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00100000030

第30章 太宗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年)和文德皇后的合葬陵墓。李世民是李渊次子,曾策动其父起兵反隋、又统兵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武装力量,消灭薛仁果、王世充等割据势力,逐步统一全国。他所创建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我国古代盛世之一。李世民死后葬于昭陵。昭陵位于礼泉县东北两百二十五公里的九嵕山上。这里山势突兀,东西为沟壑,山南孤耸迥绝,山北地势较平缓。

公元636年,唐太宗按照预作寿陵制度,选址九嵕山,开始营建昭陵,直至李世民去世,长达十三年,陵墓建设工程才算完成。

昭陵由着名建筑师和画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设计,开凿于九嵕山山峰之南,开创唐代皇帝依山为陵的先河。由于昭陵地宫选在九嵕山山峰之南,而此处地势又极为险要,为便于施工,从九嵕山山峰东南至西南修筑了四百多米长的栈道。大诗人杜甫到昭陵,看到“悬绝百初”之上的栈道,咏出“陵寝盘空曲”的诗句。千千万万的修陵工匠,就是在这“空中道路”上奔波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建成了“闲丽不异人间”的地下宫殿——昭陵地宫。

昭陵地宫规模很大,由墓门至墓室七十五丈(二百三十米),前后安装了五道石门,地宫中央为中寝,东西厢列置了石床,床上放置的石函中有铁匣,铁匣之内都是传世的珍贵图书及钟、王墨迹。由于人藏时间不久,加之封闭条件较好,温韬盗掘昭陵地宫时,发现这些书画墨色如新。其他金银珠玉贵重物品也是应有尽有。在地宫之旁的山上修建了殿堂,守陵人要像皇帝、皇后生前在宫中的生活一样,给他们定时祭祀供奉。后来,为了昭陵地宫的安全,把登临昭陵地宫和附近殿堂的悬崖之上的栈道全部拆除,九嵕山峰上的昭陵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九嵕山北面地势平缓,进昭陵陵园北司马门,为昭陵祭坛,殿堂东西五十三米五、南北八十六米五。着名的昭陵十四蕃酋石像和“昭陵六骏”石刻就立在祭坛附近,这里至今还保存有部分蕃酋石像的石座及残石像。祭坛以南五十米为山门遗址,东西面阔十二米、南北进深三米。山门有门道三个,中间的门道宽二米,两侧的各宽一米五。山门内为庭院,其南为正殿。庭院正中为方亭,东西北三面为廊,东西廊各长二十米、宽七米。

昭陵陵园南门在九嵕山南八百米的皇城村,门外左右对称各置阙楼。门内为献殿。献殿平面呈方形,边长40米,殿内四壁壁画光彩夺目,建筑雄伟壮观。殿扯出土的房顶鸥尾高一米五、长一米、厚零点六五米,重一百五十公斤,由此可以想见献殿之高大!

九嵕山西南一千一百五十米的皇坪村分布有昭陵下官建筑群遗址,遗址东西二百三十七米,南北三百三十四米。下宫周围筑有高大围墙,南、北墙中央各辟一门。陵事活动安排在此举行。下宫建筑规模庞大,殿阁林立。据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一次就在昭陵下宫重建房屋三百七十八间。

昭陵石刻是留给后人的珍贵历史文物,前面谈及的“十四蕃君长石像”和“昭陵六骏”可谓其卓越代表。

据文献记载,唐高宗为了纪念、宣扬其父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令雕刻艺术家根据被征服的各地蕃君形象雕刻成石像,并刻上其官名。石像高大魁梧,深目高鼻,挎弓佩刀,头着武冠,身穿战服,精神抖擞,器宇轩昂。他们被安置在享殿之前,长年拱立。近年在昭陵北司马门内北廊遗址先后发现了十四蕃君长石像中的七个石像座,其上刻有蕃君长的名字,他们是:突厥都布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焉耆王龙突骑支、吐蕃赞甫、高昌王左武卫将军鞠智通、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于阁王伏阁信和婆罗门帝那优帝国王阿那顺。

公元636年唐太宗安葬了长孙皇后之后,怀旧之情使他追忆起当年战场上出生入死、功绩卓着的伟业。为了纪念这一切,他以与自己军事生涯息息相关的六匹战马为基本素材,命人雕刻成流芳千古的纪念碑式的艺术杰作——昭陵六骏。昭陵六骏原来陈列于九嵕山北司马门内东西两廊之中,东廊是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西廊为飒露紫、拳毛飘和白蹄乌。昭陵六骏是由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绘制图样雕刻而成的。每个石马之上均刻有唐太宗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八分书写的赞语,刻于骏马马头之上,每匹骏马为四句赞语。昭陵六骏浮雕在六块石板之上,每块石板高二米五、宽三米。六骏均为侧面高浮雕,马的姿态或立或动,刻工纯熟、精湛,刀法洗练、简洁,表现准确生动。昭陵六骏可谓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昭陵六骏还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六骏的名称、形象都是有事实根据的,六骏中的每“骏”都有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因而它们又是一部建立唐王朝的生动历史连环画卷:李世民乘骏马“特勒骠”,统率精兵,转战山西,打败宋金刚。李世民的母舅窦建德,战乱割据,自称夏王,李世民骑着苍白杂色的骏马“青骓”,平定了这股分裂势力。“什伐赤”是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的一匹赤色战马,它身中数箭,勇往直前。“飒露紫”是“昭陵六骏”中最精彩的一件,也是惟一一件既有战马又有猛将的作品。李世民骑“飒露紫”与王世充浴血战斗,战马中箭,丘行恭跳下马来,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李世民,他为“飒露紫”拔箭,掩护主帅。

“拳毛驭”和“自蹄乌”则是李世民征战刘黑闼与薛仁果时的御骑。

昭陵陵园中设置十四蕃君石像,北司马门置“六骏”,开创了唐陵陵园石象生中置“蕃酋”(或“蕃民”)石像和北神门外设置石马(三对)的先例。

昭陵陪葬墓数量之多,居唐代帝陵之冠。目前已发现的昭陵陪葬墓有一百六十七座,占地面积三十万亩,占地力园长六十公里。文献记载,昭陵陪葬墓中有皇妃七人、王十一人、公主二十一人、宰相十四人、三品以下文官三十五人、功臣大将军六十七人,此外还有一些附葬墓。从陪葬墓的分布位置来看,靠近昭陵地宫的山上陪葬墓的主人地位较高,如魏徵、新城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等墓。这些墓或依山为冢,或冢呈覆斗形。墓园有阙。如魏徵葬于九嵕山西南的凤凰山上,依山为墓,墓前置阙,唐太宗还亲自为他撰、书墓碑碑文。九嵕山下的陪葬墓的位置,一般是根据死者安葬年代早晚分布,早者距山近,晚者离山远。山下陪葬墓现有一百零二座,冢形可分山形和圆锥形两种,除李靖、李劫和文献记载的阿史那社尔、李思摩的墓冢为山形外,其余陪葬墓均为圆锥形。山形墓家均有特殊意义,如初唐军事冢李靖墓起家如山峦起伏之状,象征阴山、破石山。据文献记载,这是为了纪念他平定吐谷浑统治者民族分裂的丰功伟绩。

又如声名显赫的李劫墓冢平面如倒“品”字形,由三个各高近二十米的锥形封土组成墓冢,据记载它们分别象征着阴山、铁山、乌德鞋山。在李力墓前,有唐高宗为他撰、书碑文的高大石碑,碑高五米六五,碑首六璃盘结,嫡首下垂,碑座为一米二高的巨型石龟。阿史那社尔墓起冢象征葱山,这应是唐王朝对他平定龟兹战争的纪念。值得一提的是,在昭陵陪葬墓中,除了阿史那社尔、李思摩之外,还有阿史那忠、契必何力、执失思力等一大批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大多为多民族的唐帝国的统一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已知墓主的墓冢来看,前期墓冢的高低大小是反映死者身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后期陪葬墓家逾制现象大量出现。

陪葬墓中有附葬,一般是一个家族埋在一起,一如唐俭和唐嘉会二墓、李劫和李震二墓、豆卢宽和豆卢仁二墓等等。皇室嫡亲或皇帝妃嫔则葬在山上帝陵玄宫附近的南边或东南边。

陪葬墓的石刻既是昭陵石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反映陪葬墓主生前地位的一个方面。昭陵陪葬墓的封土形状和石刻组合关系密切。如覆斗形墓,墓前有石人一对(东西分列),其南面东列石羊三只、西列石虎三只,复南石柱一对(东西分列),再南石碑一通。山形冢冢前均有石刻,冢墓前有石人一对(东西分列),再南东列石羊三只、西列石虎三只,再南石碑1通。圆锥形冢冢前石刻一般为石羊、石虎和石柱。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黄金时代。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非常重视、爱好书法艺术。

唐太宗十分崇拜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他派人到各地搜寻“二王”的书法作品,对于“二王”墨迹时时观赏和临摩,生前爱不释手,死后还要把“二王”墨宝带走。唐高宗也很酷爱“二王”书法艺术,据传他曾仿效其父的作法,死后把“书圣”王羲之的手书带人地宫。

唐太宗、唐高宗不但爱好、重视书法艺术,本人在书法上也有相当造诣。太宗和高宗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曾书写了着名的《魏徵碑》《李劫碑》。唐代上流社会流行为死者制作碑志之风。而碑志又以名冢书写为荣。因而昭陵陪葬墓众多的碑、志成为其重要特点之一,它们保存了初唐至盛唐绚丽多彩的书法真迹。据宋代文献着录,昭陵陪葬墓有石碑八十通,现在昭陵博物馆收藏了四十多通石碑和二十余方墓志,其中欧阳询书《温彦博碑》,笔力刚劲,开朗而谨严;褚遂良书《房玄龄碑》,行笔丰满,秀逸柔婉;王知敬书《李靖碑》和《尉迟敬德碑》,文字秀雅,工整有力;王行满书《周护碑》,字体工整,笔力挺拔;殷仲容书《马周碑》,书体挺秀恭谨。昭陵出土的墓志大多保存完好,其中的尉迟敬德墓志石色晶莹,一百二十厘米见方,厚二十五厘米,是昭陵陪葬墓已出土盛志中最大的一件。这合墓志雕刻细致、瑰丽,为初唐时期“减底”雕饰的精品,墓志盖上的“飞白书”是目前已知唐代墓志中绝无仅有的书法艺术。这批墓碑和墓志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集团中重要人物的历史记录,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史料。

昭陵陪葬墓中已清理发掘了李劫、张士贵、郑仁泰、阿史那忠、尉迟敬德、安元寿、越王李贞、临川公主、长乐公主等墓,出土了大量属于唐三彩前身的彩绘釉陶俑,以及色彩鲜艳、雍容华贵的三彩俑。这些陶俑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人物俑性格各异、形象生动;马俑和骆驼俑体健性悍,生气勃勃。发掘出土的内容丰富多彩、着色绚丽、布局谨严的大量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中极为珍贵的资料。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历代律令

    历代律令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渭南年鉴·2011

    渭南年鉴·2011

    2010年底,渭南市辖临渭区、华县、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8个县和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韩城、华阴两个省辖市,共123个镇、6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3222个行政村,180个居委会。渭南市历史悠久。
  •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唯一执念

    你是我的唯一执念

    她是语文老师口中的作文天才却因特殊原因中考作文失利来到了私立高中。他是不可一遇的小提琴天才,心里一直有着小提琴的梦,为了这个梦想他放弃了英语考试。他们在高中相遇,却在中学时一直敬仰着彼此。对于他们来说梦想是自己的执念,但是在面对彼此的时候他们可以放弃梦想,因为Ta更是彼此的唯一执念。
  • 二等文明

    二等文明

    平淡的人类,在当代文明中无奇的生活着,地球文明的出现,绝不是偶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无比热爱的三年

    那无比热爱的三年

    我做不到让走入社会的人看完重燃对篮球的热情。但我希望看完这本书,你能找当初一起打球的兄弟约一场。
  • 脉诀

    脉诀

    废柴猪脚,有着不输任何人的决心,带着牵动万世的秘密,在这弱肉强食的大陆中,修脉术,遇红颜,得知己。凭一身苦修,定万世阴谋!
  • 带着女帝玩穿越

    带着女帝玩穿越

    王宇死了,他需要完成各类位面的剧本任务。而他遇到的队友又是些什么人呢?一个来自高武世界的女帝,一个退伍特种兵。第一个剧本就遇到了白无常,玩我吧!
  •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本书主要内容为:亚洲风俗,元宵节的来由,寒食节的来由,端阳节的来由。
  • 校草大人超宠我的

    校草大人超宠我的

    【超宠预警】“从现在开始,你逃不掉的。”某男吻了吻她的唇,邪佞的笑着。洛子因怎么也没想到,传说中不近女色、洁癖最严重的苏从白,在镁光灯下强硬的吻了她。她被欺负的时候,他把她抱进怀里,承诺再也不会让别人欺负她。......某男忽然把她拦腰抱起,冷哼了一声,“你以为我会让你逃四次吗?”
  • 神圣之国度

    神圣之国度

    如有一人对你讲来:他信奉弱肉强食,并认为规则只是强者的玩物,道德不过是伪善者的面具,但同时又大口地抱怨着世界不公与卑鄙。对这种人你当明白:在他们的逻辑链条中,他们是没有资格去抱怨世界。顺着逻辑下去,当一个处于抱怨的时候,他便也处于弱势。按他们口头上所信奉的,他们处于了弱势,那只能是他们自身软弱,他们是不能够在社会、自身等其余各个方面上,找原因的。因为弱肉强食,这条简单粗暴的逻辑,摧毁了他们一切的借口。乃至于我们可以推论到,他们所遭受的,正是他们所信奉的。他们被卑鄙和不公给压迫,那卑鄙和不公,不正是他们所承认的手段吗?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规则从来不是强者的玩物,那是施暴者和不屈者的妥协,施暴者是没有资格冠以强者的,但弱者可以不屈。道德也不是伪善者的面具,恰恰相反,伪君子是不道德者对道德敬畏的最好表现。——摘选自,神圣者莱布尼茨写给女儿的第十三封信中,《论善恶》篇。
  • 雪之召唤

    雪之召唤

    地球上平凡生活的张子凡,异世唤之大陆的召唤师洛雪。本来没有丝毫联系的两个人,却因为洛雪的召唤,让张子凡自由穿梭于地球与异界,不能修炼魔法,却用热武器协助洛雪打败了一个个敌人,沙漠之鹰,重机枪,高射炮,坦克,越野装甲车········热武器与绚丽的魔法会摩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张子凡能否帮助洛家躲过灭族的危机呢?来自现代世界的科技能否让张子凡在异世风生水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