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90200000015

第15章 去往书店的路

裘山山

很早的时候,只有一种书店,就是国营新华书店。差不多每个城市,包括那些偏远的边疆小城,都会在最繁华的市中心,立一家新华书店,它和百货公司、人民公园、人民医院、邮局等,构成一个城市的心脏。记得当兵的时候,下到连队后的第一次外出,就先去找新华书店,找到了心里才踏实。其实那个时候,是买不起书的,一个月只有六七元钱。

我们连队有个图书室,但毕竟是20世纪70年代末,藏书极少,且大多是电工学、电路学之类(我们是通信连)。我发现图书室后,天天缠着连队文书打开图书室的门,很快就把里面仅有的几本文学书看完了。于是只要能请假进城,我就往新华书店跑,一钻进去就不想出来,一遍遍看着那些渴望拥有的书,暗暗吞咽口水。那个时候书店不是开放式的,你要某本书,只能让售货员取给你。如果你拿在手上老不买,售货员会不耐烦地说:到底要不要啊?只好尴尬地还回去。不像现在,就是不买,也能在书店里看上半天。

终于有一回,我过足了买书的瘾。

那是当兵第二年,我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一篇千字散文,得到了此生的第一笔稿费,7元钱。我一取到钱就请假进城,坐在公交车上,生怕7元钱被小偷摸了去,时时用手按着。到了站,迫不及待地冲到新华书店,就是那个我常常流口水的地方,然后土豪一样选了一摞书,全是我眼馋了很久的小说,中外都有。20世纪70年代末,书是几毛钱一本,很厚的才1块多,7块钱大概买了十几本。我拿回来,先把书捐给连队图书馆,然后再一本本借出来看(为什么如此?是因为第一次拿到其他战友没有的钱,不知如何是好)。没过多久,我又在军区报纸上发表了第二篇散文,这次字数多,拿到了8块钱稿费,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到新华书店去,又选了一摞书,再次捐给连队图书室,再次一本本借出来。

那两次去书店,可以说是我最愉快的出行了。去时兴奋不已,回来时幸福不已。我至今能清楚地想起那家书店的样子,它在街道上的位置,和它里面的格局。后来,我们连一个战友也去了,跑回来兴奋地告诉我:新华书店又进了一批新书,你快去买呀!他哪里知道,稿费没那么好挣的,我没有钱了。

幸运的是,在那不久之后,我考上了大学,终于有了随时可以免费看书的地方——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书多到让我目瞪口呆,单是里面扬起的灰尘,就足以淹没我。我一次次去,一摞摞借,过足了阅读的瘾。不过,我依然喜欢去书店,依然会从每个月的伙食费里抠出几个大洋,买上几本。总有些书,是你读过了依然想拥有的。

成都毕竟是省城,新华书店不止一家,还有专门的外文书店、古籍书店、少儿书店,等等。而且书店总是在最好的地段,规模也不输给百货公司。后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眼看着它一点点被流行服饰包围,被大小商场蚕食,最终被无边无际的喧闹淹没,直至消失。

就在新华书店渐行渐远的时候,无数的小书店应运而生,最繁荣最鼎盛的时期,成都市中心的展览馆成了书市,周遭一圈儿全是书店,起码有五六十家。都是极为简陋的棚子,却堆满了书。我们再买书时,就不去书店了,而是去展览馆。骑上自行车奔去,一家家地逛。有时为了找一本书,弯腰低头在无数家的小店里穿梭。现在想来,那才是最早的淘宝。感觉那个时候,全民都在淘书,全民都在读书。真是令人怀念。

记得有一回,我去买余华的《活着》,开始我问:你们这儿有余华的《活着》吗?被问的书店老板茫然摇头,好奇地反问我,那书名就叫《活着》?我说是。他说我们从来没进过这样的书。走到下一家,我简化了一下问:请问你们有余华的书吗?老板回答,我们没有语法书。我说不是语法,是小说。他说小学语法也没有。我没辙了,只好退出。这样问了一家又一家,大概问了十家以上,都没找到。

我走进最后一家书店。这家店里的文学书比较多,我在其中看到了很多自己认识的朋友写的书。我一排排地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那样子引起了书店女老板的注意。她走过来问,你想找什么书?我不抱任何希望地说:余华的书。她抱歉地说,我们只有《活着》。我惊喜地说,我就是要《活着》。

不知情的人听见这样的对话,还以为我们在比赛格言。

她马上将一本薄薄的、装帧很漂亮的书递到了我的手上。的确是余华的《活着》。我连忙付钱。为了感谢她,我还特意在她店里多选了几本书。女老板一边收款一边对我说,这本书的确写得好,我是从头到尾看完了的。你看人家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承受了那么多苦难,可是回忆起来还是心平气和的。真了不起。

我听了很感慨。随便一个女人,就给我上了一课。

再后来,展览馆那一圈儿书店忽地消失了,消失得一家不剩。就像它们莫名其妙火起来一样,也莫名其妙地没了。也许它们是散落到了城市深深浅浅的街巷里?

大概是新千年以后,我有了固定去的书店,就好像有固定去的美发厅、洗衣店一样。这家书店就在我们大院街对面,每次吃过晚饭散步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去这家书店。出大门,过马路,就到了。

书店很小,大概只有十几平方米,光线也不太好,白天都需要开灯。长方形的房间,书柜呈7字形摆放。书柜只有两米高,四五排的架子,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也许是因为小本经营吧,每种书都只有一两本,所以品种非常丰富,文学政治经济少儿,五花八门。书柜对面墙上,是各种期刊。那么小一个书店,也藏着乾坤。

遗憾的是,我忘了那家书店的名字,也许它没什么特色,既不是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也不是三味书屋。那个时候好多私营书店叫这样的名字。但店里的女店主我记得很清楚,是个30岁左右的清瘦的女人,很文静。

由于常去,女店主和我熟稔了,卖给我的书总是八折。有时我也买杂志,杂志是不打折的。有时我想要的书她店里没有,她就会替我去找,哪怕是已经下架的书、过气的书,她也会去找,而且百分之九十都能找到,就好像她是我的搜索引擎。一旦找到了她就打电话告诉我,我吃了晚饭去散步的时候,就感觉很有劲头。后来,我时常把我想要的书,提前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告诉她,像预订一样。

每次去我都要待好一会儿,有时候并没有想要的书,还是喜欢一行行地在书架上浏览。发现自己喜欢的书,就拿出来告诉她:这本书非常好哦。她会用心记下。那时,《我在天堂等你》销售还不错,她也进了好几本。一有读者买这本书,她会告诉人家,她认识这本书的作者。读者很惊喜,就请她索要我签名。她就答应下来,等我去书店时拿出来让我签。起初还有些忐忑,说这样不会给你添麻烦?我连说不麻烦,举手之劳。

其实心里面,是窃喜的。

2006年起,我学会了网上购书,就再没去那家小书店了,我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将它遗忘了。有一天收到当当网送来的书,忽然就想起那家书店了,很怀念,于是吃过晚饭就特意去看它。依然是走出大院,依然是穿过大街,却意外发现,它已经不在了,取代它的,是个小面馆。

我很有些伤感,站在那里看了半天,不知它是何时关掉的?也不知书店的女主人去了哪里?现在以何业谋生?

我无法否认网络购书的便捷,以及便宜。我甚至都不习惯再到书店架子上一排排找书了。有时候睡觉前突然想看某本书,下单,第二天上午就送来了。我为这样的便捷迷惑,忘记了去书店的路。所以,当听到朋友们在痛惜实体书店的消亡,或者谴责实体书店的消亡时,我总是心下有愧,不敢言语。因为那消亡里,也有我的一份原因。

曾经看到一句话,在书中遇见最好的自己。在我,是去书店的路上,遇到最美的自己。如今,不再走这条路的我,也不再美丽。

可是总有些变化,是我们阻挡不了的。

也总有些故事,留在了书店。

原载2015年5月26日《文汇报》

同类推荐
  • 磨坊文札(译文经典)

    磨坊文札(译文经典)

    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冈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声,还有都德他自己那著名的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山上的磨坊……所有这些极富南方色彩的画面,在法国文学的地方风光画廊里,以其淡雅的风格与深长的韵味而永具艺术生命力。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 晨窗集

    晨窗集

    符江的杂文和随笔我几年前就读过,但作为一本结集领略其全貌,还是在这次他将《晨窗集》交付出版社出版之前。尽管对他的作品风格并不陌生,但通读全文,仍为他的杂文、随笔、小品所显示出的内容的丰富性,多方面的知识性和健康的趣味性所吸引。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亲、可感、可读的难得的杂文、随笔、小品集。我想,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业余作家,能将如此丰厚、适合各种年龄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更令人感到可喜。
  •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一个孩子的战争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失误,这种滑落从儿子出生不久就开始了,无数失误的因累积成了“问题”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妻子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阻遏住了“重点”、“示范”的泛滥,什么时候废除了各自为政自立标准花样百出的金钱择校,废除了学生人格的分级、分层,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
  • 中国模特启示录

    中国模特启示录

    本书描述了中国模特的产生发展、各种模特大赛及模特选美活动的日渐高涨。这个世界带来了诸多的时尚风潮和美的冲击。千禧之年的到来,使得我们对20世纪的许多往事倍加留恋。也使我们能够以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跨越时空,回眸审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曾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模特现象。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俊美的模特为中国女性在自然、地位和权力,以及对美的认知方面,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种望梅止渴般的参照。同时,也不约而同地宣布了下个世纪的新观念——自强、自信、自然、健康、快乐。
热门推荐
  • 穿越成乞之莼枫忆寒

    穿越成乞之莼枫忆寒

    什么?!穿越?!啊,木关系,反正她无牵无挂。可是,犯二是种病!得治!很可惜,你中二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救!前世的殇,今世的缘。前世的遗憾,今世又能否圆满?前世有着太多的无奈,那么,就在这一世——活得潇洒,活得肆意!
  • 后画录

    后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崩坏里面修个仙

    崩坏里面修个仙

    刚入b站还未接受ACG鞭挞的萌新老司机上山给他妈采灵芝孝顺孝顺,顺便采集素材,不料带着外挂跑到一个崩坏的世界。 这一次他园了自己的仙侠梦。 仗剑东游,白马青山。 御剑前行,斩妖破邪。 即使平板仙陨,他也要担的起保卫神州的担子。 “即使需一手称托神州,我许剑凝照样无敌与世间!” “阴阳相争的格局中要打破,神州以后归我管了!” ps:每个世界有每个世界的准则,会对外来文明进行制衡,既然来了就得按照世界的规则来。
  • 姽婳画师

    姽婳画师

    既然上天给了她穿二代的身份,她若不能纵身江湖,掀起孽海情仇一片,招徕裙下之臣无数,如何对得住诸神的拳拳盛意,如何对得住爹娘望女成凤之心,如何对得住她寒窗十年的寂寞沙洲冷,所以,她决定了——人是七剑下天山,救万民于水火。
  • 落青意录

    落青意录

    里面的文都是些短篇的文,有古风的,也有现代的。这本书是自己平时突发奇想的一些文。每一个故事字数不会少于1w(大概),我只能说本文1v1,皆双洁。嗯……希望你们会喜欢。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悍世俏作女

    悍世俏作女

    曾小白说:来到这世上千万别客气,想做就立即去做,什么都要快,除了死。曾小白的工作丢了,爱情跑了,但她仍然顽强得如同野草。在曾小白眼里工作和男人一样重要,女人之所以工作是因为要寻找到一份美好的情感,一个平静的归宿,一份在这个竞争残酷的世界中的安全感。做什么都要先下手为强,包括男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不管是出身高贵还是低贱,想保持优越感赢得幸福,那就得“抛头颅洒热血”。
  •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愿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她,洛平安,本体为红桔梗的万年花妖。本生活在现代,却被降妖师连手封印在历史的某个异空间里。回到历史,她又如何继续她对他的千般爱恋。他:“女人,滚开。”她:“想要恢复法力就乖乖听话。”他:“你想怎样?”她微微一勾唇,轻笑:“吻我。”他:“混蛋,你休想~!!!”
  • 万物竞流

    万物竞流

    万族争霸,群雄割据。生灵万物如同一叶漂浮在大海中的小舟,一不小心就会被大海吞噬,万物竞流,只有不停的壮大自己,奋勇向前,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幸存。少年自小岛而出,带着年幼的弟弟妹妹,奔赴那充满硝烟的战场,寻父救母,披荆斩棘,战天骄,斗强族,只为守一方净土。
  • 同桌男神不好惹

    同桌男神不好惹

    高中学霸的她被他夺走——全校第一名次,从此她深居老二。更要命的是被他奴役三年,顶着风险和他同桌。大学苦逼的她又被他奴役四年,身边异性一个一个被他KO。绝地反击她决定把他卖了赚钱,谁知他突然对他说“别想了!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当然我也是你的”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