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71500000004

第4章 《知识分子》与《理念人》:敬仰与警惕

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守门人,是思想的启蒙者。刘易斯·科塞在《理念人》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知识分子与权力机构的关系以及美国的知识分子等问题,全书叙述了各个学派的思想家,详述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称得上是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透过科塞所揭示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找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定位究竟为何。

科塞在《理念人》一书中先是介绍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这些场所包括法国的洛可可沙龙、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皇家学会、书商与出版商以及波希米亚式的场所、评论杂志等,这些场所为知识分子的诞生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早期,知识或文化往往被上层阶级或者贵族所垄断,而这些等级色彩和不平等现象为沙龙和咖啡馆所铲除,知识分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听众,又增加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逐渐为社会所承认。而皇家学会则“缩小了科学家与受过教育的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为科学探索赢得了合法地位”,同时也促进科学家们之间的沟通,把他们从个人孤立状态带入公众世界。书商与出版社的奋斗与民众的读书喜好的兴起,促进了知识分子们思想的传播,使得作家逐渐摆脱庇护人逐渐获得独立的地位而能够更多地创作自己想要的东西。无疑,这些公众性的场所促使了知识分子群体的不断扩大,思想与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文化不再为一个阶级所垄断,在评论杂志中,有群众性的《群众》,也有迎合少数人的《小评论》,总之,随着知识分子的兴起,多元化的趋势增强了。作者在第二部分中阐述了知识分子与权力机构的关系,依据知识分子与权力机构之远近,提出了五种理想型,分别是知识分子掌权,如雅各宾派和早期的布尔什维克;掌权者的“智囊团”,如费边主义者和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政权的合法性辩护,如拿破仑手下的理论家和哥穆尔卡领导的“修正主义者”;权力的批评者;或是维护公正的绝对标准,如德雷福斯派以及废奴主义者;以及向国外求助的思想家。作者分别分析了这几种关系下的知识分子,指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得失,但并未透露出对那些知识分子的态度以及究竟那一种理想型更为知识分子们所崇仰。最后,作者将视野移到当代美国的知识分子界,并根据相应的特点也做了相应的分类,如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学院派知识分子、科学知识分子、华盛顿的知识分子以及大众文化产业中的知识分子等。作者揭示的现状是: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组织化的不断加强,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逐渐减少,而学院派知识分子以及科学知识分子逐渐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由职业知识分子们相对无保障的经济地位和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代主义与激进主义的衰落。而在科学知识分子里面,也呈现出绝对的学院派或是组织化的态势,昂贵的设备以及资金等问题作为限制因素。还有较为重要的一点,随着组织化的不断加强,知识分子的官僚化态势也逐渐增强,这不仅体现在学院派知识分子、科学知识分子中,更多地也体现在华盛顿派知识分子中,他们也努力克制着不至于变得过度官僚化,然而却常常会走向反面。

通读全书,我们不禁会思考知识分子究竟如何定义?当代知识分子的定位该是哪一种理想型?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德雷福斯事件”是近代知识分子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这一事件体现了对政治权力、社会秩序和民族国家的两种泾渭分明的态度,这一事件也体现了正义的要求与秩序的要求之间的斗争。大体说来,在现代西方语境中,知识分子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第二,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而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来自一个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源头。孔子称得上是第一位知识分子,在其后,知识分子的处境开始发生变化,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寻找中国出路、传播新思想新知识、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因此,知识分子可以定义为有丰富知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对于现实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的人士以及从事文化科学研究的群体。而对于知识分子在当代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从科塞提出的五种理想型来看,笔者认为,权力的批判者以及绝对正义的维护者应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目标与内涵,在这一种定位下来看,知识分子无疑会成为社会变革的骨干与中坚力量。就拿废奴主义者运动来看,如果没有菲利普斯、韦尔德、加里森等知识分子的努力与牺牲,没有这些拥有向公众提出道德问题的极高天赋的股东家门提出来,废奴主义运动就无法被引入政治领域,而无法获得足够的重视,也最终无法获得成功。而对于德雷福斯事件中的知识分子们的表现,埃米尔·左拉写出《我控诉》要求对德雷福斯进行重审,他们坚持认为“如果这种政治秩序是在行使一种违背正义要求的职能,它就不能要求公民去服从它;而且它既已失去维护正义这种神圣的特征,公民就有权利用一切手段反抗它”,他们也确实在这场正义与秩序的争斗中获取了胜利。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往往具有丰富深厚的知识、较为高等的政治社会地位以及塑造一个社会的品格的品质和能力,因此在公共生活中,他们无疑扮演着比普通人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作为权力的批判者,也只有强烈的冲突才能使公共生活恢复活力,也只有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才能加强一个社会对于公正正义、自由社会秩序等等大问题的公共论述,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桑德尔在2012年国际大师人文讲座与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对话,提到了关于美国公共论述空洞化的问题,原因在于民众很少愿意触及大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知道讨论这一类问题争论会很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市场逐渐被党委解决问题的主要工具。我们不禁要反思,在这些公共论述中,本应作为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为何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力量和角色,我们似乎可以将其归结到知识分子们的官僚化态势上来,如果知识分子们受到了官僚化的过多的影响,他们也许就会在言论的发出、问题的解决有太多的顾忌,从而习惯于服从的知识分子们就无法获得对于正义等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实践。

所以现代知识分子的定位无疑应该是,将道德争论、政治讨论、社会反思等等重大问题提到公共问题的水平上,对其进行公共讨论,打破习惯性的调整方式,使人们摆脱对于政治生活、知识问题等的习惯性的消极态度,向惯例与传统发出挑战,重塑知识分子与民众自身的政治和道德良心,从而实现一个有序的正义的社会。

上文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光鲜描述,然而也许如普通人一般,知识分子也许只是尘世中的一员,并不是真神。把知识分子拉下神坛,大约就是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一书中要做的事,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知识分子,诸如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等等,约翰逊探寻了这些知识分子的一生,搜寻他们的性格、生活、观点理论,向我们清晰地构建了另外一个不同于通常人们所看到的景象。虽说,所看到的江苏人民出版社版本的没有马克思那一章不禁惋惜,通过其他十几位知识分子我们也能得出想要探寻的结果。知识分子在我们心中往往是富有才学,品德高尚,各方面无可挑剔的人,然而我们在怀有一颗敬仰的心的同时,也应该时刻警惕他们人本身及其观点该我们带来的东西。

前几日看了一段对陈丹青的采访,他提到自己时刻对公众人物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甚至不太相信他们说的话,最应该的是坚定自己的看法,不为他人所左右。在娱乐化日益严重的时代,我们一方面倾向于只说乐不说忧,另一方面倾向于只说好不说坏。因此,一些历史人物或是知识分子的形象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完全的,我们往往只看到旭日高照,却看不到足下阴影,也许我们一直信奉的是错误的,一直敬仰的人并不是原始的公认形象,而是“生的恶俗”。保罗·约翰逊其实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他一方面仍然肯定了这些知识分子对于人类所做的贡献,然而也揭示了他们每个人的一些毛病以及知识分子们的通病,给我们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分子群像。在《知识分子》中,我们经常会嗔目结舌感到惊叹,怎么可能会是这样?我们会抱有怀疑,这会不会是杜撰的,当然有一定的可能,书中的一些引言书信等内容我们这些读者也无法去考证,然而也许我们所想的也正符合作者的本意吧,对于观点保持怀疑态度,即使是对他约翰逊本人也应该如此。文中的惊叹之处不胜枚举,卢梭是如此的变态、自负、自虐,甚至抛弃自己和勒瓦塞所生的五个孩子;雪莱是如此的“随性”、“债王”,品行不端;萨特是如此的利用一切,不诚实等等,这些东西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似乎是在看一本人类之恶的百科大全书,各种罪恶在书中展开,不忍卒读。然而吸引之处又在于娱乐性的八卦,其实这些东西与现在的八卦大同小异,只是这更具真实性,更令人相信。然而就其娱乐性而言,相差不大。

应该说一说正题,约翰逊似乎勾画了一副知识分子们的群像:自我中心主义者、性格缺陷、知行异化、“束之高阁”。他们在对人对事上常常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不具有我们所引以为好的谦卑,自我中心极强;他们往往脱离实际,这一方面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如罗素喜好喝茶却始终不会煮茶,往往把事情搞得很糟),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他们的观点之上,他们有时候会构筑一些脱离实际的观点,又具有自我中心的性格,因此常常把自己的思想成果绝对化,自以为发现了真理而一意孤行,对公众灌输并不成熟的思想。保罗约翰逊在阐述这些知识分子之时,使用了六个基本标准:道德;对亲友的态度;对自己理念实践的行动力;表里一致的诚实;对暴力的态度;对具体人的态度。关于道德无须再说,所揭示的道德沦丧已经够多了;对亲友的态度,看看卢梭、易卜生便知;表里一致,也许大多说知识分子都有所欠缺;对待暴力,作者认为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各类知识分子有所不同;关于对待具体人的态度,这些知识分子们往往对待人类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然而对待具体的个人却有悖于他们的信仰,在待人接物上,他们的各种缺陷显现出来。在这五个标准的观照之下,很少有人能够逃得出作者设下的心灵拷问,只好化出原形,将自己的尾巴露给大众看。

我们经常提到这些大家们,他们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地看待世界的方法、角度、认识,这是我们所说,但是也许我们根本没读过这些人的杰作,或是口耳相传,或是接受意见领袖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理解就止于此。我们也从没有去拷问过他们具体的良心,约翰逊做了。我想我们亦应该如此,对知识分子有所敬仰,不是宣传他的功绩,而是静下心来,读读他的著作,了解他的观点观点,不是道听途说而来,应该自己去做求证,我想那些先贤们应该也很讨厌这种对自己观点知触皮毛还自我膨胀的后生。也许,他们更希望得到批判,这证明他们的观点还有用还可以拿来讨论,我们所做的也是应该来消化比较为我们所用,同时也警惕作者的观点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待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敬仰与警惕并存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先贤,理解自己。

同类推荐
  • 饮食男,饮食女(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饮食男,饮食女(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短篇故事专栏,每一期都以一道饮食展开,描写一个情感故事小品,博看客一顿停一寸思。
  • 蛇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蛇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讲述了在似真似假、时间紊乱的世界里“我”和蛇男生存的境况。我、蛇男、龙在现实生活和想象空间当中反复出现,伴随种种表现伤痛和死亡的意象,为我呈现出一个迷惘和混乱的世界。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在真实与虚假中游离,具有一定的先锋色彩。毒牙刺破了我的皮肤深入肉中,血液汇聚,疼痛感传来,全身打着颤,钥匙从手中抖落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我定了定神,深深吸了口气,用双手抓住蛇男的肚子硬把蛇男扯了下来,然后从楼道窗口使劲扔了出去。昨晚我就是这样被蛇男咬了的。好久以后当我照镜子时我将会发现两颗锈钉子似的斑印在脖子上。 龙,写作的人。
  • 百货公司浮生录(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百货公司浮生录(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遭遇百货工作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群,女人与男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底层社会里各人的生活百态,幽默、有趣还掺杂一些些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无奈、好气又好笑的对话方式,刁蛮的顾客可爱的顾客糊涂的顾客,在导购员眼里的百货生活。
  • 奇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奇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我们在这个世界相逢遭遇——你好,很高兴遇见你。这里面的故事,时而不可思议,时而普通似平日生活,归根到底,都在阐述生活。生命是一场奇谭,不可错过。爱,恨,迷惘,乃至奇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方寸土地里,我们都需要挖掘出各自生命的入口与出口。我的出口在文字里,正在写给你看,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出口。站在现实和非现实的临界点,小心翼翼地叙述,生怕踏错一步。假作真时真亦假。
  • 七月云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七月云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记述了两个九零后女生七月游云南的经历。文笔优美,自在清冽,读来颇有清新之风。“云南的七月与外边的世界不同,蒸起来的热里藏了一片凉。在云南的十日不曾醉生梦死般将前尘丢弃,也不曾在灰白的天色里牵出一个所有故事的开头。所有的起伏动荡都是体内深埋的种子,在旅途里被风抽出了枝芽。这不是一个故事,这只是我将心里每个片刻的尘埃用尽力气地送到光里去。我要看清楚这些微尘,也要看清楚这光。”“也许终究,所有尘埃都会落到泥土里去,天地会有一片明净。人间万事风吹尽。”九四年生,属狗。对于世界没有狂热的爱意,却想在平静里与它深沉的诗意一同睡去。
热门推荐
  • 贵女爱田园

    贵女爱田园

    一睁开眼,倾颜又差点忘了今夕是何夕!心中感叹:别人眼睛一闭不睁,就玩完了,她眼睛一闭一睁又不知道在哪了。再次重生,她带着敬意感谢老天,顺带...将老天的亲戚都感谢了一遍……
  • 长生传记

    长生传记

    本站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竹夜

    竹夜

    先知世界毁灭,被迫转世到神魔世界原本平凡的屌丝不再平凡。在成长的道路上,他收获了来自矣世界的友情,来自本世界的爱情,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最终的boos也出现了,他该如何带领他的小伙伴们打怪升级走向世界巅峰,欲知后续如何,请听我慢慢道来。
  • 阵痛

    阵痛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我和情敌结婚了

    我和情敌结婚了

    “看见你,胃口突然变了。”好一个道貌岸然的腹黑钢铁直男。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郁雨君著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郁雨君著

    女孩姚果粒发现,家中小猫豆沙在窗台和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没想到这种事眨眼也降临到她头上——一个古怪摄影师叔叔“不是双胞胎”的摄影汁划,让她撞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蓝泰格。两个“形式”相同,“内容”相反的女孩,时而冲突,讨厌对方的存在;时而忍不住好奇,彼此悄悄探究;时而又有神秘的认同感。种种变化让她们的生活起伏不定,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更让她们发现了内心的另一面。两个女孩在一种神秘的好奇和烦恼中豁然长大。“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让她们彼此终于拥有了一种奇异的完整感,也揭开了果粒的身世之谜,更让脱线妈妈别丹心和时装女魔头妈妈蓝蔚蓝各自解开了心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