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着一个与外人隔绝,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的世外之地。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世外之地呢,其实在历史长河中是有的,甚至是现在也存在着,只不过依旧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难以寻找,或者说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也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不过相传这个桃花源里的人们,是由老子教化的,老子当年离开函谷关之后,几经周转,找到千余名朴实之人来到了这里,用毕生之力,把自己的思想教化出去,希望构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但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并没有说明,而这一点也是桃花源的关键所在,是思想上的源头。那么历经几千年的更迭,思想的碰撞与演化现在究竟成什么样子了呢。
这里的人们依旧朴实无华,过着自己自足的生活,住着原始的房子,倒是也能够冬暖夏凉。环境很是美好,蓝天白云,天空中没有一丝的杂志,偶尔有几只轻快的小鸟飞过,倒也是生动的点缀;河流也是那么的清澈,不乏有几个耄耋老人,在清晨亦或伴着晚霞在河边垂钓,几个顽皮的孩子,往河里扔几块石子,惊吓了将要上钩的鱼儿,老人们也不生气,只是冲着他们笑了笑,便就继续安心的垂钓了。这里的人们跟他们的祖先一样,一直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生活节奏也是那样的慢,天黑了,便也睡了,天亮了,便也起了,男人们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女人们在家织布,教育孩子。人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到一丝的烦恼,是那么的安详与平静。邻里之间也是那么的和谐友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里的人们活的很长,平均能达到200岁,也不乏有到300岁的。他们的生活习性,作息规律与季节丝丝相关,如在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他们便会夜卧早起,光步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应春气。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符合自然规律,不改变,不违背而是去适应于促进,与自然这种不可描述的慨念共同进步。这里的生活也是那么的平静,平静的像这里的湖水,没有一丝的波澜,人们好像无欲无求,好像什么也不在乎,没有私心,没有丑恶。
如此看来,这里确实是可以成为一个世外桃源了。但是他们并不是没有追求。与自然相处,顺应自然趋势,感受自然的力量,获取自然的力量,最终永生与自然间,这是他们永恒的追求,那么说自然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讲道一样,不可名状,每个人对自然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去田园里耕种农作物,用心去耕作,去感受理解自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里的土地肥沃,结出来的粮食甜美可口,物产丰富,而经常耕种农作物的人仿佛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力量,能够与农作物进行交流,知道如果顺应农作物生长,所以他们农作物的产量远远比用机械耕种的产量多。那么这种人便悟到了自然中种植农作物的道,至于道深道浅,全因个人修行。同样的,悟出养蚕之道的人们,养的蚕的蚕丝质量高,做出来的衣服舒适好看,不沾杂物,细而腻,亮而柔。当然,也不乏有悟出多种道的人,全凭个人的天赋与后天的努力。
然而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这里的人口越发的广大,思想上也减有了分歧,但是最终的理想依旧根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按照对修道方式的理解,最终形成了三个大门派,分为密道,禅道,显道。密道派系认为,修道是有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