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爷子到了家一看,果然,家里院子里靠着东墙根儿,一溜儿三个铁盆儿,摆了两溜儿,每个铁盆里都装了至少十几二十条鱼,正游得欢实着呢。其中一个盆儿,还小了一个号儿,只有大盆的一半儿,但里面和着鱼跟水,也装得满满当当的。这是周小花家洗脸洗脚的盆儿。不用说,就知道是家里没盆儿用了才会这样。门楼旁边瓮里的那条大白鲢,脑袋扎水缸里了,一小截尾巴还露在缸沿外面,少说也有四十多斤。
杨大会选的四条五斤左右的鲤鱼,爆炒了小辣椒,倒了点儿米酒清炖的,水添得不多不少,汤底熬得又浓又白,闻着就香。这几年家里年年吃鱼,杨大会做鱼做出彩儿来了。她这道菜做得连挑嘴儿的杨老头也一个劲地说好。然后,杨大会又去菜园子摘了几根嫩黄瓜,切了几个才刚结出来的小尖椒佐味儿。就这两个菜,一家人吃了鱼再吃清爽解腻的拌黄瓜,都觉得非常不错。
吃完了饭,周超赶忙又拎着渔网去了水库。他把家里吃水用的桶跟周玉龙捎回来的盆儿一起拿到了水库岸上。
水库也就今天水抽差不多了才能打着鱼。等到了明天,水库里一南一北两个泉眼不停出一晚上的水,水库就可能上到四分之一左右的水了,到时候再想打鱼,可就没这么方便了。起码里面的大鱼肯定躲到了深水区,打也打不起来。
杨大会看着家里六盆鱼,有点儿发愁。
打这么多的鱼,怎么着都要请街坊邻居们吃一顿。可是也用不了这么多的鱼。最多两盆儿,也就够了。除去送给杨姥爷家的两盆儿,还多出来两盆儿。周超再跟周爷爷周奶奶断道儿,估计也要送两盆儿鱼过去。这六盆儿鱼是有着落了。可一大下午,周超轻轻松松,怎么着也能打个三四盆儿吧?后来打的三四盆儿鱼咋整?这个季节,天儿马上就热了,做咸干鱼也不是季节啊。估计不等鱼晾干了,也早发臭发霉了。
周小花却比杨大会有决断多了,她让杨老头儿在家帮忙看家,直接喊她妈把五盆鱼都搬到了板车上,去集市!
他们家有鲜鱼,估计集市上不少人都看到了,互相之间也会通个声气儿。说不定就有人要跑集市上去看看。现在才一点,到了集市上还能卖上个把钟头。若是还有没卖完的,集市北边,镇北就有一条直通县上和周围乡镇的大马路,经常会有一些货车跟客车经过,应该也能卖点。到三四点钟的时候若是还没卖完,她们娘俩就再去周围附近的几个村里看看,怎么着也能卖点钱的。
也是合该周小花杨大会娘儿两个运气好,她们刚到了集市上,还没把板车拉到地儿,在过着河,河沿边上一个五十多岁花白了头发的老头儿笑得一脸褶子,迎了过来:“人家说是集市上有鲜鱼卖,我赶紧跑了来,却没看见有卖的。你们娘俩要是再晚个十几分钟,估计我就等不得走了。这会儿这样正好。”
老头儿家里俩儿子,大儿子成家了,小儿子准备的明天的婚礼。他早就琢磨着买鲜鱼了,到时候给小儿子结婚弄八个大菜的硬席。可不年不节的,都十几天了也没寻摸到哪里有卖的。好不容易听村里赶集回去的人说有卖鲜鱼的,他也顾不上安排家里的事情了,赶紧跑了来。可他到的时候都将近十二点钟了,上午卖鱼的周小花跟杨老头都踏上回家的路了,根本没看到他们两个的人影儿。老头儿不死心,想道:“这鱼要打上来,非要是村里清水库不可。”他就打听附近有没有哪个村里抽水清水库的。小周庄人少,合共也就几十户人家,两百多号人,不象其他村子,提起来动辄就是几百户人家,比较好打听。打听了半天,也没打听到什么明堂。小周庄今天男女老幼很多人都守村里水库边儿上呢,来赶集的没几个人。老头儿灰了心,正打算再等个一刻钟左右,就回家了呢,在河沿上就看到杨大会母女了。远远地他起先没看清楚板车上拉着什么,娘儿两个要过河了,老头儿才看清杨大会跟周小花车上拉的正是鱼,可把老头儿给高兴坏了。
杨大会周小花家的鱼,对他来说正合适啊。今天把鱼打理干净了,明天到时候直接下锅就好了。即使专门安排着这么弄,也没这么凑巧的!
周小花不等老头儿说完就知道咋回事了。
乡里人都实诚。老头儿打听到了周小花家有鱼,也知道他们家鱼的价钱。别说周小花家卖得不贵,就是贵了点儿,人家也认了。当然老头儿也有不怕周小花家坐地起价的意思。象他们这样住附近村的,没多少人会坐地起价。大家都多少辈儿的老坐地户了,怎么都要留个好名声。不会平白无故地得罪人。谁知道什么时候求不求得到别人的头上?
周小花知道老头儿必定会买自己家的鱼,也没打算坐地起价儿。她还害怕她们家这么多的鱼卖不完呢。就车上的这些鱼,估计也有小两百斤了。
“大爷家准备了多少桌酒席啊?”
“起先准备了十二桌。不过我们家大事也就这一桩了,可能来的客有点多,估计要添上四桌。”
“那大爷准备要多少鱼?我家这些鱼,估计有个两百斤左右。大爷要的完吗?”
老头儿想了一下:“你家的鱼还是那个价钱?”
看老头儿一副全部包圆儿的架势,杨大会紧张得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若是大爷要的完,白鲢还是三毛一斤,花鲢,鲤鱼跟草鱼三种一个价儿,四毛。”周小花看她妈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连忙开口。现在他们板车上盆儿里的鱼白鲢居多。那三种鱼只有几条。其他的被杨大会挑了出来,准备自己个吃。这也是因为他们家经常吃鱼,谁都不爱吃白鲢。她说的这个价钱,比较她最先集市上开的价钱,也少不了多少。
这样算下来,老头儿就是把周小花家带过来的鱼都包圆了,也不会超过一百块钱。这还在老头儿的预算之内。而且,鱼比猪肉便宜,他本来还准备再去买点猪肉的,现在有这么多的鱼,猪肉也可以不买了。
鱼丸做出来,估计要用上三四十斤鱼,二三十斤鱼肉。每桌一份清蒸鱼,一份红烧鱼,一份按照七斤左右计算,算下来周小花板车上的鱼还不富余,差了点儿。
“要是大爷觉得这些鱼不够,我们家还有。需要多少,要什么鱼,大爷告诉我们您住哪个村儿,到时候我们给您送过来。”周小花察言观色,又补充道。
老头儿听见周小花这么说,马上点头了:“我就是算计着,全部把你家这里的鱼买下来还差点儿,既然你家还有,除了这些,那就再送过来六十斤吧。有这么多吗?”
老头儿也是懂乡情的。这鱼是野生的,谁也没法儿估计到底是什么种类的鱼。到时候就要看周超家到底捉到了什么样的鱼了。人家捉到了什么样儿的,他就只能接什么样儿的。到时候再按照斤两算钱。
“应该有这么多。只是鱼的大小就不好说了。估计有些鱼就没这么大了。”周小花跟杨大会带来的鱼都是挑的三斤往上的。她怕老头儿嫌弃,又补充一句:“我爸用的网网眼大,捉起来的鱼怎么着也应该有个两斤多。”
“那行。”老头儿点头。两斤多重的鱼也可以上桌了。
“我家还有条四十多斤的白鲢。大爷请客头席不知道用不用的上?用的鱼越大,意头不是更好些?”
“这白鲢你家准备怎么卖?”老头儿很懂行。人家把大鱼专门外出来,摆明就是准备两个价钱来卖的。
“六毛钱一斤怎么样?算起来大爷家办整套酒席下来,鱼钱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块钱。”
老头儿扒拉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笑了:“是比买猪肉划算。那就五毛吧。到时候你家一起给我送我家来。”
就是那条大白鲢按照三毛卖杨大会都没意见!她连忙点头。
上午杨大会就已经接了一百多块钱在手上了,到现在还激动着。听到老头儿跟她问价儿,一副包圆儿的样子,她半天都没反应过来,自己竟然遇到了这么好的事儿。这会儿听老头儿这么一说,自己家铁定还会至少有几十块钱入账,她激动得都差点晕过去了!
老头儿指着周小花问杨大会道:“你家这孩子多大?算账怎么这么溜到啊?比我这个大人算得都好。”
杨大会还没从激动里回过神儿来呢,正不知道怎么开口。
周小花接了:“大爷,我就在这儿呢!你当着我的面儿问我妈话,是欺负我小,不懂事儿呢,是吧?”
老头儿被逗得哈哈大笑:“成,成,那我不问你妈了,问你。你今年多大了?”
“我姓周,随我爸姓。我爸叫周超,我妈叫我小花。我今年七岁(虚岁,比实际年龄说大一岁)了,还没上学。我一气儿都告诉大爷了。大爷还有什么要问的?”
“没了。跟我一起去我家吧。你家这么多的鱼,我空着手没家伙事儿,也拿不回去。顺便,你们也认认门儿,完了再给我把其他的鱼送过来。”老头儿笑着道。
于是杨大会拉着板车,老头儿在后面推着,打镇上横过的马路往西走,经过镇上的两个临着的中学,初中跟高中,过去二三十米再往南走,大概走个两三百米,进去那个村叫郭家滩。老头儿姓郭,就住郭家滩。
三个人到了老头儿家里,把板车上的盆儿都卸下车,挨条鱼称重,算下来鱼统共有两百二十四斤,白鲢一百八十六斤,其他的是花鲢,鲤鱼跟草鱼。白鲢五十五块八,其他鱼十五块二,总计七十一块钱。郭老头儿是个爽快人,直接先把这七十一块钱给了。其他的钱等杨大会母女回去把鱼送过来,有多少算多少,另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