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51900000006

第6章 老虎的屁股摸一下——君臣博弈靠的是胆量

难怪人人都想当皇帝,坐到那个龙椅上,你想怎样就怎样。无论玩什么游戏,规则由你定,你的话就是圣旨。我的想法就是这样腐败,所以,我当不了皇帝,当了也百分之两百不是好皇帝。好皇帝不会为所欲为,他们应该听取大臣的意见,好好地治理国家。

但是,向皇帝提意见是一个随时都可能掉脑袋的活儿。

夏朝关龙逄是喜欢给皇帝提意见的第一人。据说,夏桀发明了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炮烙之刑”,即将铜柱用炭烧烫,然后令犯人在上面行走,犯人站立不稳,跌至柱上,人体便渐被烙化,最后人油满地。关龙逄进谏说,大王应该爱护你的子民,不要把杀人当成一种爱好。一次,夏桀特邀关龙逄陪他一起观看“炮烙之刑”,夏桀对关龙逄说:“现在我听你提意见,说得对,我就改正,说得不对,我就对你施加酷刑。”关龙逄慷慨陈词道:“我看君头上悬着危石,脚下踏着春冰,头顶危石无不被石覆压,脚踏春冰无不下陷。”

桀听后冷笑道:“你是说国家灭亡,我要同国家一起灭亡。可惜你只知我亡,却不知你亡,我现在很想看看你享用‘炮烙之刑’时的样子。关龙逄劝君不醒,义愤填膺,最终赴刑而死。

一说到忠臣,自然想到比干。商纣天天和妲己在一起鬼混,吃喝玩乐毫不安逸。西周蓄势待发,虎视在旁,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但商纣毫不觉悟,依然认为自己是天下老大,比干多次好言相劝,他毫不听从。微子等人觉得进谏无望,就四散逃亡。比干说:“做国君的臣子,不能不以死相谏。”就极力向纣进谏。纣发怒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于是就剖开比干的心脏来观看。虽然,多数摸老虎屁股的人,最后都落得被老虎吃掉的下场,但是还是有人敢于做这个事情。

PK皇帝,需要勇气和智慧,值得敬佩。

汲黯PK汉武帝

伴君如伴虎,不管你牛到如何程度,在天子面子,充其量也只是一根豆芽,大气不敢出,小屁不敢放。当然,这只是大多数情况,遇到那种气场非常强的超级牛人,嘿嘿,皇帝也拿他没辙。

汲黯说,我既不怕死,也不怕你皇帝,最重要的是我身正不怕影子歪。

皇帝……郁闷了。

汲黯原本只是为太子洗马的小角色,通过自学成材,最终走上了管理岗位。虽然只是个给马做清洁的工人,汲黯和太子的关系搞得不错,他经常对家人说:太子是个有志青年,将来肯定有所作为。所以,汉景帝得了肺癌要断气的时候,汲黯说:你老人家就放心地断了这口气吧,太子是根好苗子,肯定不比你老爷子差。呵呵,估计他这句话也加速了汉景帝的死亡。

太子成了皇帝,汲黯也被提成管理人员。俗话说“一人成仙,鸡犬升天”,何况汲黯是个能说会道的大活人。

牛哥汲黯走上了领导岗位,其酷毙了的个性就展现出来了。说夸张点,如果你突然感到有点冷,那肯定是汲黯向你走来了,用一首歌名来形容,就是《冷酷到底》。我向玉皇大帝保证,牛哥汲黯的冷酷不是装出来的。因为他在任何人面前都是这样,包括他的老大汉武帝。

一次,南方越族的两个部落打群架,开始不安分,反正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了。汉武帝命令汲黯前去了解情况。汲黯说:好的,我先回去收拾衣服和洗漱用品,然后再订机票。磨蹭什么,都什么时候了,马上让司机开车送你去。几个小时后,汲黯又回来了,敲汉武帝的门。你怎么还没走?汉武帝问汲黯。走了啊,我走到吴县又倒回来了。这么小的事情,哪里需要我去调查情况呢?越族人本来就喜欢打架,他们身强力壮,偶尔打架只是发泄发泄剩余的精力。这根本不值得皇上过问,更不值得派我亲自去调查。明天是周末,我还要去泡温泉呢。我不去了。汲黯振振有词地回答道。

呵呵,这叫什么?违抗圣旨!面对这种PK汉武帝彻底无语!

当然,汲黯不是每次都置皇帝的命令不顾,他也有遵守命令的时候。这一天,河内县发生火灾,损失惨重,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情况。

汲黯这回到听话,乖乖地去了。汉武帝在家等着汇报情况,结果汲黯的手机一直不在服务区。一天以后,汲黯终于打电话回来:报告皇上,火灾的事情不用担心。一个老太婆锅里煲着汤,人却跑去打麻将去了,所以烧了起来,由于房子的建设密度太大,火很快就蔓延开了。还有一个重要情况,我经过河南郡的时候,发现那里的老百姓饱受水旱灾害,灾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恐怖事件。怎么可以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代表你颁了一道圣旨,命令当地粮食局打开仓库,发放救济粮。

真是累死人呀,呵呵,我现在回来了,要杀要剐随便你啦。叫你去救火,你却去管水灾。还敢冒充我颁圣旨。你……你……汉武帝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你都颁圣旨去了,那还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

罢了,把这种人放在身边就是一定时炸弹,立刻把汲黯派到荥阳当一把手。

呵呵,你猜怎么着?

汲黯罢工了!他丢下一句话给汉武帝:把我弄到那个破地方去简直是侮辱我的智商和管理能力。谁爱去就去吧,反正我不去。

于是,汲黯以手指末梢神经发炎为借口,请了半年病假,回老家钓鱼去了。

拿着病假条,汉武帝直摇头,实在无奈。只好又把汲黯召了回来。

汲黯从不给人面子,管你是谁。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做了宰相,百官来朝贺的时候,年俸二千石的大官都行跪拜之礼,田非常傲慢,根本就不还礼。他傲慢,汲黯比他更傲慢,见到田的时候作个揖就算作行礼了。

汉武帝好儒学,广揽天下的文学之士和儒生。汲黯看不过去了,公然在朝堂上进谏说:“皇上您其实内心里的欲望很多,对外却偏偏假装要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获得唐尧虞舜那样的功绩呢!”汉武帝一听,照例地沉默不语,但是越想越生气,不等结束上朝的时间,拂袖而去。回去对近侍发牢骚:“汲黯这个人,真是他妈的又憨又愚!”大臣们都替汲黯担心,有的还数落汲黯不该这样赤裸裸地指责皇上,汲黯回答说:“皇上要咱们辅佐他,难道咱们都非要阿謀奉承不可?这不是明摆着要陷皇上于不义吗?”

汉武帝气消了以后,也不再怪罪汲黯。相反,大将军卫青入宫侍奉,汉武帝就蹲在厕所接见他;丞相求见,汉武帝有时连帽子都忘了戴。可是汲黯求见的时候,汉武帝帽子没有戴好是不会接见他的。有一次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还没有戴帽子,一看见汲黯,赶紧躲进屋里,嘱咐近侍代他出面,汲黯奏什么就准什么。

当时张汤任廷尉,主管刑法,这个人很有本领,但汲黯在朝,经常打击张汤的“自满情绪”,牵制了酷吏们的跋扈、嚣张。大臣颜异,只因有人在他面前发牢骚,颜异没有制止(据说嘴唇还是微微地动了一下),于是张汤将颜异“问成大案”,以“腹诽”论死。

满朝文武,无人敢说话,只有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站出来指责张汤,说:“公为正卿,上不能建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你不行,使囹圄空虚你也不行;二者无一,但你却敢把颜异按‘腹诽’论死,其实你自己比颜异更可恶,你敢不敢让我来审你?如果你不敢,那么就说明你不但是个无耻之徒,而且你根本就不是人(原话是:“公以此无种矣。”)。”

汲、张之间的争议,其实也不总是汲黯有理,他也常被张汤驳倒,每当这个时候,汲黯“伉厉守高”,从不认错;有一次,张汤把汲黯“辩”倒了,结果汲黯当着汉武帝和满朝大臣,“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今果然!”在这种背景之下,当时汲黯傲视同侪,树敌之多,怕也是相当少见的。

特别是公孙弘后来当上丞相,第一件事,就是对汉武帝说:陛下如果用我,那就不要用汲黯,因为这个人我惹不起,“请徙黯为右内史”。

所以,汲黯后来当了好几年“内史”,从不理事,但“官事不废”。与之对应的是,当丞相的公孙弘一天忙到晚,但是朝政“越理越乱”,在朝中,谁也不听谁的。

对此,汉武帝曾对公孙弘说:“黯本长才,卿等难及也。”

呵呵。

匈奴浑邪王率众来归降汉朝,汉武帝下令征发两万辆大车去接他们,长安府没钱,于是向老百姓借马,老百姓就把马藏起来,结果马没有凑齐。汉武帝大怒,想杀了长安令,人都押到了法场,汲黯听说,拍案而起,他冲到汉武帝面前说:长安令有什么罪?你不就是要马、要钱吗?你把我杀掉好了,那时马也有了,钱也有了。想那狗匈奴,屡屡寻衅我中华大国,现在他们被打败了,跑来投降,最多让个县官去接收一下,“何至于令天下骚动,罢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

这一番话,把武帝搞得下不了台。

不过,汉武帝仍然要“摆阔”,到浑邪王真来投降的时候,长安百姓与商家借口“观看朝仪”,实行“罢市的抗议”,这是一次很大的社会动乱,其后遭到汉武帝的残酷镇压,他下令抓人,“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余人”。

汲黯当时正在患病之中,但是他从床上爬了起来,让人抬着去见武帝说:这些匈奴攻要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抓他们还来不及,现在他们来了,让他们给汉族人为奴为婢,或者赐给“从军死事者家”;匈奴带来的东西,也应该予以没收,“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如果这也不能,就算浑邪率数万之来降,也不要“虚府库”,胡乱地赏赐他们。现在,你连这也做不到,还让我们的老百姓与州县衙门去照顾他们,当大爷似的敬着,好像待客人一样。你这不是搞反了吗?这还有个“是非标准”没有呢?

汲黯还说:“汉匈连年交战,死了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军费,皇上您不把投降的匈奴人发配给死难者家属做奴婢也就罢了,却反而拿国库里的钱赏赐他们,征发良民侍奉他们,把他们宠得真像天之骄子一样。如今还要杀掉犯法的这五百人,这不就是俗话说的庇护了树叶却伤害了树干,得不偿失。”汉武帝又是照例地沉默不语,偷偷在背后发牢骚:“很久没听到汲黯说话,如今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这一番话,真正触及了武帝的痛处,结果险些杀掉汲黯,但当时正逢“大赦”,武帝免了汲黯的官,“黯隐于田园”。

几年之后,楚地私铸钱币的风气大盛,汉武帝又想起了汲黯,召回了汲黯,官拜淮阳太守,让他去治理淮阳。汲黯拒不受命,来往了好几个回合,汲黯没办法了才接受任命。临走前向汉武帝抱怨说:“皇上您这不是又发配我吗?”汉武帝安慰他说:“你名声大,本事也大,躺着就能把淮阳治理好,哪里是发配你呢!”汲黯辞行,最后去见好友李息,对他说:“我被发配到外地,不能再管朝廷的事了。张汤是个大坏蛋,李息你位列九卿,你要不向皇上进谏,你和皇上都会被张汤所杀。”李息可不像汲黯这么胆大妄为,哪儿敢进谏呀。后来张汤果然事败自杀,汉武帝听说了汲黯和李息间的这一段对话,觉得李息太没有担当,就把李息治罪了。

汲黯把淮阳治理得很好,七年后去世。汉武帝再想听汲黯的刻薄之言也听不到了。

PK之外:汉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新: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尚属首次。

魏征PK唐太宗

进谏,就是下属向君王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意见或见解。这种事,听起来光荣,干起来凶险无比。因为说服别人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面对的是天威难测的“帝王”。

古代,一旦臣子进谏时忤逆了帝王,就有被赐死的危险。所以一些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臣子在进言时总是小心翼翼,甚至根本就不说话。

还有一些臣子,当君王不肯采纳自己的献策或学说时,就赶紧在自己陷入困境之前挂冠而去。因此,孙子说:假如帝王在采用献策必胜,不采用献策必败的情形下却不接受献策,这时候屈居幕下的献策者就要自动离去,免遭不测之祸。

然而,有许多人却认为,作为臣子,向帝王进谏是忠诚的表现,纵使有生命危险,也要尽自己的忠心和义务。历史上有许多忠义之臣就是这样做的。

当中,唐朝的魏征算是极突出的一位。魏征起先是太子建成的幕属,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魏征自然成了阶下囚,凭着他在建成幕府中的良好声誉,李世民很快就放了他,并且提拔为谏议大夫。魏征也就自然而然地担起了重任,成为了谏官。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一次,唐太宗把别人送的一只猎鹰放在手臂上欣赏,见魏征走过来,赶忙把猎鹰藏在怀里。魏征假装没看见,交谈时却故意拖延时间。唐太宗很着急,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等魏征走了以后,猎鹰早已被闷死了。对此,唐太宗很是生气,拍着栏杆恨恨地说:“朕就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他是成心的,这个乡巴佬。”

魏征对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时弄得太宗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等有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不难看出,魏征的犯颜真谏,往往是一针见血,甚至到了太宗难以忍受的地方。

除了军国大事外,魏征对太宗的一些不合义理的做法也能提出善意的批评。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皇后把她召进宫里收为充华(九嫔之一),唐太宗册封诏书已经写好了,就等着宣旨。魏征听说这个女子早已许配给陆家了,于是,找到太宗后进谏说:“皇上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应该忧民所忧,乐民所乐。住在宫殿楼阁当中,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吃着精美的食物,就应该希望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左右有那么多嫔妃,就应该希望百姓及时得到婚配。现在,郑仁基的女儿已经和别家订了婚,皇上却硬要把她夺过来,这难道符合作为百姓父母的心意吗?”唐太宗一听,深深地责备自己,立即下令停止册封的事。

这一年,西域高昌王鞠文泰要来拜见唐太宗,许多邻国也借机遣使向唐朝进贡。太宗命令文泰使者厌怛纥千去迎接邻国使臣。魏征进谏说:“昔日文泰来拜见,所经地方已经接待不起了,现在又加上这么多邻国,一定会有很多边疆州县因为供应不够而得罪他们。如果让他们作为商人来往,边境百姓当然可以得到利益;如果把他们当成宾客招待,朝廷财富消耗可就太厉害了。东汉光武的时候,西域各国都请求在内地设置都护,并且愿意把儿子送来侍卫皇上,光武帝(刘秀)却没有答应。原因是他不愿让西域少数民族消耗朝廷财力!”唐太宗觉得有道理,于是派人劝回诸使者。

有一次,唐太宗去九成宫避暑,随从宫女住在围川(今陕西扶风县)的官舍中。仆射李靖,侍中王随后也来了,地方官员就让宫女移住它处,把官舍腾给李靖、王住。

太宗知道这件事后,生气地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女,真是没把我放在眼里!”下令要处罚地方官员。这时刚好魏征就在身旁,他连忙对唐太宗说:“李靖、王是朝廷大臣,宫女只不过是在后宫服侍的仆人。大臣们为皇上办事,地方官员要来请教朝廷的法令和制度;大臣们回到朝廷以后,皇上也听他们禀报民间的情况。官舍本来就是李靖他们接见官吏的地方,官员们也不得不去参见。而那些宫女除了料理生活外,并不接待来访者,如果因这个原因处罚地方官员,将来会让天下人都感到很惊讶的。”唐太宗明白过来,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贞观十六年(642年),西域高昌国平定以后,唐太宗在两仪殿设宴庆祝。太宗感叹道:“高昌国的帝王如果没有失去道义,怎么会亡国呢?我们也应该警惕自己,不要以小人之言去议论君子,这样才能获得安宁。”魏征说:“以前齐桓公和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一起喝酒。齐桓公对鲍叔牙说:‘你为什么不起来为我祝福?’鲍叔牙捧着酒杯站起来说:‘希望你不要忘了在莒县逃亡的时候。管仲不要忘了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宁戚不要忘了在车下喂牛的时候。’齐桓公听了回答说:‘我和两位大夫如果能够牢记你的话,朝廷就没有危险了。’”唐太宗听了,庄重地说:“我没有忘了你,你也不要忘了鲍叔牙的为人!”

他们君臣就是这样互相勉励、相得益彰、同心协力治理国家,被后代的人们称赞。当时向唐太宗提意见的很多,有些意见并不是很对,唐太宗想对这些人加以惩罚。魏征说:“古代国君建立谤木,想用这个提醒自己犯过的错误。现在的花梯,就是谤木留下来的风气啊!皇上要了解政治上的正确和错误,就应该让人说出心里话。说对了,对朝廷有好处;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害处。”从此以后,对上书奏事的人,唐太宗都加以慰勉。

魏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自始至终地坚持进谏。有些大臣像房玄龄,一开始的时候还敢于进谏,但年老后,胆子越来越小,遇事没有主见,生怕冒犯皇上招来祸患。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背着大臣在皇宫北门大兴土木。丞相房玄龄和高士廉在路上遇见了少府监窦德素,问他北门在建造什么,窦德素把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训斥房玄龄和高士廉说:“你只要管好南衙门的事就行了,北门建造什么关你什么事?”房玄龄和高士廉吓得连连认错。魏征进谏说:“我不懂皇上为什么要责备房玄龄、高士廉。我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认错。既然他们是大臣,北门建造什么,为什么不让他们知道?如果工程有利,人工安排合理,他应当帮助皇上去完成;如果工程是不利的,即使已经动工也有权要求停下。这是帝王使用大臣、大臣侍奉帝王的道理啊!”唐太宗听完后感到很惭愧,也就停止了修建工程。魏征就是这样,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随时纠正唐太宗的过失。

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除了直接用语言来进谏外,还很注意间接地采用“身谏”,就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劝谏太宗。这是另外的一种用肢体语言来进谏的方法。长孙皇后长得美丽,聪明贤惠,识大体,帮了唐太宗很多忙,确实是一位贤内助,死后埋葬在昭陵。唐太宗十分想念她,就在御花园建了一座高楼,以便登上高楼就可以看见昭陵。

有一次,唐太宗带魏征一起上楼。魏征故意说眼睛模糊看不见。唐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说:“那不是昭陵吗?我还以为皇上在看高祖的献陵呢。如果是昭陵的话我早就看见了。”唐太宗细细体味,知道魏征的意思是劝谏自己重妻轻父是不合礼义的,不禁惭愧地流下眼泪,随后下令把这座楼拆掉了。

魏征年迈,皇太子承乾和弟弟魏王关系不好,大臣们看见魏王受到唐太宗的宠爱,都议论纷纷,人心浮动。唐太宗说:“目前,忠心正直而且有威望的大臣,没有谁能超过魏征。我派魏征当皇太子的师傅,让天下人的期望都集中在太子一人身上。这样,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遂任命魏征为太子师。魏征因病想推掉,唐太宗说:

“汉高祖的太子有‘商山四皓’辅佐。你虽然有病,但你的名气和威望仍然可以成全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怀疑太子的地位会不稳了,浮动的心都渐渐地沉静了下来。第二年,魏征死了,终年64岁。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

“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貌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后来,太宗还亲自参加魏征的丧礼,并赠魏征司空、相州都督的职位和“文贞”的谥号,把他葬于昭陵,并亲自作了碑文。

应该说唐太宗能够取得“贞观之治”这样的业绩,魏征是功不可没的。魏征开始应该说是唐太宗的“敌人”,面对生死考验,如果魏征的性格不够刚直,而是稍带圆滑,对唐太宗奉迎,那么很难说唐太宗是否会把他这个“仇家”留下并且任其为相,中国历史上是否会有魏征这样一位名相也就不得而知了。但魏征生为魏征,活得就是刚直,唐太宗看重的也是他性格中的这种特点,最终,两人的搭配成就了历史上一段进谏与纳谏的佳话。

PK之外:唐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宋PK宠臣

70岁的时候,宋写了报告,请求退休回家带孙子,他说,自己虽然拿很高的年薪,但是岁月不饶人哪,现在腿脚不灵活了,实在没办法再上班了。

皇帝特别批准宋退休以后,还可以拿100%的工资,按照规定,一般退休的管理人员只能拿50%的工资。

这是对宋工作的肯定。

宋能得到优待,一方面因为政绩突出,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是名副其实的老臣。早在唐玄宗的祖母武则天时期,宋就因为居官耿直受到赏识了。

宋性情耿直,一般管理人员不敢做的事情,他都敢做。大家都知道张易之、张宗昌两个活宝是武则天的“二爷”,人称“五郎”、“六郎”。两个活宝凭借自己的白脸和生殖器,忒张狂,没把一般人看在眼里。

他们诬陷一位大臣魏元忠说了不该说的话,而且还煞有介事地找了一个姓张的管理人员作伪证。张也很矛盾啊,说谎吧,实在对不起自己良心,再说啦,老师不是从小就教我们不能说谎吗?不说吧,人家二位可是女老大的“二爷”,惹得起吗?

宋是出了名的胆子大,他找到小张说:一个人的名节很重要噢,你小心做了亏心事半夜有鬼敲门。你明天应该给皇帝说出实际情况,不要怕,即使你遭遇不测,我随时陪同。

张易之请星相家为他占卜吉凶,涉嫌谋反,被人告发。宋奏请武则天严加惩处,武则天打圆场道,这事他本人已经给我说了,就不必再追究了。宋说,是因为事情败露他才不得不说,再说谋反大罪,怎么能够说算了就算了呢,肯定应该查办。我晓得姓张的是你的多年相好,你心疼他。即使我说了你不高兴,我也要说,不说堵得慌。死了也要说。

武则天哪里肯把自己的五郎下狱呢?不禁面露不悦之色,后来在宋和其他大臣的一再坚持下,才不得不把张易之送去查办,但很快就又被保释了。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张易之向宋登门谢罪,宋拒而不见,对来人说,如果是公事,明天到朝堂去说;如果是私事,则法不容私!

宋与二张由此结下了梁子,而二张对宋是又恨又怕。有一天朝宴,二张位居三品,应坐上席,宋六品,应坐下首。张易之为了缓和矛盾,在上席空出一个位子虚席以待,说,您是第一人,应坐上座。宋反唇相讥道,如果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的第一人又能如何?当时朝廷上都称张易之为五郎,天官侍郎郑善果对宋说,你怎么称五郎为卿呢?宋回答道,若以官职论,正应该称之为卿;若以亲朋故旧论,叫张五就可以了。你又不是易之的家奴怎么能以郎呼之呢?说得郑善果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无地自容。从此张易之处心积虑陷害宋,但宋坐端行正,没有把柄,再加上武则天是个明白人,大事不糊涂,不听信谗言,张易之的阴谋终未得逞。

再好的臣子也是皇帝的棋子。宋也不例外地做过政治的牺牲品。

为了能巩固地位,当年武则天不惜杀死了自己刚生下的孩子诬陷王皇后。也许心存歉疚,后来武则天对女儿太平公主特别宠爱。太平公主也颇有母亲遗风,喜欢对朝中事情插手插足。武则天死后,中宗无能,曾有韦后作乱,太平公主在平韦氏、立睿宗(太平公主之兄,玄宗之父)的PK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睿宗对太平公主总有三分忌惮。景云(睿宗年号)年间,太平公主的势力达到鼎盛,虽无称皇之心,却有把权之欲。

因为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的功劳远大于睿宗的长子成器,所以睿宗在立皇长子的时候也就抛开了嫡长继承制,立隆基为皇太子,并负监国职责。本来太平公主不反对隆基侄儿为皇太子,在她的眼里,李隆基不过是毛头小儿,没有多少从政的经验,会像其父睿宗一样听她的话。可是渐渐地,太平公主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李隆基很精明,不肯屈居姑母(太平公主)之下,而且周围还有姚崇、宋等一班大臣,很是不好对付。于是就开始以“太子非长,不当立”为借口,意欲废掉李隆基的皇太子职位。举措之一,就是在公开场合,扬言“易置东宫”。

有一次,公主开车邀请宰相们来到去往中央机要中书省的必经之路光范门内,发表“演说”,鼓动群臣推翻不合祖制的皇帝候选人李隆基,改选长子李成器。这样露骨的公开演讲,不禁让朝臣大吃一惊。宋在当场就反驳公主:东宫对国家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当皇帝是理所当然的,公主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居心?

公主无言以对,因为除了不是长子,李隆基在各皇子中的表现确实是非常突出的。

宋和姚崇后来又秘密找睿宗汇报情况,要求把太平公主派遣到东都洛阳,以免重现韦后乱政的局面。太平公主知道姚、宋的上奏之后,恶人先告状,向睿宗哭诉说姚、宋挑拨离间骨肉,要求处置他们。对于睿宗来说,他在几年里已经目睹了自己这个唯一的妹妹与儿子隆基之间的矛盾,他既要维护儿子的太子地位,也想偏袒公主的利益(因为自己毕竟是公主帮助登上大位的)。所以他就取了一个平衡之策:降姚崇和宋的职,换取妹妹迁出长安城。

李隆基正式登上皇位之初,专门把宋调回首都。此时的玄宗才二十九岁,他相当地尊重老臣,宋每次到办公室来,玄宗总是把他喊到办公桌前,以便做进一步交谈,甚至为了表达器重之心会从老板椅站起来,宋离开的时候,还要亲自恭送。可以说,开元初年,宋是受到玄宗引以为师的优待的。当然,宋为官期间,宽刑减征,减免税收,搞好邻国之间的关系,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的尊敬似乎也无可厚非。

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唐玄宗的妻舅王仁琛求玄宗给他一个五品官,宋说:“王仁琛已得到许多好处,不能再破格提官。如果他真有才能,也应通过人事部门认真考核,才能升职。”玄宗只好接受意见,取消任命。有个名叫宋元超的人,自称是宋叔父,到人事部门请求照顾,捞个肥缺。人事部管理人员如实报告,宋批示说:“宋元超确是我的三叔,但是国家用人不可徇私,一定要秉公办理。”写完之后,又怕有人趁机对自己卖人情,又把最后五个字圈掉,改为“从前他不提与我的关系,自可公事公办,依例授职;现在他居然伸手要官,很不应该,干脆把他开除公职”。人事部门接到批文,只得照办。还有一次,宋的妻弟恳求宋照顾,宋只对妻弟热情招待,饭后派人赶车送他回家,并递给他一封信,信上只写了五个大字:一切靠自己。

呵呵,当他的亲戚真是一点好处也没有。

PK之外: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在作风上也有些问题,但她的才干还是不可忽视的。她曾经“建言十二事”,包括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基本上是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被唐高宗颁布诏书推行。

另外,武则天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员,使科举制度基本定型。在她执政期间,保持了唐朝的稳定和繁荣。

寇准PK宋真宗

实在佩服宋太宗,他的牛非同一般,作为皇帝老大,虽然两次上战场都失败了,但他每次都能在异常惨烈的情况下做到“单驴而归”,确实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像他这样。

不过他的英勇反而成了后来者的一块心病:连太宗如此彪悍的人都没能收复失地,更何况我们呢?于是乎,干脆正大光明地萎靡不振,吃喝玩乐。寇准说,老大萎靡不振,不代表我们都是脓包。于是,他扛起了与皇帝对抗的大旗。

少年寇准是个彻头彻底的问题少年,“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他的老妈寇老夫人见他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气得拿起一把飞刀朝他飞了过去,不偏不倚,正中脚丫,血流如注。从此不良少年醒悟,重新走进教室,考上了大学。

寇准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皇帝对着干,其胆量和脾气都是一般人不敢PK的。

一次,宋太宗召开大型会议,在某个问题上,寇准的观点和宋太宗产生分歧。

Shut down,寇准,你不用说了,这个问题就这么办。宋太宗知道寇准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干脆阻止了他的发言。

老大都发话了,肯定闭嘴。

嘿嘿,寇准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宋太宗的话只是排放了一次废气,继续发表他的观点:为什么不说呢,这个问题确实是你不对,你不应该这么顽固……

宋太宗的脸色由红变白,由白变青,实在无法忍受寇准的放肆,拍案而起,手一甩,准备走人。皇帝一生气,后果肯定很严重啊,搞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所有人都以为寇准会“扑通”跪下认错。寇准一个箭步冲上去,拉住宋太宗的衣袖不放:您怎么能不听完我的意见就走呢。就这两句话,您一定要听我说完……牛吧?

太宗还是太宗,还没有昏庸到自己的子孙徽宗等人的地步,他不仅听完了寇准的陈述,好像还很赏识寇准的“犯上”,当着诚惶诚恐的大臣称赞说:“朕得寇准,就如唐太宗得魏征。”

又有一次,河南地区发生旱灾,宋太宗召集高层会议,商量抗旱救灾办法。见宋太宗愁眉苦脸,很多高层管理人员都安慰说:不用担心。天灾人祸,这也是我们不能够控制的,再说啦,哪个朝代不发生这样的事情?

宋太宗问寇准的想法。寇准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这三个多月都没下雨了,肯定是有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啊。皇上,您说呢。言下之意是,有报应呢,遭天谴。

居然敢堂而皇之地说皇帝遭报应,呵呵,除了寇准,谁还有这样的胆量?宋太宗又被气跑了。

当然,后来寇准也趁这个机会翻了两个冤案。

寇准与皇帝打擦边球,两次都非常精彩。虽说是寇准赢了,但赢得很玄,很危险。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皇帝,只要有一个球上不了球台,一旦跌下去,那不是输一球一场的事,那绝对是掉头的事,是诛灭九族的事。

对于寇准来说,最厉害的PK不是与宋太宗,而是与之后的宋真宗。

情况是这样的,当时北方的恐怖分子又开始骚动,边境紧张得不得了,一天发了五个电报回来,搞得宋真宗便秘。一大帮高层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感觉像集体看了恐怖片,说多恐惧有多恐惧。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惹不起,我们可以躲。一个叫王钦若的是江南人,他说,干脆我们把家牵到南京,另外一个叫陈尧叟反对了,他说还是成都好,可以喝茶打麻将。

宋真宗本来就害怕,经高管们这么一说,就更害怕了。

这个时候,寇准站出来了:哪个说搬家?再说老子就宰他的头!

然后他又说:皇上,关键时刻您应该披挂上阵。吓得宋真宗直打哆嗦,怎么越来越恐怖?

寇准接着说:如果皇帝亲自去前线,相当于首先给敌人一个下马威,搞心理战术,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同时,如同给我们的战士打了一针兴奋剂。反正就是好处多多。

中途,真宗路上几次想开溜,都被寇准和他的愤青死党高琼拦住,要求真宗必须渡过黄河,亲临前线和战士亲密接触!

不得不硬着头皮亲临前线摆了个POSE,把那大宋官兵们感动得泪流满面,大家一致向赵老大表示:老大不顾龙体安危,亲自上前线摆POSE,咱们做小弟的无法以言语表达我们感激的心情,就说一句:咱们这就和契丹死磕了。契丹被磕得吃不消,只好顺水推舟,签下“澶渊之盟”,捞到银子财物了事。

由于寇准反对搬家,得罪了王钦若。

他对宋真宗说:当初寇准硬要皇帝亲征澶渊,是把皇帝当做最大的也是最后的赌注,万一澶渊战败,即把皇帝赌上了!而且城下之盟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寇准何必自矜有功?皇帝又何必以为特别借重了寇某人?弄得好像从皇上起,天下人都欠他了,岂不荒唐?

而真宗竟是棉花耳朵。不久即贬寇准的官,不让他当宰相了。还对新任宰相王旦说:对寇准应有所警惕。真宗认为寇准“多许人官,以为己恩”,又认为他性格“刚忿”。皇帝似乎有点酸溜溜。

而寇准的有些政敌,乃是他自己莫名其妙就树起来了。如丁谓,原是他一手提拔,做到参政,对寇准开始非常感恩。有一次宴会上,寇准喝汤时漂亮的长须上沾到一点汤汁,丁谓殷勤起立为他仔细擦去。

寇准呵呵地笑起来,说:“你现在也是参政大官了,还为上司擦胡须?”

丁谓的脸涨得通红,心中愤恨,从此成为寇准的死敌。

当然,寇准后来也看出丁某人确实属于“素质差”!

真宗因寇准助成他继承帝位而授以相位,二十年后他面临传位的问题,在一片混乱中寇准得到致命的蹭蹬。其时真宗的脑子已经不大清楚,刘皇后干预政事已不大顾忌,而寇准又位居要枢了。

真宗一向亲信的太监周怀政告诉寇准:真宗有让太子监国的意思。显然是想请他起些作用。寇准即单独朝见真宗,请真宗选择方正大臣羽翼太子,而丁谓、钱惟演之流心术不正,不宜辅助少主。

真宗同意,寇准即秘密命令翰林学士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可惜他酒后高兴泄漏了机密,让丁谓着了先鞭,撺掇皇后出马。皇后一闹,真宗头就昏了,把寇准降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又不让当宰相了。这一次寇准的霉运倒不完。

周怀政害怕丁谓等人在真宗死后跟他算账,便想先发制人。与弟弟周怀信以及杨崇勋、杨怀吉等人商议杀丁谓、废皇后,恢复寇准相位,奉真宗为太上皇,让太子登基。

不料杨崇勋、杨怀吉虚与委蛇,随即向丁谓告密。丁连夜到曹利用处通报并商量行动。次日曹利用进宫报告真宗,真宗大怒。虽然口齿不清,意思还是清楚的,把周怀政捉起来,亲自审问,将其斩首。

牵连的人有一大批。周怀政的死党朱能还纠集一些人武装反抗了一阵,最后自杀。京城里一时间竟兵马汹汹极其混乱。

寇准虽没有直接参与周怀政的阴谋,但既然周怀政的计划中有一条是恢复他的相位,他就变得不清不爽了。先被贬为太常卿,再贬为道州司马,又贬为雷州司户参军!

宋真宗比寇准小七岁,对他曾像弟弟对大哥一样满怀敬爱。据说寇准被一贬再贬真宗并不知道,还几次地问:“怎么好久没见寇准了?”死前还说:“只有寇准与李迪可以重托。”

他应该知道寇准大咧咧的并无坏心。大咧咧有时令他不大舒服,并无坏心到底是可靠的。可惜宋真宗已被当做老年痴呆由人任意地糊弄了。

寇准在极南的雷州死时,是宋仁宗天圣元年。仁宗上台不过一年,而寇准对新皇帝看来已不抱希望。死后,圣旨到:徙衡州司马。那么,他绝望还是有道理的。死前,他郑重地穿上当年为相时的官服,围好御赐腰带,这种腰带天下一共两根,另一根太宗自用。他恭敬地向北行跪拜之礼。以一般小百姓推测,或者他心里会念叨一句话:对得起姓赵的一家门了!

皇帝至高无上,但也需要扶持,需要捧场,需要保卫。寇准满足过他的需要。但皇帝也会有小心眼,会有莫名火,会酸溜溜,这时功臣竟一下子变为罪臣。

PK之外:寇准一生中大起大落数次,所到之处百姓均以“寇青天”相尊称。也许,许多人不知内中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寇府家厨一直遵循大人的嘱咐,不时用心制作渭南老乡曾献给宰相的水晶点心,供全家食用。所以,后来渭南“水晶饼”的大名被传说是寇准给起的。

海瑞PK官场

遇上了无缝的蛋,苍蝇只能气得撞墙大叫:真TMD倒霉。用尽了所有办法,敲、打、撬、摔,任你忙活多久,蛋依然坚挺,不留一点缝隙。海瑞就是这枚死也不破壳的蛋。苍蝇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海瑞吐了一把唾沫星子,地上顿时几个坑,老子就是不为己,就算你几个王八蛋冲上天窜入地能把我怎样?

请行行好,任何时候,不要和海瑞玩脑筋急转弯游戏,这对他是一种折磨。

你说,请问一加一什么时候不等于二?

海瑞同学当即站起来,满脸严肃:一派胡言!一加一在什么时候都等于二,怎么能够乱了规矩。所以,陈景润同学在海瑞眼里永远都是不务正业的典型。

海瑞是个怎样的人?杂志记者采访记录如下:

上司说:小海嘛,不错不错。除了不太尊重上级,除了整天喜欢没事找事干,捅些娄子,搞得人心惶惶。非得用一种东西形容?公鸡吧,打鸣准时,形象高大,但是绝对是铁做的。

同事说:海同学呀,很好啊很好啊。除了不太合群,除了不体恤同事,弄得大家没假日没周末,没时间和老婆共进晚餐。非得用一种东西形容吗?那就把达·芬奇的兴趣和他结合吧,呵呵,不是名画,是老达研究的永动机。

爱人说:海先生是个好男人,他正直、孝顺、人品好,而且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非要用一种东西形容他吗?不锈钢吧,耐用、不生锈,但绝对够冰冷。

孩子说……不要让我说了吧,我成饿死鬼投胎了,还有什么好说?

老百姓说:俺不懂文化,就三个字概括吧,海青天。……

海瑞说,我觉得人生一辈子的最大意义在于斗争,不断地和一切不符合规矩的行为斗争。

规矩!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规矩。

37岁的时候,美女刘嘉玲说,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俺姥姥说,这孩子怎么长相那么老成。)37岁的时候,海瑞睡觉的时候和同屋的妈妈(从小失去父亲,一直和妈妈睡一个房间)说,我终于拿到高中毕业证书了。

当了4年自由职业者,41岁的时候,海瑞献身教育事业,成为福建一个小县城的教育局长。

这天,上级来视察海瑞的工作。见上司来了,海瑞的两个助手立刻哆嗦着下跪磕头,口里念叨着,您老辛苦了,感谢您老指导工作。海瑞面无表情,把手伸出去,和上司握了一下。

上司脸色经过几番变化,又红到白,再到皮笑肉不笑,继而又哼哼笑两声:海老师真是站得笔直呀,你们三个人这么一站,真像一个笔架。来来来,照相的工作人员,来给他们照一张,这个画面实在有趣。

有人拉拉海瑞的袖子,还不快点道歉,上司生气了,你丫也太大肆了,居然不跪拜。就当在家让老婆罚跪搓衣板得了。

海瑞瞪大了眼睛:不可理喻,哪有给老婆下跪的道理。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当老师的见了上级不用下跪,你看,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随即从兜里拿出一本封皮有些破损的《大明官员守则》。两个助手顿时没了言语。第二天,“笔架”照片在报纸上一登出来,海瑞顿时多了一个艺名“海笔架”。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电视,经这么一宣传,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凡事讲规矩的“海笔架”。海瑞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再一不小心获得意外的升迁。

45岁那年,海瑞成了浙江淳安县的最高管理者。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在短短4年之内成为县城一把手,这让好多人羡慕得流口水。

上任10天后,海瑞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说: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淳安的经济,我们要管理创新,要开源节流,所有人的工资都要调整。

他不知道,所有的官员都用中指对着他。不过大家都不担心,哪个新老大上台不烧几把火呢?三天,就三天,肯定我们的工资都会涨上去。他海老大也有一大家人要养活,就凭这点钱,还不如去领救济金呢。说到不如做到,付出总有回报。呵呵,他们太小瞧了海瑞的韧性。

咔嚓,一刀切!给我切狠点。海瑞说到做到。他把所有的“不符合规矩”的费用全部取消,不光是自己的工资,还包括县丞、主簿、典吏、教谕、师爷、衙役、门子,全县大小官吏的全部奖金、津贴、空调费、烤火费,统统取消!

这么一来,整个县城经济顿时萧条:所有的餐饮酒楼、洗脚城按摩馆、KTV夜总会,全都门可罗雀。连轿车也不开了,费油,大家每天骑自行车来回,一下班全部到超市抢打折小白菜去。

每个人都等着看海瑞怎么收场?看他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养活家口,拿什么招待过往官吏,拿什么孝敬上司?看他能坚持几天?

“海笔架”还真坚持下来了。靠一个月五两银子,他真就养活了一大家子。当然,生活水平和别人无法同日而语,而且还要想一点别的办法来维持生计。海瑞在办公室后院的空地上开了一片荒,约有二分大小,种上了黄瓜、豆角,每天下班,就换上粗布衣服,扛上锄头干上一阵。全家人每天都吃粗粮,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当了官员之后,海家的生活水平反倒不如以前了。海瑞本人一身制服穿了六年,穿得四处补丁,看不出颜色,用手一扯就是一根线头。每天烧饭用柴,都是老仆到山上打来的。有一天,海瑞发现老仆打来的山柴枝叶枯干,不像是新砍的,遂把老仆叫来讯问。老仆不敢隐瞒,只好交代说是街上有人巴结他,替他打好了背回来的。海瑞立刻叫他把送柴人找来,当场给了他五十个铜钱作了柴价,回头关上院门把老仆打了一顿。

几个月过去,大家看海瑞闭口不提涨工资的事情。这日子没法过了,官员们的啤酒肚都瘪下去了。于是,县丞、主簿纷纷要求调离,衙役、门子也都回家不干了。前来辞职的,一个也不留,你走你的,你不干自有别人干。县丞主簿走了,海瑞把业务接过来自己做。衙役不干了,海瑞从贫困地区再招。别人做得很清闲的县令,他做得东奔西跑,灰头土脸,一年没有几天休息的时候。

“海笔架”的异于常人的行为,逐渐成了浙江官场上每天不可少的新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消遣,连浙江总督胡宗宪都成了热衷的传播者。一天,在高级官员会议开会之前,胡宗宪神神秘秘地告诉大家:“我昨个儿听说‘海笔架’给他母亲做寿,居然上街买了二斤肉!淳安县的肉贩子都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县令的生意!”全会场哄堂大笑。

海瑞当淳安县一把手之后,高级官员鄢懋卿视察浙江。鄢懋卿是御史台长官,相当于廉政公署署长。所到之处,接待的规格本来就很高,况且鄢署长平时讲究排场,各地官员在接待的形式和规格上都下了不少工夫。

鄢署长将路过淳安的消息传来,助手愁眉苦脸,头疼得厉害。如果把鄢署长得罪了,当心小县令乌纱不保,卷铺盖走人。

“凡事都要有规矩!”海瑞偏不信这个邪。助手整天唠唠叨叨,海瑞不耐烦地说:“老子和那些没规矩的人不一样,要我大鱼大肉招待他?不如把我脑袋拿去痛快!”

我就是不花一分钱,看他怎么处置我。

当天晚上,海瑞给鄢懋卿发了一封邮件,说:上级您好,知道您将路过我们小县城,我实在太高兴了。本来准备了穿山甲、鲍鱼什么的。结果,您发来传真说,千万别铺张浪费,您喜欢朴素简单的生活,我怎能不听您的意见呢?所以,我特地给您准备了小葱拌豆腐,还有红薯粥,我拍胸脯保证,您肯定对我的安排满意。我听说邻县准备了海鲜为您洗尘,真是太不懂事了,他们没文化,肯定误解您的意思了。您要来之前,一定给我打个电话,我做好准备,让您一来就保准喝到热气腾腾的红薯粥。

你猜怎么着?

鄢署长把邮件转发给海瑞的直接上级,悄悄地绕道而行,走了。

直接上级收到邮件,气得买了一大笔架摔得粉碎。TMD,有你这个怪物在我这里,我他妈一辈子也升不了级。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商量,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这“笔架”移走。挑毛病开除了吧,海瑞还真没毛病让他们挑。开除不了,升你职还不成吗?于是,大家连续熬夜一个星期,写了一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报告,像海瑞这样的道德高尚的清官,应该晋升到首都去任职。果然,任职期满,海瑞升为浙江嘉兴府通判。这下,浙江官员紧急动员,找到了受海瑞羞辱的鄢懋卿,买通了御史袁淳,网罗罪名弹劾海瑞。经过一番紧张的巧妙运作,海瑞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一纸调令调出了浙江,转任江西兴国知县。就在海瑞到兴国一年零八个月,吏部又下来一纸调令,海瑞因“工作出色”,升为户部主事,级别为正六品。很显然,是地方上的乡绅通过地方势力,终于放鞭炮把海瑞清除出去了。

任户部主事一年后,海瑞看出了皇帝有很多地方不符合规矩,于是写了那篇举世闻名的骂皇帝的文章《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嘉靖皇帝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老大我怕谁?所以,没有人敢给他提意见。但是,给皇帝提意见,对于海瑞来说,小case一个。海瑞在文章中说,你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资匪日炽,你本人都应该直接负责。你贵为皇帝,却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但上天毕竟不会说话,长生也不可求致,这些迷信统统不过是“捉风捕影”。然而奏疏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句话,还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

海瑞要求皇帝改变自己的作为,而这改变又非常容易,只需要“幡然悔悟”,由乱致治,也不过“一振作间而已”。言下之意是,如果皇帝能够真正振作,选择合宜的道路,付之以决心,他还是有机会成为尧舜之君的。

嘉靖皇帝读了海瑞上疏,十分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对左右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上疏感到叹息,只得把上疏留在宫中数月。

曾说:“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闷郁不高兴,召来阁臣徐阶议论禅让帝位给皇太子的事,便说:“海瑞所说的都对。朕现在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又说:“朕确实不自谨,导致现在身体多病。如果朕能够在便殿议政,岂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呢?”遂逮捕海瑞关进诏狱,追究主使的人。不久移交给刑部,判处死刑。狱词送上后,仍然留在宫中不发布。户部有个司务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没有杀死海瑞的心意,上疏陈请将海瑞释放。皇帝大怒,命锦衣卫杖责一百,关进诏狱,昼夜用刑审问。却一直下不了决心杀掉。

历史给我们上演了最戏剧的一幕:

海瑞在狱中等死。一天,牢子给他送来了一席丰盛的酒席。他以为明日要完蛋了,不管三七是多少,全部往嘴里塞。吃完了,牢子问他:“知道为什么送先生酒席吗?”海瑞说:“想让我当饱死鬼吧。”牢子说:“错了,皇帝今天见阎王了。您就要自由了,你的春天来了!恭喜恭喜!”海瑞闻听,立即号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

新皇帝隆庆登基。海瑞果然迎来了最温暖的春天。在徐阶的推荐下,他被任命为位高权重的应天巡抚。

据说,海瑞还没从首都出发,应天就闹开了,有人高兴,有人翘首企盼,有人哭得稀里哗啦,有人吓得腿软……还有甚者,干脆辞职不干了,豪门大户也把自己的红漆大门刷上了黑漆。好多人都卖了高档轿车,改开小奥拓。

因为,大家都知道海瑞是特别讲规矩的人。朱元璋曾经规定过,什么样的人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不是人人都可以穿名牌;而红漆大门也不是你暴发了就可以用的,那是地位的象征……海瑞的到来,却让大家悚然惊醒,自己原来是生活在错误和罪孽之中。

海瑞又看出了很多不符合规矩的地方,又颁布了《督抚条约》三十六条,详细规定了应天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详细琐碎、严格刻板与朱元璋《皇明祖训》如出一辙。这三十六项的要点为:

巡抚出巡,禁止各地迎送,禁止装修招待房舍。

明确规定各级官员见巡抚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禁止大吃大喝,制订饮食标准。巡抚在各府县逗留,地方官供给的伙食标准为每天银二钱,鸡、鱼、肉均可供应,但不可供应鹅及酒。

禁止百姓穿奇装异服。

一纸下达,整个应天地区的政治风气为之一变。各级官员的用车、住房都按规定重新安排,接待费用大大降低,大吃大喝风顿时刹住。

接着,海瑞动手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意思是说,不是谁都可以搞地产开发,土地都得交出来,特别是很多知名人士,这当中还包括推荐他当应天巡抚的徐阶。

徐阶托人告诉海瑞:不好意思,我不可能退地。

呵呵,海瑞也不是一般难缠的家伙。他不管所有的厚黑,给徐阶写了一封信,用他一贯的做法,做徐阶的思想工作。他觉得别人觉悟低可以理解,你一个做过高级官员并且位居首辅的人怎么会没有觉悟呢?圣人的书都读到哪儿去了?我就不相信我开导不了你,不能唤醒你的良知。

海瑞说,他的做法是为徐阶做长远打算。为富不仁,有损无益,如果这样积累田产,败坏道德,迟早会吃更大苦头。

然而,徐阶这回是花岗岩脑袋,不为所动了。他知道再退下去,一生的积累就付之东流。老丞相此时也实在狼狈了。在海瑞的支持下,那些要求退田的贫民成天围着徐阶的宅第游行示威,大声呼号,弄得徐阶简直痛不欲生。

贫民千人要拥入徐家算账,徐阶无法,只好令人担了几担粪放在大厅里,见人进来,就往他们身上泼。谁能想到,昔日的首辅今天居然只好出此下策!

没有办法,徐阶只好放下架子请和了。

不过,他并不是向海瑞请和。他知道海瑞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工具。他向当朝首辅高拱发出了降表,表示了自己的悔意,表示在人事斗争中彻底认输。

海瑞永远不会明白这一点。他开始是震惊,然后是迷惘,最后是愤怒。他提笔给皇帝写了一封辞职信:“我发现,现在很多人都犯了病,而且病得不轻,大家都只管自己生活,不管其他。虽然皇上您想好好治理国家,但很多下边的管理人员却没有原则性,上班得过且过。他们有事请不好好做,整天商量着哪里的酒楼有新菜,哪里的洗脚城服务好,哪里的歌厅节目好看……动不动就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皇上啊,你要当心下边这帮人啊,正是因为他们这么没规矩,我们的大明王国才败坏如此啊。”提起笔,海瑞胸中的愤怒、委屈、埋怨就忍不住喷发出来,辞职信变成了洋洋洒洒的大论文。在这封海瑞平生中第二有名的信中,海瑞第一次向皇帝陈述了他的政治理想:

臣尚欲以身为障,回既倒之狂澜;以身为标,开复古之门路。

虽然辞职而去,海瑞还是坚持认为自己的政治措施没有一点错误,不可更改。他说:“臣再有一言:臣在任上的所作所为,都是倾听百姓的呼声,恪守祖宗成法,万不可改。”

奏折的最后一段,再一次典型地体现了海瑞风格:“如果大臣们认为我说的是错的,那这个大臣必然是庸臣!《诗经》说:勿听妇人之言。如今,全朝廷的大小臣工都是妇人,他们的话,皇上不听可也!如果这样,帝国大幸,愚臣我大幸!”

痛快淋漓地骂完了满朝大臣,海瑞挂冠而去。此后,他对朋友说:“这等世界,做得成甚事业!从此入山之深,入林之密,又别是一种人物矣。”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提到海瑞的家庭。海瑞前后娶妻多次。他对妻子和女儿感情冷淡,令人难以忍受。海瑞早年娶妻许氏,生了两个女儿,被海瑞休了。第二个妻子潘氏进门不到一个月,又被赶出家门。第三个妻子亦盛年之时在情况暧昧下暴死,而此前,他的一个妾自杀身亡。海瑞的妾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作为道学家,海瑞对女人不会过于挑剔,因此,其“九娶”的原因,自然是出于孝顺,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生一个儿子。可惜到死,这个目的也没有达到(第三位夫人和一个小妾先后生过三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

海瑞对孩子教育严厉。他对自己的女儿从小就进行男女授受不亲的教育。一天,他见五岁的女儿在吃饼,就问是谁给的。女儿答是小童。海瑞大怒:“女孩子怎么能吃男仆的饼!你饿死吧,这样才不愧是我的女儿!”这小女孩也不愧是海瑞的女儿,不吃就不吃,竟然真的从那天起不吃东西了,鸡腿汉堡全都不碰,终于在七天之后活活饿死。

PK之外:万历中后期长达20年不上朝,有非常有名的六准和六不准。万历不上朝主要原因是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但是有两点万历仍然值得肯定,其一万历皇帝并没有因大臣与之作对甚至谩骂皇帝贵妃而杀掉一人,是相当宽仁的。其二不上朝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国家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处理的,大的比如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明、日的壬辰战争一直在万历指导下进行。

同类推荐
  • 这个江山有点乱

    这个江山有点乱

    身份错位,异世人生,他因一次意外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成为岐国边塞上的一介走卒,云景。云景本无欲无求,然则世事无常,一支神秘的队伍将他带到了这个世界的中心——岐都。这座冠绝天下的雄城此时正处于无尽的动荡之中,朝上皇帝垂老,诸子年幼,朝下却是外藩自重,边患已久。无数国仇家恨、朝堂祸乱接踵而来,将这里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滔天波浪,大厦将倾,蝼蚁偷生,唯我擎天!
  • 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距今4千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这是代表着当时世界最高的文明。可是,古印度文明逐渐陨落,沉睡于大地,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只给后人留下未解之谜……
  • 从1789再开始

    从1789再开始

    历史考古学家回到到近代欧洲。在1789年以后的世界里,他的生活,当然和以前,会有些不一样了……不过在过新生活之前,还是先从这该死的巴士底逃出去吧~
  • 大明小地主

    大明小地主

    信春哥者,穿越不死,彪悍依旧!王森威武,纯爷们精神光芒万丈!魏忠贤是我小弟,天启是我学生,洪承畴,他最喜欢向我早请示晚汇报;“王森把持军权,专横跋扈,淮北百姓知王森而不知天子。祸国蠹虫,求陛下杀之以谢天下!”东林党们如此说。“王森据良田数十万顷,铁厂盐场丝厂钱庄无数,国家财货,半入其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阉党们说。“不杀王森,大事难成!”通古斯酋长骂道。“王小哥是大好人,带领我们走向富裕新生活。”全国的灾民们说道。“辽东数十万军士,唯王阁部马首是瞻!”毛文龙、洪承畴、祖大寿、赵率教等跪于马前,齐声喝道。“该怎么写这个人呢?”史官咬着笔杆,挠头不已。
  • 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热门推荐
  • 病娇大佬别虐了

    病娇大佬别虐了

    〔病娇×虐×校园〕“怎么?现在不愿意了?之前我可是记得你很喜欢我的啊。”她瞪大眼睛看了看站在对面的男人,明明,明明他之前不是这副模样的。这次……他变了,那她是不是也因此改变了?不过既然我们都变了,那还有什么理由放过彼此,同时把对方逼疯不好吗?
  • 浩瀚天梦经

    浩瀚天梦经

    他以为身死道陨的时候,又有了知觉。却发现已经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个世界了,他一步步登向巅峰之路,成为王者,只为她!
  • 巅峰纨绔

    巅峰纨绔

    对于一个十八岁年龄的人,面对在时光中极速衰老的童真,很多事情都开始变得无能为力。十八岁追寻的爱情,是惧怕的孤独,但现实的风,却将它吹的支离破碎。爱中堕落掉的天才少年,成为了一等一的纨绔,巅峰的纨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敏俏

    敏俏

    “敏俏”在苗语里是命苦的意思从小没了爹娘。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星空物语

    TFBOYS之星空物语

    这部小说是讲三个女孩遇上了小鲜肉TFBOYS,他们会擦出火花吗让我们书中见。。
  • 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本书概述价值投资法则内涵,分析价值投资成功案例,预测价值投资的中国背景,配置价值投资核心组合。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遵循价值投资法则,在伟大的中国投资时代买进中国最伟大的投资标的;用支付合理低价和长捂不放的方式提高投资利润,降低投资风险;运用价值投资法则点石成金,坐享其成。这是一本在中国长牛市和大震荡市道里不可不读的投资理财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 沧海月明刀

    沧海月明刀

    道门真人踏浪而行,身前一尺己身世界;佛家菩萨一苇渡江,一声佛号一人命;谁言百无一用是书生,一怒可令天子露戚容。青衫仗剑江湖行,十步杀人不留行;血染沙场拂衣去,从此深藏功与名。这个江湖,忘不掉的是情义,放不下的是恩仇。这个庙堂,得不尽的是功名,装不满的是利禄。犹记得京都落雨一僧一少就着火锅说的话。“老秃驴,我要游历江湖,可它有多大?”“一望如沧海。”“沧海是是什么海,需要多少天走完?”“一时或者一辈子。”“月明有多明?”“心有多明,月就有多明。”“那刀呢?”“刀在众生心里。”“直娘贼的老秃驴,你都把我说糊涂了!”“糊涂好…糊涂好…”
  • 将武之极

    将武之极

    世界之极为仙界,各个世界都以成仙为目标。然,有的世界有灵气基础,成仙易,有的世界上万年无成仙者,成仙难。孙皓的师傅在这个世界万年没有成仙,万年无灵的基础上,踏破人之极限,渡仙之劫,却被阻挠在仙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