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6400000028

第28章 邓小平军事发展观(2)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效应:(1)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教育训练具有极为深远的“聚能”效应;(2)遏制战争的爆发,教育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威慑效应;(3)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教育训练具有极其现实的实战效应;(4)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教育训练具有无可否认的社会效应;(5)培养军事和建设人才,教育训练具有不可忽视的成才效应。总之,从战略的高度看问题,军队的教育训练是在新的战略环境下,为达到我军乃至国家战略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战略手段。

2.教育训练是提高部队素质的根本途径

邓小平指出,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主要是靠教育训练。须知,现代战争非常复杂,其形式变化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领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军事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估计,目前正在研究的科学技术有90%以上具有重大的军事应用价值,高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未来战争很大程度上是软科学的对抗,谁在这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军事上的主动权。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战争正向着立体战、总体战、合同战方向发展,要求军事指挥员必须具有更高的指挥艺术。所以当今特别要重视加强诸军兵种的合成训练。实践告诉我们,现代战争,即使规模不大,时间不长,往往都是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单凭哪一个军兵种都将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要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军种之间,兵种之间,仅仅依靠编成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编成只是合成的基础,编起来了,未必能够“合”得起来。解决这个“合”的问题,就要靠教育训练。合成训练是在单一军兵种训练基础上的合练,是整体性的协同训练方式,贴近实战,能体现出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是现代军事应用于训练的高级形式。邓小平强调要注意合成训练,其实质就是要解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协同和指挥问题。此外,现代战争更加紧张激烈,对官兵素质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达到。所以说,教育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素质的主要途径。

3.加强教育训练是全面建设部队的需要

教育训练的战略意义,邓小平除了从战略环境的需要和教育训练的规律考虑之外,还看到了它在整个军队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长远意义。通过教育训练提高官兵的素质,是在我军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尽快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措施。部队的战斗力组成有多种因素,但最基本的是人与武器装备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教育训练本质上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技术技能等主观能动作用的,在促进人与武器的结合上具有独特的功能。目前,我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这种情况在今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内,不会有根本性变化。邓小平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加速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其力量投向很大程度上要放在教育训练、提高军队素质上。这与改善武器装备相比,花钱少,收效大,便于充分发挥我军传统的人的因素的作用,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事实上,我军建设中许多工作都与教育训练密切相关。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我军逐步建设成为一支机构精干、指挥灵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效率很高、战斗力很强的精兵,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其中的大多数要求都必须通过教育训练,从提高官兵的素质人手才能真正做到。所以说,教育训练在军队建设中具有牵动全局和关系全局的重要作用,是和平时期一项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三、注重质量建设,坚持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邓小平从现代战争要求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规律出发,提出了军队建设要注重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把军队搞精干了,才能提高战斗力。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因此,要高度重视军队的质量建设。

1.注重质量建设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

军队战斗力的生成与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数量,质量再高,也不可能形成很强的总体战斗力;同样,如果质量很差,数量再多,战斗力也不会强。现代条件下,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构成战斗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即人和武器装备在结构关系上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这就是:军队员额的比重相对下降,武器装备的比重相对上升,战争强度随之大大加剧。因此,在战斗力的生成与发展上,乃至在整个军事斗争的最终结局上,质量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邓小平指出,中国还穷,养兵不能太多;中国又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养兵太少也会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军队的数量与规模要控制在国家安全需要和国力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解决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不能只打数量上的主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提高效能水平。邓小平强调说:“质量问题是影响战争胜败的问题。”江泽民也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和武器系统效能的空前提高,加强我军的质量建设显得愈来愈重要,愈来愈紧迫。军队质量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必须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注重军队质量建设,要坚持四个原则,这就是:第一,要坚持“精兵”的原则。“精兵”,就是要把军队搞精干。一个是要压缩员额,再一个是要精简机关,还有一个就是全面提高官兵素质。从长远来说,重点是在提高官兵素质方面。第二,要坚持“利器”的原则。武器装备是军队质量建设的物质基础。要改进武器装备,我们要下决心搞出自己的、新的、顶用的东西。第三,要坚持“合成”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解决科学编成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解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指挥和协同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合成”就没有整体水平。第四,要坚持“高效”的原则。从机关来讲,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指挥水平;对部队来说,就是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电子对抗能力、野战生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归总起来,讲质量,就是要求军队具备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具备现代战争条件下所必须具有的整体效能和水平。

2.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

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因为在当前以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真正影响长远的,涉及未来反侵略战争大局的,是军队建设的科学技术含量问题。科学技术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军队质量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军队战斗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军队建设的科学技术含量,加速实现军队装备现代化,是邓小平根据当代军事斗争及其发展趋势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在现有的国力下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更要立足自己搞科学研究,自己设计出好的飞机,好的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为贯彻邓小平提出的指导思想,中央军委明确提出,谋划军队建设的未来发展目标,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军事意义,实行科技强军战略,逐步解决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问题。要改变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兵员数量来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思维方式,彻底克服轻视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错误倾向,把科技强军的思想观念牢固确立起来。近几年来,江泽民多次强调要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他说:“要依靠科技强军,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此可见,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发展高科技,走科技强军之路,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基本环节,是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保证。

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中央军委确定的科技强军战略,就是在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在人的因素、物质因素、体制编制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等诸要素中,把科学技术置于关键性的位置上。换句话说,科学技术是增强我军战斗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打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从战争存在的那一天开始,人和武器就是形成战斗力的最基本的两个要素,科学技术在两个要素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作用的轻重却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这样讲,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到了今天,人类社会的战争史已经进入高技术兵器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武器装备中科学技术含量比先前的阶段不仅有了显着的增长,而且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战争双方不再单纯地把能量释放规模作为战场拼搏的主要形式,而是强调把有限的能量有控制地精确地投射到打击目标上。武器已经具有智能化的高技术性能,战场空前扩大,作战空间高度立体化,消耗巨大,进程也大大加快。如果作战双方在武器装备上存在着“时代差”,那么要想“以劣胜优”,就必定有更多的困难,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代价。在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掌握大量高技术兵器的优势,把精确制导的巡航导弹、隐形飞机、激光武器、夜视器材和先进的战斗机、坦克、军舰,以及侦察卫星等大量地应用于战场,使得伊拉克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不得不以惨败而告终。事实表明,科学技术在今天的军事领域和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前所未有的,谁不正视这一点,谁就要在战争到来时陷入极大的被动局面。所以,江泽民告诫全军:“各级指挥员要刻苦学习高科技知识,掌握高科技技能,将来才能稳操胜券。”

第二,坚持科技强军,是解决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提高我军战斗力的关键。高科技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现代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因此,随着当前世界性军事革命的兴起,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当今的世界上,通过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来增强国防和军事力量,是各个国家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基本途径。由于我们是个大国,又是个穷国,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底子都很薄弱;加之中间还被“左”的错误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问题至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多次讲,同我们面临的更强大的对手比,我们军队和国防的整体建设水平仍然相对落后,主要问题是在现代化上还差很大一截。具体地讲,是官兵科学文化素质较差;部队武器装备水平较低;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所以,邓小平一再提醒全党全军,在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对手这个最基本的军事问题上,“从自己落后的方面去看看人家的,找一找差距,很有必要”。根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我军的现实情况,中央军委在80年代就明确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高我军战斗力,必须坚持科技强军战略。

科技强军不仅要求改进武器装备,而且还包括科学的编制,科学的训练,科学的指挥,科学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全军上下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普及科学文化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从人员、装备和编成上全方位地增加科学技术含量。坚持科技强军的战略和方针,我军现代化建设必将开创新的局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3.实行精兵政策,进一步提高我军的质量水平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是古今中外的治军之道。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为了争夺21世纪的战略优势,普遍在规划“冷战后时期”的军队建设,越来越注重实行精兵政策,提高军队质量。特别是由于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构成战斗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即人和武器装备在结构关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那种以数量优势弥补质量的思路,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由此,许多发达国家的军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通过精简军队,提高质量,增强军事实力。例如,美军1969年至1974年,裁减兵员近140万人,其主要方法就是压缩体制、编制。共撤销两个战区司令部,陆军撤销7个军级以上司令部,空军撤销两个集团军司令部、28个师级指挥机构,海军两洋舰队各6个司令部分别合并成了3个司令部,从而使战略空军、陆军防空司令部和海军系统司令部等兵种司令部军事人员减少38%。陆军器材司令部、海军器材司令部和空军后勤司令部等后勤支援司令部军事人员减少31%。日本一直坚持走富国强兵之路,各级指挥机构力求精干,它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全军的作战和训练,编制仅为117人,其中军人83人,文职人员34人。鉴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我军的实际情况,在1980年3月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要从面临更强大的对手来衡量我们战斗力的可靠性。“消肿”,精简军队,就是要把军队搞精干,利于提高战斗力。他说:“搞四个现代化也好,把军队搞精干、提高战斗力也好,都需要消肿。”根据邓小平的提议,1985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裁军百万的重大决策,开始了我军注重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伟大实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结合军队建设不断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了这条道路。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郑重宣布,“在八十年代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这一战略决策,对于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提高我军质量建设水平,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1926~2009)

    中国共产党宁夏简史(1926~2009)

    本书简述从1926年至今宁夏地区党的建设和发展史。以时间为序,广征博采,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记述准确、详略得当,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共宁夏党组织及广大回汉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历史,是宁夏党的历史的浓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念信念和区情教育的一本好教材。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转折年代

    转折年代

    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教程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教程

    本书根据新修改的宪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和近几年来作者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新的体会,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编写。本书是从代表履职的实际需要出发,规范了体例结构、明确了相关内容,力图为人大代表依法执行好代表职务和人大工作者开展好相关代表工作,提供一本较新的系统、规范、简明、实用的参考读物。
  • 全球可持续发展案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可持续发展案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5年9月,世界各国政府首脑达成一致意向:即“为了人类、地球和繁荣,所有国家和利益相关方都应当合作起来,共同行动”。本书道尽当今全球各大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点燃一盏明灯。
热门推荐
  • 命运轮回之黑光

    命运轮回之黑光

    这是一个没有结局没有开始的故事。黑之悲,苦,也谓之释放;光之爱,喜,也谓之掩藏。悲喜交错,黑光相连,轮回不止。力量,爱情,友情,亲情,羁绊不已。是谓之释放还是谓之掩藏。徘徊,犹豫,武断,直接,呐喊。谎言还是真实。一次一次受伤,一次一次哭喊。到底怎样解放轮回的命运。“这不是我的错!错的也是这个世界。我要颠覆世界。成为至尊王者!”可是我是王者吗?
  • 极尽成仙

    极尽成仙

    “一入仙途深似海,遥望绝颠未见仙。”一句在仙门流传万古的的名言至今传唱不绝,道尽了成仙有多么的不易。但在即便万年都不能见仙的年代,仙风依然无比鼎盛的大环境下,修士凡人皆莫不想成仙。曾经的少年天才,却在修行了六年之后都不能化开灵海,被家族同龄人称为废柴和怪物的少年邱元怀着踏上修行路的梦想,在不甘之下冒险深入飞仙禁地化开了灵海,由此开始了万古以来的成仙之路。
  • 雪花遇见天空

    雪花遇见天空

    十六岁花季,他们相遇。二十三岁回首,他们已成陌路。彼此之间唯一留下的,却只是那些支离破碎的回忆。十六岁的爱情,是场游戏,还是唯美青春爱情?二十三岁的爱情,是虚假可笑,还是命中注定?十六岁的他们。二十三岁的他们。能否挽救奄奄一息的爱情?【一场青春唯美虐恋,由此开始。】(悲情系列①)
  • 也许就在那一瞬间

    也许就在那一瞬间

    我们一起看过春花夏风秋叶冬雪,也踏过南水北山麓西岭,这相伴使我确信,无论走过多少风霜雪雨,穿过亿万星空和壮阔深海,我们终会抵达,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客修悟录

    影客修悟录

    “老周,你说这个大陆能修悟?”小童问。“可不是咋地,那神威榜上的大修悟者老厉害了,能划地成河、冰封千里。”老翁答。“这么牛波?那些飞来飞去的剑侠怎么样?”“剑阁主有言:持剑能何?杀人救人!为世间装波第一名言。”“曾有水系剑侠一剑烟雨十六州”“哇塞,老周你看我能当剑侠不?”“等你这句话好几年了,给,拿好这把剑。”老翁热泪盈眶。“这特么明明是个匕首啊?”小童拿着那把小匕首。“哈!剑客、刀客、侠客那都是招摇过市的花拳绣腿,唯有影客才是修悟录上的最强者!”“啥?啥玩意是影客?”“顶级刺客称之影客!”
  • 时光捕手

    时光捕手

    甲子地球,段伊宁进入时光老宅后获得了感知平行地球的能力,而成为一名时光捕手。这种能力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知途径;但,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真相扑朔迷离,叙事背景宏大,考验你想象力的时候到了……
  • 老公,不可以

    老公,不可以

    十七年,他亲手为她编织一条最甜蜜的回归之路。她在他温柔的布局里风回婉转,言尽风流之姿枝端绽放。妖娆寸许,温暖入怀。最浪漫的回归。最致命的凯旋。
  • 我一点也不适合当首富

    我一点也不适合当首富

    这是一本快乐的短篇。从受欢迎到更受欢迎,身为一个成年人,夏安对此表示: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夏安……全都不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