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77400000009

第9章 担当:不找借口,行动至上

在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好坏容不得任何借口,因为失败没有任何借口,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所以,要想人生有所为,我们就要努力去行动、努力去工作,不要在没有完成工作时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以致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二人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这个故事未免过于讽刺,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某报曾载有个学生想出国留学,但该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很多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少数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堪忧。目前,独生子女的教育如果不抓紧抓好,有些孩子很可能会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甚至形成依赖型人格,从小的方面讲影响了个人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讲则是影响一代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人应该是独立的。独立行走,使人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当人跨进青春之门的时候,就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尤其是父母的依赖常常困扰着自己。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随着身心的发展,人们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却要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依赖别人,就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

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自己不愿动脑筋,人云亦云,或者盲目从众,那么你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撑起一片天地的机会。

在学校,我们时常能看到几个学生凑成一帮娱乐嬉戏,这其中一定有一到两个“灵魂”人物,他们的依赖性较小,而其他几个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依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学习上,这些学生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像断线的风筝,没有着落,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他们一切都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常常不知所措。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没有主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做决定。具有依赖性格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人为什么会在对别人的依赖中迷失自己呢?这是因为依赖的产生同父母过分照顾或过分****有关。对子女过度保护的家长,一切为子女代劳,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孩子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对子女过度****的家长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就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招:

第一招,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应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

第二招,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着做。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第三招,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意识。这样能使我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的信心。

第四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多与独立性强的人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向他们学习。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生活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突破自己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开始去做一些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过去不敢做的事情。

如果你还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熟悉的领域里打转的话,又怎么能够产生新的结果呢?别忘了,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下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你快要下班的时候,爱人打来电话:“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你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我和孩子为你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请你早点回家。”你非常高兴,下班后拎上公文包,兴冲冲地往家赶。

在回家的路口,交通又阻塞了,警察告诉你:“此路禁止通行。”那你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换一条路继续前进了。可是,这条路因为房屋拆迁也被封住了,任何人都甭想通过。

这时你有三种选择:第一,放弃回家;第二,坐在一边等待道路重开;第三,换道,去找另一条路。如果你不放弃回家的话,如果你不放弃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你不会考虑第一和第二个选择,你还会集中精力去寻找另一条回家的路。可是真不走运,这条路又不能通行,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不放弃回家的念头,你就肯定还会继续找第四条路前进;如果第四条路刚巧因火灾而封路,你就会去找第五条路;如果第五条路也因水浸而封了,你就会去找第六、第七和第八条路,直到回到家为止。

如果“回家”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就会一直尝试,不断地去找方法。即使爬回去,或者挖个地道钻过去,你都不会说:“算了,没有办法,我就不回家了。”因为你知道,你的另一半和孩子还在家中苦苦等待着你。

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就不会有“不可能”。从今天开始,就将“不可能”这个词从你的字典中抹去。

没有不可能!

不可能是安于现状者的借口,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不可能绝非誓言,而是挑战;不可能是发掘潜能,不可能绝非永远。正视错误,不要去掩饰

通常,许多人在犯了错时总会不知所措,盘算着是否应把事实隐瞒下去。其实,犯错也是工作经验,勇于承认,更是鞭策自己的方法之一。

像罗斯福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从来不怕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他还在纽约警备团第18中队当队长的时候,就显出了这种高贵的品性。

曾经和他在同一个队里待过的一个中尉说:“当罗斯福带队练操的时候,他常常会在中途这样喊一声:‘停一下!’他边喊边从裤袋里拿出一本教练手册来,当着全队所有人的面,翻到某一页,找出他所要找的内容来,认真读一遍,然后对我们说:‘刚才我做错了一点,本来应当是这样做的。’像他这样极端诚恳的人实在不多。有时候,对他的这种行为我们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来。”

在他当纽约市长的时候,在一次更为严重的情形中,他也显示出了这种特性。经过他提议和努力的一个议案在国会通过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判断错了,于是就勇敢而主动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我感到很惭愧,”他当着所有国会议员的面承认说,“当我极力赞成这项议案的时候,我确实是有一点隐衷的,我不应当这样做。而我之所以会这样,部分原因是我的报答之心,部分是依从纽约人民的意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并不是罗斯福的习惯。相反,他能直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尽量去纠正它。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杰出的外交官之一。

当富兰克林还是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批评他说:“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尖刻了,使得没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得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他指出了富兰克林刻薄、难以容人的个性。之后,富兰克林察觉到了即将面临社交失败的命运,于是渐渐地改正了这一缺点,变得成熟、明智,一改以前傲慢、粗野的习性。

后来,富兰克林说:“我立下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自主。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觉得’或‘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这种方式使他渐渐成为事业的强者。

由此可见,错误是有教育意义的,人们可以从错误中得到经验与教训。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以警告人们避免犯大的错误。那些不肯承认自己做过错事的人,就失掉了这种避免犯大失误的宝贵经验,而以后就会继续犯这种错误。而最终的结果是他颓丧地坐下来,哀叹自己的悲惨命运。

芝加哥的医学专家玛威尔逊说:“我宁愿让一个人犯错误,而不喜欢他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来回避责任,只要他第二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借口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容易使人养成很坏的习惯。一个从不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虽然工作不一定都做得很好,但他总会尽力往好的方面去做。”及时行动,全身心投入事业中去

全身心投入你的事业中去。假如它值得你去做,它也就值得你去研究。假如你不清楚某些具体情况,就多加观察,收集更多的资料,这也可以当作一种准备工作。它会给你一股力量去开始工作。你对自己的工作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兴趣。

大家或许知道,做事拖拉是一种毛病。如果你作为经理,你肯定不会喜欢做事拖拉的下属。然而,我们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形成习惯,染上毛病,以致看见或者自我发生时都不以为然了。

然而,拖延时间却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恶习。鲁迅先生说过:耽误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那么你呢?是否经常拖延时间?你也许已经讨厌这种毛病,并希望在生活中改变它了。但是,你总是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切实的行动。其实,有了这样的想法而没有实施,这也是一种拖拉。

也许其中确实存有某种“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拖延时间的确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自己从不拖延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可奈何。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充满这样的哲理。并不是你喜欢这样做,你就会这样去做了。对大多数人来讲,拖延时间不过是让自己避免投身现实生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造成拖延恶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缺乏责任感、安全感,害怕失败,或无法面对一些有威胁性、艰难的事。潜意识也是导致人们拖延的因素。我们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但当原因不明时,就无法去做。有的时候是因为某些潜意识的恐惧,拖住了我们行动的脚步。

停止拖延的最好时机就是现在。那么,就让我们现在开始改变自己吧!将借口统统消除掉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曾卖给牙医一支牙刷,卖给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推销员说:“您会需要一个的。”之后,他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

“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

“不,我只是想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推销员说。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驼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驼鹿一个防毒面具。“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驼鹿说:“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驼鹿好奇地问。“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努力地开动我们的脑子去想,并且是不是最终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实践了。是的,当面对困难的时候,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告诉自己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告诉自己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只要掌握了关键的技巧,也一定能行的。在艰难困苦中,只要你拥有这样一种不找任何借口的心态,那么至少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至为关键的一步。

找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形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人们,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人们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说寻找借口。如果在工作中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的过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那些拖延时间的人,就不难从他们的言语之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词语——“或许”“希望”“但愿”——这3个小词构成了拖延时间者的心理支撑系统,并成为他们不愿去做某事的理由。而“希望”“但愿”无异于童话故事中的梦想,完全是浪费时间。无论他们怎样“希望”或“但愿”,对他们的现时生活都无济于事,他们只不过是在为自己寻找一种不愿从事生活中某一重要活动的借口而已。例如,我们可以听到他们说:

“我希望问题会得到解决。”

“但愿情况会稍好一些。”

“或许问题不太大。”

而事实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情况也没有好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只要我们具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各种意愿。然而,如果我们总是将事情推迟到“未来”这一时间,那么就是在逃避现实、怀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骗自己。拖延时间的心理会使我们在现实中更加懦弱,并不断产生幻想,总希望情况会如己所愿——有所好转,但事实并非如此。利用“曲线”获得成功

维斯卡亚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公司的丰厚待遇对众多的人才产生着诱惑。但由于竞争的残酷以及公司的对外保守,使得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扫兴而归。但史蒂芬是个例外。

史蒂芬是哈佛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高材生,但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之门外。史蒂芬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瞒天过海”的策略——假装成清扫工。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可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会不计报酬地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分派他到车间清扫废铁屑。

一年来,史蒂芬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评,但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来,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应对危机,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会议进行一大半仍未见眉目时,史蒂芬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

在会上,史蒂芬把对这一事情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就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会的成员见到这个编外清扫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之后,史蒂芬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史蒂芬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解决的办法,为此他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事往往既要大处着眼,又要小处着手。但当无法直接取得成功时,不妨学一学史蒂芬,不埋怨,不找借口,借由“曲线”行动方案,绕道而行,最终获得成功。“职业”和“事业”,你要认清楚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几乎每天在他的试验室里辛苦工作18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可是,他丝毫不以这种生活为苦。为什么?因为他把人生的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的方向巧妙地重叠在了一起。

其实,职业和事业并不是一回事:职业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事业则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把二者完全混为一谈了。

布朗先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制片人之一。但是,他却被三家大公司革过职,生活几度潦倒不堪。

最初在故乡N弗洛姆文化出版公司时,他凭着自己过人的艺术才干和不拘一格的文化经营胆略,仅用两年时间就坐到了公司的第三把交椅上,时年仅25岁。可是,因为一套全国农机企业营销网络丛书出版受挫,他与公司其他高层人士意见不合,最后被迫愤而离职。

在纽约,在新阿美利坚文库刚结束试用期的他,一跃升任为编撰部副总裁,令其他同人惊羡不已。可是,几位“东家”一年后又延聘了一位财大气粗的圈外人加盟,而他和这个人在文库的艺术追求等大方向问题上,常常意见相左。不久,他又“因故”被辞退了。

回到加利福尼亚以后,他又进入了闻名遐迩的二十世纪霍士公司,在管理高层先后任职6年。但是,由于董事会不喜欢他建议并主持拍摄的诸如《埃及妖后》等多部大制作影片,他再次被迫离职。

此后,布朗先生开始仔细回顾和检讨自己十多年来的职业生涯——坦率地说,他的视野开阔、他的思想活跃、他的任人唯贤、他的秉公直言以及他的擅凭直觉行事,这些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卓越胆识和艺术修养,无疑是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新娱乐时代一位成功老板的宝贵要件。可是,有哪一家公司真正需要他这样的老板呢?

布朗痛苦地分析出了自己打工每每失败的根源之所在后,毅然决定贷款30万美元,开始自立门户。很快,他就拍摄出《大白鲨》《裁决》《天茧》等一系列巨片,带给美国和世界影坛一次又一次震撼。

在职业的道路上,布朗是个屡战屡败的公司行政人员;在事业的奋斗中,布朗却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出色的大老板。也许很多人会对此感到奇怪,其实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因为他的职业选择和事业追求合二为一了。

那些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能够把自己的才干、兴趣、个性、处世风格与卓越的人生价值追求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人。如果你也能像爱迪生和布朗那样,使职业和事业达到完美的统一,那就一定能取得最大的收获。找准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业

许多成就卓著的人士,他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并根据自己的长处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最终找准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业。

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而是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来选择行业,结果就会发生失误。对此,每个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路原本有很多条,但并不是任何一条路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些只经过一次性选择就获得成功的人当然很幸运,因为这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毅力,并且把握了“自知之明”。像贝多芬、莫里哀、梅兰芳等人,就属于这类为数不多的幸运者。

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认清自己的本质,选准努力的方向。人们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炼之后,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古今中外,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名人十分多:

著名诗人艾青,本来在法国学的是绘画,只是随手在速写本上记下了几句灵光乍现的诗句,却在偶然间被一位诗人看到了,自作主张地寄给一家杂志,那首诗竟被发表了。这才使艾青认识到了自己的诗才,从而登上文坛。

作家冯骥才在步入文坛之前,曾是一名专业球队的职业球员,球艺一般;后又去学画,也没有成果。但他在学画时偶尔也写些东西,终于发现自己擅长文学。此后,他一气呵成,写出了成名作《义和拳》。

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对自己的再认识、再发现。一天上午,当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普创作上,终于使自己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伦琴原来是学工程科学的,后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由此他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他果然成了一位很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更是接触过多种职业后才开始进入科学领域的。他本来准备当牧师,后来步入军界,走出军界后又做了银行职员,这期间他又研究音乐和医学。后在一次植物园的散步中,他幸运地碰到了卢梭。从此,他才进入了令自己大有用武之地的生物科学界。

现在许多人都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工作着,干自己并不愿意干的工作。所以,与其折磨自己,空耗人生,倒不如早做决断,另起炉灶。这样你就会更容易获得成功。让自己比别人更敬业

现在一个人10年换6次工作都很常见,但1966年的华尔街完全不像现在这样。那时的人并不跳来跳去,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一生和某个公司联系在一起。

从布隆伯格被所罗门公司录用的那一刻起,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所罗门”人了。许多大公司贪求与众不同的门第、风格、语音和常春藤联校的教育背景,而所罗门更看重业绩,鼓励实干,容忍异议,对博士生和中学辍学生一视同仁,这令布隆伯格感到很适应,他觉得这里正是适合他的地方。

那时的职员都接受雇主的保护,这是因为,在那时的华尔街,重要的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当时的布隆伯格认为:如果你能进入一个投资银行公司——对不是创始家族的继承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你会把它看成是终生的职业。你会一直干下去,最终成为一名合伙人,然后在年纪很大时死在一次商务会议当中。

布隆伯格说:“我永远热爱我的工作并投入大量时间,这有助于我的成功。我真的为那些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感到惋惜。他们在工作中挣扎,活的也不快活,最终业绩很少,这令他们更加憎恶他们的职业。而我不同,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有太多令我愉快的事情去做,平日不早起就干不过来。”

布隆伯格每天很早到公司,除了老板比利·所罗门,比其他人都早。如果比利要借个火儿或是谈体育比赛,因为只有布隆伯格在交易室,所以比利就跟他聊。

布隆伯格26岁时成了高级合伙人的好朋友。除了高级主管约翰·古弗兰德,布隆伯格常是最晚下班的。如果约翰需要有人给大客户们打个工作电话,或是听他抱怨那些已经回家的人,只有布隆伯格在他身边。布隆伯格可以不花钱搭他的车回家,他可是公司里的二号人物。

布隆伯格认识到:“使我自己无所不在并不是个苦差事——我喜欢这么做。当然了,跟那些掌权的人保持一种亲密的工作关系也不大可能有损我的事业。我从来不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不这么做——使公司离不开他。”

他在研究生院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的那个夏天为马萨诸塞州剑桥镇哈佛广场的一个小房地产公司工作,他也是早来晚走的。学生们到城里来就是为了找一个9月份可以搬进去的地方。他们总是急三火四的,想尽快回去度假。

布隆伯格早晨6点30分去上班。到7点30分或8点的时候,所有来剑桥的可能租房的人已经给公司打电话,想跟接电话的人定好看房时间了。他当然就是唯一一个来这么早接电话的人,那些给这个公司干活的成年“专职”们(他只是“暑期打工仔”)在9点30分才开始工作。于是,每天当一个接一个的人进办公室找布隆伯格先生时,他们坐在那里感到很奇怪。

伍迪·艾伦曾说过:80%的生活是仅仅在露面而已。布隆伯格非常赞赏这句话。他说:“你永远不可能完全控制你身在何处。你不能选择开始事业时的优势,当然更不能选择你的基因或智力水平。但是你能控制自己工作的勤奋程度。我相信某地有某人可以不努力工作就聪明地取得成功并维持下去,但我从未遇见过他(她)。你工作得越多,你做得就越好,就是那么简单。我总是比其他人做得多。”

当然,布隆伯格并没有因为工作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他说:“我不记得曾因工作太忙或我太专注于工作而耽误了晚上或周末的娱乐。我跟女孩们的约会,以及我去滑雪、跑步和参加聚会的次数比别人都多。我只是保证12个小时投入工作,12个小时去娱乐——每天如此。你努力得越多,你就拥有越多的生活。”

无论你的想法是什么,你必须为实现它而比其他人干得更多——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那它就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奖赏几乎都是给那些比别人干得多的人。你投入时间并不能保证你就会成功,但如果你不投入,结果就肯定不会成功。运气偏爱努力工作的人

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头上,使得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所谓纯粹偶然事件在科学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多年来,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像牛顿那样发现这样深刻的定律。

同样,从普通烟斗里冒出来的五光十色的像肥皂泡一样的小泡泡,在常人眼里就跟空气一样普通,当然也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一现象,但正是这一现象使杨格博士发现了著名的光干扰原理,并由此发现了光衍射现象。人们总认为伟大的发明家总是论及一些十分伟大的事件或伟大的奥秘,其实,像牛顿和杨格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家研究的都是一些极普通的现象,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能从这些人所共见的普通现象中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所罗门说过:“智者的眼睛长在头上,而愚者的眼睛是长在脊背上的。”只有那些富有理解力的人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内在结构和本质之中,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抓住潜藏在表象后面的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在伽利略之前,很多人都看到悬挂着的物体会有节奏地来回摆动,但只有伽利略从中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比萨教堂的一位堂守在给一盏悬挂着的油灯添满油之后,就离去了,听任油灯来回荡个不停。伽利略,这时是一个18岁的年轻人,出神地看着油灯荡来荡去,由此想出了一个计时的主意。此后,伽利略经过50年的潜心钻研,才成功地发明了钟摆,这一项发明对于精确地计算时间和从事天文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即便在今天,无论我们怎样来估计它的作用也不会过分。有一次,伽利略偶然听到一位荷兰眼镜商发明了一种仪器,借助这种仪器,能清楚地看清远方的物体。这促使伽利略认真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使他成功地发明了望远镜,从而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以上这些发明,绝对不可能由那些漫不经心的观察家或无所用心的人创造出来。

有些人走上成功之路,的确归功于偶然的机遇。然而,就他们本身来说,他们确实具备了获得成功的才能。

许多人相信掷硬币碰运气,而且认为事业的成功也大都这样。但好运气似乎更偏爱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大量的汗水,一个好的机会就会眼睁睁地从手边溜走。

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是纯属偶然,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发现和发明决不是什么偶然得来的,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不过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也就是说,纯粹的偶然性虽以偶然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其实也是在不断实验和思考之后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形式。

同类推荐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以愉悦的方式向他人表达思想的高度与真诚,它就像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可以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可以为自己减负,可以为他人送去欢乐。《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汇集了幽默的技巧精华,全方位地向读者阐释了幽默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以及如何掌握幽默技巧,修炼成一位出色的幽默大师。
  • 演讲口才

    演讲口才

    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里,规矩就是那么几条,更多的则是技巧。《演讲口才》一书开篇探讨的是如何使演讲成功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本书语言简洁明了,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不抱怨,一切都会好

    不抱怨,一切都会好

    本书详尽分析了抱怨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危害,诸如影响人际关系、阻碍事业发展、影响婚姻生活、使不良情绪无止境地蔓延、丧失积极进取的勇气等等,同时阐述了帮助人们远离抱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讲授了不抱怨的智慧。本书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道理深刻,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是个人改善自我、走向成功的心灵读本,也是各种公司、组织提升团队精神、提高员工觉悟、促进整体发展的必选员工励志书。不抱怨,将从阅读本书开始。
  • 成功跨越人生关口的心灵处方: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成功跨越人生关口的心灵处方: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人的一生中,在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选择和困惑,需要跨过各种各样的门槛,这其中包括:生活之门、困难之门、幸福之门和机遇之门等等,面对这一道道人生关口,我们该怎样去解读、破译和诠释呢?本书将帮你破译心灵的苦恼,助你解读幸福的含义,领你跨过人生的道道关口,走向成功的巅峰。
  • 追求富裕人生

    追求富裕人生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量身订制的。它集中展示了当代成功人生智慧的精华,浓缩了专家学者近年来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逐一介绍了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人生奋斗方向,概括了鲜活灵动的人生成功要义,创新地总结了卓越人生的成功方法。可以说是一部极具启迪意义和极富可读性的成功励志读物。
热门推荐
  • 下一站的地铁之音

    下一站的地铁之音

    世间最美的情歌莫过于此,爱,识于偶然,止于永久。他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叛逆少年,而她却是大家公认的乖乖女。原本没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她却对他入情至深,在人生最低谷时,他们是彼此最长情的陪伴,他们陪彼此走过了一段最美的青葱岁月。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 50后的我那些难忘岁月

    50后的我那些难忘岁月

    通过讲述一个50后富农子弟的坎坷人生奋斗和成长历程的故事,反映中国社会一个时代的伟大变迁。
  • 一加四

    一加四

    这是一本书,我用真实经历去串联起来的一本书。没有狗血,没有热血,只是在用事实告诉你,别轻易小瞧任何一个当下的决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二公子

    乱世二公子

    楚江魂穿一位被遗忘的诸侯公子,手握一本《天工开物》,为了在乱世中得以生存,他不得不被卷入一场场权利的阴谋,逐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乱世生存之道。
  • 如此嚣张你待如何

    如此嚣张你待如何

    一袭火红,她的目光桀骜不驯带着恶趣味。他轻笑,竟是朵带刺的野玫瑰。她的目光带着少有的认真:“我,你爱不起。”不试试又怎能知道?他不信邪,追天逐地,只是跟随她的脚步。最后的最后,血色花瓣从天而降,漫天花雨。即便入魔又如何?天下苍生哪及你笑颜如花?
  • 遇见的年华

    遇见的年华

    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生一世,在交错之后,渐行渐远。
  • 走霸总的路

    走霸总的路

    陈梓是陈氏的大小姐。她是穿书来的。系统说“你得抢走霸总的主角光环”陈梓把沈氏给端了,决定走霸总的路,让霸总无路可走。.系统又说“你得再帮他获得主角光环”陈梓:……她只好跑到街头救济那个落魄的人。那人阴郁冷漠她就卖很甜的那种笑。.霸总重回巅峰。“你知道她是谁吗?陈梓儿啊,就是她拉你下去的”陈梓决定受死。.可他说:结婚吗.走霸总路救赎线
  • 仙韵流尘

    仙韵流尘

    用光速向你追去仍旧看不到你的影子,只因你我一个奔向朝阳一个追随夕阳。小半生闲隐今终止,一步江湖无尽期
  • 落纸繁花之桃花末

    落纸繁花之桃花末

    “青山三尺与阁中楼月……”“桥影一过再无白帆迹……”小童那样的纯真,他抬起了头来不知天高地厚的道:“我给您抓回来!”“傻孩子,他……回不来了……”闭眸时,她还是没有想起来他的宽恕,迷迷糊糊的只有端暮殿满满的画卷,只有那棵曾经枯死的桃树,只有他新婚那夜久久停在了红盖头上的手……这一世终是一场前世残梦,她心安理得的忘记了他,然后理所应当的子孙满堂。她从来知道得了双魂症不可能爱上同一个人,可她终归是把他们都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