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感受了三样东西的变化之后,厨师十分严肃地看着女儿说:“你看见的这三样东西是在一样大的锅里、一样多的水里、一样大的火上,用一样多的时间煮过的。可它们的反应却迥然不同。胡萝卜生的时候是硬的,煮完后却变得那么软,甚至都快烂了;生鸡蛋是那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连蛋白都变硬了;咖啡豆没煮之前也是很硬的,虽然煮了一会儿就变软了,但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进水里变成了可口的咖啡。”
女儿听了父亲的话还是不知什么意思,一脸茫然地望着他。
厨师接着说:“孩子,面对生活的煎熬,你是像胡萝卜那样变得软弱无力,还是像鸡蛋那样变硬变强,抑或像咖啡豆身受损而不断向四周散发出香气,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周围所有的人?简而言之,你应该成为生活道路上的强者,让你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好、更漂亮、更有意义。”
一番话后,女儿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此不再无谓地报怨生活,而是坚强地面对一切。
的确,生活有如一个大熔炉,经过烈火后有人变得软弱,有人变得坚强,有人虽熔化了但却千古流芳。你要做哪一种人呢?其实,上帝给谁的幸运都不会太多,面对不佳的际遇、一时的坎坷,大多数人都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上帝的捉弄,却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冷静地回观自我,问一问是否已经将自己磨炼成一块金子,一块熠熠生辉的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的金子。
人生于世,遭遇凄风苦雨实属自然。没有始终波澜不惊的大海,也没有永远平坦的大道。纵使惊涛骇浪,纵使沟壑纵横,跨过去了,人生也就变得多彩而丰富。璞玉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晶莹光亮,生命也需要锤炼才能饱满厚重。
面对不幸,面对潦倒,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该是不断捕捉生存智慧,学会勇敢和坚强。
最后的歌声
艾德里安
在伦敦儿童医院这间小小的病室里,住着我的儿子艾德里安和其他6个孩子。艾德里安最小,只有4岁,最大的是12岁的弗雷迪,其次是卡罗琳、伊丽莎白、约瑟夫、赫米尔、米丽雅姆·莎丽。
这些小病人,除开10岁的伊丽莎白,他们都是白血病的牺牲品,他们活不了多久了。伊丽莎白天真可爱,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一头闪闪发亮的金发。人们都很喜欢她,同时,又对她满怀真挚的同情。原来伊丽莎白的耳朵后面做了一次复杂的手术,再过大约一个月,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声音了。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甜美舒缓、婉转动听,显示出在音乐上的超常天赋,而这些将令她失去听力的前景让人为她深感惋惜。不过,在同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偶尔地、当她以为没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才会渐渐地充满她的眼眶,缓缓流过她苍白的脸蛋。
伊丽莎白热爱音乐胜过一切。她是那么喜欢听人唱歌,就像喜欢自己演唱一样。那段时间,每当我去看望儿子时,她总是示意我去儿童游戏室。经过一天的活动,空荡荡的游戏室显得格外安静。伊丽莎白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紧紧拉着我的手,声音颤抖地恳求:“给我唱首歌吧!”
我怎么忍心拒绝这样的请求呢?我们面对面坐着,她能够看见我嘴唇的开合,我尽可能准确地唱上两首歌。她着迷似地听着,脸上透着专注喜悦的神情。我唱完,她就在我的额头上亲吻一下,表示感谢。
小伙伴们也为伊丽莎白的境况深感不安,他们决定要做一些事情使她快乐。在12岁的弗雷迪倡议下,孩子们作出了一个决定,并带着这个决定去见他们认识的朋友柯尔比护士阿姨。
最初,柯尔比护士听了他们的打算吃了一惊:“你们想为伊丽莎白的11岁生日举行一次音乐会?而且只有三周时间准备!你们是发疯了吗?”这时,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得被感动了,便想了想,补充道:“你们真是全疯啦!不过,让我来帮助你们吧!”
柯尔比护士一下班就乘出租车去了一所音乐学校,拜访她的老朋友玛丽·约瑟芬修女,她是音乐和唱诗班的教师。在柯尔比含泪的叙说中,玛丽·约瑟芬马上答应了她的请求:每天免费教孩子们唱歌。这一切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
在玛丽·约瑟芬修女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唱歌进步神速。然而每当其他孩子全都安排在各自唱歌的位置上时,玛丽注意到动过手术、再也不能使用声带的约瑟夫却总是神色悲哀地望着她,这令她十分心酸。终于有一天,玛丽说:“约瑟夫,你过来,坐在我的身边,我弹钢琴,你翻乐谱,好吗?”一阵惊愕的沉默之后,约瑟夫的两眼炯炯发光,随即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他迅速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修女阿姨,我不会识谱。”
玛丽低下头微笑地看着这个失望的小男孩,向他保证:“约瑟夫,不要担心,你一定能识谱的。”
真是不可思议,仅仅三周时间。玛丽修女和柯尔比护士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具有出色的音乐才能,就连那个既不能唱歌也不能说话的小男孩也变成了一个信心十足的翻乐谱者。
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保守得也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被领进医院的小教堂里,坐在一个“宝座”(手摇车)上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
尽管所有听众——伊丽莎白、10位父母和3位护士——坐在仅离舞台3米远的地方,我们仍然难以清晰地看见每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是,我们仍能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出开始前,玛丽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伊丽莎白的听力已是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地唱。”
音乐会获得了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媚的红晕飘荡在她苍白的小脸上,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她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乐得又蹦又跳的约瑟夫眉飞色舞、喜悦异常。而这时候,我们这些女人流的眼泪更多。
谁都知道,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们,他们忍受病痛、同死神决斗的信念和他们势不可挡的勇气,使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要碎了。
这次最令人难忘、最值得纪念的音乐会,没有打印节目表,然而,我有生以来从没有听过比这更动人心弦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能够听见那一个个震颤人心的音符。
如今,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我敢保证,那个已经结婚、有了一个金发碧眼女儿的伊丽莎白,在她记忆的耳朵里,仍然能够听见那幼稚的声音、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因为那是她此生曾经听见过的最后最美的声音啊!
流星虽然陨落,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星空;乐曲虽然结束,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
不能停歇的梦想
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当不幸的打击降临的时候,如果你不能正确地认识它,即使你再有天赋和才华,也只能像流水一样空度一生。然而,对于一个既有才华而又善于选择的人,正像画家梵·高所说的:“有时不幸对那些有才华的人来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推动力。”英国剑桥郡的伊芙琳·格兰妮,就是在不幸中通过刻苦的奋斗而成才的世界上第一位打击乐独奏家。
伊芙琳·格兰妮生长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从8岁时她就开始学习钢琴,并渐渐地显露出了她在这方面的天赋。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日俱增,并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但不幸的是,她的听力却在渐渐地下降。医生们断定这是由于难以康复的神经损伤造成的,而且断定到12岁,她将彻底耳聋。
尽管这样,她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停止过。
她的理想是成为打击乐独奏家,虽然当时并没有这样一类音乐家。
为了演奏,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演奏的音乐。她只穿着长袜演奏,这样她就能通过她的身体和想象感觉到每个音符的振动,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整个声音世界。
她决心成为一名音乐家,于是她向着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耳聋的学生提出过申请,所以一老师反对接收她入学。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她顺利地入了学,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的目标就致力于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她为打击乐独奏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章,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
她很早就下了决心,不会仅仅由于耳聋而放弃追求,因为医生的诊断并不意味着她的热情和信心不会有结果。至今,她成为独奏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生命的惧怕,是无法找寻自由和理解的孤独。
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迈克出生时,大夫告诉他母亲:“趁现在还来得及,最好还是舍弃这个孩子吧。”父母没有那么做,但家里却为此吃尽了苦头。快3岁时,他才摇摇晃晃地会走第一步。那个冬天,他的两个哥哥带他坐在一面大镜子前,手点着他的鼻子问他:“这是什么?”他回答是嘴巴。更为不幸的是,包括他父母亲在内,没几个人能听懂他说的话。
5岁那年,他被送往“肯尼迪儿童中心”学习。在那儿,他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
7岁时的一个下午,他翻出一本旧相册,里面有他的两个哥哥幼年时在电视广告中的剧照。他一下给迷住了,痴痴地一再嚷道:“我要……我也要上电视!”他的父亲摇了摇头劝道:“我实在看不出有这种可能性!”
迈克却没忘记他的梦。一有空,他便一遍遍地借助着录像带练习唱歌和跳舞。5年后他终于迎来了一个机会,他在学校的圣诞晚会上扮演一个牧羊人,唯一的一句台词是:“嗨,真有意思!”为这句话,他反复练习了十多天,连在梦中也念叨不已。演出的那天,观众席上的一位来自好莱坞的导演听说了这件事。
又过了10年,这位好莱坞导演准备推出一部肥皂剧的时候,发现还少个跑龙套的角色。他抓起电话:“嗨,小伙子,对好莱坞还有兴趣吗?”“好莱坞?太棒了,要知道我没有一天不想它的!”迈克热情洋溢地回答。
于是,22岁那年,迈克第一次来到好莱坞,和那些大明星在一起,他感到无比高兴和激动,说话也变得流畅自然了。电视剧原定于1988年9月播出,然而全美电视网联播公司拒绝购买播映权。迈克的梦幻破灭了,他又回到原先工作的单位。一年之后,他已有了令人羡慕的固定的薪水。他的家人和一些朋友都为之欣慰,他们一再对他说:“你必须忘掉那些关于好莱坞的陈词滥调,那扇门不会再向你打开的!”
但迈克深信,门会开的,好莱坞也没忘记他。不少人都说:“让这个执着的小伙子离开银幕太可惜了,何不再安排一次机会让他碰碰运气呢?”
于是,一个编剧特意为他写了一部家庭伦理片。剧中父子两人——儿子像迈克一样,患有先天性残疾——相依为命,共度艰难人生。
正式开拍那天,迈克站在摄影机前,感慨万分,泪流满面。他想起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想起了父母过早花白的头发,想起了无数帮助过自己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更想起了那些身患疾病孤苦无助的同龄人。他泣不成声地对“父亲”说道:“天真黑!爸爸,拉我一把。你的手会给我温暖和勇气。让我们手拉手,共同走过这条人生泥泞的短暂的隧道……”
迈克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