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33400000011

第11章 随机应变篇(4)

英迪拉所盼望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各派之争到了白热化程度,而且裂痕很深,很难弥合,这对英迪拉非常有利。由于她在一开始就采取了静观的策略,各派对她比较放心,她几乎没有受到攻击,在公众心中仍保留着完美的形像。看准时机,英迪拉决心马上出击。她像救世主一样来到辛迪加派面前,辛迪加派在她的争取之下,决定支持她参加竞选,因为她现在几乎成了惟一的完美的候选人,她是尼赫鲁的女儿,闻名全国,任何地区或党内任何派系都对她没有特殊恶感。凡是那些由于德赛专横刻毒或思想保守而担心他来当政的人,也都认为联合起来拥戴英迪拉最好。英迪拉得到的支持日益增多,势力日益强大。她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把大多数党员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德赛的政敌中,那些既不愿支持南达,又不甘心支持恰范(另一位候选人),也不甘心支持辛迪加派的人,似乎颇愿意投英迪拉的票。国大党执政的十个邦的首席部长,经过辛迪加派的疏通,也都公开支持提名英迪拉。他们的联合声明实际上是指示他们那几个邦选举出来的议员们都投英迪拉的票。南达看到十个邦的首席部长都支持英迪拉,知道自己败局已定,马上退出了竞选。只有德赛仍决心要与英迪拉见个高下。

德赛开始在竞争中对英迪拉进行谩骂和攻击,试图激起英迪拉应战,抓住她的破绽予以进攻。然而,英迪拉让他大失所望。她的态度仍如初始那样谦逊有礼,其风度让公众更加满意。大选终于进行了。果如所料,英迪拉在526名党员投票中,共获得355票,而德赛仅得169票(两张废票)。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聚集在议会大厦外面,庆贺她全面大胜。

英迪拉成功之处在于她在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时善于守拙,隔岸观火。同时,善于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周旋,利用其矛盾,寻求对自己的支持。最后终于以弱胜强,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撒切尔化敌为友

1975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后,立即把目标对准了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官邸。但是,刚刚过去的竞选斗争中,撒切尔夫人与希思两军对垒,裂痕颇深,保守党的内部团结受到了严重损害。

在英国这种国家,欲当首相必须是一个政党的党魁,因此,党内的夺魁斗争一向十分激烈。争夺各方常常是撕破脸皮,竭尽排斥、贬低和打击之能事。撒切尔夫人不赞成希思的政策主张,先是支持基思?约瑟同希思竞选,继而又亲自向希思挑战,使希思感到她有意与自己作对,心中大为不快。但竞选期间,希思的人马故意打出“我支持杂货商,但不支持他的女儿”的口号,把撒切尔夫人的家庭身世也翻出来,作为攻击目标。这种作法,当时使撒切尔夫人十分气恼。双方的对立情绪一度达到空前的程度。

撒切尔夫人当选后,认识到为了团结全部力量参加首相大选,必须弥合与失败者的裂痕,恢复保守党的团结,稳定自己的后院。由于希思在党内追随者不少,势力不能小视,他又在国际上声望较高,影响颇大。没有他的支持与合作,要战胜执政的工党,有较大困难。撒切尔夫人为了获得希思一派的支持,主动地摈弃前嫌,表现出一种虚怀若谷、不念旧恶的气量。

她获胜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去拜会希思,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她领导下的影子内阁。但被一口回绝。她不灰心,其第二个行动是请希思手下的总督导员怀特洛出任保守党副领袖,怀特洛接受了邀请。由于撒切尔夫人的做法符合许多保守党人的心愿,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接着,撒切尔夫人于1976年10月的保守党年会上再次主动发出和解的信号。她在讲话中赞扬希思过去的政绩,在政策主张上作了一些调整和修补,又采纳了希思的一些观点,使两派在对内对外政策上明显接近。在此情况下,希思也就发表了对撤切尔夫人“完全相信”,支持影子内阁的内外政策声明。至此,撒切尔夫人在党内的领袖地位便最终确立了,为登上首相宝座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统治者胸怀宽广,才能招天下人归服。一个统御他人的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虚怀若谷既是重要思想作风,又是谋略手段。“君子之德如风”,宽容大度必能感召部属,赢得人心。撒切尔夫人的做法正是显示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素质和风度。

卡洛斯平息哗变

1981年2月23日下午6时当西班牙众议院正在议会大厦举行会议时,200名荷枪实弹的民防军官兵突然包围了大厦,中校特赫罗?莫利纳率领20名士兵冲入会场,将全体阁员及各党派主要领导人300人扣为人质。与此同时,军内极右分子遥相呼应,巴伦西亚地区的第三军区司令米兰斯?德尔博什中将宣布戒严,并且派军队占领了电台等部门。全国处于混乱之中。

在这严峻的局势下,作为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像征的卡洛斯国王以其过人的胆识沉着应变。24日凌晨,国王亲自出面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以稳定人心,并以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身份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采取紧急措施平息哗变。此后,军队迅速进驻首都,把电台、电视台及军事要地保护起来。同时,宪兵及武装警察部队对政变分子实行反包围。国王还命令各部副大臣成立临时机构,会同军警领导人共同制止议会大厦内事态的发展。一切反政变措施进行得有条不紊、富有成效。

这些措施果然很快奏效,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军方宣布效忠国王,各大军区也纷纷致电国王,表示尊重宪法,维护民主。首都各界人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政变,在这种情况下,米兰斯?德尔博什中将不得不撤消了戒严令。叛军大势已去,只得在重兵围困下宣布投降。策划的政变仅持续18小时就破产了。两天之内,参与策划、指挥的20多名军人全部被捕并送交军事法庭。国王亲自主持了国防委员会特别会议,以处理善后事宜。在此之后,国王声望大增,民主势力得以加强。

大凡发动政变者,其主要策略就是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造成局势的动荡,以混水摸鱼、乱中夺权。因而当权者首先应该做到临变不惊,遇险不慌,沉着应变,稳定局势,断绝对手乱中取胜的计划,然后采取迅速而周密的措施扭转不利局势,不给对手留有喘息和反扑的机会,并安排好善后事宜,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竞选总统里根胜蒙代尔

1984年里根竞选总统时,已经73岁。他的对手是民主党的蒙代尔。蒙代尔是卡特当政时的副手,上过大学,当过兵,担任过律师和参议员,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只有56岁。

美国在总统竞选期间都要进行电视辩论。蒙代尔要求同里根进行六次较量。里根知道自己的体力条件不如对方,所以没有答应。两人经过多次讨价还价,达成协议进行两次电视辩论。第一次电视辩论中,里根处于劣势,蒙代尔稍占上风。这次辩论,蒙代尔的主要策略,是指明里根的年龄太大,难以应付繁重的内政外交活动。10月21日晚,双方举行第二次电视辩论。里根一开始就发动进攻。他说:“上次辩论中蒙代尔说我年龄过大。但我不会把对手的年龄、不成熟这类问题在竞选中加以利用。”里根的话使众人哈哈大笑。

在这次辩论中,新闻界认为里根占了上风。民意测验表明里根和蒙代尔的得分是6比4。

里根在这里应用了正活反说法。话的表面是“我不会”,然而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实际上是在骂蒙代尔太年轻、不成熟。在这次辩论中,里根不仅报了一箭之仇,而且给选民留下了思维敏捷的印像。

艾伦迫使黑格辞职

理查得?艾伦是美国的一位老政客。他曾在尼克松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过职,后因和基辛格争吵而辞职。里根上台后,他又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黑格是里根政府的国务卿,一向自视甚高,在政府里树敌不少。由于政见不一致,加上黑格又是艾伦老对头基辛格的密友,因此,艾伦一直想除掉黑格。

艾伦采取了暗箭伤人的办法。他利用工作之便,常向报界散布一些有关黑格的谣言。他决不让记者说出自己的姓名,又要让记者强调这是引自“白宫权威人士”的消息。所以,有一阵“黑格地位不稳”、“可能辞职”的流言传得十分广。尤其令黑格气愤的是,1981年11月3日,《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引用白宫人士的话说,里根总统有一个对下属官员不满的名单,其中头一名就是黑格。文章还称“国务卿一只脚踏在香蕉皮上,随时可能从内阁里滑出去。”

艾伦借新闻界暗地里散布了如此众多的流言蜚语,再加上其它打击接踵而至,黑格不久便辞职了。

同类推荐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是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领衔一线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汇集教育的所思所感,并通过典型事例,探讨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教育理想的书。本书从让人刻骨铭心、感动良久的故事入手,阐明: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育者、每一个教育主体、参与者等都具有无限的可能,具有无穷的潜能。发现这些可能和潜能,并用爱与责任去激发它们,就能成就精彩的教育。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新闻业的怀乡病

    新闻业的怀乡病

    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许知远从新闻从业者的视角,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媒体精神。作者回看这个行业的往昔时,在书中漫生出来的尊敬、怀念,以及乡愁般的忧伤,对于今天的新闻从业者和媒体研究人员都不无借鉴作用。
  • 学校径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上)

    学校径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上)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陪伴式关系

    陪伴式关系

    细水长流的爱情.............吧
  • 邪郎君害臊大侠邪郎君

    邪郎君害臊大侠邪郎君

    一场戏剧性的盛会,奠定了他们羁绊的一生……君子与小人,正道与邪魔,究竟谁才是坦荡无遮?道貌岸然、名门望族,真亦假,正亦邪,难辨难辨,对错难分阴谋阳谋一切尽在掌控,聪明如你,运筹帷幄,为何倾心害臊笨蛋?
  • 男孩女孩之情牵我心

    男孩女孩之情牵我心

    岁月如歌,年华如水,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你可曾还依稀记得那个曾经的恋人,记得那一段魂牵梦绕的岁月。那时的爱情,就像一根线,牵着恋人彼此的心,它看不到,摸不着,却时时的能感觉得到,那是一个温柔电话,一句轻轻的问候,牵着一颗爱着的心……
  • 錡龙宫三公主

    錡龙宫三公主

    “啧啧,堂堂皇上,在这儿吹着冷风是等谁呢?”某女问“等一个会嫁给我的姑娘。”“不知道她肯不肯答应嫁给我。“那姑娘嫁给你有什么好处呀?“什么好处都有,你看我一表人才,还是个皇帝,优点一大堆,专情啊,博学啊,温柔啊,耐心啊都数不清,至于缺点,如果太帅也算的话,就这一个。”“这么好啊?”“当然啊,不这么好,敢娶天下最好的姑娘吗?”某人很自信啊!而且太奸诈了啊!“没有媒人,姑娘可不会随便嫁的。”“你看,天和地,都是媒人啊,他们亲眼见证。”“那,聘礼呢?”“江山为聘!”
  • 御龙惊天

    御龙惊天

    古老的种族传承至今,他们依旧默默守护着大陆的和平。他们与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也有着不一样的种族矛盾。在罪恶面前,他们便是热血的战士。
  • 戊戌追杀令

    戊戌追杀令

    章京杨锐在军机处当值,太监阿昌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宣你觐见!”杨锐听了,不禁打了个愣惊,皇上要见我?他从窗口看了看天色,估计已近申刻了。凭直觉,他觉得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是皇上有重要的事!……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敬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汉昌先生共同编著,讲述了清末戊戌变法时的故事。
  • 弃仙化凡

    弃仙化凡

    那时锦绣年华,意气风发。今夕乾坤天下,孤独无涯。
  • 当魔法遇到倒霉蛋

    当魔法遇到倒霉蛋

    她是一个平凡的宅女,一心幻想穿越,有朝一日她终于穿越了,这一世,她只想好好为自己活,认真修炼努力赚钱远离麻烦。她爱财,却只爱自己赚来的。她不爱欠人钱,更不爱欠人情,因为感情晕个世界上最难还的东西,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她怕麻烦,所以尽量远离一切有麻烦的东西,贵族,不要当,那是麻烦;神兽,不要,那是大麻烦;帅哥,不要,那是更大的麻烦。这个人这么倒霉,自己跟他一起应该不会欠他人情吧,可是。。。。。。。可是,一切真的会如她的意吗,当遇到那个倒霉的人那天起,一切就偏离了轨道。他要是说他是天下第二倒霉,那就没人敢说是第一,有谁喝热开水被烫,喝冷开水被呛,天上掉鸟粪刚好掉头上,地上有狗屎刚好到他脚下,连鸡蛋都到他嘴里都能有骨头。可是,这一切,在遇到她以后,开始慢慢改变。本文一对一,不小白,不圣母,不惹是生非,感情坚定不虐,男女主一起成长。
  • 青歧

    青歧

    小城古巷有大罗,金仙立道踏山河。风云天地倏变幻,看我执剑颂豪歌。
  • 修真风云之路人甲翻身传说

    修真风云之路人甲翻身传说

    本想安安份份做个路人甲,这辈子就i乘坐在齐家这棵大树下老死,小心又小心的藏起了尾巴,终于还是暴露了……“救命之恩,你想我以身相许?”某人妖孽般一笑。“不要,你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