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2200000002

第2章 多难兴邦:历史的辩证法

多难兴邦,一个古老的命题,一场灾难让它突出文字的重围,再一次走向历史的前台。

多难兴邦

在临时搭建的北川中学校舍内,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看着眼前的一双双经历灾难后仍然清澈的眼睛,激动地说:“今天,别人拯救了我们,照顾了我们;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也要帮助别人,报答他们。这种互相帮助就是人世间的爱。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铭刻一生,永不忘记……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四个字:多难兴邦。他就是温家宝总理。

灾难摧残着生命,揭开伤痛,我们的灵魂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在“多难”这个命题前,究竟做何选择才是正确的,且回溯到千年前中国人对这四个字的拷问。

《左传·昭公四年》载,司马侯劝谏晋王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后来,由此演化出“多难兴邦”这个成语。这个诸侯对君王的箴言,和孟子的一席话异曲同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008年5月23日上午,温总理看望灾区师生时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

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末的蝗灾导致民众的粮食颗粒无收,随之而来的瘟疫带来尸横遍野,最终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揭竿而起,使明朝比想象中早亡;清末广西水灾,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把清朝的“龙脉”狠狠地砸了一锤。所以,有人提出:“慎言‘多难兴邦’。”是的,“多难”与“兴邦”之间不是“种豆得豆”的关系。

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无不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这里,条件是很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就不会转化。这些无不说明,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才更客观。多难,容易使人沉湎于悲伤,委靡不振;同时,它也令人谨慎,告诉人们不要忘乎所以,平静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安定团结,懂得珍惜。

“多难兴邦”的前提是“灾难”后的清醒。灾难会使梦中人惊醒,灾难会使人冷静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我们为什么如此多难,思考我们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避免灾难的发生和解决灾难造成的问题。相反的,如果在灾难面前依然稀里糊涂,“多难”也就仅仅是“多难”,而不会有“兴邦”之说。“多难兴邦”,仅仅是一种可能,至于能不能由可能变为现实,则要看人遇到灾难之后的表现。

面对自然灾害,“天变不足畏”需要一种勇气与魄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需要一种智慧与谋略。对于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或民族而言,灾难就像一块磨刀石,人们可以借此磨砺自己。灾难,永远都不会顾及我们的感受,它使数万同胞在瞬间离我们而去,我们能做的,不只是在全国哀悼日对死去的同胞表示自己单纯的悲伤。当然哀悼是必需的,当成千上万的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默哀时,当各种机动车辆全部停止行进、鸣笛志哀时,当天安门广场上国旗降半时,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强烈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已经发生的,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要反省,要重建。不能让悲剧继续蔓延,应将其作为“兴邦”的开端,让灾难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前进的动力。

一个国家能否于低谷中再次崛起,取决于遭遇灾难的民族所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力量。一个精神委靡、缺乏斗志的民族,即使国力再强盛,在灾难面前也必然消极、沉沦,乃至灭亡;一个具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则最终必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

虽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但对“多难兴邦”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将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多难、同胞的生命上”是对“多难兴邦”的严重误读。多难而不兴邦,甚至多难亡邦,也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国家或民族的前进而去祈求“多难”。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人们都不希望有灾难,更不希望多灾难,因为灾难会夺去亲人的生命,会毁灭幸福的家园,会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说,灾难会给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会给民众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灵创伤。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中,废墟是昨日的坟墓,也是明日的家园;灾难是过去的终点,更是新生的起点。不仅要让被撕裂的伤口痊愈,而且要让康复后的躯体更加强健,同时拥有对灾难的免疫力。

每一次灾难都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房间宽敞明亮,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大大的“寿”字,九旬老人特地穿上了一身银灰色的中式服装。

“因为过两天比较忙,今天提前来给您祝寿。”

“我记得您今年97岁了,思维还这么清楚,是不是和常用脑有关?”

“对,大脑要不停地活动。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今年灾害多,年初是冰雪灾害,‘5.12’大地震也是多少年没有的。”

“地震以后政府反应快,威信大大提高,对当地人民也是教育。”

“我常讲,几千年来,我们国家都是灾难和文明进步伴随在一起的。有一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是恩格斯说的。”看到老人反应这么敏捷,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们的历史总是和洪水、干旱、地震等灾难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这个民族从没有溃散过,反而愈挫愈奋。”

老人表示同意:“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灾难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也能锻炼一个民族的意志。”

这是2008年8月4日,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以来第五次看望季羡林先生的场景。两位老人直面现实,一段对多难兴邦的探讨,体现了阅尽世事的淡定从容。

因为有灾难的羁绊,历史经历了太多的曲折。王朝的耀眼时光之后,多半是落寞的调子。再看清末颓废的场景:一间小屋,几盘小床,几个年纪轻轻的阔少爷脸上已经颇显老相,猥琐的样子令人作呕,蜷曲着的身体像是个倒着的问号,在追问着迷茫的未来。他们嘴含烟袋,在云雾缭绕中日渐沉沦,看不到危机,更体会不到危机感。

每一次灾难无不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而进步的推动力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反省。《周易·困》说:“有悔,征吉。”身处顺境,需要居安思危;身处困境,更要“三省吾身”,反思失误的原因等。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现代社会中,自然灾害仍然频发,使人类措手不及。灾难过后,更要审慎地自省。人不同于“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人的认识可以日积月累、代代相传,由“小知”转化为“大知”。古代先人早就有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经验,并有了“知天命”、把握自然规律的雄心壮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们敢于反思过去,并以坚定的态度去修正瑕疵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挡住前进的脚步?励精图治总是建立在对之前过错的认真总结上。

思己过而有悔,悔而改之,可称其为君子。国家也是一样,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才有恢复生机的可能性。所有的挽救都是为了明天,即使还有不测之灾,灾难终将过去。我们在往地震博物馆中放置我们的勇敢、善良、力量的同时,也将制度、人心、过去、现在、未来、经验、教训等关键词串联而成的泣血篇章一并装进去,祭奠逝者,思考我们这个“其命维新”的古国,怎样才能在一次次灾难中成长。

受难的主体是人,需要反省的也是人,避开灾难不说,探讨思考的主体依然是人,活着便是反思的前提。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一个经典镜头:当轮船一点点沉没,大海将生命和轮船一点点吞噬时,杰克用尽力气抱着露丝。他动情地大声喊叫:“露丝,你要答应我,好好活着。活着的,就好好活着吧。”无情的海水吞没了杰克,而露丝则被杰克奋力一推,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命。为了杰克,为了当年的承诺,露丝勇敢地活了下来,嫁人生子。“活着的,就好好活着吧。”这句话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悲痛之后,重新上路,把悲痛化为前进的力量。

在珍贵的生命面前,谁也没有沉浸于悲伤之中的权利,没有停滞不前的理由。面对死亡,仍然要有好好活下去的勇气,让生命无惧于死亡。灾难之下不能磨灭的情感,无论是对死人的怀念,还是对生者的珍惜,都是对幸运者的鼓励。中世纪神学家吕斯布鲁克说过:“许多故事是让人死,上帝是让人活。战胜魔鬼,心灵需要巨大的滋养。”

灾害作为一种深重的苦难,不仅在于它那一瞬间的摧毁之力,更在于它以灾难记忆的方式留存心间,使苦难长期地延续。灾后需要重建的,不只是物质的家园,还有受难者的心灵家园。而重建物质与精神的家园,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对人生有新的价值评估,怀着对生命的尊崇,带上世人的关爱,在下一个起点出发。

从抗震精神到奥运精神

2008年5月28日,萨马兰奇老人通过电子邮件,向中国人民说了这么一段话:“中国人民在地震发生后,所形显的与灾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的……抗震过程中需要智慧、速度和力量,这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是一致的。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挑战极限的精神,是对奥林匹克内涵的最好诠释。”

一个和中国有着不解情缘的老人把奥运精神和抗震精神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从空军强行空降汶川的身影,到解放军徒步入震中的坚定,到中华健儿为了争夺冠军日夜挥洒的血汗,再到几代人为了举办奥运执著的付出,都贯穿了中华民族为了生命、为了梦想的不懈追求。一百年来,中国式的智慧、速度和力量续写着中国人的更高、更快、更强。

我们的努力换来了民族梦想的实现,2008年8月8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开篇连用了三个“今夜”来表达民族的激动:

“今夜,当五星红旗、五环旗在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宏伟篇章将翻开崭新一页。今夜,当奥林匹克会歌在万众瞩目中悠扬奏响,奥林匹克理想在古老的中华大地激情飞扬。今夜,当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燃亮北京的星空,人类文明的长河再次汇入来自东方的泉流。”

是的,“今夜”承载了太多,一个古老民族百年的梦想仿佛都积攒到了“今夜”。

一百多年前,当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邀请公文送达京城,正值中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的关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政府并不理解“田径”的含义,拒绝参加,令中国和第一届奥运盛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擦身而过了,留下一段历史的空白和遗憾。

1908年5月23日,伦敦奥运会期间,《天津青年报》打出了三个沉重的问号:中国人何时能够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何时能够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中国人何时能够主办奥运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心中的历史叩问,在

岁月的角落中无从安放。而今天,《人民日报》用三个“今夜”郑重地给了三个充满期盼的问题最完整有力的回答。

完成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国人用了一百年的时间。76年前,刘长春只身远涉重洋,拥有四万万人口的祖国,却只有他形单影只地立于此间,此情此景成了中华民族难以抹去的伤痛。29年前,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决心无可阻挡;15年前,蒙特卡洛申奥失利后“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的含泪誓言依然坚决;7年前,莫斯科的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让无数中国人一生无法忘怀。

中国的体育梦想印刻了百年来民族成长的曲线。晚清时代,弱国无外交,更不可能在体坛上获得应有的地位。中国人对参与的期盼和民族强大的梦想一起压在这个民族伤痕累累的肩膀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体育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体育,它无法摆脱承载的色彩,它包含了太多。一个没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的国家,难以有足够的力量来举办奥运;一个精神委靡、缺乏上进的群体,难以在竞技中占据上风。体育竞赛其实是多方面的竞争,体育水平直接折射了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实力。

从一个人的奥运到集中全民的力量举办奥运,我们付出的血汗组成泛黄的坐标,丈量着中国从落后走向强大的复兴之路。这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从战乱中的血雨腥风,到“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圣火,不变的,是拼搏精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紫禁城中轴线的29个焰火脚印,跨越百年时空,沉重而又轻灵,它把一个古老民族对奥运的不懈求索雕刻在人们心中。

世界的眼睛注视着那个在雾色中垂下夜幕的主场馆“鸟巢”。在这个华夏儿女挥洒自豪的夜晚,中国写意长卷缓缓展开,日月变幻,沧海桑田。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精妙的文化符号能够引起世界在同一时间的关注。那一夜的舞台属于中国式的自信,在韵味深刻的视觉盛宴中,全世界尽情享受着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场文化盛典中,通过精心演绎的仪式,从百年屈辱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没有哪一个夜晚能让十三亿中华儿女如此寄情,没有哪一个夜晚能让世界如此关注中国。

三万多个昼夜,等来奥运,等来一颗强大自信的民族心灵。7年前那一夜的欢歌笑语今日再次在耳际响起,很多陌生人走上街头相拥而泣,眼泪静静地流淌,洗刷了百年来被称为“东亚病夫”的耻辱。

奥运把梦想送达北京,世界聚焦中国。能够看到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值得欣慰的幸事。能够举办奥运会,不但见证了一个国家有着很强的经济实力,也为国家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契机。一百年来的漫漫追梦,三十年前开始燃烧的期待,七年前的庄严承诺,如今浸润了每个人的心田。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我们向世界铺展了雄浑的画卷,在将来的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将铭记此刻。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国可谓多灾多难,是拔剑四顾茫然无措,还是长风破浪扬帆再战,延伸出了两条历史的平行线。孙中山先生曾言,“吾志所向,一往无前”,仿佛说给中国革命的先烈,也如同讲给和平年代的今人。

汶川地震揭示出了太多人性、社会与自然的侧面,同时也给了人们沉痛的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想要诗意地栖居在人世间,就要努力调节各种微妙的关系,在祸福之间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自我反思和追问,避免重复失误。这也是多难兴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没有对多难的拷问,何来足够系统的经验去应对未来?

中华文明踩着历史的车辙不断前进,捡拾先人们思想的碎片,也播种下我们的只言片语,长成不老的常青藤,给未来留下一片遮风挡雨的绿荫……

同类推荐
  • 细节改变历史(清·清风浊梦)

    细节改变历史(清·清风浊梦)

    历史很神奇。翻开史书,风云激荡,骇浪惊涛。是什么在主宰着沉浮?当我们看到一个盖世英雄喋血沙场,战局就此扭转,大势就此变幻;当我们看到一个周密的谋划,因为偶然疏漏,功败垂成。在扼腕叹息之余,我们难免会想到,假如……
  • 希伦往事

    希伦往事

    他叫腓力,他是希伦世界边陲小国马其顿的王子。当他到希伦世界去游学时,他的国,破了;他的家,亡了。于是他回到了他那已经残破的国家,然后,他重建了这个山地王国并把这个边缘之地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国,扩张成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疆域亿万里的大帝国。这儿向你讲述腓力王这传奇的一生。(根据希腊古典时代马其顿王腓力和他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故事改编,如有雷同,请勿细究!)
  • 帝国的覆灭

    帝国的覆灭

    十多年的战争,伊利奥斯帝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身处帝国周围的国家都蠢蠢欲动。主角,只是帝国中一名小小的军官。而他该何去何从?“愿用鲜血换取帝国荣耀!”伊利奥斯士兵怒吼道。小说交流群:432903105希望大家把我小说中欠缺的地方提出来。也希望大家多给我一些建议。谢谢┗|`O′|┛嗷~~
  • 秦起西涵

    秦起西涵

    白老七瞪圆牛眼般的铜目,糙气粗粗的说道:“你这老儿能上甚战场,平白丢了性命,不得少活几年。”“嘿,你这糙汉,可别瞧不起老仗。若论威势,咱老秦人那可是虎狼之姿!老仗拐杖一抖,便是魏国黑甲,心肝也得震颤两声!”老汉气得吹胡子瞪眼,急得脸红脖子粗。“你这老汉都没得几年活头了,还是带你家两小娃回家吧。这杀敌的事,自有咱老秦壮士!”白老七咧着嘴,低头看了眼腰间悬挂着的家伙。“伙计,以后咱们的营生就不是宰牛杀羊了,跟我一起杀敌,怎样?”
  • 我痴这一世

    我痴这一世

    又一次,外出务工,人生几何,金钱几许,且看《我痴这一世》你看到了感受到了想到了些什么呢,能说说吗
热门推荐
  • 豪侠——王者录

    豪侠——王者录

    这个世界上有你所不知道的黑暗,一些绝世高手隐藏在黑暗的世界中。一个预言的诞生,让张少杰的人生变的波澜起伏,不过他的梦想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就是要成为黑暗世界的王者、黑暗的世界,强者为尊;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多余的。王者的道路,布满荆棘;勇气,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无用的。人生的旅途,充满孤单;伙伴,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 快穿之男神拯救手册

    快穿之男神拯救手册

    美女颜青青意外绑定系统云龙,为了能让灵魂回到自己的身体,接受任务穿越各个时空拯救各路男神......
  • 正儿八经de生活

    正儿八经de生活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思想中有八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本书正是对这八德进行了融会贯通,又结合中华民族其他各家文化的精义,从八个方面诠释正儿八经生活的含义:诚信、孝顺、爱国、仁爱、端正、负责、节制、尊重。本书用通俗易懂且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为传统的精髓赋予了全新的内容,不仅有理,而且有例,应该说,本书正是青年朋友们正儿八经生活的良师益友。
  • 堂修的修仙之路

    堂修的修仙之路

    叶堂修从小被列为废丹田,无法聚集仙气,于是无法成为修仙者,希望破灭。但他意外获得一灵晶,从此开启开挂人生
  • 紫剑传奇

    紫剑传奇

    轩辕天一,一个生在拥有遮天蔽日般权势的轩辕家族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少年,就是这个与天才妖孽毫无关系的少年经千险历万难,在万年大世中谱写了一个自己的传说,手持神剑霸绝寰宇,斩妖魔染血万里河山,战正道门派只为心中大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渣男闯仙界

    渣男闯仙界

    令爹娘头疼、邻居投诉、被老师同学取外号为‘祸害’的主人公樊南,意外穿越到了仙界,从此,开始了他祸害仙界的脚步。可怜的仙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幸苦维系了一千多年的宁静,终于开始鸡犬不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娓娓情深,奈何缘浅

    娓娓情深,奈何缘浅

    吵架时的言不由衷,是我们对爱人最大的伤害,最深的抱歉!陆其说:"我爱你,只是给不了你未来。”张拾拾说:”我爱你,只是我决定不爱你了"
  • 惑乱天下:跑江湖魅君心

    惑乱天下:跑江湖魅君心

    她云晓恋可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少女好不好,竟然只是因为长得漂亮又是高材生被人甩了她已经很倒霉了好不好,竟然还要她传到这个古代来没有电脑吗,她忍,要女扮男装,她忍,要练武艰苦岁月,她忍...但是有谁能够告诉她啊,为什么男装了还会惹出那么的情啊,皇子、王爷...这个世界还让不让她活了好吧,既然这样那么她逃好了,逃到江湖打打酱油,但是...天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啊,武林盟主你就好好当你的盟主吧,你追着我不放干什么啊,不就是我的武功高了点吗?她云晓恋怎么就那么不幸呢那么好吧,武林正道我呆不下去了,我跑到魔教就可以了吧,但是你你你什么魔教教主啊,我现在长得又不漂亮的,你干嘛要盯着我啊,呜呜~~(>_<)~~~~
  • 再见青幽

    再见青幽

    不想去剧透自己看,慢慢的感受,或许会有另一番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