀;二是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行为;三是利用互联网传播黄、赌、毒、封建迷信、甚至反社会言论,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或社会管理秩序。
针对以上网络心理问题,各高校可以采取各种调适方法:
(1)加强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大学生要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一个“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作黑客”的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自觉遵守并维护网络秩序。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来,下工夫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思想、文化、娱乐、体育、学术科技等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以此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巩固其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增强其自身的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极网络环境的左右。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党校、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志愿队及有关社团的网络积极作用,用大量的正面信息占领网上阵地,形成讲正气的舆论氛围。
(2)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对网络内容和学生上网的检查、管理,利用网络技术,过滤不良信息;丰富网络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真正用于学习和健康娱乐的网络平台,减少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和各种网络色情的机会。加强防火墙技术,对黑客、病毒进行限制,对学生上网内容进行检查,对玩网络游戏进行控制,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和师生互动的平台。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多数大学生上网是因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比较单调无聊,而网络又充满新奇和刺激,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心理,网络的自由性、虚拟性、交互性使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要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生活变得充实,兴趣和爱好增多,有利于预防各种网络心理问题。
(4)树立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但若只有梦想而没有目标,梦想就会成为空想。人有目标才有动力,才会成功。不少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在网络里寻找刺激,都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特别是新生,一经大学录取,其心情突然放松,顿然失去自主动力,有的大学生自认为由残酷的School“死哭呵”进入了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这种后无动力、前无目标的情况,导致近半数的大一新生缺乏奋斗目标,得过且过,学习提不起兴趣,在网络中找乐。一个学期下来,终考大半功课不及格,于是心灰意冷、对学习失去信心,个别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一头扎进网络,事事都不关心。因此,大学生要摆脱网瘾,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和谐健康地发展。
(5)培养健康向上的网络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情感是人们对信息网络的一种内心体验、感受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大学生热衷于网聊、网恋等,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当今社会情感单薄造成的。我国高校扩招后,学生班级人数增多了,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减少,师生关系淡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差异,学生交往的矛盾多了;再一方面,学生离家远了,与父母、亲人的沟通少了。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情感发展的单薄性,将情感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因此,大学生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虚拟的情缘,培养个人优良的人格特质,如坦诚正直、大公无私、胸襟宽广、雍容大度、宽容礼让、怡养性情、遇事不惊等,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人关系,促进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整合,把网上的行为现实化,把现实生活网络化,预防情感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