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人们的表达方式有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们几乎习惯一丝不苟地遵循这个约定俗成的法则说话行事。比如说,关联原则(后说话的人所说的必须要和前者所说的有关联)、数量原则(提供恰当的信息量,不要太多或太少)、方式原则(说话的方式要恰当)。现在似乎还要加上角色原则。
那么,在交际中,若有意颠倒一下这种思维定式,打乱惯有的说话顺序,将会产生何种效果呢?事实上,只要你颠倒得巧妙,就一定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儿童用品商店曾打出这样的广告:“成年人必须有孩子陪同方可进入本店!”儿童乐园也有这样调皮温馨的提示:“小朋友,请拉紧妈妈的手,别把妈妈丢了!”
这是两则极美妙的广告,其特点是颠倒了主语与宾语的顺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一举突出了“此处儿童第一”的服务宗旨,自然,如此颠倒,对于成年人也是一个极巧妙的提醒!
让我们再看另一种颠倒常规的妙语。
交通警示牌上有这么一句俏皮话:“每小时车速40公里,您可以活到80岁!每小时车速80公里,您只能活到40岁!”
一位画家问门采尔:“我用3天时间画的画,为什么3年也没卖掉?”门采尔回答:“那是因为您没有用3年的时间画,用3天的时间卖!”
这第二种颠倒是原句式基本不变,但句中表示数量的字眼已颠倒了位置。显然,这是用颠倒法表达的机智,提醒前者突出了谨慎驾驶的重要性,后者突出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而且,正是因为妙用了颠倒,真心实意的提醒才表达得格外不同凡响。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类型的颠倒言语。
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脚,便彬彬有礼地道歉:“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回答:“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脚长得太不苗条了。”车厢里立刻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在赞美。这是幽默型的颠倒,它温暖而机智。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无比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果然,老板的热心打动了这位女士,于是下决心“投桃报李”,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了这里。
在这两例中,本应享用道歉的人偏偏颠倒一下自己的身份,要充当一次彬彬有礼的致歉者,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那么巧妙地把自己的美好形象推销了出去!这正是聪明人的所作所为。
总之,言语的错位不是言语失误,言语的错位是听话人完全能够理解说话人动机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故意违反会话原则”引起言外之意的技巧。
感悟
说话应求新求变,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或者说话不按常理出牌,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