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0200000002

第2章 中国舞蹈(2)

藏族聚居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舞蹈形式种类繁多,风格多样。

据西藏《拉达克王系》中记载,早在吐蕃王朝以前的德晓勒王时期(约公元前2-前1世纪),“鲁”和“卓”(藏语歌与舞之意)已有了相当的发展。7世纪前后,吐蕃王朝统一了西藏及其周围地区,逐渐形成了藏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在当时当地原始民间文化和本教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内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反映在保留下来的藏族舞蹈中。

藏族舞蹈大体可分为民间歌舞和宗教舞蹈两大系统;又可具体分为谐、卓、噶尔和羌姆四大类。

谐是弦子舞的意思。流行于巴塘、昌都、云南、青海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西藏境内也有流传。每逢节日,一人操“白旺”(牛角胡)站在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人群挥袖起舞,边唱边舞,基本队形是圆形,顺时针方向行进,时聚时散。舞者膝部连续柔缓地颤动,舞姿优美抒情。它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等动作,很有特色。谐里的《孔雀吸水》,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卓泛指表演性强的集体舞,包括多种鼓舞、拟兽舞、性格舞等。这类舞蹈一般重技巧表演,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或歌与舞穿插进行,如后藏的卓(大鼓舞)、山南、拉萨一带的卓谐(扁形腰鼓舞)、热巴卓(铃鼓舞)、拉姆夏卓(藏戏舞蹈)、孔雀舞等。

噶尔藏语意为专业性的表演歌舞。这里主要是指17世纪噶丹颇章王朝时期,拉达克国王献给五世达赖的一部乐舞。这部乐舞,一直表演于西藏宫廷。它吸收了部分藏族舞蹈的韵律和动作,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宫廷舞蹈。表演这种乐舞的是男性儿童,称噶尔巴,他们身穿彩衣,头戴白布圈帽,靴上系铃,每人手中拿一柄小斧子。噶尔的表演特点是:唱一句歌词,变换一种舞姿造型,如双臂托天举斧,送胯成三道弯式的曲线姿势等。舞蹈内容多是驱邪迎祥、歌颂政教昌隆和达赖喇嘛的。主要伴奏乐器有达尔玛(近似新疆的铁鼓)、加林(长唢呐)、根卡等。整个舞蹈,从服饰、舞姿和音乐,都受到中原武舞及西域乐舞的影响。

传统藏族舞蹈

羌姆泛指驱鬼酬神、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的宗教性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主要是指喇嘛寺的跳神。这种舞蹈,最早是根据印度佛教瑜伽宗的礼仪,吸收本地苯教反映自然崇拜的巫舞、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喇嘛寺每逢家教节日就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出场,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金刚力士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的摔跤、角斗等表演,以娱乐观众。有的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此外,还有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鹿舞、仙鹤舞等。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将酥油和糌粑制作的想象中的鬼首——“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的舞蹈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蒙古族的图腾多为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色。古代萨满教中的女巫师跳舞时,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间还流行着“安代”(亦称查干额利叶)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是对这种舞蹈的描述。

蒙古族舞蹈

喇嘛教和萨满教宗教仪式活动中的舞蹈在16世纪以后发展起来。戴着鹿神、牛神等面具的喇嘛教舞蹈“查玛”,程式严谨而规范,具有情节和人物,表现手法多样。萨满教巫师具有职业舞蹈家的特点,在举行萨满教宗教仪式时跳的舞蹈和敲击的鼓点有很高的技巧。有的巫师在表演时,能够在原地旋转数百圈,并弯腰叼鼓;有的同时有几面鼓分别在头、颈、腰等部位舞绕,舞姿多彩,惊险引人。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筷子舞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由男性艺人在喜庆节日里单人表演。舞者右手执一把筷子,半蹲姿势,边唱民歌,边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旋转敲击地面,节奏由慢渐快。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扬琴、笛子等。伴唱的民歌大都是当地流行的,以2/4、4/4拍节奏为多。这种舞蹈情绪热烈欢快,节奏性强。

盅子舞亦称打盅子,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由男性艺人在节日欢宴时独舞。开始时,艺人席地而坐,左右手各握两个盅子,随着音乐的节奏,每一拍碰击一下盅子,使其发出悦耳的声响。然后舞者起立,双手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的舞姿。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曲调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如《金盅》《敖门代来》等,节奏为2/4、4/4拍。

安代舞又称“查干额利叶”(唱白鹰),流行于哲里木盟地区以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这种舞源于萨满教的巫术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安代舞的基本动作是舞者左手叉腰,右手在胸前上下甩动绸巾,右脚原地踏步,有单甩巾踏地、双甩巾踏地、甩巾踏步等。集体表演时,队形呈圆形,1人领唱,众人相和,载歌载舞。节奏多为2/4拍,无乐器伴奏。舞蹈风格热烈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1958年后,经过专业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将安代舞搬上舞台。

傣族舞蹈

傣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等自治县。傣族舞蹈历史悠久,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傣族先民掸人的首领曾向东汉皇帝奉献过大规模的乐舞、杂技。这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在当地就有了较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艺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中原文化以及南亚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韵的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恬静优美,感情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要求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舞蹈动作与节奏的特点是:重拍向下的均匀颤动,具有南亚舞蹈的特征。

傣族舞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模拟性舞蹈。多模拟动物,如孔雀舞、马鹿舞、白象舞、蝴蝶舞、鱼舞、大鹏鸟舞、鹭鸶舞、竹雀舞、猴子舞等。②生活舞蹈。表现傣族人民劳动生活,如花环舞、篾帽舞、划船舞、捞鱼舞、摘花舞等。③自娱性舞蹈。在节日和其他喜庆活动中的集体舞蹈,如戛光舞、象脚鼓舞、依拉恢等。④仪式性舞蹈。如宫廷舞、蜡条舞、祭祀舞、扇子舞、儿童舞、戛界等。⑤歌舞。如十二马、戛喃燕等。

孔雀舞和戛光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它们概括了傣族舞蹈的风格、韵律、舞姿造型和动作的组合规律,是傣族舞蹈的精华,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

孔雀舞在傣语称为“戛洛拥”“戛朗洛”“烦婻诺”,译为“跳孔雀”或“跳公主雀”,统称孔雀舞。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孔雀很多,被傣族人民视为吉祥的象征,他们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此舞多在盛大节日或隆重的集会时跳。在云南省的瑞丽、孟连、耿马、孟定等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很多跳孔雀舞的能手和专职艺人。各地区的孔雀舞既有统一风格,又有不同特色。瑞丽、孟连、孟定的孔雀舞,以跳、转、翻等动作技巧和优美的舞姿造型,表现孔雀下山、林中窥视、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以及拖翅、晒翅、开屏、飞翔等。表演时,始终保持屈膝半蹲和颤动,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点伴奏,并有较完整的鼓谱。潞西县的孔雀舞通过手的内曲动作和滑翔、旋转、飞跑等舞姿,以及飞跑中腿部的屈伸,细腻地表现了孔雀的优美形象。西双版纳一直保持双人孔雀舞的形式,表现雌雄孔雀对舞。基本步法为碎飞步和戛光步,舞步柔和轻盈;手部动作有平摆翻腕、内曲,单手转腕等。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召树屯与楠木婼娜》的故事。景谷、沧源地区为民族杂居区,因受各族文化的影响,孔雀舞别有特色。特别是与汉族文化交流的地区,其形式已演变为载歌载舞的双人孔雀舞,舞者手持手帕和扇子,脚步以戛光步为基础,手由外向里绕8字花。舞蹈内容多为表现民间传说。

孔雀舞特有的服饰与道具是它的重要特征,过去民间表演孔雀舞,舞者头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衣裤。单人表演时,戴女性假面具,双人表演时,戴男女假面具,身挎用竹、绸制成的孔雀架子大道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舞蹈工作者表演时,一般不戴假面和道具,而着饰有孔雀图案的衣裤和长裙。现在民间表演孔雀舞时,也有不戴假面和道具的,表演者也不限男女。孔雀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是象脚鼓、鋩锣、镲,专业歌舞团体表演时,大多加上了管弦乐器伴奏。

戛光舞是集中在鼓的周围跳的自娱性舞蹈。“戛光”即“跳鼓”之意。其伴奏乐器用象脚鼓、鋩锣、大镲等。它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具有特色的舞蹈形式。每当节日、庆丰收或其他集会的日子,不拘形式,不拘场合,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舞者随鼓声屈膝半蹲并均匀颤动,手臂为“三道弯”的后轮翻腕、内屈或由后向前掏转。表演中有时全蹲,有时跳跃,不时发出欢呼声。德宏地区青年跳戛光舞,不强调颤动,步法为错步或点步。舞姿活泼、欢快,潇洒自如,被称为“新戛光”。此外,还有的由两人挑着大鋩锣,边舞边敲;或加上两人伴唱,群众持手巾、花束起舞、唱和。

彝族舞蹈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其支系繁多,分散居住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的140多个县内,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一些古老的舞蹈得以保存。又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方言的差异,构成舞蹈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

彝族舞蹈与一定的节日、仪式有关,在举行追忆祖先、祈求丰年等祭祀仪式时都要跳木鼓舞、铜鼓舞、花鼓舞、跳鼓舞等舞蹈,其舞蹈气氛壮重、肃穆。流传于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地区的皮鼓舞,过去一直是巫师跳的舞蹈,直接用于祈福禳灾的活动中。舞蹈时边击鼓边舞动,以双肩及胸、胯迅速摆动为其特点。跳宫、跳叉、跳麒甲、刀舞等舞蹈中仍保存有古代狩猎及部落之间争战的痕迹,如云南文山县、富宁县的跳宫,是在每年跳宫节时,由数百人参加表演的舞蹈形式,它通过出征、战斗、凯旋等不同的舞蹈场面和仪式,表达对英雄的歌颂。

打歌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彝族地区的自娱性舞蹈,有些地区称之为“跳脚”“跳乐”等。其历史悠久,与汉族的踏歌颇多联系。现存云南巍山县城东南的巍宝山文昌宫中的绘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记录了200多年前踏歌的形象,画出了当时永平县县令桂未谷在《踏歌行》中所描写的“一人横笛居中吹,和以芦笙声缕缕,四周旋转数十人,顿足踏地如击鼓”的情景。这类舞蹈以下肢动作为主,跳跃、抬腿、悠腿等动作较多,也有错步、转圈等。其伴奏大部分用四弦、三弦、笛子、芦笙等。四川凉山地区多用芦笙伴奏。打歌多为2/4、4/4拍,间有3/4拍,唯云南路南县、弥勒县的“阿细跳月”是5/4拍的特殊节奏。各地区打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连续跳动,起伏明显;有的踏地有声,对脚有力;有的步法轻盈,错步如飞;有的动作纤细、柔和、抒情。手部动作较少,有拉手、拍掌、甩臂等。

披毡舞四川凉山地区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身上披裹的披毡为道具,多表现熊、鹰等形象。舞者双手握披毡开口处,随双臂伸展、收拢、摆动,带动披毡时上时下,好像老鹰展翅飞翔。

烟盒舞流传于经济较发达的云南省石屏、建水、红河等彝族聚居区,舞蹈以盛烟草的烟盒为道具,其舞姿优美、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用月琴伴奏,舞者和着节拍用手指弹响烟盒,其效果独具一格。烟盒舞分正弦、杂弦两类。正弦又称三步弦,多表现欢乐的情绪,其步法有蹬步、蹲步、过堂步等。杂弦是在正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表现各种人物与故事情节,如“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搬桨划船”等。其表演有一定的套路,已知的约有百余种。

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是从事农耕劳动的古老民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其民间舞蹈具有农耕劳动的特征,它是在古代的扶余、高句丽及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后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定环境中,育成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

朝鲜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朝鲜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农乐舞是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假面舞是戴假面表演的男性舞蹈。其表演综合了唱诵、对话、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具有戏剧性。假面舞多用于表现讽刺性内容,情节活泼、幽默。表演分7幕12场,每一幕有独立的内容。现在表演一般取其中部分情节和动作,在节日及其他娱乐的场合表演。舞蹈节奏为“打令”和“古哥里”。伴奏乐器有箫、笛、鼓、长鼓、三弦琴等。

同类推荐
  • 动物集中营-猛虎“迷糊”的森林大餐

    动物集中营-猛虎“迷糊”的森林大餐

    捕捉活虎是两条腿猎人的特殊职业。他们捕捉的对象多为刚刚成年独立生活的幼虎。猎人伊万、乌拉、高索夫等五个猎人在二十四条猎犬的引领下,驾着二十四条狗拉的雪橇,在寒冷的冬季进入林海雪原之中,闯入了猛虎“迷糊”的领地,发现了猛虎“迷糊”一家三虎。而这个冬季正是各种动物缺少食物的季节,身处于猛兽之冠的猛虎同样面临着觅食的艰难。它们在猎获野猪之后遭到二十四条猎犬的围击。母虎和群犬的大战终以母虎的死亡而告终,而两条腿的猎人不甘心只猎获一只死虎,他们进而捕获了另一只小母虎。在母虎遭残杀的时候,猛虎“迷糊”却在领地之外散步,它发现了来自人类的威胁,才在林海之中上演了一幕幕雪地搏杀的故事……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发明之旅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发明之旅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早期的一些对人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重大发明以及一些科学家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过程。
  • 新课程百科知识-雕塑艺术

    新课程百科知识-雕塑艺术

    石雕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就石雕而言,这些雕刻品大多为无名石匠所作。千百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流传至今。
  • 开拓学生视野的传奇故事:无知

    开拓学生视野的传奇故事:无知

    本书收录有:全球化与东亚格局变化、全球化时代的东亚文化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产业社会的形成、美国始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对策、日本行政财政改革的历史意义等论文。
  •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化无常的物质形态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化无常的物质形态

    本书着重介绍了物质的种类、特征,研究了各类物质与能源以及自然界物质形态,介绍了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和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旨在让读者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与生活技术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热门推荐
  • 无敌刮刮乐系统

    无敌刮刮乐系统

    “叮,恭喜寄主刮出上古武神血脉!”“叮,恭喜寄主刮出一百万升级经验值!”“叮,恭喜寄主刮出盘古之脚支援技能!”秦风穿越异界,绑定无敌刮刮乐系统,随处捡卡随处刮,天地灵宝,神器圣物,超级血脉,应有尽有!什么圣皇古帝,什么天才神子,在我秦风面前,都是渣渣!
  • 神还传

    神还传

    在真龙山山洞深处,夜浩明小心试探着往前走,现在的洞壁有点光滑,没有了一开始的潮湿味道,他慢慢的适应里边的环境想看个究竟,突然让他有点错觉似的看到一白色的东西..
  • 独宠医妃:病态王爷不可欺

    独宠医妃:病态王爷不可欺

    “你就不怕我出轨?”“本王不在乎你那顶绿帽子”初始他对她是这般的不在乎,到后来视如珍宝般的宠溺“老娘看皇宫不顺眼”“烧了它吧”“夫君我还要~”“好我给你~”“慕容澈”“我在,我一直在”
  • 阿胡拉神冠

    阿胡拉神冠

    解密世界第五大宗教祆教!一个让饮食界为之震惊的厨艺天才竟是神刀米最得意的关门弟子,年轻的考古博士张思翰,一夜间成为杀害师父的最大嫌疑人,为了解开师父的死亡之谜,他毅然“畏罪潜逃”。尔虞我诈的安史两派斗争延续千年,目的是寻找阿胡拉神冠,但是阿胡拉神冠却被一个神秘的诅咒笼罩。《阿胡拉神冠》情节曲折起伏,精彩刺激——环环相扣的杀机与不断面临的谜题,高潮迭起,险象环生,另有庞大的人物体系以及强大的文化支持。
  • 万像纪之蓝月纪

    万像纪之蓝月纪

    周元之万像纪年,森罗万重帝国,古脉之南宫,铸就蓝月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挖掘机

    神级挖掘机

    蓝翔毕业的林川找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偶然获得了挖掘机之神的挖掘机系统,从此认识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神界。听说水稻之神的大米很好吃,我们去挖两块?大白菜之神家的青菜也不错!哦对,还有灵芝神,搞两株灵芝来玩玩?系统提醒:“林川先生,死神刚刚给您发布了一条任务!”欢迎加入书友群:53552323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一个荒岛做起

    从一个荒岛做起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重生在了荒岛,陪伴自己的只有一条猎犬,两只猫,一把猎枪和一座船以及一些物资……还有一个奇怪的东西。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荒岛居然是一个有人的地方!
  • 浅爱——长安情结

    浅爱——长安情结

    每个零零后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水一样的女孩梦想着灰姑娘的水晶鞋,英俊的王子;火一样的女孩梦想着爱丽丝的勇敢,充满冒险的生活;我们就是不灰心,不放弃,为梦想付出一切,我们有青春,不怕失败。我们爱幻想,但我们也会有行动;我们有天真灿烂,但不好欺骗;我们爱恶作剧,但心不坏。00后的女孩儿就这样,虽疯狂而不放肆,我们有自己的个性,并不是胭脂的一代,我们是个性,但不任性,我们就是我们,就是零零后,勇敢!无畏!贪玩!二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