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4500000002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

党在建立之后,就一直十分重视党自身的建设。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面积极带领人民抗战,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一面适应抗战的需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锤炼和壮大党的队伍,并在斗争中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局部执政的实践,展示了党的领导的魅力。抗战开始时,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民族革命形势和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新任务的需要,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的口号,要求“一切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到抗战结束时,党员总数发展到120万,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党根据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特别是经过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有了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具有了极强的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当时全国人民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成功实践。党把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融入到根据地的建设中,在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政治,发挥人民在民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广大人民抗日救国的政治热情,这与国民党政府在国统区推行一党专制、不给人民任何民主权利形成鲜明对照。党在根据地努力从事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实行卓有成效的精兵简政,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还致力于根据地先进文化建设,即建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抗战时期的根据地建设是党执政的初步实践,为党的执政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光明前景,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党和抗日根据地成为团结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和走向民主进步、建立新中国的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历史发展的潮流看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和领导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

共产党从来都是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没有前途,共产党也就没有前途。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最终进入到壮丽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也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必然会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因而具有光明前途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执政,在中国,任何想搞多党制、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从而导致共产党下台的做法,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长期执政,具有极其重大、极其现实、极其深远的意义。

中国之所以必须也只能由共产党执政,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如果中国共产党放弃或者丧失执政地位,毫无疑问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很快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就保不住了。这种改变,极有可能会倒退回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上去。这就会人为地造成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破坏。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难以制定出经济发展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改革开放、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兼顾当前和长远、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却了有利的领导力量。离开党的领导,一切就会重新来过,不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不可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且已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也会丧失掉。

第二,它是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局稳定以及社会安定团结的客观需要。如果中国共产党放弃或者丧失执政地位,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不存在了,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基层组织马上就会面临极大的危险,数以千万计的共产党员在社会上就将抬不起头,更不可能再发挥什么先锋模范作用。离开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核心,国家的统一就会遭到破坏,民族分裂就会出现,民国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的局面可能就会在中国重演。西方敌对势力不费吹灰之力就会“西化”、“分化”和瓦解中国,坐收渔翁之利。几代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形成的一个强大的中国,很快就会衰落,包括海内外侨胞在内的炎黄子孙将极度失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将会功亏一篑。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力量,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建设搞不起来,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这个论断。

第三,它是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如果中国共产党放弃或者丧失执政地位,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就没有能力去维护和实现本阶级以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最可靠的保证,中国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离开党的领导,中国就会沦为别人的附庸,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会任人宰割,遭人奴役。同时,在中国国内,就会形成有权有势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把全社会的财富攫为己有,骑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就会丧失国家主人翁的地位,经济上、政治上被人任意欺压。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四,它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中国共产党放弃或者丧失执政地位,这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说,将是莫大的损失和打击,无疑是雪上加霜。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一极就没有了,世界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就会大大削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极有可能因此走很大的弯路。因此,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都真诚希望中国共产党好,不希望中国共产党垮台,不希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和打击。

历史现实都说明,我们的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两个先锋队思想,并以此为指导,使我们党率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毛泽东也指出,共产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指出,党不仅应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应当成为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三个先锋队,符合我党本性,符合我党历史,符合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和执政使命。由这样的先锋队组织来执政,这是顺理成章的。中国之所以必须也只能由共产党执政归根到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珍惜与维护。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完全难以想象的;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保持政局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完全难以想象的;我们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难以想象的;我们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完全难以想像的。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三个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个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同类推荐
  • 君主论

    君主论

    《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后12章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
  • 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本书从多方面联系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问题进行了深讨。主要包括从辩证法角度对幸福感及其类型进行了哲学分析,联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国民幸福感欠缺的原因,指出了论述了转型发展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并以大量故事生动阐述了诚信、忧患、知足、敬业、感恩等追求幸福应有的价值观和心态,还结合我国企业实际论述了如何提升员工幸福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了如何提升人民的绿色幸福感等问题。
  •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必修的九堂党性课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必修的九堂党性课

    本书围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加强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党的宗旨和作风教育,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开展政德教育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系统阐释了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筑牢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提供有益导引。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新的科学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系统科学的体系。为了整体呈现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深度,本书在结构上创新性地采取了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揭示科学内涵。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质,概括了它的思想精髓、理论主题、核心问题,并着重分析其历史地位和重要影响。其次,进行纵向研究。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阶段、奠基阶段、丰富阶段、形成阶段、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体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同时梳理了各个阶段理论创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
热门推荐
  • 奥特之银河之光

    奥特之银河之光

    被银河之光选中的苏晨,穿越无数世界,建立无限羁绊(我是真不会写简介)
  • 重生日本开无双

    重生日本开无双

    重生到了日本,竟然成了四宫辉月的双胞胎弟弟?
  • 丁玲全集(11)

    丁玲全集(11)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冷情霸爱

    冷情霸爱

    在走进“风洛学校”之后,生活一切都变得诡谲非常,毫无预兆闯入我生命的妖艳学长,像围绕着层层浓雾的他,让人琢磨不透,有时霸道、有时温柔、有时可爱,像个多变的王子。他炙热的爱让我对自私又冷漠的爱情产生了疑问!而怪异的兽?神秘的同学?诡异的梦?
  • 次元律者

    次元律者

    无意间得到了来自崩坏三世界的律者核心之后,李洛却伙同西琳毁掉了自己的世界。原本准备浑浑噩噩在新世界过完下半生的李洛在发现他来到了魔法少女小圆的世界之后,李洛走上了拯救(自家)世界的道路。【感觉原来的简介表达不太清楚,所以决定换一个】【还是那句话,之前那一本请无视】
  • 致最好的你们

    致最好的你们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那个班级,友谊到无不在,一个真实的故事
  • 嫡女妖娆,督公大人请自重

    嫡女妖娆,督公大人请自重

    目睹亲人惨死,跳崖未遂,命运重来,她势要血洗苏府祭祀亲人!一不小心吓疯了白莲花妹妹,打残了阳奉阴违的姨母!他是传闻中杀人嗜血,视女人为玩物的东厂督公,却将她看入眼中,为她,甘负天下人!
  • 总裁求复婚

    总裁求复婚

    只要闭上眼,她便会忍不住想起,那天晚上,他差点对她动手的场景。周遭的一切都是昏暗的,但他冰冷的俊脸和扬起来的手却如此地清晰,现在她只想离开他。
  • 篮球道闪电人

    篮球道闪电人

    一位天才篮球少年转学到一所学校??不断成长
  • 夜里物语

    夜里物语

    李雾屿是个雅致多金闷骚小气的主,叶礼却是个与世无争淡雅清冷的人,一切的巧合,除了天意多半是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