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目标为中心,让思维不依常规、不拘一格地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法。它将已有的信息作为基点,然后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资料,通过分析、综合、推导、想象、比较等,从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进行思考,重新加工组合头脑中存储的信息,从而想出多种思路,加工出新的信息。例如,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和赫兹,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中验证了近代电磁波理论。人们从对这一非常成熟的电磁波特性认识出发,将其运用到人类的信息传递之中,从而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时代的步话机、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等各种设备。
发散思维可以让你从其他领域,或者从似乎与学习对象关系不大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产生新的设想,得到意外的收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尽量提出多种设想或答案,以增加选择对象;善于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诸多因索中的某种因素,以产生新思路。
发散思维具有快捷、流畅、变通和独创等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能够学习指明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因为找不到最佳感觉,而不能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但是如果孩子懂得运用发散思维,可以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用前所未有的新视野、新角度,去学习那些有价值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系统。
学习案例:
其实早在孩子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有关发散思维的故事了。在小学的课本里有一篇《乌鸦喝水》的课文,其实就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发散思维的故事。有一只乌鸦因为口渴想要喝水。这时它看到一只细长的瓶子里装有水,但水不满,但是瓶子的瓶口又小,它的脑袋根本就伸不进去。怎么办呢?
乌鸦想了想,突然,看到瓶子旁边堆放着许多小石子,于是它把这些石子一粒一粒地叼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等快到瓶口时,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乌鸦为了解决喝水的问题,将石子叼入瓶子,表面上看似乎与喝水无关,但这样却使水位升高了,因而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喝水这个问题,这正是发散思维的妙处。
在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有些同学们在学习中,总是死抱着正面进攻的方法一味蛮干,而不是运用发散思维来用意想不到的方法,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这样往往是徒劳而无功。
再比如说,我们都听过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问答题:“如果树上有10只鸟,猎人举起猎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最笨的答案是:“还有9只!”不过,现在我们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一只都不剩了!因为其余的鸟都被枪声吓走了。”这就是运用发散思维在解答问题。
在一堂教学课上,老师就给学生们出了这道问题,得到答案后,他让同学们试着在发散思维,还能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结果,大家七嘴八言的列举了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说:“还有一只,就是被打死的那只鸟还挂在树上。”还有人说:“还有9只,因为猎人用的是无声手枪。”也有人说:“还有两只,因为它们受伤了飞不起来!”就这样,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个答案,并有与之相应的理由。
老师看到大家的思路已经打开了,接下来又给同学们出了另外一道数学题:计算出“1 2 3 4 …… 100”的总和是多少。这道题是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给所有同学出的一道题。当时所有的学生都按部就班的一个数一个数的往下加,只有高斯突破常规,采用(1 99) (2 98) ……(49 51) 50,“奏一百”的组合顺序来计算,很快就得到了正确答案。
今天,老师再次把这道题拿出来考验大家,有的同学依然采用最笨的方法一个数一个数的累加,但是绝大多数的同学已经学会采用高斯的计算方法了。然后,老师又给大家一些提示,让大家试试看还有没有其它同样聪明的解法。
大家得到了发散思维的启发,于是开始不按常理出牌,“老师,我有新方法,个位数量(1 2 3…… 9)乘10,十位数之和乘100……”“老师,我有……”虽然其中不乏调皮的学生出些“鬼点子”,但是大家的思路更开阔了。
不久之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大声说:“老师,我有了一种更奇妙的解法,把1、2、3……100在数轴上各向左移动50,总数缩小了100×50=5000,然后一百个数正负相抵,不用算,就知剩下50,50 5000=5050”。大家听后,都说他比“高斯”还要“高斯”!
名师心得: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拓展自己的思路。讨论是孩子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每次讨论的时候大家为了讲清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并批驳对方的基本思路和观点,需要调动各自的智慧和积极性,使自己的思维状态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同时,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相同,通过讨论也可以互相启迪,达到思维的互补性。
◆迅速产生联想,尽可能多的提出想法和建议。遇到问题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采用大脑激荡法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也就是在头脑中迅速的产生联想,尽可能多的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办法或列出你所想到的全部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