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早晨6点10分,一阵急促而持久的闹铃声划破了香甜的美梦,几分钟后第二个闹钟开始鸣笛,然后是第三个,睡得正香的亮亮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揪了起来。“快起床,不然班车就跑了!”亮亮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穿衣、上厕所、刷牙、洗脸、戴红领巾、背书包,爸妈收拾一番后,就把亮亮推出家门。而此时已经过去了20分钟,班车正等在家门口。
吃完晚饭后,亮亮开始面临“作业之晚”———英语和语文都有读、写、背的任务,然后是数学,一般情况下,三门科目完成要到晚上9点钟之后了,加上复习预习的时间,亮亮10点钟之后才能上床睡觉。但刚进行完激烈的脑力运动,亮亮仍处于兴奋状态,上床半小时之后才能睡着,而这时往往已经11点了。
好不容易挨到周末,亮亮还是不能休息。迫于小升初的压力,父母在周六给他报了三门辅导课,上午8:30~11:30数学,午饭后是一小时的钢琴练习时间,下午2点回家,稍作休息,吃个早晚饭,下午4点左右亮亮还要赶着去上英语补习班。从英语补习班出来,亮亮并没有得到丝毫的解放,因为他还要回家应付当天三门辅导班上,老师们布置的所有作业。
周日上午,亮亮一样不能闲着,因为还有学校里各门功课的周末作业在等着他。对亮亮来说,周末只是一个被“浓缩”了的概念,因为只有下午的时间可以让他自由支配。当然,不放心的爸妈一般都会替他事先安排好活动项目,比如打羽毛球、游泳,或者出去看电影。晚上又是复习预习,第二天是周而复始的下一周。
“案例2”
“上班”也就是上补习班。这几乎成了课余时间里,学生们的必修功课。平常放学后要“上班”,休息日也要“上班”。如果没有“上过班”,那简直就是同学中的另类。
而不少家长就这样“被自愿”地束缚自己,也束缚了孩子的自由。无论他们是否懂得教育,无论他们的孩子是否需要额外教育,他们都习惯性地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补习场所,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心,放心,仿佛那一套套理论只是说给别人听的。
其实,我们也很能理解他们的无奈———“社会就是这样子,我们又怎能对抗?”
其实有些家长也知道补习班上所学的那些知识并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有些甚至还是无用的,但不得不从旁逼迫他们去记忆和理解,还每每总觉得时间紧,时间不够用。而对于那些“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铭记,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的东西,则没有时间顾及,也不晓得它们都是什么。
我们已经见惯了这些被催生的早熟的果实———外表鲜亮,可是没有了童真,没有了快乐,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容易腐烂。
难怪专家也急:什么个性发展、多样化,那都是停留在天空上的美好的设想,离我们还有几万光年,我们现在是在大地上面。
自然,如果社会大环境不改变,你要每个人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说什么3~5年解决择校问题,说什么教育均衡,其实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一切照旧。改变,不是因为我们不懂,而是不敢。的确,让孩子晒晒太阳,让孩子运动运动,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的想法是挺好的,而现实的情景,你没有“上班”修炼的成果,你怎么能成为牛孩?怎么能进入牛校?? ?
“一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如果急于让它发芽、开花,或许,我们迫不及待的做法反倒是阻止了它的生长,抑或使其偏离了原本应有的生长轨迹。儿童的成长是需要空间和等待的,家长们需要的更多是耐心与执著。
偶尔也听到另外一个故事:一位大胆的妈妈没有把上小学的孩子送进补习班。休息日,给孩子的是自由,与孩子一起远足。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了!
我们很容易通过质量评价来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很难通过评价来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影响教育存在的“生态环境”。
改变,就从说服自己做起,尝试成为一个勇敢的妈妈,把童年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成长吧。
“反思”
山东省教育厅曾经对该省初中生做过一项有关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其最终公布的结果显示,竟有 21%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抑郁倾向。21%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意味着有两成多的孩子不快乐甚至是严重不快乐。如果按照这个统计推开去,全国2亿中小学生,患有抑郁的就要占到4000多万,而这也仅仅是保守的估算猜测。山西某16岁的中学生在教室里杀死了自己的老师。他留下遗书说:“我愿意以我的死去唤醒教育的明天!”如果教育一旦堕落为单纯考验的是学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话,那自杀则变成了另一种沉重的解脱,而这样变异的解脱则呈现为对教育血淋淋的控诉!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只有在闲暇的时候,一个文明人才会有时间去思考和学习。近日枟读者枠杂志上有一篇蒋子龙先生的文章,题为枟托尔斯泰灯枠,其中讲到托尔斯泰家庭教育的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天晚上,全家人必须都坐到同一盏灯下阅读,至于读什么内容,各人可以自由选择,有的读圣经,有的读课文,有的读自己喜欢的书,找不到书读的孩子就读托尔斯泰的手稿。孩子们在这种自由阅读中进行思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培养了坚强的毅力。正因为得益于他成功的教育,托尔斯泰的后人们至今还兴旺发达地生活在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地方。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反复强调: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因此,在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里,学生每天都只上五节课,每天下午留有两节自由实践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学校各个实验室、活动室、阅览室、校园农场、校园工厂等地方进行自主学习或实践探索活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学生才被培养成了一个个真正的人才。
然而对照这些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的学生每天上八节课,早晚自习加起来四个小时,全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学习。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即使有一点,也只能疲于应付当天的各科作业。所以,我们的学生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被简化为做作业,背书本,没有闲暇的时间来用心思考问题。在这种教师全方位介入、保姆式管理中,学校和教师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收获又是什么?
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正如再长的河流,长江、黄河,峡谷与激流只是几段而已。生活中,有飞流直下的惊喜,也有九曲回肠的绵长,但多数时候,像水一样,平淡见真实。该上学时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时就放学,学生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而不必遭遇这样的尴尬:期末抽查学生唱歌,有学生什么也不会唱,一问,学生很委屈,说音体美这些课都让主课老师给“抓走”了? ?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因此,教育是不能也无需苛求的,是不能也无需热烈与醉人的,它就是那么平淡。拥有这份平淡,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和人本真的需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培养“天才”、“超常儿童”、“成功人士”,更拒绝培养伪君子、工具和奴仆。
我们要让课堂快乐起来,动起来。动起来才能改变学习状态,进而改变生命状态。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要改变师生、生生关系,别让班里的孩子人人自危,让孩子生活在爱里,生活在温暖中。请把学习和发展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