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河流先于人类存在于地球上,供养生命,使地球充满生机。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河流因所处地势地形、地质地貌、流经地域、流速流量、河道河床等诸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景观、河性、水情,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现象。河流文明又推动着社会发展,扩展了社会调控的范围,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但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曾经向河流过度地索取,盲目扩大灌溉面积,无节制地使用河水,破坏流域的植被,污染水源和河床,任意建造水利设施或开辟航道,随意改变流向或流量,用耕地或堤坝限制河道。在影响河流生命力的同时,也给人类本身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或加快了河流文明的衰落。这引起了人类的重视和思考,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人类与河流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具体途径。
正如莱西姆(GabrieiVanCaetum)在联合国水会议的开幕式上所说:“水是人类生命的要素,又是生活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更经济地利用水是世代交迭相联的标志。”
滏阳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经典著作,如《后汉书》《隋书》《明史》《山海经》《水经注》等,均有关于滏阳河的记载。滏阳河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鼓山脚下,流域面积26300平方公里,涉及4个市,42个县(市),全长578公里。它的支流繁多,先后有牤牛河、洺河、留垒河、南澧河、七里河等17条支流汇入,被冀南人民称为“母亲河”。很早以前,沿河的航运和灌溉事业就有所发展,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往来船只很多。清朝末年,宁晋县十字河还设有船捐局和货栈饭店等,商旅云集。
由于滏阳河的孕育和滋润,冀南成了一块风水宝地,物阜财丰,地灵人杰。以煤铁为主的矿产资源相继被开发利用,以粮棉为主的农产品可供人们食用,丰硕的山货林果畅销国内外,精湛的手工艺品颇受外商青睐。涌现出荀子、毛遂、柴武、张角、魏征、张文谦、郭守敬等一批叱咤风云的文臣武将。
滏阳河流域历史积淀丰厚,文物古迹繁多。峰峰矿区的南北响堂石窟,邯郸市的丛台、回车卷、吕仙祠,邢台的明长城、百泉,赵县的大石桥,衡水的宝云塔,献县的单桥等,都是当地的名胜古迹。
“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除,清兴鸥鱼得暂同。”这氤氲着袅袅烟霭的画卷,描绘的是位于邯郸永年县境内滏阳河昔日的美景。然而到了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这种风韵渐渐远去了。为了使逝去的美景再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改造滏阳河的规划,通过美化绿化等办法,打造文化生态长廊。在滏阳河沿岸建造一批文化与生态共融、休闲与水利结合的滨河景观,形成水清可游、岸绿可憩、文化可品、景美可赏、防洪可保的靓丽景观带、安全防洪堤。
本书旨在尝试通过环境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搜集和整理方志、书籍和报刊中有关滏阳河的史料,以期为当今滏阳河综合治理和人文研究提供历史借鉴。全书分为五章,内容涉及滏阳河水系、滏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滏阳河流域的水利社会、滏阳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和滏阳河流域的环境整治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史研究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新作迭出,成果丰硕,其研究理论和方法日趋完善。运用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来搜集整理有关滏阳河流域的史料,只是笔者的一次尝试,其不尽如人意之处,切望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