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6700000011

第11章  呵护孩子的情感世界

概述: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其心理才是健康的,才不会被种种情绪问题困扰,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进行情感表达,将孩子的心理“垃圾”及时清除。

第一节情感的表达需要培养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智商,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智商高了,长大后成功的机会也就多了。因此,他们总是乐此不彼地想方设法去开发孩子的智商。如今孩子的智商普遍有所提高,竟比20世纪前半个世纪高出20个百分点。然而,在一代比一代更聪明的同时,今天的孩子在情感方面有许多都不如上一代。诚然,智商高对以后的成功会有利,但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决定着我们工作、交往、事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幸福。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

自古以来情感教育就是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的国学是人性之学,是最讲究情感逻辑的。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要从表达情感开始。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下一些孩子在相互交往中常常缺乏情感表达的能力,因而语言显得苍白无“情”。究其原因,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日里,我们听到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多穿一点衣服!”“赶紧吃饭!吃饱了吗?”“抓紧时间做作业!”“考试成绩如何?”“快去睡觉……”当然,这些都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可这些关心全然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灵和情感世界。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情感交流的大门就会关闭,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则越来越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灵因为长期缺乏情感交流而日渐空虚,不仅因此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且缺乏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以至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情感。

说到表达情感,我们中国人大多比较含蓄、害羞,不管是自己喜爱的还是憎恶的,都不善表达。我们常常看到外国人把“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令我感到厌烦”等这样的话语挂在嘴边,也常看到他们用微笑、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很少看到中国人这样,即便是对自己的父母,我们也羞于表达。一个拥抱、一个吻或者仅仅一句话,就能让父母感知到我们对他们的敬爱之情,可为什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我们大多数的子女却说不出做不到呢?在我们的内心里不爱自己的父母吗?不是的,我们只是不善表达,这跟我们所接受的情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小就接受到正确的情感教育,知道怎么样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知道喜欢就要大胆地说出来,那么,也就不会“爱在心口却难开”了。因此,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让他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孩子都特别喜欢向自己父母学习,如果你能在孩子的面前时常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比如“妈妈喜欢你”、“妈妈爱看你穿这件衣服”、“爸爸喜欢蓝天”或者经常给孩子微笑、拥抱等,那么慢慢的,孩子也就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了。喜欢了,为什么不表达出来呢?表达出来,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才会更好地享受生活,感悟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那天,女儿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对我说:“妈妈,我喜欢小李老师。”因为幼儿园里有两个年纪相差不大的李老师,所以孩子们就叫个子高的为大李老师,个子小的为小李老师。我对女儿说:“那你告诉小李老师了吗?”女儿摇了摇头。我向她说道:“你是真心的喜欢小李老师,那你就应该告诉老师,让她知道你对她的感情。以后喜欢谁,感谢谁,也都要及时说出来,好吗?”女儿高兴地说:“知道了,妈妈。”后来,小李老师对我说,女儿告诉她女儿很喜欢她,她听后很高兴,她本来以为孩子还小不知道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她还说,看来是她错了。

的确,人的情感的形成及其表达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并且幼儿期是情感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幼儿的世界是情绪和情感的世界。因此,对孩子的启蒙,首先就要从情感的启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也要以情感教育为基础。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我们每一位父母的责任。

第二节你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回应

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希望被重视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向你表达他的情感或在情感上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及时地回应孩子的情感,体现你对他的足够重视,这样做不仅能加深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能使感情更加丰富。如果你对孩子的情感表达置之不理,甚至报以否定的态度,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因此受挫而不再愿意向你表达自己的情感。慢慢的就会使孩子和你之间产生隔阂,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使孩子不愿再与他人沟通交流,而成为一个自闭症患者。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情感表达,及时地给予孩子相应的回应。

首先,再忙也要回应孩子的情感。有很多父母也都知道应该回应孩子的情感,可是一旦自己忙起来,就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要提醒父母的是,不管你有多忙,也要对孩子的情感回应一下。因为孩子还不明白你的事情要远远比他的情感需求重要的多,孩子只会在意他自己的感受。如果,你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置之不理,孩子的内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一位朋友说,她女儿的感情非常细腻,很敏感,当女儿兴致勃勃地向她讲什么事情时,只要她偶尔没有任何表情的回应,女儿就会显得非常沮丧,认为她没有认真听,于是停下来要求她认真地听自己讲。

可见,在孩子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时,他的心理是感受是敏锐的,会有一种受打击的挫败感,这种打击很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即便我们无法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工作,也要用语言回应一下孩子,让孩子感到我们是重视他的。

其次,不要漠视孩子的感受。也许有时候,在孩子看来事情已经足够他伤心了,可在爸爸妈妈看来却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能漠视孩子的感受,否则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毫不在乎自己的情感,就更谈不上与自己的情感表达相回应了。

琳琳的妈妈给琳琳买了一只小白兔,琳琳精心地照顾着它。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小白兔竟生病死去了。这时,琳琳很伤心,她地对妈妈说:“妈妈,小白兔死了。”妈妈说:“死了就死了,没关系,明天我再给你买一只。”没想到琳琳却哭起来说:“我就是很喜欢这只小白兔。”妈妈着急了,说:“兔子都已经死了,再给你买一只还不行吗?你到底想怎么样?”

琳琳对妈妈说小白兔死了,其实就是表达她的伤心之情,如果妈妈能对琳琳说:“妈妈知道你很用心地照顾了小白兔,并且还和它成为了好朋友。可是小白兔却病死了,这让你很伤心,对不对?”琳琳的感情就得到了妈妈的响应,她就很有可能很快地从伤心中走出来。很多时候孩子的感受,是需要父母陪他一同体会的,父母千万不要漠视孩子的感受。

再次,要顺应孩子的意图来回应孩子。俗话说“人心难测”,这句话不适用于孩子身上,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只要自己的孩子一说话甚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父母就明白孩子的想法了。此时,父母不妨顺应孩子的意图来对孩子的情感表达加以回应。比如,孩子不小心弄伤了自己的手指,他把受伤的手指举起来说对你说:“爸爸(妈妈),呜哇,好疼。”你知道他伤得并不重,如果伤得严重的话,他会很大声地哭起来,根本顾不上说这些话了。孩子之所以向你表达说好疼,是想以此来引起你的注意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此时你就应该表达出你对孩子的关心,询问他伤到哪里了,不仅给孩子的身体还要给孩子的精神上疗伤。没经验的父母往往会觉得这么做是小题大做,可是从孩子的眼光来看,即使是被针轻轻地刺了一下也代表着他受到了伤害,他需要父母的呵护,需要父母来疗伤。

最后,不要压制孩子情感的表达。有时候,孩子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恰好冒犯了父母,父母们会本能地对孩子的情感表达进行压制。这样极易使孩子不再向你敞开心扉,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埋藏在心里,于是,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越拉越大了。

及时地回应孩子的情感,是对孩子很好的情感教育,还能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节给情感一个合理的出口

“现在的孩子脾气是越来越大了。”不少妈妈这样反映,说自己的孩子稍有不顺心就乱发脾气,大声哭闹。我们人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只不过孩子的思想和个性还不成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因此才会时不时地会发脾气,这是常见的事情,情绪是孩子需求是否满足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映。如果你的孩子好发脾气,你不用过于忧愁,这是每位家长极有可能要面对的。你必须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学会控制情绪,让他给情感一个合理的出口。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会控制他的情绪和坏脾气,那么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就会伤害朋友,破坏感情,甚至更糟。

对于情感的控制,中国传统教育中也很重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就此作过精辟论断,他说:“君子制情,善于控制。小人纵情,忘乎所以。”意思是:品行好的人善于管束自己的情感,藏而不露。卑鄙的人放任自己的情感,得利时便会忘乎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教育人要懂得控制自己情感。

说到“控制情感”,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成年人的话题,而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它其实已经成了一项重要内容。

丹尼尔是我的一位美国友人的孩子,6岁时就上学了。上学没多久,妈妈就发现他好像长大了很多,明显的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一次,丹尼尔的爸爸因为某事在家发脾气了,丹尼尔从自己的小书包里掏出一张漫画拿给爸爸看,那张漫画的上方写着“保持镇静”几个大字,中间部位是一道公式:1+3+10=镇静。再下方就是一个大头娃娃在解释这道公式:“1”是告诉你自己,“要镇静,放松”;“3”指的是深呼吸三次;“10”的意思是让你“开始慢慢地从1数到10”。爸爸看到这张漫画后,止不住地笑了。丹尼尔一本正经地说:“保持镇静能使你采取负责人的行动。”丹尼尔的这一句话,让笑过后的爸爸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原来,这张漫画是学校里老师讲“控制情绪”时发的,要孩子们在生气的时候按着这个公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句话,也是老师教给孩子们的。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情感形成的关键期,虽然孩子的情绪发展和先天的气质有关,但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天生坏脾气”的想法,努力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情感一个合理的出口。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他发脾气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大人采取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孩子的脾气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次,到朋友家做客,吃饭的时候,朋友给女儿的碗里夹了一块儿肥肉,并对她说不能只吃瘦肉不吃肥肉,否则营养会失衡的。可孩子不喜欢吃肥肉,生气地撅起小嘴,把肥肉从碗里拣到桌子上,这时朋友看了一眼女儿,这一看不要紧,她女儿发起脾气来,把勺子向桌上一甩,转身离开了餐桌。我站起来想上前去劝说孩子,可朋友拉住我,让我坐下,并向我示意不要管孩子,还说一会儿孩子就没事了,如果有大人过去哄她,她就会没完没了。不出朋友所料,不一会儿,她女儿一声不响地又回到座位吃了起来。

当孩子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时,只要他的脾气不是太过火,对别人不造成损害,可以随便由他,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并没有什么好玩之处,慢慢的他的脾气可能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也许就很少发脾气了。如果这时,家长强加“控制”反而不一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对长辈不礼貌,或者砸物品摔东西时,你就不应视而不见了,而是应该采取措施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的利益,或者损害物品。等孩子长大一些时,则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缘由,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也可以教孩子一些消除压力和怒气的办法,比如:到操场去踢球、和小动物玩,或者画一幅人生气时模样的画等,教给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控制情绪,会给孩子以后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有利的影响。

第四节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人生在世,快乐和痛苦都需要有人分享、分担。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自己面对的是痛苦还是快乐,其实都是一种惩罚。分享,能使快乐加倍,能使痛苦减半。只有懂得与他人分享情感的人生,才是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生。

《孟子》一书中,关于孟子与齐王对话有这样的记载,孟子问齐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又接着问道:“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回答说:“不若与众。”其实,这些话就是教导人们要懂得与他人分享情感,把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分享,你才能真正获得情感的体会。每个人都有和他人分享喜怒哀乐的需求,孩子不仅不能例外,而且孩子的这种需求更加强烈。因为孩子的世界是情绪和情感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他更需要有人来与他一同分享。无疑,爸爸妈妈就是孩子分享的最佳对象。

和孩子一同分享他的情感。当我们大人遇到开心的事时,希望有人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悦;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想找个人倾诉。孩子也是一样,爸爸妈妈要学会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这样不仅会加深孩子对你的感情,获得孩子的信任,还会培养孩子健全的情感。因此,父母们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无论多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一个才一岁半的小女孩,她还不会用语言完整表达自己意愿。一次晚饭时,她从盘子里拿出一个馒头绕过爸爸妈妈,走到奶奶跟前,举着馒头给奶奶。当时,奶奶的手里还有半个馒头,就对这个小女孩说:“我不要,你放回去吧。”奶奶边说还边用手推孩子的胳膊,孩子虽然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悦,但她刚才喜笑颜开的小脸上立刻出现了阴沉的表情。这时,小女孩的妈妈知道女儿肯定是为自己的好意奶奶不领情而难过,妈妈立刻对孩子说:“来,给妈妈。”小女孩听到妈妈这样说后,又高兴地走过来,把馒头递给了妈妈。妈妈又对女儿称赞道:“宝宝,真乖!能帮妈妈拿馒头了。谢谢宝宝。”小女孩高兴地拍着小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喝粥了。

瞧,才这么点儿的小孩,自己内心的喜悦或是伤心,都需要人来分享,就更不用说再稍大些的孩子了。因此,家长一定不能忽视或打击孩子的情感,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情感,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活在快乐的家庭里。

别看孩子的思想和个性还不成熟,但孩子同大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我的一位同事,她每天傍晚到幼儿园接女儿回家,要路过一个街边公园。一旦女儿看到公园里有小朋友玩时,她就会要求去里面玩一会儿。每当这个时候,同事都会答应她,因为觉得女儿上了一天幼儿园,也该好好放松放松了。

那天,同事的女儿又要求去公园玩会儿。可到了公园里,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那里玩,同事的女儿却不同往常地找了一个偏僻的位置,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同事让她过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她也不去。这是怎么了?同事心想,女儿从来没有这样过。于是,同事弯下腰亲切地询问女儿原因。原来,今天在幼儿园里与她发生争执的小朋友也在那里玩。同事耐心地教导女儿,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再在心里计较也不会有用,而且还会增加你的伤感。你与小朋友的争执就是发生在过去,你应该把它像翻书一样翻过去。同事的女儿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时,同事又问女儿:“你想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吗?”同事的女儿说想。同事便鼓励她去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她高兴地向那边走去。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家长都要主动地与孩子分享他的情感,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引导孩子赶走不良情绪,健康快乐地成长。

和孩子一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孩子不仅有要别人分享他的情感的需求,也有分享别人的情感的需求。当你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时,也要告诉孩子,让孩子和你一同分享你的情感。不要认为孩子小,无法理解,就不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感游离于家庭之外,从而产生孤独感,也就不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你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与他人分享情感了。

分享情感,能够降低嫉妒的产生。如果你常常和孩子一同分享情感,那么孩子在情感的分享中也会学到做人的豁达,会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同时也会激励他自己不断努力、进步,让别人也为他喝彩。

第五节有朋友的孩子更快乐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非常看重。不可否认,大多数独生子女的智力与非独生子女的相比发展较好,然而独生子女往往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有着不合群、自私、娇气等表现,这些表现正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怎么才能避免孩子这些不良的表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让孩子在与其他人的接触中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情操。

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还小,没有必要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地交往范围就广了。虽然孩子长大后交往范围会广阔些,但是幼年形成的交往经验和习惯会对以后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重视。有调查研究表明,从三四岁起,孩子人际交往的需要已非常强烈,同家人在一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在他们的内心里非常渴望与小伙伴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的交往需求受到压抑,他们不仅会因此而感到孤独,而且还有可能形成怨恨、苦恼、焦虑等消极的情绪,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是家长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千万不可有等着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怎么样的想法,要知道家长的教育在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也已经注意到了“要注重交往的教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单从孔子的这一句名言,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很提倡结交朋友的。因为,交往不仅能促进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也极为重要。

目前,有很多家长已经注意到了交往对孩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也常常把“应该让孩子多多与他人接触”这样类似的话挂在嘴边,可一到实际行动时他们就是另一种样子了:经常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老实,会吃亏,或者担心别人把孩子“带坏”而限制孩子与他人交往。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孩子只有与更多的人接触,才能使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这样对他们形成独立、开朗的性格大有好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交友还有利于学习他人之长,以弥补自身之不足。作为家长要教导孩子在交往中多观察别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而对于别人的不足则要适当地提出来,并进行真诚的探讨。这样形成的友谊,必定会是长久不渝的。

家长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首先就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带孩子“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总是很宽阔,外面的世界也总是很精彩,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可以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有一位朋友,每到周末就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散心游玩,并且每次她都不会忘记约几个大朋友和小朋友。一次,我受邀和她一同外出游玩。她对我说,上个周末他们刚刚来过这个森林公园。我很诧异,上周刚刚来过,为什么今天又来这里呢?于是向她问道这个问题。她说:“地点是相同的,可人是不同的啊!”原来,她看重的不是景色和场所,而是与之接触的人。她说,前段时间她很忙,没有时间带孩子一块儿出来。终于有一天,她忙完了带着孩子一块儿出来玩耍,她发现以前开朗的儿子像是变了个人,见人不愿主动打招呼,也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时她才意识到带孩子多出来走走,让孩子与其他人多接触接触,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很有利。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活动里,有很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扩大孩子交往范围的机会。比如:在逢年过节走亲串友时,可以带着孩子拜个年,说上祝福的话;多带孩子到游乐园或公园里,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中;带孩子多去公共场合,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带孩子去超市或商场时,鼓励孩子自己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款等。

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带孩子“走出去”,还可以把他人邀请到家里来。当有人到家里时,要教导孩子以主人的身份招待客人,一个细微的举止,一句“请进”、“请坐”,不仅发展了孩子口语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合作的意识,增加社会交往的经验。

我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总归要面向大千世界,要与他人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不但可以使孩子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操。因此,家长们千万不可一门心思地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而忽视了孩子的社会交往。

同类推荐
  • 告诉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告诉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项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计划。我不建议那些爱子心切的妈妈去读一些所谓“素质教育”的图书,它们简直在说谎。但是这本书似乎并不是这样。本书是一本母亲书,它让你懂得如何去面对你的孩子。语言流畅优美,……在我们的母亲从嘴里讲出这些建议或者忠告的时候,我简直无所发觉,……它轻松得让人忘了这是一本“教程”式的作品。
  • 婴幼儿辅食添加宝典

    婴幼儿辅食添加宝典

    本书内容包括:新妈妈要从基础学习辅食添加的常识、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断奶后的营养餐、为生病的婴儿准备的营养餐等。
  • 孕妈妈每周健康方案

    孕妈妈每周健康方案

    本书以周为单位,详细介绍了妊娠期孕妈妈和胎儿的变化,并针对孕期生活、营养饮食、趣味胎教、适度运动等多方面内容,为孕妈妈讲解最全面的孕期保养知识,建立最科学的健康方案。
  •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通过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造就犹太奇迹的根本原因,告诉世人:犹太奇迹并非神秘莫测、不可超越的神话,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犹太人那样重视教育、抓好教育,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犹太人一样优秀,我们也可以创造出比犹太奇迹更辉煌的中华奇迹。本书通过各种案例和实例展现了犹太家庭的“真正的教育经验”,可以说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此书,您会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本书从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力、宝贝的社交能力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教育好孩子。
热门推荐
  • 魔君开始养猫之后

    魔君开始养猫之后

    泠筱一个苦命上班族魂穿到另一个可以修仙的世界。不是魂穿到什么惊世天才或是废材逆袭的大小姐身上,而是一只弱小可怜无助的小黑猫身上。泠筱:还能怎么办?将就过呗。于是她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个好主人可以开始过混吃等死的悠哉日子,结果快活日子没过多久,主人就被人囚禁了起来。自己好不容易逃了出去帮主人找人,又遇到了个人类然后被强行收养!?后来达成共识做他跟班,结果那人的仇家找上来了!唉……等等……一直被泠筱骗吃骗喝的这人好像是个大佬……可不能让大佬跑了,赶紧抱住!
  • 剑挽天倾

    剑挽天倾

    武修九境,一境一重天,看来自芦岭镇的楚逸如何用自己手中的剑成就新的传奇,留下新的传说......
  • 一生路途慢悠悠

    一生路途慢悠悠

    谁该获得长生,谁又是造物主?这是一段关于长生的故事......
  • 一个小公务员的梦

    一个小公务员的梦

    小公务员是机关里底层的一类,和其他底层众生在社会中一样。一次集体外出游玩,汽车上出现歹徒,平时耻高气扬的领导阶层和小公务员发生了奇迹般的转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与海的深渊

    云与海的深渊

    在历经大难后,韩衍回到了十年前,他决定要改写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但随着他的改变很多他不想改变的事物也发生了改变希望大家可以再书评区给我留下意见,谢谢了。
  • 重生异界萌萝莉

    重生异界萌萝莉

    清晨,床上的小萝莉缓缓睁开双眼......“咦?我不是死了吗?”我没死?我是谁?我在那?一脸懵逼的小萝莉突然脑内出现一阵细小的响声,紧接着出现了一个系统。在系统的各种任务之下,小萝莉走上了一条在B站当up主的不归路......(Q群:245055865欢迎来玩~)
  • 南少请转身

    南少请转身

    一朝重生影帝南安变成了南家少爷?挡我者杀无赦!在学校她是学霸,在外面他是娱乐圈大佬。形态任意切换,但却有时间限制。某天司徒玄捏上她的脸。“别装了,南辞小姐。给你一个机会,做我的夫人。”“我可以考虑一下,不说出你的秘密。”
  • 你感觉我很好欺负

    你感觉我很好欺负

    特种兵穿越平行宇宙,来到一个类似地球的古代历史中,只不过这时候的世界,处于最黑暗时刻,混战不断,英雄辈出!许多璀璨的文明被野蛮破坏,为了保住民族,保住汉家文明,主人公,不得不与天斗!与人斗!与各种势力斗!
  • 我只是很小的瞬间想起你

    我只是很小的瞬间想起你

    关于一部都市生活的题材,男女主角都是律师,为了事业和感情奋斗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