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09900000040

第40章 透视财政性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的目标,但时间表却已推至2010年。

1993年党中央、******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达到4%。此后,这一目标反复在各种国家教育发展政策和规划中被强调。但近三年来,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始终徘徊在3%左右。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本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可这个比例却在“八五”期间严重下滑。1995年滑到谷底,只有2.41%。“九五”期间这个比例缓慢爬坡,到2000年年底爬到2.87%,每年增长不到0.1个百分点。2002年曾一度达到3.32%,但2005年又下降到2.82%。

当时提出实现目标的时间为2000年,但是直到现在,这一目标仍然未能达成。在人大会和政协会议上,代表委员对此提出议案,可以说是老生常谈。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是由国家的能力及国家考虑对教育支出的优先程度来决定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把这个比例定为4%,只是达到欠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已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这一规定简称为“三个增长”。此后,“三个增长”于1995年在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

然而,近年来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监测结果表明,在中央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在上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投入增加的情况下相应减少。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在财政收入年增长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却没有实现‘三个增长’。”

“4%的达标线不应是老生常谈。”周洪宇强调,实现“三个增长”,关键不是财力,而是认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摆脱抓经济建设比办教育更容易的“政绩观”,导致教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教育部一位官员也曾表示过相同的看法,教育经费百分比下降的原因是中央政府安排了资金,而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不够,各级政府职责不明确。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一般的公共财政研究认为,财政竞争促使地方政府偏向于投入生产性的公共项目,而对于消费性的公共支出项目可能投入不足。其中的一种观点还认为,由于上述两类支出给予政府官员带来的“租金”是不同的,而这些行动主体的寻租行为是重要的决定政府支出结构的因素。那些带来更多租金的支出项目有可能在总的财政支出中占据更高的份额。

同时在一些地方,财政赤字偏大,地方穷困,教育投入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政府行政管理费用却屡高不下。有一个有趣的数据对比。一组是关于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的,有委员提出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行政成本增长了87倍;一组是关于高校学费的,有委员提出,从改革之初到2005年的20年间,大学学费上涨了25倍。

政府管理费用的过快增长,行政成本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的1/4乃至1/3,虽然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不是导致大学高学费和乱收费的唯一原因,学校机构臃肿、冗员泛滥,还有扩招之后的硬件投入等等也都加大了教育成本,但显然,投入不足以及资金分配的不公是一个主要因素。有人曾计算过,假如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从目前的水平,提升一个百分点,按照中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和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计算,大学学费就可减半,中国就可减免贫困家庭学生的全部学费,消除大学生的辍学现象。

不是政府不愿意,而是国库里拿不出多余的钱来。那财政的钱又到哪儿去了?根据政协委员任玉岭提供的数字,2003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9.03%,当年的财政收入约2万多亿元,行政成本合4000多亿元。而按照另一种流行的说法,近年来中国公车消费每年在3500亿左右,接待消费在2000亿左右,出国费用在2000亿左右,其他后勤服务消费大约也在3000亿左右,这些费用全部加起来,大约占整个财政收入(包括预算内外)的30%。在我看来,后一种说法虽然可能与实际的费用有些出入,但更真实,因为它把预算外的政府消费这一块也算进来了,这一块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可以说,从1万亿中节约出300亿来,应该不会太难,因为从上面的支出结构来看,很多都属于只能为公务员个人而不能为社会带来产出的政府支出,是一种无用的耗损。因此资金的分配首先是用来满足政府自身运转的需要而不是用来满足大部分人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要。

因此,要解决4%达到法定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引入问责制,破除“法不责众”的怪圈,才能有利于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比,并以此保证真正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2004年多达17个省份的教育经费投入未达到《教育法》的要求。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未看到相关负责人为此承担责任。集体违法竟然陷入了“法不责众”的怪圈,《教育法》的相关要求被空置。

二、建设一个公共财政体制,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分配,同时加强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三、应把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指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各级政府落实“三个增长”规定的监督和检查。

四、建议全国人大制定“教育投资法”,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定各类教育的投资标准,使教育投入有法可依。部分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的确存在着配套资金不足的现象,尤其在西部地区,这种现象较为严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未来支配者

    未来支配者

    2035,属于无政府状态的日本,受到了名为CHG的强大组织武力进行统治。想使日本变强,他们将弱者全部杀死!因新政府的腐败,吞吐黑猫组织建立,开始反政府。受到凛葬病毒侵蚀的泉宫凌,生命锦有两年,被卷入这场风波...
  • 一切从诛仙开始

    一切从诛仙开始

    异种入侵,天道示警。一群幸运的被选中人带来了幻想世界的力量!你是否发现,整个世界已经发生变化!
  • 我是警官

    我是警官

    【2016军事最强一股清流】谁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谁能够权势名利伴左右,分毫不取不回头?谁能够刀枪胁迫,却能笑霸四方?这些。。。。我做不到~人生就是要左拥右抱,有权有钞票!————于飞
  • 爵士乐群英谱

    爵士乐群英谱

    兼顾文学才情和艺术欣赏的爵士乐入门教材,甄选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村上春树私人爵士乐清单,混合着偏见、执着、岁月、情爱和模糊的记忆。村上春树:“同爵士乐一起度过了人生大部分时间。”和田诚:听遍了“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爵士乐”。本书是26名当代美国爵士乐手的小传,这些乐手均为作者所推崇,文中对乐手的成就、风格作了深入独到的评价,也描述了自己倾听其作品时的感受。两个超级爵士乐迷通力合作,让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聚首一册。本书介绍的音乐家有:查特·贝克(Chet Baker)、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些年的我们与迷茫

    那些年的我们与迷茫

    每個人都想逃避的時候,當你逃避時,又是誰把你從那拉出去,是你自己、別人又或者是還在那沼澤中沉淪呢?
  •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是进退自如的人牛智慧。这是一本凝聚了季老一生的思想精髓,引申出现代人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有别于一般快餐式的哲学书籍,并未简单讲述人情世故,而更着重于坚守内心。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却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想洞穿世事,洒脱自在,就要学习以淡泊之迈处世,以逍遥之道修心。这里讲述的就是季羡林的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人生智慧。
  • 胖小姐的俊先生

    胖小姐的俊先生

    从小肥胖自卑的米年年,在十六岁那年结识了最好的朋友,还遇见了最好的他,从此,原本灰暗的人生有了光亮。但误会、嘲讽、绝望,终让十八岁的米年年走上了绝路。再睁眼,丑小鸭变天鹅,米年年以林艾梦的身份重新“活”了过来。拥有了曾经不敢想象的一切,也因为新的身份,看清了迷雾重重的曾经。自己究竟是谁?误会背后的真相!还有他······“你······是我的年年吗?”ps:前面主要写女主还是米年年的时候,然后根据剧情发展,才成为了林艾梦,不喜勿喷,谢谢~
  • 血无极

    血无极

    我欲为仙,大道无边,我欲为魔,天下有我
  • 《剑舞倾城》

    《剑舞倾城》

    当城市的繁华落尽,迎接的虽不是2012般的毁灭而是远古战场的打开,万剑飞入人间,虽是稍纵即逝,但它给人带来无限的挑战,但对咱们的主人公来说:一切都是浮云,泡尽天下无数美女才是我做的,拯救地球那是哥手下去做的,怪哥太善良太有爱了,好事让人家做,哥就是伟大。。。。。。且看主角如何踏破风云,主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