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6100000002

第2章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

1.国外关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问题的研究状况

企业孵化器在美国已经存在了40多年的时间,并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孵化器从美国向其他国家迅速传播,在这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孵化器采用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行模式和营利性、公司制的运行模式两种基本运行模式。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性组织有了长期的发展,市场经济比较完善,企业孵化器不论采用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行模式还是采用营利性、公司制的运行模式都是比较成熟、比较稳定的运行模式。因此,近年来,国外关于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关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的研究不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是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针对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研究更少。

(1)美国早期对企业孵化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企业孵化器建立的可行性分析方面。近年来,美国学者的研究视角是以企业孵化器运行的业绩为基础,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孵化器进行案例分析,并围绕这一中心对企业孵化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评估,研究孵化环境及其对在孵企业的影响。欧洲学者对企业孵化器的研究与美国非常相似,也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企业孵化器作为促进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行评估。联合国在发展中国家推动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其研究仍然是通过大量调查,对企业孵化器运行的效果进行研究。国外这种通过调查对企业孵化器运行效果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资料,得到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便于明确政府的政策效果,明确企业孵化器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对于在孵企业来说,孵化和培育过程是非常关键的。而国外对孵化、培育过程的研究却很少,联合国的相关研究也很少。这与国外非营利性组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较完善有关。

(2)对于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艾伦和拉曼(1985)研究了12个孵化器中的56个在孵企业。这些企业使用了孵化器所提供的5大类共38种服务。这5大类分别是融资咨询、管理支持、普通商务、专业商务和物理空间。他们也发现孵化器并不能提供给创业企业所最需要的全部服务,但企业孵化器可以通过社会上的相应机构,使在孵企业享受到方便而优惠的服务。因此,企业孵化器在连接创业者和外部资源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斯米勒和吉尔(1986)发现,企业孵化器是新创企业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经纪人。他们总结了企业孵化器的10个重要服务内容:一站式的专家服务、获取融资、物质财务支持、社区支持、创业网络、创业教育、对成功的感知、对入住企业的选择、紧密联系大学、简洁的项目“里程碑”。斯米勒和吉尔(1986)进一步提出了创业网络的框架。他们认为这种关系网越强、越复杂、越多样性,则创业者就越容易获得机会。正是因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及时性,所以才使得创业企业有更大的成功性。他们所提出的创业网络有6个组成元素:大学、政府支持、专业支持、新创企业、主要企业、其他支持。显然,这些元素之间具有潜在的联系。通过对211家在孵企业的研究,他们发现从这些服务中在孵企业得到了非常重要的收益,5 0%~9 0%的在孵企业都认为创业网络的服务是重要的或是最重要的。

(3)关于企业孵化器内外部企业的对比研究。建立企业孵化器的出发点是好的。从直觉上说,为新创企业提供服务有利于新创企业的成长。但是,如果缺乏企业孵化器内外部企业的实证数据对比,则很难使人信服孵化器的实际功效。沙哈迪(1998)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得到了美国61个孵化器内部企业和80个孵化器外部企业的数据,并对这些创业企业的外部网络关系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被比较的变量包括董事会、供应商、客户、商业组织、咨询顾问、资金来源、战略伙伴。沙哈迪(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孵化器不是万能的。它并没有对上述所有网络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企业孵化器对一部分网络关系特性是有积极影响的,企业孵化器内部企业在某些方面,如采用主动的方式开发客户、更加频繁与顾问接触等,比外部企业更有优势。

哥伦布和德尔马斯特(2002)研究了意大利的45家企业孵化器内部的高科技企业和45家企业孵化器外部的高科技企业,并就创业者的个人特征、创业动机、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绩效、网络关系、获取公共资助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测量,在企业孵化器内外部企业之间仅仅具有细微的差别。然而,研究发现意大利的孵化器注重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性。它们通过考查创业者的学历和前期工作经历,试图吸引那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创业者;另外,企业孵化器内部企业比外部企业具有更高的成长率。企业孵化器内部企业具有较高绩效的主要原因是采纳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R&;D项目、广泛建立合作机制。此外,研究发现企业孵化器内部的企业比较容易获得公共资助。通过上述对比实证研究,哥伦布和德尔马斯特(2002)认为,企业孵化器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4)关于企业孵化器孵化机制研究。随着对企业孵化器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逐步透过企业孵化器的实体特征而探寻企业孵化器内部的运行机制,即孵化机制问题。赖斯(2002)基于“共同生产(co-production)”理论(帕克斯、贝克、克瑟、奥克森、奥斯特姆E。、奥斯特姆V。、珀西、范德维特、惠特克、威尔逊,1981)提出了孵化机制的共同生产模型。赖斯(2002)指出企业孵化器是“企业扶持工作(business assistance programs)”的生产者,创业企业是这种产出的“消费者”,创业企业与孵化器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共同生产”关系。

赖斯(2002)对8个企业孵化器和32个创业企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孵化器仅仅进行着被动的“共同生产”,即强调短期问题和创业者提出的问题。然而,优秀的企业孵化器却进行着全方位的“共同生产”,包括主动的、连续的“共同生产”。

(5)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汉森·切斯特布鲁斯·诺瑞阿·苏尔(200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网络化的孵化器》一文,对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Hotbank企业孵化器(由Softbank创投公司所创建)等案例的分析,他们认为“网络化的孵化器(Net-worked Incubators)”在运行机制上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这种企业孵化器里有一种创业精神。新创企业在制定战略、组织实施方面是自由的,没有官僚主义,避免了大企业不敢追寻冒险机会的弊端。其次,企业孵化器与一流的服务公司签订了协约,以保证在孵企业可以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企业孵化器可以帮助创业团队节约用于搜寻、谈判、签约的大量交易成本。最后,除了创业环境和规模经济的因素,企业孵化器还使得新创企业拥有一个网络,是一个有组织的网络关系。新创企业可以借助于企业孵化器所营造的全球化网络关系进行发展。

汉森·切斯特布鲁斯·诺瑞阿·苏尔(2000)把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体制与大公司体制、创业投资公司体制进行了对比,指出它与大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公司缺乏创业精神,它与VC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拥有更为广泛的资源背景,比创业投资公司更有机制上和规模上的优势。因此,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在培育创业企业上具有独特优势。

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比起其他组织形式来在创建和培养新企业方面最有优势。它结合了大公司与VC公司的优点,比大公司可以培养更多的新创企业,比创业投资公司(VC)拥有更多的网络关系。

汉森·切斯特布鲁斯·诺瑞阿·苏尔(2000)进一步指出,商业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是在当今时代所诞生的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网络化的孵化器既可以利用创业精神和网络关系,也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它将是未来经济中具有长期生命力的模式。

(6)关于企业孵化器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往的企业孵化器文献中不仅涉及企业孵化器如何帮助创业企业,还包括企业孵化器自身的建设问题。其中主要是对企业孵化器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奥提欧和克劳斯顿(1998)认为一个地区的局部环境既可以影响企业孵化器的目标,也可以影响其各项服务功能的配置。地区环境由地区工业基础和地区制度环境组成。地区工业基础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及文化的路径依赖的传统。地区制度环境赋予了企业孵化器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企业孵化器中的管理活动由一般管理活动和局部管理活动、与所在环境相关的管理活动构成。企业孵化器的成功程度是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由它们各自的投资者、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在孵企业的评价所衡量。

奥提欧和克劳斯顿(1998)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了企业孵化器与其所在的环境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孵化器都必须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契合”,发达地区企业孵化器的目标大多是支持高技术创业企业。因此,企业孵化器不仅要被动地接受地方环境,还要主动地去利用地方环境。

2.国内关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问题的研究

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但主要是企业孵化器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企业孵化器的产生、发展、性质、作用等,并且以介绍国外企业孵化器的情况为主。对于企业孵化器特别是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问题也有研究,但是研究数量非常少,研究深度也远远不够。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下面的问题。

(1)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基础理论的研究A。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为多个新创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使新创企业能够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而在孵企业也获得了明显的专业化分工优势。盛洪(1992)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并对分工与专业化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斯蒂格勒在其论文———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中进一步发挥了“斯密定理”的观点。“斯密定理”的具体含义是:只有当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和存在。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反过来说,如果市场范围没有扩大到一定程度,即需求没有多到使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能够全部卖掉时,专业生产者不会实际存在。林强(2003)认为,“斯密定理”不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也适用于服务市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是一个专门为新创企业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随着科技进步和竞争加剧,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涌现出来,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具有很高的成长前景,一旦成功则会获得数十、数百倍甚至更高的回报。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和创业资金等方面面临困难,需要得到帮助。在高科技时代兴起之前,由于社会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很少,所以不会出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服务者———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进入高科技时代之后,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创业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孵化器以及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素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很有限,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还难以筛选到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中小企业,并通过扶持它们而获得较大利润。但是,随着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当代经济也正向着创业型经济的方向发展,未来还将会出现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将使得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也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高盈利和自我滚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B。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陈佳贵,1995)。一般的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分成六个阶段,即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新创企业的生命周期,并提出相应阶段划分。丘吉尔和刘易斯(1983)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即诞生期、求生期、成功期、起飞期、资源成熟期。卡赞建(1998)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即概念发展期、商品化期、成长期、稳定期。刘道纯(2000)认为中国新创企业中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原理型成果阶段、实用模型样机阶段、工业化样机阶段、批量生产阶段。余春生等(2000)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创业、发展、成熟四个阶段。我国长期关注企业孵化器问题的长城战略研究所(2002)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即种子期、创业期、扩张期和成熟期。

C。企业群落或企业聚集理论

企业群落又叫企业聚集,或者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等,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形成的具有既竞争又合作关系的若干企业聚集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或产业聚集现象。企业聚集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硅谷”的成功和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既竞争又合作的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区集聚而成的分工协作网络是“硅谷”经济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从而,对企业群落或企业聚集的研究越来越多(王缉慈,2001;石忆邵,2001;刘友金、黄鲁成,2001;李子和、陈省平、郭汝丽,1999;刘友金,2002)。

对于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是分工与协作、外部规模经济;有人认为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是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我们认为,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有些是历史原因,有些是资源禀赋,有些是政府引导,有些是分工与协作,有些是其他的原因,或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企业群落或企业聚集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企业群落的崛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有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分工;有利于保持产业领域持续领先优势;有利于企业集群内部网络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新创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培养企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企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加快创新传播速度,促进地方经济和中小城镇的发展。

企业群落崛起的动力机制在于人文环境的制导和更新机制、企业群落与市场群落的协调互动机制、“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机制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我国企业群落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群落内部组织化程度不高,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同业无序竞争日益严重;企业经营者与职工队伍素质偏低,不能适应企业群落发展的要求;群落型企业的单一产业、产品结构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入园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成长环境不理想等。要促进我国企业群落的发展,必须建立企业群落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优化群落型企业产权制度结构;优化群落型企业的产业结构、管理结构和资产结构;加速中小企业群落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研究开发、生产、市场一体化;强化中小企业群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企业群落的生存环境。

刘友金、黄鲁成(2001)认为,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主要来源于聚集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的可得性、追赶效应和拉拔效应、吸聚作用以及植根性等方面。基于创新聚集理论,林强(2003)认为企业孵化器的优势主要来自创业资源的可得性、创业企业之间的追赶效应和创业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

我们认为,企业群落具有交错复杂、互相交联的关系。企业群落具有优化效应。这种优化效应包括共振效应、杂交效应、合作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等。聚集在一起的企业之间可以经常进行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人们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非正式交流来传播的。因为非正式交流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传播未编码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非正式交流能够丰富信息和知识,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创新。

企业孵化器特别是专业技术孵化器,把许多具有相同专业技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在孵企业以及大量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企业群落,发挥企业集聚的作用。

企业集聚效应表现在科研合作、管理经验交流、人员交流与沟通等方面。从可以看出,不论处在哪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都比较多。对于科研合作,专业性企业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科研合作比较多,而综合性企业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比较少。这与企业孵化器的性质关系密切。企业孵化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企业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展。

D。风险利益理论

马艳(2001)认为,风险利益是指在不确定的经济活动中,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经济活动的主体可能获得的那部分期望之外的经济利益,或者可能遭受的那部分意外的利益损失。风险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双重性(风险利益的增进或损失)、可能性、可测性、进取性(追求风险增益)、可控性、可变性等特征。风险利益的核心内容是追求风险增益(或超额利益)。

风险利益理论(马艳,2002)认为,风险的本质是风险利益,风险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利益,或者说人们进行的各种风险活动本质上都与追求风险利益有关。

风险利益制度的主要功能是激励人类追求风险增益。人们怎样才能既不丧失风险增益最大化的机会,又在此前提下将风险损失减至最小化,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主动追逐风险增益的热情?这需要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来解决。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风险损失问题,激励人类追求风险增益。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既带来了可能的风险利益的损失,也带来了可能的风险利益的增进。一种有效的制度应将不确定性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利益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限度内。在这一限度内,不仅保证不确定性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利益存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人们经济活动的压力,而且又不会使不确定性和风险损失泛滥,成为妨碍经济活动的不利因素。或者说,这种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不确定性对风险利益的作用,既能让风险利益形成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激励的功能,使风险增益呈现出一种持续递增的趋势,又能保证风险损失逐步地减少、降低,达到风险增益最大化、风险损失最小化的目标。

风险利益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具体的划分方法。

我们认为,企业孵化器和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充满各种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比一般企业的风险大得多,因为企业孵化器及其创业者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技术、市场、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创业者所追求的就是一种风险利益或者风险增益。社会也需要一种新的风险利益制度,激励创业者进行技术创新,追求风险增益,并把风险利益的实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源泉。企业孵化器必须善于利用风险利益理论,规避、减少风险,追求风险利益或风险增益。

E。企业创业理论

企业创业是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条件下,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包括创意形成和创意潜在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创意既是市场机会的识别又是有市场价值的知识。而形成创意的能力和实现创意的潜在价值的能力都是一种动态企业能力的反映。这里所说的动态企业能力是指每个企业特有的组织和协调企业活动、组合和调动各种资源的内部过程。因此,企业创业实际上是创造和组合动态企业能力的过程。

创业者实现创意所需的庞大资源与新创企业实际控制的有限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差距”(长城战略研究所,2002)。这种“资源差距”是衡量新创企业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源差距越大,新创企业发挥能动性的余地或潜力就越大。企业能力有两大类:体现于智力的企业能力和体现于资本的企业能力。因此,拥有有限资源的创业者的基本战略,就是以其创意为杠杆选择性地吸引和组合外部的体现于资本的企业能力,以实现其潜在的价值。也就是说,创业的过程是创业者以其掌握的创意为杠杆吸引和组合外部企业能力及资源的过程,获取这些必需的企业能力的渠道就变得非常重要。

新创企业创业的基础是知识和创意。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多种外部社会资源的帮助。林强、姜彦福、张健(2001)认为,作为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新创企业组织和协调各种新创企业所需资源和企业能力的理想组织,企业孵化器可以结合新创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在创业环境上,我国还存在着政策信息不太透明、创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够通畅、创业文化不够浓厚、社会信誉体制比较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创业。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企业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企业孵化器得以产生并能有效运行是与新创企业的创业活动紧密相连的。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的产生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新创企业的创业活动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也大幅度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创业是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繁荣的基础,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

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量,也日益引起政府、企业、学术研究等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各界纷纷进行相关研究。国内对创业理论的系统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创业理论学派众多,对于一些基本问题和前提假设也存在着许多争论,例如,存在着关于创业的形式、创业者的风险、创业者的天赋、创业研究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等问题的研究和争论(王缉慈,2001)。

F。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科技成果转化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原理型成果阶段、实用模型样机阶段、工业化样机阶段、批量生产阶段。只有完整地经过这四个阶段,一项科研成果才能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由于科研管理和科技政策、人事政策等等原因,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开发工作,一般只进行到第一阶段或者第二阶段;而大部分企业由于产值、利润的压力和科研环境、科研水平、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一般停留在第四阶段,等待科研成果达到产业化生产条件时才予以收购利用。这就使科技成果转化第三阶段形成空白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链条在第三阶段中断。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开发等一系列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所不熟悉的工作,必须由一些专门从事第三阶段工作的企业或组织来从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工作。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是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和组织形式,具有比较强大的专业背景,可以为企业或科技人员提供全面的、深层次的服务,使企业或科技人员得到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资金、场地、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样,企业或科技人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渡过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三阶段,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双方存在着不同的方案,可以建立相应的决策分析模型。

假设一所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甲)准备进行开发研究,将自己拥有的一项科研成果产业化,而一家企业(乙)考虑是否投资于这一高科技项目。项目是一个高科技项目,具有比较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如果项目开发研制成功,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将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开发研制失败,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企业都将遭受损失。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是投入研制和不投入研制,企业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是对项目研制及实施进行投资和不进行投资。

假设项目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有两种,即高需求和低需求。市场需求的概率为P,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认为未来产品市场高需求与低需求的概率分别为P甲高和P甲低,企业认为未来产品市场高需求与低需求的概率分别为P乙高和P乙低,并且有

假设未来产品的市场需求是高需求,如果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共同进行投资开发,则双方的效益分别是a和b;如果甲方投入而乙方不投入,则甲方的效益为c,乙方的效益为0;如果甲方不再投入而转给乙方,则甲方的效益为d,乙方的效益为e;如果双方都不投入,则双方的效益都是0.

假设未来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低需求,则同样可以得到下列结果(各符号的意义同前)。

由于未来产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考虑到不同需求存在的概率,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与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效益是:

上述结果可以用矩阵表示。

求解这一效益矩阵,就可以得到科技成果转化双方各自应该采取的最优决策方案。

G。比较优势原理和规模经济理论

吴寿仁(2002)认为,企业孵化器运行的基础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原理和规模经济理论。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规模经济理论,公司制企业孵化器应该采用市场化运行模式。按照比较优势原理,新创企业和创业者的优势在于拥有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项目,或者新的创意,以及实施这些科技项目或创意的技术能力和对市场的敏感。但是,创业者往往缺乏资金、管理经验、社会影响,企业信用度较低,开拓市场比较困难。而企业孵化器是专门培育和孵化新创企业的组织,正好可以弥补新创企业和创业者的不足。企业孵化器与新创企业、创业者的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可以使创业者集中精力从事产品的研制、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创业活动,使企业孵化器集中精力营造培育和孵化环境,为在孵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优质服务,提高新创企业的成功率和成活率,促进社会创业,共享创业成果。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新创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新创企业一般规模很小,人均行政、人事、财务、后勤等管理费用较高。对于企业孵化器来说,各个新创企业的行政、人事、财务、后勤等管理工作大同小异。如果新创企业能够把这些管理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企业孵化器,由企业孵化器进行代理,则可以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新创企业的管理费用,提高新创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孵化器的资源利用效率,对新创企业和企业孵化器都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孵化器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新创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按照市场化运行,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社会网络理论、资源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企业集聚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并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体制、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的研究

李楠林等(2001)、王德禄(2002)从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体制、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三个方面对企业孵化器的体制进行了分析。在投资主体方面,认为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主要有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等;在产权结构方面,认为我国的创业中心(企业孵化器)产权结构单一,政府作为等级组织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在企业孵化器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认为应该体现责权分离、各司其职;委托代理、纵向授权;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并存等特征。

王德禄(2002)认为,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改革有三个方向,即非营利性组织、投资性质的孵化器、公司化的孵化器。张景安(2001)认为,企业孵化器的机制包括投入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退出机制,并分别进行了研究。李志能(2001)研究了企业孵化器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班子。

这些研究都是从我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体制、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行的,认为我国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单一,产权结构单一,缺乏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实现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优化企业孵化器的产权结构,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孵化器需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结构的优化,建立合理的企业孵化器组织结构。我国一部分企业孵化器应该向非营利性组织转变,建立非营利性组织的结构;另一部分企业孵化器应该向公司制转变,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认为,不论是营利性企业孵化器还是非营利性企业孵化器,都应该走专业化、企业化运行的道路。

(3)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培育和孵化在孵企业过程的研究

颜振军(2000)、袁环(1995)、张景安(2001)、王德禄(2002)等人研究了企业孵化器培育和孵化在孵企业的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包括在孵企业的选择、在孵企业的孵化和培育、在孵企业的离开(毕业或肄业);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选择标准、毕业标准、在孵时间等问题。李布(2001)根据对在孵企业的孵化过程,提出了一个运行模式。孙业利(2001)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孵化器的产业过程。欧庭高(2000)分析了现有企业孵化器运行的问题,指出企业孵化器存在着体制束缚、服务缺憾、规范缺失、创业环境短缺、风险投资体系不足等问题。

我们认为,这种研究只是分析了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进行培育和孵化过程的阶段划分及每一阶段的工作,而对于每一阶段应该如何工作、如何更好的工作则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可以说还处于非常浅显的阶段,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例如,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创业文化氛围、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孵育体系等有关,不能仅仅从孵化过程进行研究,而应该从更大的范围,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研究企业孵化器的运行问题。

(4)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提供服务的研究

企业孵化器应该向在孵企业提供什么服务?这些服务之间是什么关系?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应该很多,有些人认为可以结合企业孵化器自身的特点,提供部分相关的服务。这些服务之间,有些是一般性服务,有些是关键性的特殊的服务。例如,卢锐和盛昭瀚(2002)从核心资源方面对企业孵化器的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资源服务项目包括四类,即设备与行政服务(有形资产)、商业资源服务(无形资产)、新产品研发资源服务(孵化能力)、专业管理资源服务(组织能力)。

(5)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些研究人员对国外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李志能(2001)认为,美国企业孵化器主要以企业孵化集团的形式,按照企业化的模式运行与管理。吴寿仁(2002)对法国企业孵化器进行了考察,认为法国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模式主要有国家资助的孵化器运行与管理模式、将孵化器与苗圃和科技园综合起来的运行与管理模式、企业创办的孵化器运行与管理模式、研究机构将研究成果直接进行孵化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四种运行与管理模式。陈自芳(2000)则研究了德国企业孵化器问题,认为德国的技术中心(孵化器)一般采用股份制的运行与管理模式,设立董事会,聘用总经理。

关于我国的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模式,也有部分研究成果。齐振宏、蔡根女(2002)认为我国企业孵化器大多采用事业单位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应该由政府化向市场化转变,由事业化机制向企业化机制转变,由部门化向社会化转变,由有形服务向无形服务转变。袁春燕、仇向阳(2002)等人认为我国大多数企业孵化器采用“事业化体制,企业化运行”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应该实行“现金收入+股权收益”的企业化运行与管理模式。张圣恩、孙俊科、梁泽人(1998)提出了风险投资型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模式,认为这样能够解决企业孵化器资金不足的问题。李平(1999)认为,我国大学科技园(一种企业孵化器)主要有由高新区和大学共同创办,采用依靠项目启动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或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大学自己创办,采用依靠房地产启动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或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大学自己创办,采用依靠系列重点发展项目为基础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或者采用联合多所高校与当地政府合办的运行与管理模式。

我们认为,目前关于我国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模式的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仅仅是提出一个简单的思路或方向,还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与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孵化器应该采用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或者采用公司制(营利性)运行与管理模式。

我们研究了专业企业孵化器运行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企业集群理论、风险利益理论、企业创业理论、科技成果转化理论、比较优势原理与规模经济理论等。本章将根据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资源利用与能力培养的需要,研究社会网络理论(包括社会资本理论)、企业资源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等。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函数的巧妙运用

    探索未知——函数的巧妙运用

    世界万物都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着、变化着。它们从过去变化到现在,又从现在变化到将来。静止只是暂时的,运动却是永恒的。也许没有什么能比闪烁在天空中的繁星更能引起远古人的遐想了。他们想像在天庭上有一个如同人世间繁华的街市,有一些本身发着亮光的星宿一直忠诚地、永恒不动地守护在天宫的特定位置,为了区别于月亮和行星,人们称之为恒星。其实,恒星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只是由于它离我们太远了,以至于它们之间的任何运动,都慢得使人一辈子感觉不出来。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 叶紫精品集

    叶紫精品集

    叶紫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其作品多描写农民的生活和斗争,乡土气息浓郁,语言朴实,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散文以写实见长。本书收录其作品中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篇名篇佳作。
  • 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书系统阐述了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理论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范畴和基本理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高校和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校企协同教育机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保障的质量监控体系等。本书适合工科高等院校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师、研究人员、管理干部阅读与参考。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情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顾馨雨是一家咖啡厅的小员工,有一天他到这家咖啡厅喝咖啡,老板来杯蓝山咖啡却不料顾馨学笨笨的倒在了顾知卿的宣扬那顿时顾知卿黑了脸。。。。。。便要了顾馨雨做他的小娇妻。
  • 漫威的超人

    漫威的超人

    他在一场意外获得超强力量,同时也是一个在逃通缉犯。他被别人称呼为“超人”。
  • 纽带的温度

    纽带的温度

    儿时的伙伴相聚,两人的世界再次发生变化,不同因素的渗入令世界翻天覆地,脱离正常的发展轨迹,努力地想要回归原状,却成为背道而驰地无用功。现实是一个认清现状地凉药,倾听着心的声音,此刻地美好其实就是一直的追求,彼此相伴阐释着亲情和爱情的真正含义,发下心中的枷锁,接受对方生存在内心世界的权利,珍惜当下地每一刻。
  • 我曾努力活成你得样子

    我曾努力活成你得样子

    2012年,19岁的罗树蓉遇到了26岁的李臻,因为身份背景的悬殊,树蓉为了以更好的样子站在李臻面前选择出国学习,回来再嫁给李臻,两年后李臻早已有了家庭。树蓉现在已经是当初那个自备而敏感的女孩子,现在的她漂亮,自信,也终于在岁月的洗礼当中遇到了珍惜她的人,而李臻这个名字,她从未提过……
  • 深夜见闻档案

    深夜见闻档案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吗?你知道这些失踪者最后大部分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吗?你希望找到他们的下落吗?我认识这样一群人,并且无意间加入其中,他们懂得古老相传的炼尸寻人秘术,一个生辰八字、一件失踪者的物品,利用易占起卜,奇门遁甲,鬼神之术,令失踪的活人和死人无所遁形!一天,一个求助者敲开了这群人的大门,他说,自己的父亲死在了一个危险的地方,希望我们帮忙寻找死去父亲的尸身,事成后,赏金——三百万!这个活儿,接还是不接?
  • 镇渊剑

    镇渊剑

    一个普通的少年偶遇一把剑,这把剑改变了这位少年的命运。在几年过后结实了一些朋友,同时踏实寻找上古神器拯救苍生的旅程
  • 专拍美漫的导演

    专拍美漫的导演

    【2018最脑洞的美漫+导演文】上卷:华裔学生王轩辕在洛杉矶奥斯卡颁奖期间遭遇神秘事件,绑定了高维神器“时空源代码”,能够让他置身于所拍摄的电影位面中,从此以后他开始策划并拍摄美漫电影,黑寡妇、小辣椒、希尔、神奇女侠、二代黄蜂女、隐形女、惊奇队长、魔形女、绯红女巫,美女如云环绕身边;下卷:王轩辕,导演系学生,一个有幸登陆火星,却不幸因为风暴被迫留在火星,无意间发现了火星上的生物以及史前文明,从此开启了他那不平凡的生活。异形、恐龙、终结者、银河猎人、银翼杀手、人猿星球、星河战队、机甲怪兽、远古生物、虚拟现实、鬼怪幽灵、自然灾害、僵尸吸血鬼,他要保护地球、保护太阳系,保护银河。斯嘉丽.约翰逊、杰西卡.阿尔巴、盖尔.加朵、伊丽莎白.奥尔森,身边美女环绕。当没事的时候,他就应邀拍摄美漫电影,作为一个专拍美漫的导演也会拍摄一些他所经历过的事情。总之,这是一个男人做他该做的事情,保护他该保护的女人。每当有事发生的时候,王轩辕都会悠闲的说:别着急,先让我搂着美人再睡一会。
  •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愿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她,洛平安,本体为红桔梗的万年花妖。本生活在现代,却被降妖师连手封印在历史的某个异空间里。回到历史,她又如何继续她对他的千般爱恋。他:“女人,滚开。”她:“想要恢复法力就乖乖听话。”他:“你想怎样?”她微微一勾唇,轻笑:“吻我。”他:“混蛋,你休想~!!!”
  • 妖行天下志

    妖行天下志

    它莫名其妙做了驭兽和灵宠,自知身怀厉害的妖族血脉,一心想追寻自由。某一天,机会却来了!有人竟然察觉到自己的血脉至强,施展法术想要夺取,可这件事却使得这头小妖得了机缘,假扮做人类。“咳咳,爷爷,我是你乖呀!”于是从此人、妖通修,在这片大陆上搅风搅雨,发现了终极秘密之后,成为撑大责之人。花天酒地之余,它也有人生之初见。“本大妖自有大志”——《妖行天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