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09900000012

第12章 创新文化要多元推动

推动自主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而没有适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的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而没有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同样也不会涌现大量的创新成果。正如胡****同志所强调的,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决定了它所造就社会的兴衰和国家的强弱。

初到英国,就已知道英国是世界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国家之一。后来又得知,英国几乎将所有的汽车生产厂都卖掉了,但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几乎都在英国设有研发基地,因为这里的创新能力非常强。英国人就那么聪明吗?徜徉在展览大厅里,浏览着眼前从装饰品、工艺品、生活用品到纺织品的图案设计,大部分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有些作品也不乏稚嫩,但处处闪烁着年轻人创新的激情。我忽然意识到,英国人真正的聪明在于,他们把创新变成了一种社会文化,鼓励所有年轻人把聪明和创造性都开发出来,转化为社会的财富。如果每一个头脑就是一个创新的源泉,还有什么力量能阻止这个国家前进的步伐?

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其本质就是应答历史挑战的过程。凡是对新挑战作出创新应答,创新文化活跃的国家,就能兴旺发达,以至后来居上;凡是创新文化乏力、囿于固有经验和传统思维的国家,就难以持续繁荣和长远发展。

发展创新文化应首先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创新意味着冒险精神,冒险精神意味着有风险,有风险就意味着有失败,而且可能有很多失败,只有不怕失败才能成功。

其次要敢于挑战权威和破除迷信。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尊重权威并虚心向权威学习,但是决不能迷信权威,而要有挑战权威的决心和信心。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民主风气严重缺失的氛围下显得尤为现实和重要。

历史证明权威也会犯错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竭力反对玻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他断言过“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得能量”。核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艾·卢瑟福也曾说过“谁企图研究从原子转换中获得能量,那他是在干一件荒唐的事”。19世纪末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洛德·开尔文是一位极富革新精神的物理学家,但晚年却宣称“X射线将会被证明是一种欺骗”,“无线电没有前途”。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强烈反对交流电,要求完全禁止使用。海王星的发现者西蒙·纽科姆曾断言“空中飞行是属于人类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1956年6月,李政道、杨振宁在《物理评论》杂志上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当时遭到了不少权威的反对:1954年获诺贝尔奖的泡利愿押任何数目的钱来赌“宇称一定是守恒的”,他认为吴健雄做此实验是浪费时间,不会有结果;1952年获诺贝尔奖的布洛克则说,“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下不守恒能得到实验证明,我愿意吃掉我的帽子。”

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归纳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表示怀疑,想进行有关的实验,却遭到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1972年至1974年,丁肇中等最终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

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904年诺贝尔奖得主瑞利曾发誓“60岁以后不对任何新思想发表意见”,这大概是因为他年轻时受到权威们的压制而引起的想法。

一些著名科学家发扬民主、扶持年轻人的事迹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1922年6月格丁根大学邀请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N·玻尔去讲学。年仅20岁的格丁根大学研究生海森伯格在听讲和讨论中居然对玻尔的某些论点提出异议,并激烈地辩论。当时已获诺贝尔奖的玻尔对这位年轻人的挑战十分欢迎,诚恳地邀他在讨论结束的当天下午一起散步,继续讨论。这次长时间散步时的谈话对海森伯格的一生影响很大,后来他成了格丁根学派的代表人物。

有人问过玻尔:“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么多有才华的青年人团结在周围?”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年轻人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怕承认自己是傻瓜。”

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倡导学术民主。在一次美国航空年会上,钱学森刚讲完自己的论文,就有一位长者提出批评,而钱学森就和那位大教授激烈争辩起来。事后,冯·卡门对钱学森说:“你知道你是在和谁争论吗?那是大权威冯·米赛斯。但是你的意见是对的,我支持你。”有一次在学术讨论中,钱学森和冯·卡门争辩起来,而钱学森仍坚持己见,结果冯·卡门十分生气,说了一些尖刻的话。事后冯·卡门经过思考,认定钱学森是有道理的。第二天一上班,年过花甲的冯·卡门爬了三层楼梯,到钱学森简陋的办公室内,向他的学生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有一句名言也许是有道理的:“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然后要尊重和包容个性。创新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举。因此,重视乃至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创新不能靠人海战术。创新人才是特殊人才。古今中外,大凡创新天才,都有着异乎、超乎常人之处,创新的火花正是出自于超凡脱俗的气质,离经叛道的勇气,标新立异的思维,锲而不舍的执著。这其中有令人敬佩、羡慕之处,更有被常人不能理解、诧异之处。如有的人才华横溢,给人有鹤立鸡群之感,他往往性格直率坦诚,不惧世俗权威,不循规蹈矩,直陈己见,出语惊人。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比如说纳什,他是一位数学家,但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博弈论对经济学发展意义重大,几乎动摇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1950年,纳什22岁获得博士学位,第二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员,甚至比许多研究生还年轻。然而在1959年,这位刚满30岁的数学奇才就住进了疯人院,并丢了麻省的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后来纳什频繁回到普林斯顿,成了教学楼里的幽灵,有时在黑板上涂写一些数学公式,有时穿着不太合身的衣服在图书馆里看书,或者在校园里徘徊。纳什的前妻认为,虽然他已经不能从事研究,但呆在普林斯顿的数学圈子里对他有益。令人感动的是,就在这种情形下,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接纳了他,朋友们仍然以博大的胸怀关心他,帮助他。为了让他能治病还有收入,朋友安排他到一个诊所治病,并作为统计员参与该诊所的研究项目,还努力为此筹集资金。普林斯顿数学系主任米尔诺还决定为纳什提供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数学家兼讲师的职位。正是在众人的关爱下,纳什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恢复正常。纳什的经历被拍成电影《美丽心灵》后,其事迹家喻户晓。但影片中所指的“美丽心灵”,应该不仅是妻子对他的照顾和爱护,还应该包括普林斯顿大学以及社会对他的宽容。

再次要力戒浮躁。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新而又是正确的东西,拿出真正的自主创新成果,都是很难的。科研需要静心、安心、耐心去做,脚踏实地,不能浮躁。但是在我国学术界还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搞学术腐败的现象。在少数中青年科研人员看来,科研已经不是为了揭示真理和造福社会,而是追求名利的途径。浮躁还表现在不切实际地要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者,要求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一年要有多少论文,3年要有多少成果,5年要出现阶段性或大成果,而且要求原创或创新,完全不顾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古今中外,很多世界闻名的学者、专家一生发表的论文、专著屈指可数,但就是这寥寥几项经典成果,奠定了他们的学界地位,无论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社会学科,莫不如此。而国内有些人一年能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数本,其实只是制造了一堆学术泡沫而已。

最后要有平等、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新思想、新创意的诞生需要宽松、平等与开放的文化环境。学术思想需要有开放的环境,海纳百川,让各种有益的学术思想充分交流、互相碰撞。要坚决反对以权威压制人、以名望排挤人;要让科技人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观点,上下级之间、权威与普通职员之间要能平等进行思想交流;同仁之间要相互鼓励,互相促进。总之,要兼容并包。

同类推荐
  •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价值,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世界”“国际”“全球”这样的概念,今日几乎成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口头禅,国人大都耳熟能详。可是,如果真的放到世界和国际的范围内考察,则不难发现,中国人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用法,与各国有别,于情理不合,于实事有异。不过,这样的形态,背后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近代以来“天朝”或“中华”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升降浮沉。
  • 超神奇的身体语言

    超神奇的身体语言

    《超神奇的身体语言》是哈里·巴尔肯著作中影响大、流传广的一本,是一本在性格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们的个性特征、兴趣趋向和职业趋向的实用成功指南。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技术的真相

    技术的真相

    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的进步是否让世界更加美好?在本书中,厄休拉·富兰克林为我们揭开了技术的真实面貌。在富兰克林看来,技术远不是齿轮与传输器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强迫我们重新定义力量与责任的概念。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文化。
热门推荐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读物。作者在写作上更注重可读性和文采,希望能纠正很多影视作品中脸谱化的简单评价。尤其是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够通过该书了解先烈前辈的事迹,不要遗忘这段用生命和血汗书写的历史。
  • 诛魔剑心路

    诛魔剑心路

    亿万年前,魔族破六道,乱纲常,魔族欲一统天下。女娲,盘古,等上古正神,与不周仙山脚下大战魔族,使得共工染血,金乌哀鸣,天地破损即将重归于混沌。炎帝之女精卫舍生取义,衔镇天石,定三山五岳,使天地稳定。上古巫族受女娲封印魔族使命,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九重宫阙(下)

    九重宫阙(下)

    意外入宫,深陷其中,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意爱上一个本不该爱的人。为人淡然,不喜争夺,却被逼步入高位,这宫中本就无真正的姐妹与敌人,但即使身处高位,却也高处不胜寒,奈何她却无回头之路……
  • 末世记载日记

    末世记载日记

    陈枫很清楚现在是末世,突然出现的丧尸很能说明这一点。但是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他正在经历的末世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溥荷味的夏天

    溥荷味的夏天

    她,是一个有着万千宠爱的名门千金,他,是她的竹马哥哥,也是商业boss,在一次蓄谋意外中,她失去了他所有的记忆,待她成为国外知名作家兼ERB的总裁回来时,他开始再一次追求。她:……你有完没完。他:这辈子都跟你没完,你只能是我的。
  • 带上儿子做特工

    带上儿子做特工

    苏小念利落地潜进目标的酒店套房,三秒打开了保险箱。小念扬起纯真无比的小脸看向身后的苏染尘:“妈咪,你又慢了二十秒。”主卧室传来暧昧的呻吟,苏染尘一把捂住了小念的眼睛,低声说道:“小孩子不准偷看,妈咪进去宰了目标,小念在这等着。”“妈咪,你先别走.你忘了给枪装上销声器。”
  • 武印镇天

    武印镇天

    元之九品,凝丹通神,神玄九转,天之至尊。武之九品,玄武之灵,灵武化身,天武融天。武之极致,是为神印;元之极致,是为神武。黑衫少年离家三年,徘徊生死之间,身怀八方残印,以无上毅力成就无上印术!
  • 灵气复苏的名侦探柯南世界

    灵气复苏的名侦探柯南世界

    一次意外之后,王品穿越到了柯南世界,还有了个系统,正当他以为可以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系统却告诉他这个世界马上要灵气复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