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1300000033

第33章 德国的道德教育(2)

三、启蒙运动与帝国前期的道德教育(17~19世纪):泛爱、理性与道德至上

17世纪初爆发了绵延达30多年时间的“30年战争”,这场战争源于新旧教之争。这场战争使德国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但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得到了发展。这一时期学校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政权机关进一步扩大对教育的控制,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进一步被削弱,实行用德语教学和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17世纪德国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虔信派(Pietism)的贡献,他们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要洗去先天之罪就需要经过基督教的教育,宗教生活的中心不在教义,而在于虔信和对同胞的爱。17世纪德国道德教育的另一个特别的“个案”就是出现于16世纪的骑士学校的发展,骑士学校格外重视道德操行的培养与训练,这从它所开设的课程就可以略窥一斑,如神学、伦理、民法、历史、地理、形而上学等。

(一)启蒙时代的道德教育

18世纪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发展飞速,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随之产生。他们在思想战线上对封建思想和宗教蒙昧主义开展了猛烈的进攻,提倡理性,认为理性是符合人性的自然之物,人遵循理性的行为是人的天性,要求解脱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神学和形而上学。崇尚科学,主张通过“启蒙”来改善世界。他们的努力也使18世纪的道德教育带上了当时启蒙运动这一时代的明显印记。启蒙思想是宗教思想与新的自然科学相互矛盾的产物,比人文主义前进了一步,起源于英法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及笛卡儿(René Descateo,1596~1650)。德国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和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tz,1646~1716)。康德早年就曾给启蒙下过定义:“启蒙是人们由其自我负咎的未成年期的出发点。未成年表示无力在无他人引导下运用自己的理智。自我负咎就是未及成年。其原因并非缺乏理智,而是缺少决心和勇气在无他人引导时利用自己的理智。Spereaude!鼓起你的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就是启蒙的格言。”这一时期许多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教育家的思想中都有着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精神,这里仅就其中的巴塞多夫、康德等人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一简要回顾。

1.泛爱主义——巴塞多夫道德教育思想

约翰·贝恩哈特·巴塞多夫(Johann Bernhard Basedov,1724~1790),德国启蒙教育家、泛爱教育领导人。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对真理之爱》的着作中。在该书中他否认任何神的训诫,只承认自然本身的启示,对于三位一体的神学论不屑一顾,主张对人和自然都应有博爱精神,一个人只有在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大家都得到幸福的情况下,他本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国家的幸福是同居民的共同幸福没有区别的,只有他人都幸福,个人才能谈得上自己的幸福。”1774年发表了四卷论教育的基本着作,阐述他指定的对儿童教育的计划是想通过儿童们与自然的直接接触来认识世界。他主张青少年应通过游戏和体育锻炼加强体魄和健康,大部分时间应在户外受到教育,而不是呆在沉闷的教室里。青少年在建立和管理自己的组织时,应有道德规范,并为未来生活学会一种职业技能。青少年们也应学习宗教,但宗教却不应像以往那样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开设一般宗教课,以克服教派之间的矛盾。德语和德国文学课程、历史和地理主要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引进体育课、劳动课和性教育课。在发表论着的同一年,巴塞多夫在德绍(Dessau)建立了一个“慈善”教育机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具有全面知识和大胆勇敢精神,使其成为有用之才。他的实践堪称启蒙时代加强青少年教育的楷模。巴塞多夫的思想明显带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色彩,即遵循人的天性进行教育,用鼓励代替体罚,让儿童在快乐中获得知识,重视体育、劳动、远足和演出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健康活泼地得到培养、训练与道德熏陶从而使其身心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2.理性主义——康德道德教育思想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教育家和科学家。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西方教育史上,特别是在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领域都堪称大家。他的德育思想对西方德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本人学识渊博,在自然科学、人的研究、哲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及政治学和历史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其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各个时期,都很重视德育理论的研究,他撰写了《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三部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德育思想,其他如《教育论》、《人类学》及《理性范围内的宗教》等也包括许多丰富的德育思想。康德提倡“理性”,希望借以促进人类的道德,建立理性国家、理性社会。他第一个在大学中开设教育学课,对普通教育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如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教育的任务是发展人的一切天赋,首先是发展人的善的天赋。教育应为美好未来世界造就下一代。应当为世界利益着想,使儿童身上所具有的善的萌芽通过教育得到发展。道德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陶冶,道德陶冶是以道德律为基础,与机械的管束甚至和道德的制裁都不一样,因为它与惩罚不相容。道德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道德品格的养成。道德品格意味着人的行动完全以道德律为根据,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使儿童知道分别善与恶。

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儿童和青年以下诸种品德:(1)自制力。使之能克制自己的情感,不要将愿望变成欲念,要把情欲丢在一边,做到自制,便有快乐。(2)自尊心。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尊严,但同时也要尊敬别人的权利与尊严。自尊才会有自信,不与别人相比,减少妒忌心。(3)同情心。要有在他人陷入困难时帮助他们的品格,要有平等的观念,戒除虚荣心。(4)义务心。

要切实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遵守法律。(5)保持热情。青少年要热爱一切进步的东西,自我及他人或国家和世界。

康德的德育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结合体,其德育思想又是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体。他的理性主义道德思想以后影响到了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在德国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康德的名字永远都是璀璨夺目的。

(二)帝国前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道德教育

18世纪后半期,在欧洲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德国却仍处于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时期,但在思想界、哲学界却在悄悄地经历着一场革命。这一时期由于民主教育理论与实用主义理论的冲击,宗教在德育中失去了垄断地位,世俗道德教育在逐渐发展。德国当时法令上虽然规定学校必修宗教课,但也深感光靠宗教课无法完成德育任务,在生产发展和培养新人的要求下,逐渐形成了以赫尔巴特式的学校德育模式为主的特征。

1.道德至上——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着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赫尔巴特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能用才智来衡量,而应该用道德来衡量。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将道德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五种观念,这也是一个完善的人所应具备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要求个人意志和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的各种束缚,使人的意志、理性和行动完全协调一致,没有内心自由就没有德行,德行只能是一个人内心理性所为。

完善。人总是在追求“完善”的过程中发展的,当一个目标达到之后,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人处于不完善而追求完善,追求无限。

仁慈。人们要以善意去协调与别人的关系,无私地为他人谋利益,不要与别人发生恶意冲突。

正义。要求人们当两种或数种意志发生冲突时,必须依据人们意愿协调所制定的法律条文和守法观念来解决争端,进行道德判断。

公平。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惩罚也要“公平公正”。

赫尔巴特还系统地阐述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伟大的原理。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但同时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德行的培养,学习知识是德行的基础,只有认识了德行,才会产生服从它的意志,并达到内心自由。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因而头脑必须得到激发。

道德教育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即管理、训育和教学。每个阶段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同,侧重点不同。特别是训育阶段,充分表现了教育者对形成学生道德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表现了赫尔巴特想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道德性格的教育主张。赫尔巴特德育观基本内容侧重于以下几点:

受教育者的被动性,德育的纪律性,顺从不违和惩罚性;

德育内容的传授灌输,这种灌输通过教师行为具有最高权威和以宣讲不可怀疑的训育教条以及强调绝对遵从来实现;

德育渗透于学校的教学教育等一切工作中。

赫尔巴特的代表形而上学时期机械社会机能的观点,保留有浓厚的宗教性和封建专制的色彩。既沿袭了宗教教育的主要思想,又顺应了大工业对人发展的要求以及满足变革德育和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从宗教中继承了一个类似于原始罪的儿童观。儿童具有粗野的一面,必须严加管束以服从教师或权威,培养绝对遵从国家、具有铁的纪律,适应大工厂千篇一律生产程序的、具有顺从人格的人。

2.福禄培尔与第斯多惠的德育思想

德国着名教育家、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对世界学前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学前教育及初等教育理论中也有不少可贵的道德教育理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后来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的教育计划。在计划中他的道德教育主要实施地是家庭,因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德国社会工作或教育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对人类纯真描述的道路起始于对家庭的纯真的描述。在家庭中实现着对立统一同一的辩证法则,即通过夫妇的结合来实现一个第三生命的诞生,儿童经历着自然的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体现着他的内心世界。而在家庭中他又特别强调母亲的作用。福禄培尔同样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使儿童不受干扰地自由发展。1840年他创建了德国普通幼儿园(derallgemein edeutschekind ergarten)来实践其教育理论,在他的教学计划中宗教和劳动教育明显地处于重要地位。

19世纪另一位德国着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f Diesterweg)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学的进步代表。

他倡导国民教育与师范教育,认为没有国民教育和自由人的教育,就没有进步和发展,国民教育就是人民的解放。他比较欣赏赫尔巴特的关于把道德作为教育目的的主张,并将真、善、美作为他的道德教育目的。第斯多惠认为德国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是公民和国家职员;先做人,然后做公民和公务人员,决不可颠倒。“在教育中我们是同人打交道,是教育人的问题。

因此我肯定地说,在人的教育中,一般而言,一切都取决于不违反人的本性,较细一点说,不违反个性。”同时他在1834年出版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Wegweiserzur Bildungfür Deutsche Lehrer)中也提出了对宗教教育的看法,主张首先应当激发儿童宗教意识和宗教精神生活作为未来专业教学的基础,至于他们将来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成为一个信徒暂时撇开不谈。同时他还提出了自己对教师教育中也应有道德教育要求的看法:“教师应该先在自己得到发展教育的情况下教育培养别人,教师要进行终身自我教育,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必须提高道德修养。”

同类推荐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重要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许多思维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生命的底层。西方文明科技带来的繁花盛世,却相对使现代人的心灵更形枯竭,不知所为何来?这样的反应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时迷失自我。《老子的生命智慧》以现代语言、贴近现代人的经验说解《老子》,浅显易懂,却蕴含至理,直探人心底层,追索生命的智慧,让老子这门探究生命底蕴的生命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走出心灵的桎梏,生命得以开展,寻求更豁然大度的天空。书中收录《老子》八十一篇全文,让我们藉此机会从头认识老子这位大师,在字里行间有自己的领悟。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热门推荐
  • 茫茫诸天是人间

    茫茫诸天是人间

    炎黄华夏可有长生?可有永恒?转眼沧海!转瞬天荒!亿万诸天茫茫!人间烟火至上!人族大能征战亿万界域,只为回首,便是人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小家悍妻

    重生之小家悍妻

    苗俏俏三十岁死于癌症,魂魄又在人间滞留十年。一朝魂飞魄散,意外地发现自己重生了,重在初为人妇的时候,重生在最好的年华,重生在上一世悲剧刚刚开始的时候。
  • 快乐的游戏冒险日记

    快乐的游戏冒险日记

    这不是我的世界吗?等等,这些是什么东西,这里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不是僵尸吗?怎么变成丧尸了,异形又是什么玩意?
  • 萤火与雪窗

    萤火与雪窗

    一个乖乖女的人生,因为太过简单,像一条直线一样没有波澜。这样的人生,固然单纯美好,可是,缺失了丰富跌宕,终究会不满足。乖乖女李婧,不可能像弗朗索瓦兹·萨冈那样身体力行地去生活的各个层面探险。她不会那么任性、那样混乱地生活,不会伤害那些爱她的亲人。乖乖女的内心不够强大,不抗击打,承受不起那种烈焰般的经历和伤害。
  • 两界神境

    两界神境

    叶玄,是一个又贱又帅又潇洒的学渣高中生。却莫名其妙遇到三个陌生人,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开启了通向另一个魔幻世界的大门……
  • 天启武记

    天启武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修为破天或拥有一切,亦或一无所有;或入武道巅峰,亦或坠落轮回。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
  • 满天星的等待

    满天星的等待

    暗恋是最心酸的事,男生暗恋一个女生,全世界都知道只有她不知道,女生暗恋一个男生,全世界都不知道只有他知道。“或许我们都太骄傲,骄傲到就这样错失了我们的爱情,如果当初我们都能袒露自己的心声的话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他对她说,都说暗恋的人最大的幸运就是恰好对方也暗恋你,但是不是这样的呢,两个互相暗恋都在心中默默坚守着他们的爱情的人,最后结局会是什么呢?
  • 温柔软语

    温柔软语

    外表高内心闷骚学霸和中二少女的故事。男主贺阳:我不懂爱,我也不相信爱,以前的我生活昏暗暗,没有阳光,是你的开朗,让我明白什么是爱,让我明白如何去爱一个人。遇到你之后,我便想把所有的温柔软语说给你一个人听。女主林子葵:我是向日葵,你是阳光,我向阳而生。微笑的面具下藏着一张哭碎的脸,在外人眼里,我开朗乐观是开心果,向日葵。但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是多么自卑,多么黑暗,多么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终于有一天你奋不顾身的走向我的内心,我想问您变得主动。我爱你,所以,我会披星戴月不辞万里,抛下一切奔向你。
  • 君洛召唤师

    君洛召唤师

    一场车祸,一世的魂魄便消散在世间。陌生国度,就连生存的法则都是陌生。学院之内,众人嘲笑,她不置一词。众人笑我,便让他们笑去!何为道?何为强?心中又恨!却是只能隐忍。一句废物,断了所有修炼的门路!奇异的体制!到底是福是祸?“你不是废物!你是废物中的废物!”哼!废物又如何!废物也有废物的修炼方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