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中资企业都不会告诉你面试的程序,但有些外企面试人员在进入正式话题后,会把面试的整体程序安排先向你交个底,以消除你的紧张情绪。通常的方法是,面试人员和颜悦色地跟你说第一步会做什么,第几步会做什么。你不要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照顾,预示着你即将获得成功,这只是例行公事,碰到这种非常专业的招聘经理,每个应聘者都可享受这种“殊荣”。
3过一遍简历
过简历一般有两种做法:粗线条的客串或是摘录重点。先假设简历已经写得很清楚很具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重点一般是三个方面:一是不清楚的地方还要核实和询问;二是面试人员有感兴趣的问题要与你探讨;三是考察一些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信息。
4试探性的提问
这多是一些敏感、重要、棘手的问题。一方面,面试人员会询问一些业务方面的问题,了解你对业务难题或者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回答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你的专业水平、敏感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个公司就职,你希望3年后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者从事何种工作?这类问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你是否会安心在这个公司工作,会不会中途跳槽,会不会使这个用人单位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另一方面,面试人员也会在这里提到一些简历中涉及的问题。因为他可能对你简历中所记载的东西或者你所描述的个人能力产生怀疑。你是否真像你所说的那么棒?有经验的面试人员不会在过简历的时候穷追不舍,那时候你“防范”得非常好,清楚地知道回答的重点。他们通常把具体的疑问隐藏在貌不惊人的小问题中,相当于做了个“套”,你的真实情况会在这些问题中一点点地展露出来。
5轻松话题
一般是从你简历的个人信息细节里提取的话题,多是聊一聊兴趣爱好、外语水平,从而了解你的追求和生活情趣,但时间紧时也可能没有这一环节。
6公司简介
有些外企面试人员,特别是有经验的招聘者会向你简单介绍良好的沟通下企业信息这既包括公司的情况,如业务描述、行业地位等,也包括岗位描述,即你所应聘的工作的性质、团队情况和管理人员等。这种情况下,不要因为招聘者的热情诚恳而轻敌,要注意捕捉每一个信息,这对下面的交谈是一个基础性铺垫。
7后会有期:会不会约会
在招聘人员对你比较满意的情况下,可能会主动提出下次约见的要求。面对这种“荣幸”时,你会做何反应呢?
通常求职者的回答有两种极端:一是太随和,说什么时间都行;二是很快就说出一个时间。前一种回答显得你整天无所事事,没有别的公司在面试你;后一种则显得做事草率,不够沉稳。较得体的做法是稍微想一下,然后建议一到两个变通的时间,不要定死,而是供人选择,这样相互间都留有余地。就算你手头有5个可行的时间,也千万别一股脑儿地说出来,那会显得罗嗦,而且别人一旦觉得你的空闲时间太多,就会随其所愿随便约定,这样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便。
打个比方: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整个电影院里空无一人,那么你也许会为了找一个合适的位子而花上3分钟的时间,把每个典型区域的座位都试着坐一坐。招聘人员也可能有这样的心理,你越是让他挑,他越不知道哪个好,很难果断。你先给他一两个时间,如果他觉得不合适,他自然马上会说他可行的时间,只要他所提的时间与你的某个空闲时间相吻合,问题就解决了。但他提的时间万一还不行,你不妨抛出你的其他可行时间。
8面试结束:感谢不赶谢
礼貌再见。在面试的全过程中应注意礼貌,告辞时同面试人鞠躬表示感谢。如果面试你的是外国人或者是讲英文的中国人,那么结束时说“Thanksforyourtime”,“Thankyouverymuch”或“Niceto。
talktoyou”都很正常,但不要上赶着说得太多。中国人在面试结束时常常说一大堆罗嗦的感激涕零之词,但在外国人听来,会觉得特别虚伪,或者很不专业。所以,“感激”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很多同学懂得在面试结尾时说上一句“Thanksforyourtime”之类的话,但有的同学面对用中文面试的招聘经理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如果你在应聘联想公司的职位时对招聘经理冷不丁冒出一句“谢谢您的时间”,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显然你连中文感谢的话都不会说,英文翻译水平更是低级,这种“中英文对照”式的语句非常不恰当。其实,一句简单的“谢谢”就好,自然而贴切,有什么难的呢?
应聘结束时,毕业生应一面徐徐起立,一面以眼神正视对方,趁机作最后的表白,以显示自己的满腔热忱,并打好招呼。比如说:“谢谢您给我一个应聘的机会,如果能有幸进入贵单位服务,我必定全力以赴。”然后欠身行礼,说声“再见”,轻轻把门关上退出。特别要注意的是,告别话语要说得真诚,发自内心,才能让招聘者“留有余地”,产生“回味”。最后,别忘了应聘归来之后写一封感谢信,招聘者的记忆是短暂的,感谢信是你最后的机会,它能使你显得与其他想得到这个工作的人不一样。
(二)学习在众人面前讲话
面试是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一种重要的场合,也是任何一个要取得面试成功的人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一个不能够站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引人注目的人。在英国CMB形象设计公司对1000家金融公司的调查中,总裁们把演讲、写作等列为最能展示职员良好形象的最重要的条件。在中国唐朝的“释褐试”的四项登科考试中,第二项是“言”,即言论,标准是取其“言词辩正”,就是指人的口才。
畏惧和恐惧心理是可以经过强化练习而减弱消失的,你应该利用一切聚会的场所锻炼自己当众讲话的能力,争取在公众面前多讲话,直至你能轻松自如、坦然自若地面对考官。
许多关于演讲的培训班强调对演讲的内容设计和如何进行演讲。但演讲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表达和展示你的演讲内容,更加重要的是展示你的杰出形象。在演讲的前两分钟,你展示给人们良好的视觉形象,开头的前一分钟要吸引人,或者用故事,或者用统计数据。保持声调的激昂,不要用催眠的语调讲话。美国一位演讲专家认为如果你在前两分钟不让听众兴奋,就别再让他们乏味。”
一个精彩的公众演讲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认真的准备的,在任何演讲、讲话前,要认真准备。林肯说砍树若需八小时,我会花六小时磨斧。”就是中国人讲的“磨刀不误砍柴功”。即使是一个两分钟的即兴讲话,也不要忽视准备工作。非常了解自己的讲话内容,穿着最令你自信的服装,把激情投入到你的语气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首先感染自己,然后你又感染了听众。原来,公众演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
如何让听众的注意力不抛弃你呢?不可否认,你一定要非常熟悉自己所讲的内容。不过,无论你说的内容有多么重要,如果没有优秀的外表形象,如果不配合其他非语言交流的手段,如动人的声音、抑扬顿挫的音调、感染人心的语气,还有肢体语言,如生动的手势和动人的表情,你就不能让听众对你产生兴趣,你的内容也就不能被听众完全理解和接受。
有许多人觉得在公众面前说话是最可怕的经验之一,因为在公众面前说话最令人心生恐惧。在大学里,如果要你上台面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也许觉得实在难以启齿,甚至比较害羞,那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而优雅的礼仪正是建立在良好的自信心的基础上。只要你鼓足勇气,很快你就能领悟出在困境中泰然处之的方法。你不妨为自己的演讲设计一套训练方法:
(1)面试的前一晚必须睡眠充足,使喉咙与精力得到良好的休。
(2)穿着合宜得体的服装。如果你心中一直挂念着穿着是否过度考究或太简便、草率,就无法从容地思考准备要说的话。
(3)心理上、情绪上和精神上都必须放松,以克服不安。预先假设可能会发生的事,不过不要心存恐惧。要告诉自己,你一定能够处理,才能保持平稳。
(4)注意姿势。注意运用身体语言和手势,面试官希望看见的不是一根只会讲话的木头。要轻松自在地站好,可别像一个破布娃娃般地瘫在那里,当然,也不要像木头一样地站着。
(5)面试前不要进食。乳制品尤应禁止,因为它可能使你的喉咙充满黏液。
(6)演讲前做好心理调适。对自己说:“你很棒?题材一流,又是个真正的古希腊雄辩家,没有人能比你陈述得更实际。”
(7)放轻松。如果你正在台下等待出场,这时候要做深呼吸,做几次张大嘴巴的动作,它可以放松情绪。
(8)要开始说话时,记得保持微笑地环视所有面试考官,目光要照顾到所有的面试考官,与他们建立情感,寻求支持,然后做一下深呼吸。
(9)面试时,必须一直正视面试考官,注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在人群中找一两张友善快乐的脸,这会令你觉得自己受重视。
(10)用适宜的肢体语言,借此帮助你吸引听众的注意,例如:
A持续强调话题的重点时,你的手的动作,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很有力量的说服者。但是不要把手到处挥来摆去,像一只受到惊吓的鸟乱拍动翅膀一样,面试官可能因此感到不安。
B如果你戴着眼镜,注意别拿上拿下,或者勾在手指间摆来荡去的,因这样到最后会使面试官变得神经质。
C如果你的手有其他令人焦虑的习惯,例如玩发辫,或者一有头发滑下立即把它们拔到耳后去,这都应该克制一下。
11经常面露微笑和考官目光接触,以显示你有良好的亲和力。你的脸上如果经常露出笑容,那么在你为出丑而自我解嘲时,你的听众就会显得轻松自在。
12悦耳的声音才是奠定信任的基础。
(三)要尽量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说话严谨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临时职员,工作任务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招聘者在一番测试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随后,主持人提了几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各具特色,主持者很满意。
面试的最后一道是笔答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枝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几分钟后,应试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持人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枝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持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枝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0美元左右。主持人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主持人拿起他的答卷,见上面写的是11386美元,见到如此精确的数字,他不觉有些惊奇,立即让应试者解释一下答案。
这位年轻人说:“铅笔每枝5美分,2000枝是100美元。从公司到这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主持人听完,欣慰地笑了。这名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这名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说话一般是越简明越好,有些人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说了很多话,但还是无法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听者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仍然不知道他想说明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你犯有这种毛病,一定要自己矫正。矫正的最好办法是在说话之前,先在脑子里作一个初步计划,然后再把计划要说的东西讲出来。我们经常在面试中听到这样的对话,招聘经理问:“你们学过哪些课程?”应聘学生答:“我们什么都学。”“学得可多了。”“比别的学校忙多了。”“数都数不过来。”“我认识的人里就数我们学校忙。”相信同学们在读这道题的时候都会笑话别人答不到点子上,可是换了自己也经常答非所问,或者绕了一个大圈也没回到正题上来。“什么都学”这种语句要注意更改,这等于没告诉对方你在学什么;另一种是用“什么都做”来回答对方“你们公司都做哪些业务”这一问题。类似的还有“你们最近在忙些什呢”“瞎忙,什么都干”建议的回答方法是“我们学过逻辑、语法等课程”,或“我们公司的业务有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业务”。
有一个真实案例:有一位部门经理让公司里的几个实习大学生分工完成一项书面材料的准备工作,并且规定好两点钟都必须完成自己的一部分。两点一到,部门经理去“收账”。第一个学生一边打字一边说快了。”第二个心急火燎地说:“差不多了。”第三个不慌不忙地说还有一会儿。”第四个说了一句自以为让我舒心的话:“基本完了。”最后一个以为部门经理很着急,便说您别走,我马上就给您。”大家不难发现,这些回答都不能令这位经理满意,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让这位经理知道具体多长时间之内可以得到“应收账款”。哪怕有一个人说“还差3分钟”,也会比较有底,而上面的回答则使这位经理的时间管理失控。这个形象的例子说明,中国人的沟通文化中,含糊其辞是个普遍的习惯,例如:我们常说,七上八下,八九不离十,回头再说等等。做事、讲话则讲究要具体,言简意赅。大家可以做个练习,比如当你和同学、朋友们谈论起本书时,你试着评价一下,看看能否把具体、言简意赅的原则贯穿进去。说话一定要具体,能用数字就用数字说明,比如说别人问你这学期上几门课,按中国人的回答习惯,有人会说:“好多呢。”这很不确切,不如说4门课,或者说出具体哪4门。类似的还有“今年有几家银行来我校招了很多人”。到底是“几家”银行,招了“多少人”呢?不得而知。同学们平时聊天时应互相抓抓语病,多多练习。
(四)不要过分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