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加深。
3.在有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有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4.学科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一样,也可以整合其他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析】
本案例把研究定位在各学科教学都普遍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上,并以数学综合性学习之“节约用水”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节约用水”两个同名主题活动进行比较研究,是饶有兴味的。由于是两类课节的比较,所以在案例的叙述中,作者着重写了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流程、活动方式等要素,而略去了其他活动要素。在评析时作者首先正面阐述了两节课的特点,然后从5个方面作了差异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是篇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的很好的案例评析。
第三节教学随笔的撰写
一、关于教学随笔的解读
教学随笔,和本章第一、二节所述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评析一样,是案例研究的一种。它与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评析都是基于教育教学的具体案例的思考、感悟与分析,但在其思考角度、结构要素、撰写方式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随笔的概念
随笔是一种文学体裁,归属于散文,是作者随手记录,不拘一格的文字。
中国自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称之为随笔。“五四”运动迄今,在鲁迅、周作人等人的带动下,随笔十分流行。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其特色,形式多样,短小活泼,生动形象,语言优美,可读性强。随笔的作者往往通过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其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他们所叙述的事件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其内容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甚或三者都有。
2.教学随笔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随笔泛指一切与儿童的成长有关的随笔,狭义的教学随笔则指教师所写的有关教学活动的随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随笔应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关的随笔。它具有真实性、灵活性、思辨性等特点。
真实性:包括案例的真实和作者情感的真实。教学随笔以真实的案例为抒情或议论的基础,反映教师在综合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体验时,同样要求真实。
灵活性:包括取材的灵活和写作形式的灵活。教学随笔所选的片段可以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本校、本地区的,甚至可以是境外、国外的。所述的片段可以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小段。实际上,所述的片段无非是作者抒发情感与理念的“道具”。写作的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是先讲片段再发议论,也可以是夹叙夹议。
思辨性:教学随笔要借某个教学片段抒发作者的感情,多数带有哲理性,有思辨的色彩。作为散文文体的一种,教学随笔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贯穿全文的应是作者的思辨。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随笔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策略
教学随笔往往撷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经历或见闻的片段作为抒发作者感情的事实基础,他们的议论往往力求有新意,做到小中见大。内容涉及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与教学策略(管理策略、交往策略、沟通策略、资源开发策略等),有利于引发阅读者的思考与联想,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策略。
2.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发现与纠正问题
教学随笔作为散文的一种,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因为内容涉及孩子的教育,文章短小精悍,可读性强,阅读面广,比之于其他教育科研成果,更易引起社会的重视。例如,一位教师在学生综合实践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因为学生太激动兴奋而无法控制纪律时,动手打了这个学生,并且说:“打你又怎么样,反正这个教师我当腻了。”这一事件曝光后,多数人从“体罚”或活动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上考虑问题,但有位作者抓住了教师关于“反正这个教师我当腻了”这句话予以深挖,议论了教师的倦怠问题,作者进一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最严重,并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探究其原因,这样的议论不仅引起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共鸣,而且促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都来思考与着手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支持问题。
三、撰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随笔的注意事项
教学随笔属于散文,一般没有规范的写作要求。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教学片断与个人感悟或思考两部分。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与基本特点,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作者针对教学事实所发表的议论,应该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与基本特点,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由于随笔多数发表在报刊的“副刊”上,编者往往注重文章的文学性,对其中的理论的科学性把关不是很严,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课程,大多数编者知之甚少。这也是目前很多随笔(包括教育类报刊上的随笔)往往把某一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为独立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相混淆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教学随笔的阅读面广,它的某些错误观点或偏激之处又往往误导公众,甚至影响有关部门的决策。例如有人针对春游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写了篇教学随笔,命名为“春游活动害死人”。文章在某小报发表后,某县教育行政部门干脆发文禁止各校组织学生春游。其实,大家都知道,春游是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只是要注意安全与进行安全教育。因怕出事故而禁止春游,是因噎废食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2.题目要带有文学色彩,一般的教育论文的题目,很难引起阅读者的兴趣
例如“你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天才”与“没有差生的概念”相比,“诚实守信也能获大奖”与“小议评比优秀学生标准”相比,“还笨郭靖们平等的机会”与“要公平对待‘学困生’”,等等,两者都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但前者小中见大,可读性强多了。
3.内容比例要恰当
教学随笔的重点是针对某一教学事件的“随”想。教学事件只是引发议论的“由头”,切勿占据太多篇幅。对它的描述,既要讲清要点,生动活泼,又要尽可能围绕主题,简洁扼要。有些几乎全国家喻户晓的案例。例如:金华某高中生杀死母亲的案例,作者如想就此发表独到的议论,就没有必要再详述事件过程了。
4.注意观点的新颖性与语言文字的优美性
教学随笔要从别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新意来,要避免重复别人的议论,要有自己思维的火花、自己的观点。
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既要有朴实的文风,不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又要做到生动形象,语言优美,体现出散文文体的特点。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随笔范例评析
【范例11.3.1】
从服装设计想开去
一个省级课改实验区的小学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与落实新课程精神,设计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服装设计”,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意图是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把所学过的数学、美术和固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整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实践,自我设计、自我制作、自我展示服装,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美化自己、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情。
这个活动主题的设计出自教师良好的愿望和主观的想象。在教师的布置下,学生们分组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学生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近300人,之后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然后尽其所能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摘抄,对资料中根本看不懂的专业用语和图示,学生们专门去请教搞服装设计的专业人士,并请他们手把手教授绘图的方法和技能,然后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还出了几张手抄报。终于完成了第一步工作:图纸的设计。学生们的设计五彩缤纷、多种多样,其实用性、审美性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次活动热热闹闹结束了,学生们长吁了一口:终于结束了,累死我们了。
【评析】
这是一篇未完成的教学随笔。作者特意提供了一个不算成功的课例。接下去“想开了”什么呢,本书的阅读者不妨续写一下,譬如说,良好的课程愿望为什么会使孩子们在活动后没有留下美好的回忆,反而如释重负呢?我们不妨考虑活动内容是否太专业的问题,从而得出活动主题应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学生是确定活动主题的主体等问题。
【范例11.3.2】教学随笔范例
教师权威应该有多大?
项贤明
教师的权威应该有多大?这个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曾经因某位小学生日记而以不正常的方式搅动过全国教育界的问题,却因一件小事而重重地撞在了我的心上。
九月上旬的北京,秋意已渐深。清晨的凉风中,身着单衣的人已有些瑟瑟,但上小学的女儿却哭闹着一定要穿短袖短裙的校服去上学,因为“老师没让不穿校服”。这类老师说一不二甚至不说二只能一的事,已经发生很多次了。每遇此类事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我,心里都会发出诸多的感慨。
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尊重“师道尊严”的民族,尊师重教的确是我们社会的传统美德。然而,细细想来,这实在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真地想一想:教师的权威到底应该有多大?
从现代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威是必要的,但是,当这种权威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又会形成对人的过度压制,而这种过度压制,对人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对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都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在小学和幼儿园教育阶段,孩子们对事物独立做出判别和决定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他们的人格发展这时又恰恰处于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使用和控制好自己的权威,实在不是件小事,同样也决非易事。这里既需要教育科学的深入研究,也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学习和修养!
教师的权威到底应该有多大?让我们大家都想一想这个问题,经常想一想,在我们给学生甚至家长发号施令时,是否该给孩子们自己留一点自主的空间?
为此,我常常怀念起童年时代那些敢和老师捣蛋的小同学们,怀念起我们慈祥的启蒙老师。我想,我们的教育总是要不断进步的,特别是在大讲素质教育的今天。
【评析】
这篇随笔从孩子在瑟瑟秋意中坚持穿短袖、短裙的校服上学说起,议论了教师的权威问题,丰富生动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耐读性。
就文章的结构来看,作者先简单扼要地提出了文章的主题:“教师权威应该有多大?”,然后用一个小片段说明目前教师权威被放“大”了,再从教育科学的角度谈到教师权威的使用与控制问题。写到“是否该给孩子自己留一点自主的空间?”,文章似乎已经完成。
然而作者余意未尽,把读者(家长与教师)的思路拉回到自己童年时代的师生关系,真是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