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16700000008

第8章 心底无私天地宽(1)

——消除学习烦恼

竞争的压力

日月穿梭,时光飞逝,人类社会从进入20世纪的以来,知识、经验正在以惊人速度迅速积累,以至于人们要用“膨胀”、“爆炸”来比喻它的趋势。各种新学科、新发现、新发明不断出现,据资料统计,16世纪时全世界各种新发现、新发明仅26项,17世纪达到106项,18世纪达到156项,19世纪达到546项,而20世纪的前50年已远远超过19世纪达961项,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短短20年间,科学上的新发现就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和发明发现的迅猛发展,更促进了人类知识经验的急剧积累,知识量以几何倍数增加。有人曾经这样形容,按今日知识增长的速度计算,今天出生的孩子到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增加4倍,当这个孩子50岁时,知识量将增加到32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统计:现代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已由60年代的9.5%增长到80年代的12.5%。人类只需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可以将知识总量增加一倍。

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20世纪前,人类从发明到应用电,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20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短短50年里,经历了5次大的科技变革:1945-1955年,人类相继开始利用核能;1955-1965年,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1965-1975年,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1975-1985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扩大了人脑的能力;1985年以来,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新时代。人类每时每刻都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现状。

今天人类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21世纪,这又是一个知识迅速增长的信息时代。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网络经济时代,是学习创新的时代,是合作多赢的时代。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他将寸步难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它也将会被历史淘汰。为此,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竞争机制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去,实行优胜劣汰,逐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竞争已经被现代人普遍接受,并广泛地应用,可以说,竞争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知识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它也将显得更加激烈、明显。

一、造成竞争压力的原因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同学们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主要是学习上的竞争,提到学习竞争,同学们一定会立刻想到考试,想到爸爸的批评,妈妈的责骂,同学们轻视的白眼等等,这些都无形地给同学们的心理上形成压力,造成这些压力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一些:

(一)自尊心的需要

少年时期,一个人的身心在迅速地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人的尊重。在学校里,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考试得分得到体现,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夸奖,学校的肯定,可以赢得周围同学钦佩、羡慕的目光,也就是说,他得到了大家充分的尊重,自尊心得到满足。而成绩差的同学,迎来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被同学看不起,很多同学也不愿和他交住,各种活动也与他无缘,甚至“笨蛋”“蠢货”之类的名称也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这种情况给同学们造成的压力相当大,以致很多同学不得不整天紧抱书本,放弃玩耍、活动时间,为考试成绩时刻准备着。

(二)父母的要求、希望

我们这一代中小学生,出生在知识迅速更新的年代,在家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祖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各科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家长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劳动、心血,在照顾好同学们的饮食生活以外,还要辅导大家的学习,买大量的辅导材料、课外读物,有的父母为孩子规定了考试的分数、名次,要求孩子必须达到,达到要求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达不到就要受到批评、指责,甚至还要挨打受罚。对于家长的期望,同学们都能理解,大部分也能按照他们的要求,认真刻苦地学习。但想到父母的责骂、体罚,都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一是担心学习成绩不好,辜负了父母的希望,惹父母生气。二是害怕挨打挨骂,想起爸爸愤怒的眼神,屁股上火辣辣的疼痛,就感到紧张。这种情绪给很多同学,尤其是性格活泼,贪玩好动的同学以很大的压力。

(三)将来的升学、就业造成的压力

同学们在学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参加各类考试,为的是学到将来能够建设祖国的本领,同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了一定的阶段,通过中考、高考等竞争方式接受社会的挑选,家长和学校也把上大学做为唯一的出路,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前途光明,在学习、思想上给同学们造成很大压力,在同学们的心里,高考、中考已经不再是一个考试,而成为一个人生的抉择。在很多学校,每年夏天,都会贴出写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的胜利者的名单,“北大”、“清华”的名称和那可怕的“黑色的七月”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成功的喜悦,失败者的忧伤,二者截然的差距像一只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一位同学的心头。面对着沉甸甸的书包,面对着自己的未来,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感到轻松。

二、正确认识竞争积极参与竞争

(一)竞争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例如掌握一门学科的教材,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坚持不懈,具有忍受各种挫折和失败的意志和情感方面的品质。在学校里,学习竞争和考试成绩优异,尽管可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许和奖励、同学们的承认和钦佩,但这远远不是学习竞争所要达到的目的。竞争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积极性、主动性的方法和手段。竞争具有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特点。例如,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部门,它们都在同时生产劳动产品,如果其中一些生产部门在生产部门中采用新的生产原料,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生产出质量优良、美观太方、价格低廉的产品,这种产品就会受到市场的青睐、消费者的欢迎,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也会不断上升,其他生产部门的产品相比之下就会受到冷落。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生产部门也会相应地改进技术、提高质量,生产出更加新颖、美观、可靠的产品,从而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同样的例子,有些同学认真刻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善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因而在考试中会取得好的成绩,得到老师的夸奖,在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的同时,获得同学、同伴的承认和羡慕,这都会对成绩相对差的同学产生一种压力,使其发现并改正学习中的弱点,改进学习方法,尽快缩小学习成绩的差距,可见,学习竞争并不是为了竞争而竞争,而是通过竞争这种手段,在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争当上游的形势,最终使同学们学到知识并不断巩固,为将来投身社会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也要求同学们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不能为了得到表扬和承认去学习,应该把学习和国家和社会的事业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方向明确,认真刻苦,并在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竞争的压力也就不足挂齿了。

(二)压力可以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形成动力

科学家们认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即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自身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即动力,也叫内驱力。内驱力可以引起相应的行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儿童感到饥饿时,就会产生吃东西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相应的内驱力,从而使他采取一定的行动,摄取食物。概括起来,它的过程为需要内驱力动机行动达到目的。

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竞争的压力,使同学们产生了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这种需要产生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动机,进而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最终会提高学习成绩。实践证明,学习动机在学习中是很有效能而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它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它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确定了正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学生,能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事业联系起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学习的目的是建设国家、做与社会有益的事。因而学习时方向明,动力足,注意力集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强,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之努力。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正,只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奖励,同学们的羡慕、承认,或者追求好成绩带来的一些物质的享受,处处为个人打算,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

有人抽样调查了360名中学生(其中优等生、中等生、一般生各120名)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优秀生有比较远大的理想,同时,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其中35%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43%的理想是当教授、博士、科学家,而没有一个优等生把考上大学做为自己最终的学习目标。可见,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优秀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竞争压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学习。

三、接受竞争,参与竞争,挑战竞争

竞争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面临的时代,无疑将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那些敢于承认竞争、接受竞争并勇于参与竞争、挑战竞争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相反,那些畏惧竞争、逃避竞争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规律同样适合人类社会。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人才素质和科学实力的竞争。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必须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刻苦磨炼,努力攀登,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嫉妒心理

一、什么是嫉妒

嫉妒就是对才能、地位、名誉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可能产生。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

二、嫉妒心理的表现

嫉妒心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产生这种心理的人也不愿公之于众,我们通常看到的仅是它扭曲的形式,它的主要表现行为有:

(一)以“我”为中心

这类同学时常把“我”“我的”挂在嘴边,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经历,或产生与父母、师长对抗的行为。有些人还会在老师面前状告那些胜过自己的同学。

(二)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

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同学,一旦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顺利。不如别人时,就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例如,当自己想入团或当班干部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抱怨“老师偏心眼”“某某说了我的坏话”等。当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时又会责怪“某某老师讲课不好”“某同学成绩好是因为死用功”等等。

(三)缺乏自信、自卑感强

有些同学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害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因而处处留心,事事都要同别人比较,结果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当别人触及自己的缺点时,就会辩解,发怒,产生抵触情绪。

具有以上这些行为的同学,当他们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者距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时,就会嫉妒那些实现了愿望,比自己强的同学。

三、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我中心”思想必然严重。有的家长喜欢评论他人的不足,孩子就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有的片面地夸奖孩子的长处,自觉不自觉地为孩子护短,使这些孩子难于发现自己的不足。

其次,对分数和考试成绩不能正确对待。在很多情况下,分数成为一些学校和老师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考高分的同学往往是“一俊遮百丑”,不仅受到学校、老师的称赞、同学们的钦佩,甚至排座位、参加组织活动方面都优待有加,而学生成绩一时上不去的同学则处处受冷落,长此以往,不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差的同学,都会产生心理偏差,促使嫉妒心理的产生。

第三,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升学和就业竞争的加剧,人们往往赞赏那些升入重点中学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就使得在一般学校或考分平平的学生自惭形秽,感到前途渺茫,从而情绪低落消沉,自卑感强烈,种下“嫉妒”的种子。

四、嫉妒心理的矫正

(一)分清“嫉妒心”和“上进心”的界限

“嫉妒心”和“上进心”都含有不甘落后的成分,但两者在动机、行为和情感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嫉妒心”针对于共同生活的同学、朋友,表现为惟我独尊,不肯屈居人后,常常伴有损人利己的行为,看到别人的进步感到难受。“上进心”侧重于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和崇高的理想去奋争、拼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互帮互助,也能正确地看待别人的成绩并以此激励自己。

(二)发现并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的长处

发现自己的长处,可以增强自信心,打消自卑感,不因为自己有缺点就全盘否定自己,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缺点和不足,才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发现别人的长处,肯定他人的成绩,是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培养自己广阔胸怀的最佳途径。赞扬和支持,不仅能振奋别人的精神,同时,通过对别人的关心、肯定,自己也能够生活得更愉快。

(三)参加实践,锻炼自己

实践可以磨炼意志,培养情感。例如,参加“青少年志愿者行动”,“救助失学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心;参加“郊游”、“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可以锻炼耐挫折的能力;帮助同学,结成互助小组,可以体会到携手共进的乐趣,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同学们广阔的胸怀、良好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摒弃自私、狭隘的嫉妒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同类推荐
  • 学会感恩懂得爱

    学会感恩懂得爱

    人生幸福的关键在于你用一颗什么样的心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只有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人才会持续地拥有幸福、享受快乐。常怀感恩之心,我们就能够逐渐原谅那些曾与自己有过结怨甚至触及心灵痛处的那些人和事,会让我们已有的人生资源变得更加深厚,让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宽阔、宏远。为此,我们特别编写本书,希望通过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读者在感恩中重新寻找到生活的幸福、成功的感觉和人生的真谛。
  •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优秀男人必备的10种心态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优秀男人必备的10种心态

    成为优秀男人的10种心态,对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等做了详尽的阐述,通过诸多事例。生动的刻画了成功者的艰辛历程,对读者有较好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 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新月集

    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新月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本书介绍了职场新人三十二律,内容包括:“忘记过去,从‘新’开始”、“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认识自己,择‘擅’”而从、“行走职场,微笑是最好的名片”等。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热门推荐
  • 半流浪猫

    半流浪猫

    我是一只半流浪猫,为什么说是半流浪呢?因为我不停的被迫换主人,每个主人都有他们的故事,和我要离开的理由。
  • 十六灵女

    十六灵女

    蓝绫之女,阴谋之后的遗忘?灵璃之瑾,殇?寒之无双,情?玉之无心,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二病

    中二病

    某患中二癌二十余年的老书虫写给自己看的小说前期是披着仙侠外衣的无限流后期是披着网游外衣的修仙作者文笔很烂,但自问脑洞很大
  • 每天都要甜一下

    每天都要甜一下

    俞漫喜欢上唐词,只需要1/75秒,13.33毫秒。通过换算就等同于,一瞬间。
  • 同踏征途之启程

    同踏征途之启程

    可有同踏征途者,随我支援天帝!名山葬地,残破的宇宙,乃至其他大界,都被这声音所震动,像是一道号令,如同皇帝征兵。
  •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眸中有微光闪烁

    你眸中有微光闪烁

    五年前,他一声不响的离开,从此杳无音讯。她等了他五年,再相见,他失忆,他们已是路人。“付深,你不记得我也没关系,这次换我来追你。付深,我叫林如许,我喜欢你。”前期的付深:“……有问题。”俗话说得好,前期虐的爽,追妻丧火场。“如许,我们结婚吧。”“想得美。”“如许,我们要个孩子吧。”“不可能。”……“如许,你看我多么可怜,没人疼没人爱的,你确定不要亲一下为夫以表安慰吗?”某男装可怜。助理默默扶了下眼睛。谁曾想过外界闻风丧胆不近人情的boss会在喜欢的女孩面前耍无赖!甜度已超标,请查收.
  • 嫡女惑君狂

    嫡女惑君狂

    前世,她固执任性,所爱非人。受尽屈辱,最后忍恨被折磨而死。今生,她不再糊涂,一切从头开始。不再受人挑唆,努力提升自我。笑对内院牛鬼蛇神,摆得平龌龊,斗得过鬼魅魍魉。总之,这是一位上进的姑娘。只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