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远东问题总委员会通过议案,要求凡与中国订约或订有开矿、筑路合同的国家,或缔结有关中国协约的各国,须将约章、合同文件交与大会秘书处存案。
1月22日 北京政府发行特种盐余库券(又称“一四库券”)1400万元,拟以1100万元用于偿还各银行债款,300万元作军政费。
汉口江岸铁路工人俱乐部召开成立大会。
中俄开始通商会谈
1月23日 中俄开始通商会谈 本月10日,苏俄代表巴伊开斯赴北京政府外交部与中国代表李垣商谈归还库伦、恰克图事宜,提议中、俄、蒙三国组成一个全权委员会讨论解决三方面问题,并表示其奉命来华专为解决中东路和蒙古问题。本日,苏俄远东共和国政府将阿格辽夫改为常驻北京政府代表。刘镜人与阿格辽夫、巴伊开斯从即日起开始进行通商谈判。
中国代表提出:(一)中国于不得已时,可以越界保护侨民,但不参与战争。(二)华侨因俄乱所受损失,须由俄国政府担当赔偿或抚恤。(三)取消一切苛税。(四)中东路应由中国备款赎回,完全归中国管理。(五)乌苏里铁路前允交付中东路的材料车辆应即交清。(六)松花江和黑龙江的航行权归中俄合办。(七)库伦、恰克图应即交还中国,由中国派兵驻防。(八)取消中俄蒙以前所定协约。(九)在俄华侨缺乏粮食,应请设法接济,从优待遇。俄国代表回答:对于第一条不能承认,只能表示愿更加留意保护华侨生命财产。对于第二条,允许双方一起派人调查,如为俄国政府没收,愿予以赔偿;若因俄乱影响损失,则不负责。第三条,允修改华货人口苛税。第四条,中东路赎回一事,如各国不干涉,俄即予承认。第五条,同意交清。第六条,允许中俄合办。第七条,允许中俄商约成立时,交还库伦和恰克图。对第八、九两条,俄代表未作答复。
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 该会由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等26人发起。首任会长章鸿钊,生于1877年,字演群,浙江吴兴人,出身于贫寒的塾师家庭。1908年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先后任京师大学堂讲师、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北京政府工商部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等职。该会在本年内出版英文学术刊物《中国地质学会志》,1936年出版中文学术双月刊《地质评论》,并先后设立多种奖章和奖金,鼓励有贡献的地质学者。
1月24日 中日华盛顿有关山东问题谈判就日方一并归还胶济路电线和路产问题达成协议。
1月26日 北京政府发行“九六”公债 由于上年以盐余担保的借款远远超过盐余收入,北京政府财政部本日与国内外银行团签订一项总额为9600万元的盐余公债,俗称“九六”公债,拟主要用于偿还内债7000万元、外债2600万元。此事遭到一些地方督军和民众团体的反对。2月9日,财政部致电各省说明发行公债原委。电报说,此次公债的发行是为归还内外各银行的短期债款,采取八厘债券在于减轻国家负担;财政部历年所担负的债款每月在盐余项下仅还利息就要被外国银行扣180万,现在用债券偿还,每年所付款额不比以前多却是本息并付,七年即可还清;偿还债款时,财政部将请审计和商会派人以公开的方式协同办理,不会出现舞弊行为。同一天,北京银行公会亦通电公布“九六”公债内容和与财政部所订合同。事后,冯玉祥、吴佩孚、萧耀南、孙传芳等仍通电反对。
2月13日,北京成立国民监督财政会,决定发表宣言反对盐余公债,调查该公债内幕,警告银行公会,清查财政当局拍卖中国银行官股的行为,并派出代表吴鼎昌等赴财政部交涉。同一天,四国银行和美国银行代表团访问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张弧,对于“九六”公债仅用1/3整理外债不满,主张将来以关余作担保,发行4亿元公债。张弧回答时机尚不成熟。2月19日,吴佩孚电请北京政府财政部用“九六”公债发军饷,并反对以盐余抵债。21日,北京国民监督财政大会通电斥责“九六”公债违反约法,蔑视人民,指出,“九六”公债为还旧债而旧债的用途尚需审查;且银行与财政当局常常勾结舞弊,黑幕重重;政府无预算,即无举债理由;“九六”公债本息共达1.3亿元以上,国民负担过重,而一次发行公债,断绝七年以内一切要政的财源,实不可取。3月15日,该团体又揭发张弧与财政次长潘复勾结营私,要求停发“九六”公债。但北京银行界却要求尽快发行。5月16日,财政部宣布将原拟9600万元公债额改为8000万元发行,重申此公债可偿还内外短债,既可整理债务,又能救济金融,且化短期为长期,变重利为轻利,又可借此腾出部分盐余补充政费。6月1日,此项公债正式发行。
1月31日 中日华盛顿山东问题谈判举行最后两次会议,议定预备成立两个委员会,分别处理胶济铁路和其他问题,并议定通知休士、贝尔福牒文、山东全案条约及副约等。至此,谈判结束。
《学衡》杂志创刊
本月 《学衡》杂志创刊 该刊由留美归国的吴宓担任总编。吴宓与梅光迪等在美国留学时受到重视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的新人文主义学者白壁德影响,反对胡适、陈独秀等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因此将该刊宗旨定为“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在此宗旨之下,对于国学主张“以切实功夫,为精确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著其要旨。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而后来学者,得有研究之津梁,探究之正轨”。对于西学,主张博极群书,深窥底奥,然后明白辨析,审慎取择,“庶使吾国学子潜心研究,兼取并览,不至道听堡(途)说,呼号标榜”。该刊设有通论、述学、文苑、诗录、词录、杂缀、书评等栏目。主要撰稿人有柳诒徵、缪凤林、胡先骗、刘伯明、梅光迪、吴宓等。这些人形成了当时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保守主义派别,被称作“学衡派”。鲁迅曾发表《估(学衡)》一文,说:“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事非。”(《晨报副刊》,1922年2月9日)该刊最初由上海中华书局每月发行一期,自第62期起,改为双月刊,总共出79期,至1933年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