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79800000113

第113章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四

何缘时心解脱名爱耶。答时解脱阿罗汉。恒于此法。殷勤守护宝爱执藏。勿我遇缘退失此法。如一目人自及亲友殷勤守护宝爱执藏勿遇寒热尘翳等缘。令此一目更当失坏。彼亦如是故名为爱。谓钝根者于自功德为性宝爱过利根者。如诸女人于自男女。禀性慈爱过诸丈夫。复次时解脱阿罗汉于自解脱未得自在。多用功力乃能现前。既得现前欢喜宝重故名为爱。不时解脱阿罗汉。于自解脱已得自在。少用功力即能现前虽得现前而不极重故不名爱。复次时解脱阿罗汉功德容退。彼畏退故数起现前故名为爱。不时解脱阿罗汉功德无退。不畏退故不数现前故不名爱。复次时解脱阿罗汉。由信增道证故名为爱不时解脱阿罗汉。由慧增道证故不名爱。复次时解脱阿罗汉。性多调善人多爱乐故名为爱。不时解脱阿罗汉。性多刚强人不爱乐故不名爱。如今世人。性不利者多分软善人好亲附。性不钝者多分刚猛人不亲附。复次时解脱阿罗汉。无厌背圣道善根故名为爱。不时解脱阿罗汉。有厌背圣道善根故不名爱。厌背圣道善根者。谓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三摩地相应善根。此本论文虽不问答。而义有故今应说之。问何缘不时解脱名不动耶。答以体殊胜故名不动。如今世间殊胜饮食衣服严具说名不动。不为劣物格量转故。复次贪等烦恼令诸有情身心轻躁。令诸善根生[革*卬]离散故名为动。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为如是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复次贪等烦恼。能令有情于诸分位胜劣不定故名为动。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为如是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如勇健人无敌能动名不动者。复次不时解脱阿罗汉。于诸功德定不退失故名不动。如善射人射必中的名不动者。如契经说。佛告舍利子。若有苾刍苾刍尼等。成就不动心解脱末尼宝者。能断不善法。能修习善法问何故不动心解脱。说名末尼宝耶。答以不动心解脱。坚牢故。胜妙故。无过故明彻故。无垢故。清净故。难得故。可爱乐故。名末尼宝。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破无明闇故名末尼宝。如以光明末尼置闇室中。能破彼闇作显照事。如是以不动心解脱末尼宝。置相续中能破无明闇作显照事。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除烦恼尘垢故。名末尼宝。如清水末尼置浊水中水便澄净。如是以不动心解脱末尼宝置相续中。能除一切烦恼尘垢。复次以不动心解脱善安住故名末尼宝。如方等末尼随所置处即善安住。如是以不动心解脱末尼宝。置相续中。即善安住定无退失。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除贫乏圣财故名末尼宝。如无价末尼置室宅内能引财宝除诸贫匮。如是以不动心解脱末尼宝置相续中。能引圣财除乏功德。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饶益诸有情故名末尼宝。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随意所乐雨诸宝物充济百千贫匮有情。如是世尊以不动心解脱末尼宝。置不放逸无量幢上。随诸有情所乐差别雨。正法宝。能令无量无边有情离生死苦善根满足。由如是等种种因缘。说不动心解脱。名末尼宝。问若不动心解脱有如是胜事。何故世尊说不动心解脱名无减无增法耶。答依修行者平等说故。谓若东方有无量刹帝利子。南方有无量婆罗门子。西方有无量吠舍子。北方有无量戌达罗子。皆来归我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正信舍家趣于非家。于不动心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或不尔者。此不动心解脱亦无减无增故。复次依圣教功德无边说故。谓圣教中有无边功德。非唯有不动心解脱。假使此不动心解脱去亦不减来亦不增故复次依佛功德无边说故。谓佛身中有无边功德。非唯有不动心解脱假使不动心解脱去亦不减来亦不增故。复次为除众疑故作是说。谓大目连。于布洒他夜。摈瞻波苾刍。令出众外。时有苾刍心生疑念。勿苾刍僧令致减少。故世尊说。假使殊胜功德丛林众中。摈出不动心解脱者。我苾刍僧亦无有减。彼若来者众亦不增。况彼苾刍破戒犯禁。坏诸威仪远离白法。岂令清众有减有增。复次以不动心解脱不可退故说名无减。不胜进故说名无增。故不动心解脱虽有胜事。而佛说为无减无增。

诸时爱心解脱皆尽智相应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有闻说时解脱阿罗汉唯修尽智无学正见。便疑不时解脱阿罗汉亦唯修二。复有闻说不时解脱阿罗汉修尽无生智无学正见。便疑时解脱阿罗汉亦修三种。欲除彼疑显时解脱唯修二种不时解脱具修三种。复次前虽说二解脱自性。而未说彼杂不杂相。今欲说之故作斯论。此中时爱心解脱对尽智相应有四句。不动心解脱对无生智相应。作顺后句皆如本文应知。

问何等阿罗汉唯修尽智无学正见二无漏慧。何等阿罗汉。具修尽无生智无学正见三无漏慧耶。答有阿罗汉心善解脱非慧善解脱。有阿罗汉心慧俱善解脱。前唯修二。后具修三。复次有阿罗汉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狭小。有阿罗汉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广大。前唯修二。后具修三。复次有阿罗汉是奢摩他行。有阿罗汉是毗钵舍那行。前唯修二。后具修三。如二行二乐二欲二爱亦尔。复次有阿罗汉修止为先而入圣道。有阿罗汉修观为先而入圣道。前唯修二。后具修三。复次有阿罗汉以止修心依观得解脱有阿罗汉以观修心依止得解脱。前唯修二。后具修三。复次有阿罗汉得内心奢摩他。不得增上慧法观。有阿罗汉得内心奢摩他。亦得增上慧法观。前唯修二。后具修三。复次如契经说。二因二缘能生正见。一外闻他音。二内正作意。若外闻他音增上者唯修二。若内正作意增上者具修三。复次如契经说。有四法者多有所作。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前二增者唯修二。后二增者具修三。复次钝根者唯修二。利根者具修三。如钝根利根缘力因力。外分力内分力。说智闻智。应知亦尔复次若无贪善根增者唯修二。若无痴善根增者具修三。复次若以灭道智尽三界结者唯修二。若以苦集智尽三界结者具修三。复次若以无相道无愿三摩地尽三界结者唯修二若以空苦集无愿三摩地尽三界结者具修三。此中时爱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唯一刹那。尽智流注长时相续。从尽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不动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及尽智唯一刹那。无生智流注长时相续。从无生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罗汉皆修无学正见圆满。而非一切皆现在前。

问尽智无生智有何差别答且名即差别。谓此名尽智此名无生智。复次因是尽智。果是无生智。复次已作是尽智。因长养是无生智。复次未得而得。或已得而得是尽智。唯未得而得。是无生智。复次或解脱道或胜进道摄是尽智。唯胜进道摄是无生智。复次依之建立五阿罗汉是尽智。依之建立一阿罗汉是无生智。复次通利钝根者得是尽智。唯利根者得是无生智。是谓差别。问最初尽智是何智耶。有作是说。是苦类智。所以者何。诸瑜伽师观生死果而入圣道。观生死果圣道满故。如以毒箭射诸禽兽。其毒最初从疮门入。渐次遍身作毒事已。死时还从疮门而出。圣道亦尔。复有说者。是集类智所以者何。诸瑜伽师观生死果而入圣道观生死因圣道满故。一切生死皆果因摄。先遍知果。后遍知因。则生死道断不复相续名为苦边。评曰。应作是说。最初尽智亦是苦类智亦是集类智。若起苦类智尔时不起集类智。若起集类智尔时不起苦类智如契经说。诸阿罗汉如实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中我生已尽者。然诸生名显多种义。谓或有生名显入母胎。或有生名显出母胎。或有生名显分位五蕴。或有生名显不相应行蕴少分或有生名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或有生名显入母胎者。如说云何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众同分中生等。生入起出现。或有生名显出母胎者。如说菩萨初生即行七步。或有生名显分位五蕴者。如说有缘生。或有生名。显不相应行蕴少分者。如说云何生。谓诸蕴起。或有生名显非想非非想四蕴者。如此中说我生已尽。问此尽何生。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尽过去生。过去生已灭何复尽。若尽未来生。未来生未至何所尽。若尽现在生。现在生不住何须尽。答应作是说。尽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诸瑜伽师总观非想非非想处。三世四蕴离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大德说曰。我生已尽言。如世尊说牟尼观生尽。彼亦如此应别征问。而应答言尽未来生。以修行者受持戒禁勤修梵行。皆为遮止未来世生令不起故。譬如有人有三厄难。一者已受。二者正受。三者当受。诸已受者彼已受故不复遮止。诸正受者彼正受故不可遮止。诸当受者应以财货。或亲友力。或余方便。而遮止之。行者亦尔。诸过去生已灭故不须遮止。诸现在生正受故不可遮止。诸未来生修正加行而遮止之令永不生。故说为尽。梵行已立者。谓无漏行已立。问为学梵行已立。为无学梵行已立耶。答学梵行已立。非无学梵行。所以者何。无学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办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复次诸界趣生生老病死皆毕竟尽。故名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者。显无生智。问非一切阿罗汉皆得无生智。何故诸契经初。皆说阿罗汉不受后有耶。有作是说。佛于经中随有者说。而结集者通冠经初复有说者。结集法者皆得愿智无碍解等殊胜功德。观察世尊说诸经时。阿罗汉众若有无生智者。即亦说彼不受后有若无无生智者。即不说彼不受后有。后诵持者不善简别。故通诵在一切经初。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为不受后有。不说无生智为不受后有。故不相违。胁尊者曰。若诸烦恼未断未遍知者。皆不说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若诸烦恼已断已遍知者。皆总说为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

问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一一当言是何智耶有作是说。我生已尽是尽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无生智。或有说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是尽智。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无生智。复有说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是尽智。不受后有是无生智。问不时解脱阿罗汉。初起尽智唯一刹那无间。必起无生智。尚无二刹那尽智无间起无生智义。况有三刹那尽智后方起无生智者。如何今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是尽智。不受后有是无生智耶。答于一刹那尽智自性。义说为三非三刹那故不违理。胁尊者曰。此中四句不说尽智无生智。亦不说无学正见。但总赞说诸阿罗汉一切生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四种无别自性。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尽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办是灭智。不受后有是无生智。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办是灭智。不受后有是苦智。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遍知集。梵行已立是遍知道。所作已办是遍知灭。不受后有是遍知苦。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观集。梵行已立是观道。所作已办是观灭。不受后有是观苦。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证集。梵行已立是证道。所作已办是证灭。不受后有是证苦。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断集梵行已立是修道所作已办是证灭。不受后有是知苦。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舍因。梵行已立是得道。所作已办是证果。不受后有是知事。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无愿。梵行已立是道无愿。所作已办是灭无相。不受后有是苦无愿及空。

问何故名尽智。为缘尽故名为尽智。为烦恼尽身中起故名尽智耶。设尔何失。若缘尽故名尽智者。尽智唯应缘灭圣谛。不应说此缘四圣谛。若烦恼尽身中起故名尽智者。则无生智无学正见亦应名尽智。彼亦烦恼尽身中起故。答应作是说。唯烦恼尽身中起故名为尽智。问若尔。无生智及无学正见亦应名尽智。答若烦恼尽身中初起及遍有者乃名尽智。无学正见虽皆遍有而非初起。无生智非遍有。时解脱者不成就故。亦非初起。必尽智后方现前故。有作是说。此缘尽故名为尽智。问此缘四谛岂独缘尽。答以尽胜故独摽智名。谓四谛中灭谛最胜。涅槃性故是善常故。依之建立能缘智名故名尽智。

问有无漏慧离十六种圣行相不。设尔何失。若有者。识身论中何故不说。若无者品类足论当云何通。如说云何尽智谓我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彼十六中何行相摄。复说云何无生智。谓我已知苦不复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复修。彼十六中何行相摄。集异门论复云何通。如说我已尽欲漏有漏无明漏是尽智。彼不复当起是无生智。彼十六中何行相摄。此论见蕴复云何通。如说受乐受时如实知受乐受。此十六中何行相摄。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彼十六中何行相摄。答应作是说。离十六行相无别无漏慧。问若尔。善通识身足论。品类足论当云何通。答我已知苦不复知者。是苦四行相。已断集不复断者。是集四行相。我已证灭不复证者。是灭四行相。我已修道不复修者。是道四行相。问集异门论复云何通。答知三漏尽及不复起是六行相。谓苦非常及缘集四。问此论见蕴复云何通。答彼意不说知受乐受。但说知道即道等四行相。问契经所说当云何通。答由五种缘故作是说。一加行故。二对治故。三作事故。四相续故。五补特伽罗故。加行故者。谓瑜伽师先加行时作如是念。我当尽一切生。乃至我当不受后有。对治故者。谓瑜伽师修如是对治。令一切生尽。乃至令不受后有。作事故者。谓瑜伽师作如是事。谓尽一切生乃至不受后有。相续故者。谓瑜伽师得如是相续令一切生尽。乃至不受后有。补特伽罗故者。谓如是补特伽罗易见易施设。谓一切生尽乃至不受后有。由此五缘经作是说。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非无漏观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后起此分别。有作是说。亦有无漏慧离十六行相。问若尔。善通品类足等。识身论中何故不说。答若诸行相现在有用能作胜事。彼论说之。若不尔者彼论不说。复次若诸行相能入圣道。得果离染尽诸漏者彼论说之。若不尔者彼论不说。复次若诸行相。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皆有。彼论说之。余无漏慧行相。唯在远加行道及远胜进道可得故。彼论不说。评曰。应作是说。无无漏慧离十六圣行相。

云何学明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佛告居士。如汝先以学智学见学明观四圣谛。今此耶舍童子亦以无学智无学见无学明观四圣谛。故此童子决定不复乐住居家。畜诸资产受五欲乐。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分别其义。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未说者今应说之。复次世间妄执种种咒论以为真明。谓支明事明兽明禽明瞿腊毗明刹尼迦明健驮梨明星明乌明孔雀明象钩明咒龙蛇明火明水明迷乱明等。及诸外论。世间于此起真明想。为遮彼意欲显别有胜义真明故作斯论。云何学明。答学慧。谓学位无漏慧。云何学智。答学八智。谓学位四法智四类智。云何无学明。答无学慧。谓无学位诸无漏慧。云何无学智。答无学八智。谓无学位四法智四类智。问何故名明。答通达解了故名为明。问若尔。诸善有漏慧亦通达解了应亦名明。答若能通达解了亦于四圣谛决择现观者乃名为明。诸善有漏慧虽能通达解了而于四圣谛不能决择现观故不名明。如顺决择分所摄慧。虽极猛利。而于四圣谛。未能决择现观。未能毕竟真实决择现观谛故。复次若能通达解了不为无知犹豫。邪见之所杂乱断见疑已不复令起。不增诸有生老病死。非身见事。非堕苦集。不增无明。永离烦恼魑魅魍魉者乃名为明。诸善有漏慧虽能通达解了。而无余德故不名明。复次诸善有漏慧。俱涉二品。故不名明。谓与明无明俱作三缘故。如人与己怨亲交涉非定名亲。复次诸善有漏慧与谤明者俱。是苦集世间品摄故不名明。问若善有漏慧不名明者。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说有三明。一宿住随念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后一可尔前二云何。答前二亦有少分明相故假名明。谓违烦恼故。不杂烦恼故。顺胜义明故。引无漏明故。是故尊者妙音说曰。于三明中唯漏尽智是胜义明。余二能引胜义明故假立明名。复次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际法故。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槃性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知前际流转法故。第二明知后际流转法故。第三明知还灭法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除前际无知故。第二明除后际无知故。第三明除涅槃无知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除蕴愚故。第二明除有情愚故。第三明除法愚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知诸有情前际。由如是业死彼生此因果相续。第二明知诸有情后际。由如是业死此生彼因果相续。第三明知诸有情由如是道能尽诸漏隔断因果。唯此一种是胜义明。前之二种是世俗明。复次如是三明皆能随顺厌舍生死。皆能引发殊胜功德。皆能趣向毕竟涅槃。故名为明。而实明者唯无漏慧。问何故六通中三立为明。三不立为明耶。答神境智证通如工巧处转。天耳智证通唯能取声。他心智证通唯取自相无胜用故不立为明。后之三通皆有胜用故立为明。胜用者。谓皆能随顺厌舍生死。皆能引发殊胜功德。皆能趣向毕竟涅槃。问云何后三通皆有此胜用。答第四宿住随念智证通。见前际事深生厌离。第五死生智证通。见后际事深生厌离。第六漏尽智证通。既厌离已欣乐涅槃。由此皆能随顺厌舍生死。乃至皆能趣向毕竟涅槃。复次第四通见前际自衰损事深生厌离。第五通见后际他衰损事深生厌离。第六通既厌离已欣乐涅槃。由此皆有前三胜用。复次第四通见前际种种相续诸蕴界处深生厌离。第五通见后际种种散坏诸蕴界处深生厌离。第六通既厌离已欣乐涅槃。由此皆有前三胜用。复次第四通能除常见。第五通能除断见。第六通既离二边安住中道。由此皆有前三胜用。复次第四通能引空解脱门。第五通能引无愿解脱门。第六通能引无相解脱门。由此皆有前三胜用。由如是等种种因缘。后之三通皆有胜用。故六通内偏立为明。集异门论作如是说。有三种无学明。一无学宿住随念智证明。谓知诸有情行有相续无学智。二无学死生智证明。谓知诸有情自业胜劣无学智。三无学漏尽智证明。谓知漏尽无学智。问漏尽智证明。是无学法故可说为无学智。前二明是非学非无学法。如何可说为无学智耶。答彼论应作是说。有三种无学明。又应说为无学者智。而不作是说者。应知无学身中起故。前二亦名无学。略去中间如牛车等。如施设论说。有二种三摩地。一圣二非圣。圣复有三一善有漏。二无漏。三无覆无记。此中善有漏定以善故名圣。非以无漏故名圣。若无漏定以善故及无漏故名圣。无覆无记定虽非善故无漏故名圣。而以圣者身中起故亦名为圣。此亦如是无学者身中起故亦名无学。及无学智。问前二种明学者亦有。何故唯立在无学位。答在无学位明义胜故。谓若说法胜则无学法胜非学。若说补特伽罗胜。则无学补特伽罗胜非学。复次无学者明胜不杂无明故。学者明劣杂无明故。不立为明。有四种殊胜功德。一通二明三力四示导。如来身中漏尽智具四种义。谓漏尽智证通。漏尽智证明。漏尽智力。教诫示导。独觉无学声闻。漏尽智有三种义。谓除力义余三如前。如来身中宿住随念智及死生智有三种义。谓除示导有通明力。独觉无学声闻即前二智有二种义。谓是通明非力示导。学者及异生身中。即前二智唯有通义无余三种。有作是说。时解脱阿罗汉身中漏尽智唯有二义。谓通示导。非力非明。余二智唯有一义。谓通非余。神境智他心智一切身中皆唯有二义。谓通示导。天耳智一切身中唯有一义谓通非余。问何故如来身中有智立为力。声闻独觉身中诸智皆不立为力耶。答不可屈伏无障碍义是力义。声闻独觉身中诸智。犹为无知屈伏。及有障碍故不名力。曾闻佛与尊者舍利子一处经行。有一有情来诣彼所。佛告舍利子。汝可观此有情过去曾于何处为汝亲友。时舍利子。以初静虑乃至以第四静虑。宿住随念智观之。皆不能见。便从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定力观不能见。佛告舍利子。如是有情。曾于过去尔所劫前为汝亲友。彼时既远非诸声闻独觉境界故汝不知。佛又一时与舍利子一处经行。时有一人遇缘而死。佛告舍利子。汝应观彼当生何处。时舍利子。以初静虑。乃至以第四静虑天眼观之。皆不能见。便从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天眼观不能见。佛告舍利子。此人命终生某世界。彼处既远非诸声闻独觉境界故汝不知。问三乘漏尽既无差别。何故漏尽智二乘非力耶。答佛漏尽智胜妙猛利。非诸声闻独觉所及。虽俱尽漏而有迟速。如有二人各伐一树。一人勇健加用利斧。一人力劣又用钝斧。虽俱伐树而有迟速。故佛漏尽智立力非二乘。又二乘智虽能尽漏。有余习故不名为力。又漏尽智立为力者。不依能尽自身漏故。但依能令他身漏尽。谓佛善达如是有情。应依苦迟通行当得漏尽。乃至如是有情。应依乐速通行当得漏尽。由此方便为说正法。皆令漏尽故立力名。二乘不尔故不名力。

同类推荐
  • 燕山外史

    燕山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耻言

    耻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上遗闻

    江上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废柴逆袭:苏府二小姐

    重生之废柴逆袭:苏府二小姐

    转世新生,苏映然来到这样的一个世界:人类有多个种族于世间繁衍,同时各自以不同的本族生存方式改变自然。刚穿越来,本主逃婚在丹林。不巧又巧,被大兽鸟捉了去。特殊的体质让她从大兽鸟的肚子里安然无恙的走出来。最后,大兽鸟只好忍痛割爱。小崽子可以给你当契约兽……但还没完!兽鸟村管:“好啊,人类,让我瞧瞧你的本事吧。如果你能走出我们圣村的魔兽森林,我们就承认你。”去个森林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事呢?被魔斯追,摔到树上怎么不痛?下面有人肉垫...你见过会吸血的毛毛虫,会发光的蚂蚁,水至清才有鱼吗?这个世界就有。
  • 王牌杀手的我是女仆

    王牌杀手的我是女仆

    居然有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而且还是个女的!又还是一个女仆,不料,我却又被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的大小姐给救了,无奈之下,只能代替那个人继续为大小姐做女仆,但是,这一切怎么那么熟悉啊?
  • 记初的生活

    记初的生活

    这里新人論梟,大家可以叫我影子,第一次写文,文笔还很青涩,请见谅,望轻喷同时欢迎各位提出写作方面的意见,比如错别字与病句类的问题,我会随机拉黑〈并不〉然后改正〈前提你说的对〉,本文的初衷是为了记录在学校的那些美好时光,以便让青春不留下遗憾,其实我挺后悔小学的时候没有坚持记录学校的生活,现在每每回想起除了一些片段还清晰,但大部分却早已模糊了本文由真实故事进行描绘,但也会有些许细节是脑补〈?〉出来的,本文涉及的人物均化名由于作者是住校党,更新时间暂定周五晚十点左右,周六中午一点左右,周日早晨不定〈起床气太重〉~
  • 无名圣帝

    无名圣帝

    修人,修仙,修天地,天地一山,一山一人通天地。虽幻化无形,但为世间太平,众生心安。一鲸落,万物生。
  • 早安我的鹿先森

    早安我的鹿先森

    建筑系高冷禁欲男神VS文学系鬼马精灵女汉子江浔:"你要对我负责。"沈檀:"为什么?"江浔冷笑:"为什么?因为你撩到我了。"沈檀表示作为一个集美貌与魅力于一身的女子,一不小心把校草带回家,自己也很无奈。
  • 直男王爷傲娇妃

    直男王爷傲娇妃

    唐柒月跟着部门团建活动登山,不慎跌落山崖,本以为自己已死,却无端穿越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自己成了陌生家庭的三小姐上官柒月,在这个家里被小妈欺负,连下人都看不起她,为了生存她努力把自己伪装的柔弱处处忍让,本以为会这样忍受着过完一生,却没想到他的出现改变了她……
  • 那一年,你未娶我未嫁

    那一年,你未娶我未嫁

    第一年见到他,他只是个小乞丐,站在她家的门口,哆哆嗦嗦的将手中的碗伸向她,她看着可怜,就将他带回了家,陪他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在炉火旁为他跳着才学会的舞蹈,那年,她6岁,而他10岁,十年以后,她是宰相之女,而他,是当朝天子,十年之别,问君是否记得,那年冬天……那一年,你未娶我未嫁。
  • 居安不思微

    居安不思微

    连续两年梦到神秘的互联网大神周述微的过去,阮居安一时手贱,上网爆料。本以为充其量就算个狗仔,没想到,在他眼里居然成了间谍???还要跟他签订同居协议,否则就要数千万的抵押,阮居安只好识时务地连人带猫签字认输。前男友回国,阮居安的过去被揭开——她也曾张扬耀眼,只是心魔难破,才落得如今平平无奇的地步……幸好,周述微一直都在。一场针对周述微的阴谋开启,他对她避而不见,可他带她堪破心魔,走出过去,她又怎能放得了手?世界这么大,何其有幸,刚好遇见你。
  • 末世神仙系统

    末世神仙系统

    将旧书推翻重写,只为作品更好,希望大家喜欢。
  • 冷面夫君的无辜新娘

    冷面夫君的无辜新娘

    曾经,他是她的救命恩人。他结束了她流浪的生活,留给她辛酸童年一丝温暖的回忆。从此,在她生命中,他就成了唯一。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他的心里不再有爱,只有满心仇恨。他把所有的一切迁怒于她。他逼走她,从此消失于她的生命之中。十年后,他又出现——为了履行父亲所定的婚约。但,娶她,只为羞辱,只为仇恨,只为折磨……却未曾料,她的一颦一笑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她的善良真诚正慢慢融化他早已冰冷的心……当事实真相浮于水面,才发现所有的仇恨只是一个并不美丽的错误。面对曾经的伤害,他该怎么弥补?他是否还能换回伊人伤痕累累的心?推荐小秋的另一部作品《总裁,非诚请勿扰》有空来踩踩!小秋又开了新文《冷酷总裁的隐形娇妻》http://novel.hongxiu.com/a/258443/支持小秋的新作,有空去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