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之后,便是大宴。这本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夏启自然会遵从,而且对于忠心自己的一班属下,以及来至天南海北的特使,夏启更是将这次宴会的规格提到了最高。
设宴紫宸殿,本来就是一种高规格的宴会,在场这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只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参加这次国宴。
而国宴上,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些丰富的佳肴,更是让众人目瞪口呆,为这些菜品的构思忠心敬佩,更是不少人夸张大呼着“能吃如此佳肴,此生亦无憾亦。”
当然能够拥有这些精美菜品,都得归功于拥有着后世无数宫廷名菜的信息的夏启,琳琅满目的各式点心以及各种精心烹饪的色鲜味俱全的菜式,顿时将大家的胃给勾住了。
作为后世之人,自然难以忍受汉末的烹饪技术。
即便被时常告诫要“君子远庖厨”,可依然无法阻止夏启培养出一群大大的超越汉末厨艺水平的大厨来。
也正是夏启这超越当今的厨艺文化水平,而以蔡文姬为首的夏启后宫之中,如今也是人人都有一手好厨艺,让吃的‘简单’的夏启,也能够感叹身为上位者的好,有口福,可以餐餐吃到名菜,而且可以吃到天天不重样。
夏启很是自信,自己这一次宴会所展示的菜品必然会给大汉天下,主要是大夏国民的厨房来一次巨大的革新。
“民以食为先,”这也正是夏启精心筹备的民生大事之一,有了饮食文化的革新,百姓才可能拥有更高的幸福指数。
而赐宴紫宸殿,夏启更是要将他打造成为对于有功之臣奖赏的一种极大荣耀,作为他示恩的一种方式。
毕竟夏启深知人在高位,分外凉;
虽然在嘴上要改口,从此称孤道寡,但夏启还真愿意自己的成为一个高冷的孤家寡人;
他也需要朋友,需要知己、需要有那么几人能够对自己推心置腹的人,在自己称霸的道路上,一直陪伴。
作为后世人,夏启当然更愿意和大臣们上演一出君臣相得的好戏。
希望与大臣们相处融洽。平日偶尔招呼几个心腹大臣在紫宸殿中聚聚餐,喝上几杯小酒,谈天说地的闲聊,缓解缓解心情。对于有功之臣,不时的召来宫中犒劳一番,用宫廷中这些养生的美食来弥补他辛苦为国而留出的血汗,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他们的重视,心甘情愿为大夏效命。
饭桌文化本就在中国根深蒂固,夏启自然不愿意错过这种既可以收大臣忠心、又可树立体桖官员的明君形象这种能够一举两得的举措。
在大家吃得香甜之际,夏启却又开始为项羽的试炼任务开始发愁了。
没有任何的提示,自己根本就无从下手。
而且若是让项羽在野太久,说不定项羽便被他人得去了,那他的损失可就真的太大了。
夏启默默的在脑中将他所知的项羽的一生给回想了一遍。
项羽为楚国贵族之后,少年时曾言“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最终他学得了一身的好兵法。
陈胜吴广起义,项氏亦杀会稽太守响应,带兵反秦。立楚王后人为帝王,自称西楚霸王,鸿门宴上放刘邦,众叛亲离仓惶南归,四面楚歌兵败被围,乌江自刎。
“房师,汝以为项羽若何?”
夏启自知无甚头绪,便将问题引出来,希望在场这些学识渊博的名臣能够给自己一些提示。
他觉着酒杯,略显突兀的问话,倒是让大家明显一愣。
项羽这人,终汉一朝,一直都是被排在不被喜欢之人的首位,比秦皇嬴政还要高。
汉代儒家为什么都不是很喜欢他,蔡邕在此将原因说了出来:“《史记项羽本纪》有记载,项羽领兵的进行了六次大屠杀;”
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
第二次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新安大屠杀,坑杀秦军降卒20万。
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
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大劫掠大烧杀,逼反复辟后的齐国。
第六次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利害说辞,好不容易放弃。
而这些杀戮之举,却又全部都是战胜之后才发生的。
骇人听闻的屠城与杀降,六次!这种魔王,自然得不到儒家人士的喜欢。
而马日磾此刻也来凑热闹了,听他将项羽在政治方面的六大不堪娓娓道来。让夏启也不得不感触,这些汉代大儒水准可真不差,能够将项羽说得一无是处,还让人找不出话来反驳。
其一,复辟。一举恢复诸侯分封制,使当时中国重新陷入战火纷争。
其二,酷刑。恢复战国大煮活人的烹杀酷刑,对说真话者当即一锅煮。
其三,杀害。杀害郡守,杀害宋义,杀害楚怀王,杀害子婴,杀害全部嬴氏皇族。
其四,毁灭。火烧大咸阳与整个关中,大火三月不灭。
其五,盗墓。大掘秦始皇陵,地面建筑破坏殆尽,地下墓室严重摧残。
其六,劫掠。典型两次:对关中财货大劫掠,对齐地财货人口大劫掠。
而这事实,能够很好的证明项羽其人是一个完全变态,一位虐待狂,文明毁灭狂,阻挡社会进步的刽子手。
“这就是项羽,汉末大儒们眼中的魔鬼。”
夏启虽然知道项羽在当时的口碑并不好,但是没想到会有如此恶劣。
而项羽在士人的眼中干得最伤人品的一件事情,就是派人杀死了楚怀王。杀主的罪名,自然让他的品德降到了最低。
《史记索隐述赞》亦大表惊骇云:“嗟彼盖代,卒为凶竖!”
可见在司马迁等人的心目中的项羽,十恶不赦,杀人魔王式的人物。
“项羽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眼见着大家皆欲畅所欲言,更有人准备引经据典的开始长篇大论的说教,夏启赶紧出声将这种趋势给打断了,叹息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对于夏启这话,大家却也没有任何的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