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1800000006

第6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3)

中国正遭遇人口红利衰竭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副总统拜登最近称:“考虑到独生子女政策,在未来2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相对于退休者的比例将严重下降,中国根本不可能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美国财政问题的严重程度要小得多。”拜登在外交政策领域拥有广泛经验,同时享有“口无遮掩”的声誉。基辛格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知道,中国人口危机即将爆发,只有中国自己好像不知道。

正常的人口更替是生育率2.1,也就是考虑到意外夭折等原因,平均一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和平时期的正常人口更替。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22,2001年不但没有停止计划生育,反而制定了《计划生育法》。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证实生育率只有1.33,但仍然采纳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的建议,计划生育更严了。2010年人口普查再次证实1996—2010年生育率只有1.4,但“十二五”规划仍然没有停止计划生育。

中国劳动人口比重十年来首次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人口总抚养比从1982年的62.6%下降到2007年的38.0%。1982—2007年间,总抚养比下降推动人均GDP增速上升2.4个百分点,大约对同期人均GDP增长贡献了25%—30%。当前,中国正步入人口结构的“拐点”,中国劳动人口增速也开始进入下降通道,直接的“人口红利”由此出现下降,原来仅靠劳动力数量增长就能让经济产出更有效率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因此中国必须通过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教育、技工培训等劳动力素质升级,再造二次“人口红利”,否则的话,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拐点”很可能正在加速到来。

与此同时,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搞计划生育在世界上虽不乏其例,但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并将其写入宪法者,则中国独此一家。计划生育政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后列为基本国策,1980年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政策,表面上说是自愿,实际上是强制。“独生子女”政策唯独中国才有,当时就定了30年的期限。理应按原计划和承诺断然停止实施。

从现实情况看,沿海工业区招工用工已难以为继,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早已亮红灯,民工荒已经持续五六年。且大城市中小学已招生不满,老龄化社会已提前到来。未富先老,诸多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况且,生儿育女是最基本的人权;而人口繁殖是社会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合理的计划性安排。

世界经验表明,越是现代化,生育越少。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迅猛扩张,市民生存压力增加,不出十年中国大陆也将出现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的低出生率,政府奖励生育也不起作用。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鼓励生育。日本、澳洲、中国香港等都是如此。澳洲当地政府定期给孩子发补贴,这是投资,培养将来的财富创造者,和中国人养儿防老一样,只是人家由一家一户变成了整个国家。我们只愿意投资物,不愿意投资人;投资物有大量回扣,投资人却是在培养独立思考的公民,他不愿意。非但如此,计划生育还变成了部门利益,有巨额罚款,虽然它名叫超生抚养费。如今,部门利益绑架民众利益、绑架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遍地都是。计生如此,教育如此,卫生部、铁道部都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叫焦国标,他说:超生缴纳社会抚养费没道理。如果说超生要缴纳社会抚养费,那么这些超生的孩子长大成人开始反哺社会之后,政府是不是要向这些孩子的父母反交社会赡养费?不超生的父母只贡献了一个赡养社会的孩子,超生的父母却贡献了两个赡养社会的孩子,后者的贡献比前者多一倍,不是吗?

可是有些东西你没办法,在中国很多时候你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就像韩寒说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做逻辑,一种叫做中国逻辑。

中国人明天的养老在哪里?

央视主持人赵普前几天写了一条微博:家人急诊记四。在诊病区,他看见不少年过五十的人陪着爹妈。这正是老龄社会的强烈写照。如今七八十岁的老人尚有两三子女照料,待我辈古稀呢?计生政策三十余年,人口红利指日殆尽。家庭养老困难重重,社会养老尚处萌芽。碍于国策,养儿防老梦难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国家呢?

2011年年底,养老问题以一种突兀的形式,严峻地摆在国人面前。

一方面是近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一方面是基金结余收益率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中国养老金制度正面临严峻挑战。更严峻的问题不在社保内部,而在于更宽广的外部环境。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现收现付制和个人积累制。不论哪种制度,都是基于有效社会生产人口的稳定乃至增长。有人认为个人积累制可以实现自己给自己养老,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没有有效的当期社会生产人口,再多的货币也会贬值,再多的房屋等财富积累也会变得空置而没有价值。更何况,到时因为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人口,老年人过马路可能都没有人扶、养老院里可能都找不到手脚麻利的年轻人!

但是,一份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报告却表明,到本世纪20年代末,中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中国已经完全站在了未富先老的时代坐标上。即使现在开始,采取最富有远见和力度的措施,也已经有点来不及。如果现在还不及时采取坚决有力的果断措施,现在四五十岁的一代人,到老时可能将面临退休年龄延迟,到很老了还在交养老金却不能领退休金的尴尬局面。

解决老龄化危机的对策主要有三项,核心都是增加社会生产人口:一是延长退休和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二是积极引入外来年轻劳工,这对于一些富裕的小国能够解决老龄化的燃眉之急;三是采取稳定和鼓励的人口生育政策。日本采用一、三项政策,西亚石油生产诸国多采用二、三项政策,欧美诸国基本上综合使用全部三项政策。然而面临老龄化危机,中国对这三项政策一条也没有考虑。

中国在30年来人口生育政策下的生育率急剧走低,甚至形成了不少四二一家庭,其人口老龄化在短期内可能会是一个急剧的“突变”过程,引发的社会、经济等问题将快而猛烈!

中国百姓平均而言并不富裕,不具备大规模吸引外来年轻人口的条件;延长退休年龄有效但有限。社会平均人口寿命如果从今天的74岁提高到了80岁,那么,具有劳动能力的年龄有无可能从60岁提高到66岁?

今天我们一方面享受着20世纪60年代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将因采取低生育率而导致的“人口负债”留给我们的子孙和未来政府。当我们今天这些青壮年到达70多岁的年纪时,就会发现我们和我们的子女将变得何等艰辛!

“人口是负担”的观念亟待转变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系从事研究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易富贤在其著作《大国空巢》一书中认为,中国大陆应该“无条件恢复人口生育常态”。他认为,韩国、台湾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早20多年。如果中国大陆光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那么,20多年之后,中国大陆的生育率最多像韩国和台湾地区现在一样,只有1.1(甚至很有可能更低,因为中国大陆的生育文化遭到多重打击)。这意味着,到那时,中国大陆每年只会有600多万婴儿出生,而每年死亡人口却高达2000万—2600万,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大陆每年的人口将减少一千多万。如果那样,大国空巢的噩梦将成为现实!

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8月14日报道说,国际劳工组织宣称,不均衡的人口增长水平、劳动力的不断老龄化以及就业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巨大转变,对亚洲迅速增长的经济体构成了挑战。国际劳工组织警告称,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部分较发达地区可能会更早触及“人口悬崖”。该组织称:“2010年末,在亚洲所有地区,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大幅上升,而发达经济体的增幅最大。”到2015年,在一些“发达经济体”,预计将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这种人口过渡过程”。因此,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将快于历史上其他任何国家”。在日本,自1999年以来,退休人口数量已超过新就业人口数量。尤其应该看到的是,和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福利与卫生体系都极端脆弱。

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生育是为了使未来的中国人过得更好,牺牲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幸福的是后人。但现在还有一种观点与之恰恰相反,认为计划生育正是一代人推卸责任的标志(因为节省了抚养后代的费用和时间、精力等),但是留给后代的是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性别比失衡、社会需求不足、国家竞争力下降、军事安全受到挑战(军队中独生子女过多使社会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下降等)、独生子女意志品质差等恶果。

传统观念认为,在社会资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减少人口数量可以增进每一个人的社会福利;新观念则认为,整个社会的财富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即使面临生存问题,每一个人也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增进个人和社会福利。这是人口观念中一个最重要的分野:到底是把人口当成包袱,还是当成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所有社会资源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具活力和创造财富能力的部分。古今中外的历史也证明,自然资源绝非国穷国富的依据,人口因素才是民富民强的根本。世界上除了中东少数几个石油小国凭借石油资源优势和全球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富国(远非强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全球瞩目的强国和强区,都是自然资源极度匮乏而人力资源极度丰富。

从这个世界历史的普遍规律出发,我们会发现,人口政策与教育政策事实上存在着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一个国家和地区,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越是得到良好的保障,其人口就越容易成为“资源中的资源,财富中的财富”,成为一切财富之源,从而可以全面克服自然资源缺乏的劣势。反之亦然。

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与中国的城市化同步。即使完全改变现有的计生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也无法避免。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也指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有一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计划生育政策。这个政策不改,中国就无法维持近年来的高经济增长率。中国现在的人口生育率低于正常的人口换代速度,老年人正在迅速增多。这项人口政策必须尽快改变。

课后阅读

2012年1月15日,麦田发表《人造韩寒》一文,质疑韩寒背后有枪手代笔。1月16日,我在搜狐微博上表示:“看了麦田的《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还没看韩寒的辩解。感觉麦田是下了工夫的。不过通篇全是推论,不见一丁一点的事实依据,功夫再深,也只能像一只疯狗,到处乱窜却一无所获。我曾说过麦田和牛刀这一路,就是靠造谣安身立命。中国之不能进步,往往就在于不讲逻辑,不靠逻辑和事实说话,危言耸听却能得到大批拥趸。”1月18日,麦田在微博上向韩寒正式道歉并删除博文。随即韩寒表示接受。

紧接着,方舟子出面质疑韩寒代笔,持续发酵。

麦田质疑“人造韩寒”论战中最值得一读的经典文本,一是麦田的《人造韩寒》,许多人包括以思考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都难免被陷进去;可以让人清醒地走出来的,是马伯庸的《从〈人造韩寒〉看如何构筑阴谋论》。

方舟子质疑韩寒过程中,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学员李剑芒的微博值得关注。我整理了一小部分,其余部分请同学们自己去看李剑芒搜狐或新浪微博。

我个人认为:任何人有质疑的权利,没有这个权利,言论自由无从谈起。但质疑必须有充足的理据。如果没有充足的理据,导致别人名誉权受损,那就该道歉道歉,该赔偿赔偿。因为你的行为已经伤害了他人。这就是言论自由的界限。

2012年2月24日

同类推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研析智库政策体系,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围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出对策建议。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本届政府的承诺

    本届政府的承诺

    《本届政府的承诺》作者在平时研究的基础上就政府承诺的各改革事项进行阐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初期一些被小心翼翼绕开的问题,现在已到了必须面对并解决的时候,大到行政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财政金融等改革,小到吃的住的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系列改革,其难点何在?出路何在?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猎爱谋婚

    猎爱谋婚

    情场职场双失意,我一怒之下招惹了这江城最有名的权贵厉三爷。我一直都知道,厉珩其人,薄情寡义。我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奈何厉珩段数太高,玩我就跟猫捉老鼠似得。当我还在纠结他是否爱我时,他却教会我心慈手软绝对成不了大事,只有手握利刃,在敌人还未进攻时便快速出击,才能制胜。“裴欢,玩把刺激的怎么样?”那天,他将我抵制墙角,手指点着我心口的位置,邪肆而乖张。而这一把,直接推我入地狱!
  • 弟,我怀孕了

    弟,我怀孕了

    “……如果我死,我也会拉你一起死。”她说。强吻住她的唇,他笑得殷虹如血:“姐,你注定离不开我!”“能不能,请你再相信我一次……”苍白的神色,他淡淡地说。
  • 惊撼世界的100场战争(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惊撼世界的100场战争(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人类的历史是华美的项链亦是恢弘的著作。在这华美与恢弘中总少不了战争的硝烟,总少不了战争带来的萧瑟与悲壮。《惊撼世界的101场战争》将古今中外一百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再次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作者善于挖掘出现实中的荒诞现象并表达为文学的荒诞。小说描写了各个层面的“问题少年”,虽然是极端的生活状态下的文学人物,但是又极为真实的反映了失去父爱母爱以及处在极端压力下的少年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关注。
  • 早安妖孽花美男

    早安妖孽花美男

    “早安美男~不对,你就是我管家?”“从今天起你的家,我来管。”吃零食,没收!“垃圾食品应该回收到垃圾桶。”熬夜玩游戏,熄灯!“我有义务保证你睡眠充足。”“管东管西什么都管,姑娘出去见男人,你也管!”她因拒吻被甩。他适时出现,揽住她,“宝贝你乖,跟我回家。”
  • 薄樱鬼同人救赎

    薄樱鬼同人救赎

    人能活多久呢?最长也不过百年之久,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死而复生,生之以死,零零总总已然活了七世,何其漫长?当那么一个怀抱出现之时,才恍然觉悟。一切的因果就只是为了与你相遇。相知。相伴。
  • 我的竹马是影帝呀

    我的竹马是影帝呀

    有一个竹马影帝是什么体验?让宋冉告诉你,每天都很戏精。宋冉就不明白了,她怎么也跑不出顾尘的手心,小时候也是,长大了也是。
  • 国家游戏

    国家游戏

    全球玩家:你还在为玩网游而虚度青春吗?你还在为玩竞技而被家长骂“异想天开”吗?告诉你,这个时代不同了!!在游戏世界里的一切,都可以延续到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何种游戏玩家,都可以在这个游戏中获得成就。这么完美的游戏,并不是谁都能参与的!要想参与其中,请到居住地的报名处报名。只要经过层层筛选,你甚至有机会代表你的国家,来游戏世界里竞技一番!快来吧,还在等什么!
  • 民国军恋三爷要点脸

    民国军恋三爷要点脸

    民国十三年。“我不会去军校的!”叶未眠与父亲大吵一架,铁了心不去军校!到军校之后。“真的小舅,我不嫌你老,一点都不!”叶未眠压在萧墨寒身上。“叶未眠!给你三秒钟时间给我下去!”萧墨寒冷声斥道。“小舅,我真的喜欢你……”叶未眠喜欢自己的小舅,虽然并非亲生,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让人难以接受。民国十六年。“萧墨寒!你可是我小舅!”萧某人将鉴定报告仍在桌上:“我算你哪门子的舅?”
  • 惜萱

    惜萱

    为了占领一个小地方,竞然痛下杀手,灭了整个簇人。从齐恒宇救下童染那一刻,他们之间的情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