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若蓓和同学约好了去逛街。
当若蓓收拾好要出门的时候,妈妈问她出去干什么,若蓓实话实说。没想到妈妈非常生气:“你现在正在读初二,明年就要中考了,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呀!别的孩子周末都在补习功课,可是你就知道玩,这时候还逛街。”
若蓓争辩道:“妈妈,我和同学约好了今天出去,时间快到了,我要走了。”妈妈却对她说:“今天你就别出去了,回房间复习功课去。”若蓓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真的有事。我保证以后周末都在家复习功课,今天你就让我出去吧”但是妈妈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了若蓓的请求,让她回房间学习。
没办法,若蓓只好取消了和同学的约会。她觉得妈妈总是以自己的观点考虑问题,太不理解自己了,因此变得有些叛逆,也不认真学习了。
杠杆定律:家长固执己见易让孩子叛逆,不如换位思考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走入固执己见的误区。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形成了固定的看法和结论,因此在生活中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衡量孩子,管教孩子,很少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家长总是固执己见,坚持以自己的观点教育孩子,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导致孩子不服管教,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展开和进行。
那么,家长不妨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此一来在情感上非常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可以提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为改善双方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学会了换位思考,可以修正家长固执己见的不良教育方法,让家长更爱孩子,让孩子理解家长。
所以,家长要改掉固执己见的不良教子方式,要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父母1%的改变
1.以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认为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宠坏孩子,其实不然。
理解孩子并不意味着向孩子妥协,更不等于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实际上,家长懂得换位思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孩子才更愿意接受家长的建议,更愿意听家长的话。
换位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教育孩子非常好的方式。所以,家长要换位思考,以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调整,逐渐完善自我。
9岁的青霖非常喜欢看电视。
以前,爸爸认为有些电视节目不适合青霖看,可是青霖却坚持要看。爸爸对青霖说:“这个电视节目不适合你这么小的孩子看,你还是看一些动画片或者益智类的电视节目吧。”可是爸爸越不让青霖看,青霖越想看,爸爸坚守自己的原则,而青霖也哭闹着要看电视节目,父子两人谁也不相让,最后总是以青霖挨揍为结局。
后来,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处理对青霖的成长不利。于是,妈妈建议爸爸换一种说教方式,让他换位思考,以青霖的角度想问题,以青霖的心理教育他。考虑到体罚并不能解决问题,爸爸决定换一种方式教育青霖。
一天,当上述情况又出现的时候,爸爸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强制换台并惩罚青霖,而是平静地对青霖说:“儿子,我知道你想看这个电视节目,但它真的不适合你看。即使你再哭再闹,爸爸也不会答应你的要求。现在,你可以选择其他的电视节目看。”
出乎意料的是,青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哭闹,而是乖乖地拿起遥控器换了一个少儿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爸爸从换位思考做起,充分尊重了青霖的心理感受,结果在教育青霖看电视的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换位思考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最佳起点。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以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可能也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教育效果。
2.不妨尝试参与孩子的活动
家长和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很多时候是因为“代沟”,即孩子的活动家长不理解,总是按照自己的观点而否定。
对家长而言,进行换位思考,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孩子的活动,只要积极向上,家长都要予以支持和理解。那么,家长不妨尝试着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和孩子互动,这样孩子会因为家长的宽容和理解而学会感激,对缓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在读初中一年级的子钰是一个象棋迷,他非常喜欢下象棋。
对此,妈妈非常不理解。她总认为孩子下棋会耽误学习,因此总是禁止子钰玩象棋。虽然妈妈不理解子钰,可是爸爸却非常支持他玩象棋。所以,父子两人把“战场”转到了地下,他们经常躲在子钰的房间里下象棋。
后来,妈妈发觉了这个秘密,她想:象棋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孩子这么着迷呢?带着好奇心,妈妈在网上偷偷地学习了象棋,并认真研究,终于学会了下象棋。这时候,妈妈才知道象棋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无聊,她开始理解子钰了。
从那以后,妈妈不再禁止子钰下象棋,有时还会主动和他下一盘切磋一下。子钰在日记中写道:妈妈竟然喜欢上了下象棋,有时还会和我一起下象棋。能和妈妈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我真幸运!妈妈告诉我不能因为下棋而影响学习,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
子钰的妈妈真是用心良苦,为了更多地理解儿子,她主动让步,参与到儿子的兴趣爱好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家长不妨改掉固执己见的教育方式,尝试着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