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3年,鞑靼阿鲁台进攻瓦剌,被瓦剌部的马哈木打败。阿鲁台听说马哈木与明朝通使,颇为忧惧,也派使节与明朝通好。这说明鞑靼与瓦剌的势力相对平衡,成祖朱棣自然很高兴。只是,这和平并没有持续很久。鞑靼逐渐强大起来,对明朝渐渐不恭。
公元1409年4月,明朝派使臣郭骥到鞑靼本雅失里处通好,为了表示诚意,还将以前明军俘虏的本雅失里部属22人全部释放。但这次出使没有成功,明使臣郭骥还被鞑靼杀害。6月,郭骥部分随从从鞑靼逃回,向成祖朱棣报告了郭骥被杀的消息。成祖朱棣十分愤怒,决定对鞑靼用兵。
公元1409年7月,成祖朱棣派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10万,北讨鞑靼。出发之前,成祖一再告诫丘福说:“毋失机,毋轻战,一举未捷俟再举。”然而,丘福急功近利,不听属下意见,冒险轻进,结果中了鞑靼埋伏。双方在克鲁伦河北岸激战,丘福被杀,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逃回。
丘福率领的明军吃了败仗后,成祖震怒,认为诸将无一能任,决定亲征。公元1410年1月,成祖朱棣经过周密准备,下诏亲征鞑靼。此时因为皇太子朱高炽正在南京监国,成祖朱棣便让皇太孙朱瞻基留守北京。张辅被特意从安南调回,随同成祖朱棣出征。5月,成祖朱棣亲率50万大军北进至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斡难河为成吉思汗的发迹之地,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圣地。就是在此地,明军击溃了鞑靼主力军,本雅失里只带着少数随从,仓皇向西逃遁。
石人(武将)
同年6月,明军在回师途中遭遇阿鲁台部。明军的火器优势在此战中充分展现,明军所使用过的神机铳,每矢可毙敌二人。众铳齐发,声震数十里。鞑靼军无不惊恐万分,急忙逃跑。阿鲁台部大多溃散。此时,天气炎热,明军已经饥渴交加,成祖朱棣下令收兵。突然天降大雨,解决了明军缺水的难题。
经此一役,鞑靼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本雅失里逃往瓦剌。阿鲁台不得不派遣使者向明朝贡马,表示通好之意。成祖朱棣表现出了大朝君主的风度,将太祖朱元璋时、捕鱼儿海一战中被明军俘虏的阿鲁台兄长和妹妹送归,阿鲁台对此十分感激。
而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被成祖第一次亲征打败后,鞑靼实力大为削弱,瓦剌却日益强盛起来,时常骚扰明边境。公元1412年,瓦剌部马哈木杀死本雅失里,吞并了鞑靼的西部,更立同族人答里巴为可汗,大权都掌握在马哈木手中。阿鲁台自然对此不服。成祖朱棣继续采取“扶弱抑强”的政策,封阿鲁台为和宁王,使其有能力与瓦剌部马哈木对抗。马哈木对此相当不满,对明朝的敌对情绪越来越严重。
公元1414年,瓦剌部马哈木等进兵饮马河,宣称将攻阿鲁台。成祖朱棣闻警,又亲率大军出塞进行第二次北征。6月,明军与瓦剌三部主力军会战于忽兰忽失温。这场战斗十分惨烈,交战双方损失相当,瓦剌军大败。明军两度越过高山,一直追击到土剌河。次年,瓦剌遣使卑词谢罪。
鞑靼部在明朝帮他打败瓦剌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势力日渐强盛起来,曾两次乘瓦剌部为明重创之危击败瓦剌部。对明朝,阿鲁台改变依附政策,重新反叛明朝,轻侮或拘留明朝使节,并时常出没塞下,骚扰劫掠。朱棣为此致书劝止阿鲁台,但阿鲁台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公元1421年10月,阿鲁台竟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击杀明都指挥王祥。为了打击鞑靼的侵扰活动,朱棣决意第三次亲征。
公元1422年2月,明成祖朱棣令调用驴34万匹,车177500多辆,共运载粮食37万石,随大军出征。3月,大军由北京出发,主力仍沿故路北上。明军行至宣府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闻悉朱棣亲证,乘夜从兴和逃跑,避而不战。诸将请求追击,朱棣命暂缓追击。
5月,明军过偏岭,举行阅兵式。朱棣告谕兵将:“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为了鼓舞士气,朱棣作平虏曲,供将士传唱,7月,在煞胡原俘获阿鲁台部属,从而得知阿鲁台丢马弃甲从阔滦海北遁。朱棣惧重蹈丘福深入陷没之覆辙,下令停止追击。
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为阿鲁台之羽翼,遂选派步骑2万,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部。大军行至屈裂儿河。兀良哈部得知明军来攻,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9月初,回师至北京。
架火战车(模型)
公元142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了警惕,不会出征,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朱棣闻悉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同年8月初,朱棣举行宴会,宴请从征五军将领。随后举行阅兵式。9月上旬,朱棣率军行至沙城时,阿鲁台部众阿失帖木儿率部众降附。10月,明军继续北上。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来降。朱棣立即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余者皆有赏。10月班师回京。
公元1424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出兵扰袭大同等地,朱棣决定第五次亲征。忠勇王金忠自降明后,屡请出兵攻击阿鲁台,愿作前锋效力。朱棣批准了他的请求。4月,师出北京北上,进军途中,金忠所部捕获阿鲁台部属,得知阿鲁台远遁,分兵搜抄,未见踪影。朱棣遂令班师。
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各民族的安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明成祖朱棣对蒙古的用兵,扩大了明帝国在东北的疆界,帝国的版图在东北包括了东三省和东西伯利亚直至库页岛广大地区,黑龙江成为内河,东至于海,南至南海群岛,西到西藏和新疆哈密地区。
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明朝初年,长期的战争使得土地成荒,人口大减,百姓生活十分艰难。河北地区杂草丛生,汉中地区尸骸比比可见,扬州地区几乎烟火不见。针对这些问题,明太祖时确定了安养生息的方针,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至明成祖朱棣时,长达三年的“靖难”之役使淮河以北的广大田地荒芜衰败,再加上蝗虫灾害,使刚刚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滑坡。朱棣即位后,在加强皇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同时,在经济上继续推行朱元璋“休养生息,移民屯田和奖励垦荒”的政策,努力恢复和发展遭受战争破坏的社会生产。
明成祖首先迁移直隶、苏州等十郡和浙江等九省的灾民充实北京。不久又先后迁移山西、山东、湖广等地少地的农民和无业流民到北京及北方地区屯垦。在“靖难”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地区,政府发给耕牛、农具,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同时,朱棣还采取严厉措施,惩处贪官污吏,限制僧道发展,赈济灾民。
由于这些措施得到了有力的推行,使明朝的农业经济比明太祖洪武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各地每年上缴京师的赋粮达数百万石以上,全国府县的仓库里还积存着大量的粮食,陈陈相因,以至陈腐不可食。
兴修水利和鼓励种植桑麻是使明朝走向鼎盛的另一项有力措施。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即下令地方官吏都要大搞水利,从此全国各地水利工程一直不停。这年就修了和州铜城堰闸周围200余里。洪武八年即公元1375年,命耿炳文疏浚泾阳洪渠堰,灌溉面积达200余平方里。公元1391年,疏浚定海一带东钱湖,灌溉农田数万顷。公元1394年,诏谕工部修治一切陂塘湖堰,共计修成塘堰40937处,疏浚河流4162处,陂5048处。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
明成祖朱棣时,对水利也极为重视。大运河在隋朝修成后,经过唐中后期的动乱、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北南宋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争,早已失修,元时修浚通航后,又因战乱而阻塞,特别是山东境内,一般已淤废阻绝。公元1411年,明成祖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引汶水和泗水入其中,沿线建闸38座。接着,又派官元在淮安到扬州段筑起堤堰,以防运河水分泄。至此,京杭大运河才真正畅通。此后400余年,除通惠河(北京,通县一带)一段通运不正常外,绝大部分段落基本通航。疏浚大运河的运动,使南方的粮米和丝帛等物资通过漕运源源输往北京,北方物产也通过运河南下,大大密切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确立内阁,巩固发展
仁宗、宣宗统治期间,是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在朱元璋创业的基础上,从政治到经济等各方面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与统治的稳固。在皇室内部虽然爆发了争夺皇位的“高煦之叛”,但很快被平息。政治清明,周边形势安宁,内阁制度确立,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史学家因此称这一时期为“仁宣之治”。
仁、宣时期,明朝的内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阁权已重于六部之权。史载:“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又称:“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仁、宣时期阁权之重,可见一斑。它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的阁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特殊身份有关。他们都是仁宗居东宫时的旧臣,在朱棣在位时,为维护朱高炽皇太子的地位不被成祖子朱高煦所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在内阁任职时间都很长。“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然已预机务,后加至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古来所未有也。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他们在朝臣中都享有很高的威望。
仁、宣两朝均能重用大臣,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们所依靠的大臣主要是“蹇夏”(蹇义和夏原吉),他们掌握着六部中两个最主要的部门——吏部、户部。还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掌阁务。在他们的尽心辅佐下,政治比较稳定。在重用这批大臣的同时,对不称职的大臣则予以黜退,即使原来和皇帝关系比较密切的也不迁就。对宦官的控制也比较严厉。仁宗即位后就下令:“中官在外采办者悉召还,并罢所市物。”宣宗于宣德元年即公元1426年7月,“谕六科给事中,凡中官传旨,必复奏始行”。宣德六年,宦官袁琦“自幼侍上,恃恩纵肆,擅遣内官内侍,以采办为名,虐取官民财物”;又有中官“裴可烈在苏松诸郡,贪暴尤甚”;“中官唐爰,以公差南京,纵恣贪酷”,俱被捕杀。
永乐一朝,经常战争,工役频举,支出浩繁。虽然当时的经济繁荣,国库殷实,但在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耗费的物力毕竟是太多了。仁宗即位后,注意到百姓的负担,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一即位就下令停止为宫中采办宝石、金珠、马匹以及烧铸进供等等。凡是地方受灾,他都下令减免田赋,发放官粮赈灾。为了保证百姓的休养生息,仁宗还派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经常对司法机关的官员说,国家要恤民,一定要从清除赃吏做起。宣宗即位后,继续执行仁宗的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在一次外出返京的路上,他看到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便带着几个官员前去询问稼穑之事,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三下,说:“朕只推三下,就已觉得累了,更别说常年在干这种活了。人们常说,劳苦者莫如农家,确是如此。”他曾经写《织妇词》赐给朝臣,并叫人画成图张挂宫中,要人们记住百姓的艰辛。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注意到百姓的休养生息。宣宗反对那种向百姓强征暴敛以供帝王享受和充实国库的做法。对灾荒地区,宣宗也实行减免田赋,开仓赈灾。宣德七年,“以山西旱,蠲逋赋二百四十万石有奇”。同年12月,“减苏州官田租七十二万余石”。河南有一个知县,没经过请示就发放驿粮千石赈灾,宣宗没有责备他,反而表扬他不拘手续,并且说:如果要依照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他总结出一条历史经验:国家之盛,本于休养生息;而衰弱,必由于土木兵戈。
仁、宣二朝实施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目的是为了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弭患于未萌”,也就是不激化矛盾,避免人民的起义斗争。在经济方面,还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宣德四年,“命户部申明栽种桑枣旧令”。所以这时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官员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最具特点的内容。图为明代监察御史王抒的象牙腰牌。
仁、宣二朝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他们能够纳谏。仁宗曾对杨士奇说:“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今后,我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尽管直言指出,别担心我不会听从。”有一次,杨士奇上奏说:“陛下的恩泽虽然普及天下,但是,如今流徙之人尚无所归,疮痍尚未平复,老百姓还很困苦,还须休息数年,才可能达到太平。”仁宗同意这种看法,并责备众朝臣说:“朕对众卿以至诚,望尽力匡扶。但只有杨士奇曾多次上章指出时弊,而卿等皆无一言。难道朝廷果真没有弊政,天下真的太平了吗?”众朝臣听了,都感到惭愧。宣宗也是这样,他能够听取正直大臣逆耳的劝谏,不喜欢听那些恭维讨好的话。他对杨溥说:“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幸运的是百姓稍得安定,不过,祸乱的发生往往出于意料。而近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力辅朕。”杨溥顿首说:“臣不敢忘报。”宣宗对他说:“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大报答。”裁撤冗官的建议是宣德三年蹇义首先提出来的,宣宗采纳了。他经常召集“三杨”、“蹇夏”等大臣谈话,要他们指出朝廷的弊政,凡是有利于国家并切实可行的意见,他都能接受并实行。
仁、宣时期对科举取士法进行了改革。仁宗在位时,曾与朝臣讨论科举之弊。杨士奇建议,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原来由于文化水平高低不同,形成会试多取南士。改革后,分南卷和北卷,分配录取比例,从地域上加以平衡。仁宗未及实行而死去,宣宗即位后,就是按照这一改革办法按名额录取的。“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后复定南、北、中卷。北卷则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卷则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徐、滁、和三州;余皆南卷”。会试取士这一改革,使北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亦感奋兴起”,扩大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得“南北人才,皆入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