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高潮。在小说方面出现了霍桑,麦尔维尔,爱伦·坡(他也是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等一批伟大的小说家,在散文和诗歌方面则有了爱默生、梭罗、朗费罗、惠特曼和狄更生等人,他们一起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璀璨时期,文学史上又称其为美国文艺复兴。
爱默生是这一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是他用其超验主义的思想率先打破了加尔文教的桎梏。爱默生在《论自然》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又何必要在历史的故堆中搜索……这里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在这一新发现的大陆上,我们已建立起一个不同于英国和欧洲其他各国的崭新的政府和宪法,残留在这里的欧洲传统已不适应这片新的土地和新的人民,他号召美国人民“你千万不要把书本上的幻想带进山冈和田野;丢开作者们的观点,用自己的眼光,去勇敢地面对自然界和世界。”
在爱默生看来,“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象征物,在自然界的背后,浸透着自然界的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自然界本是思想的化身,又转化为思想”(他举例说“谁能料到被海水拍打的岩石竟向鱼夫启示了坚毅呢”),所以爱默生认为只要人能毫无功利性地用全新的浪漫主义眼光看待自然,悉心倾听和观察万物,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溶为一体,就可以在心灵和思想方面受到启迪。另一位超验主义散文作家兼诗人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便是在这一方面积极进行实验的硕果,他在瓦尔登湖索居了两年,在对那里的湖光山色及其动植物进行着观察的同时,也严肃地思考着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因此《瓦尔登湖》中的一景一物都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富于浓郁的情趣和隽永的哲理,这样的作品一洗世俗的嘈杂和污浊之气,给人一种清新别样的精神享受。散文是这样,爱默生和梭罗的诗歌也是这样。
因为爱默生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自己的诗歌散文中并不追求典雅华丽的辞藻,并没有单纯的吟花咏草之作,他构思作品总是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他造句精练简洁,有时犹如格言,常常使用一连串的形象和比喻来说明繁复的哲理,具有磅礴的气势和雄辩的说服力。譬如说在《罕莫特利亚》一诗中,爱默生形象地借用“泥土所唱出的歌”对那些一味沉湎于物质享受而丢掉“美,真理,艺术,诗歌”的人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对我国的一些物欲膨胀、惟利是图的人也是一计猛掌。《先驱者》通篇都使用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一种新的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日子》和《节制》有着同样的内涵,都是告戒人们在灯红酒绿、琳琅满目的物质诱惑面前,要清醒有节制,不要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但两首诗歌的表达方式则完全不同,《节制》是通过几个反问给予了直截了当的表达,而《日子》则是采用了一系列的形象和比喻,颇似意象派的诗风,这首小诗诗意很浓,形式很美,蕴意也很深刻,构思想象都很奇妙,宛如天成之作。他的一首四行诗《诗人》正是对他自己诗歌风格的写照:
“诗人善于给激烈的思想穿上简单的言辞。”
《告别世俗》一诗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样,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怀,他不愿意跟污浊的的世俗同流合污,愿意永远保持高尚的情操,追求崇高的理想,站在时代的前列。
爱默生的“自然界本是思想的化身,又转化为思想”的自然观在爱伦·坡和梭罗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所以我在本选集的附录中间主要是选译了爱伦·坡、梭罗等的诗歌,以集中表现美国超验主义诗歌的特点。另外,在附录里我也选择了惠特曼的几首歌颂人的心灵和灵魂的著名长诗,因为这也是超验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将人的精神和灵魂看得重于物质和肉体。爱伦·坡用自然万物烘托人世间的各种情感,烘托人的精神世界,为此他成为西方象征主义的先驱。他的早期诗作《泰莫莱恩》就是一首这一方面的代表作,该诗的主题虽然也是那一时代所盛行的:对权力的渴望和受摧残的爱情,然而,所运用的手法却是爱伦·坡自己所独有的。在这里他的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力把世界万象和自然万物都不着凿痕地调动起来,以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渴求之间所展开的那一冲突,创造出一副气派恢弘、美丽动情的巨幅画面;在我们欣赏它的同时,诗人也在时刻提醒我们:权力欲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向我们人性中健康的方面进攻,稍一疏忽,就会叫它乘虚而入。从《情歌》和《致海伦》这两首抒情短诗里,见出了作者格外清新和隽永的诗风,一抹浮上新娘面颊上的红晕被作者信手拈来,就成了一首令人难忘的小诗。《致海伦》的第一小节用一个似乎与姑娘的美貌不相关的比喻,就能让读者引发多少美妙的联想。《梦里的梦儿》、《梦》、《致湖泊》(向往彼岸的生活)、《伊兹拉菲尔》(向往天堂的生活)、《安娜贝尔·李》(其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诗风淳朴,感情真挚,少了前三首诗的悲凉和灰色的调子,尽管它也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表现了作者在艺术和文学想象力方面的另一种追求,在这里作者总是把目光瞥向了过去,因为在他看来,他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已封存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只有到那儿才能找到它们,因此说到底,作者沉浸在不愿意醒的“梦”里,或者认为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梦里做着的梦儿”,实质上是他对他所理解的生活美和艺术美的一种不懈的追求。《勒诺丽》表现了作者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坚定地颂扬真、善、美的艺术情操。《大乌鸦》是爱伦·坡的代表作,他作为诗人的诸种可贵的品质:丰富的想象力,象征表现手法,情与景的交融,对音律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在这里都得以浑然天成的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带给读者一种奇特的艺术享受。《哀悼之歌》描写诗中主人公失掉恋人后的极度悲伤的情绪,诗中荒凉的景色,主人公与灵魂的对白,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神话的活用,以及诗人精心设计出的那一扑朔迷离的情境,都很好地烘托出了主人公在爱人去世后的迷惘恍惚的心情。《铃铛声》也是爱伦·坡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作者愿意,他可以用多么轻松清新的笔触和优美的音律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作者的一种天然的情趣活跃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爱默生和爱伦·坡的诗歌在国内至今也还没有得到较为详尽的译介,编译者希望通过这部诗歌选集,能使国人对他们有进一步的了解,给国内诗坛增添一种别样的情趣。
王晋华
于中北大学外语系
2010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