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64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纵观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有一条清晰的脉线贯穿其中,它有机地将邓小平理论系统化、整体化,又赋予邓小平理论显着的时代特征,这条脉线就是邓小平发展观。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同志在几十年的实践与总结、探索与研究、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高度概括而形成的思维观念,是对事物发展规律及本质进行深刻探究的思维方式,是对事物发展趋势及走向进行宏观把握和认识的思维形式。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思维结晶与研究成果,而且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党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着名哲言“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而且享誉世界。作为邓小平理论核心的邓小平发展观,则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对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定义与特征

邓小平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全面研究与把握邓小平发展观,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需要,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需要。由于邓小平发展观博大精深、高瞻远瞩,因此,在研究邓小平发展观时,必须从时代发展的视角,从全球发展的视野,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以便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发展观的内涵与特征,科学领会邓小平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1.发展观的科学界定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不断深化的。人类对发展的认识同样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从经验认识向科学理念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通常对发展的认识思维可分为三个层面:发展经验层面、发展科学层面和发展观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由低到高,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发展经验层面是较低层次的发展思维,它是指通过实践而得出的经验总结,但没有通过进一步实践来验证其正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发展经验层面是对事物发展的表象认识,并未对该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行科学把握。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党曾认为只有通过“抓革命、大批判”才能“促生产、大跃进”,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便是经验层面的发展思维,是一种缺乏理性的思维和未能进一步实践验证的初级的、表象的思维。尽管有时经验层面的思维也可能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符合客观规律、科学思维,但这往往属于偶然与巧合。

发展科学层面是较高层面的发展思维,它是通过反复实践检验,证明发展的思维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思维,因此,它对发展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桎梏,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这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维便是发展科学层面上的发展思维,它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正确把握,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正由于科学层面上的发展思维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它对事物发展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

发展观层面则是最高层面的发展思维,它是对客观事物科学的、系统的认识思维,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科学总结,对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把握,而且是对事物发展特殊规律的把握,对客观事物发展的超前把握以及对客观事物发展的宏观把握。因此,发展观与发展科学相比较,发展观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更具宏观性和全面性。发展观作为发展理论的核心,不仅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对发展理论乃至其他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2.邓小平发展观的定义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高度概括和精湛提炼,是邓小平发展思维的高度升华。邓小平发展观首先是社会主义发展观,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只有发展才是惟一的出路,才是硬道理,才是检验我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在当今时代、当今世界,谁不发展,谁就没有出路,谁发展慢,谁将被淘汰。因此,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才有出路。而用较完整和系统的定义概括邓小平的发展观,我们认为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发展的进程中把握机遇,加快发展,能快则快,过几年上一个台阶。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协调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亦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学范畴的体现和归纳。

3.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在长期的实践与总结、探索与研究、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高度概括而形成的科学思维观念,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继承性和创新性,侧重性和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本土性与全球性,则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1)继承性和创新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发展观,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发展理论,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科学精神的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因和外部条件及其发展规律,形成了特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固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因素所支配,但在纷繁诸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最本质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要素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正所谓“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向全人类宣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指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公共占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全体劳动者进行联合劳动,根据整个社会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将不再存在;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以便过渡到无阶级社会。但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下半叶,除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只存在72天的巴黎公社外,并没有一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如何才能实现马克思所描述的宏伟蓝图,列宁在马克思发展观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富有成果的探索。

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宁,根据时代特征和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发展学说。并将此理论付诸实践,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同时,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现状,又创造性地提出以新经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指出:“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社会革命,但我们无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或基础都没有估计过高;相反地,我们当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认识到:如果我们先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那也许会更好一些。”列宁还认为,由于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就是说,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在政权基本巩固以后,工作重心就必须转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但十分可惜的是,列宁的新思想新观点并未得到正确有效的贯彻。长时期以来,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被禁锢在“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的僵化模式之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经过中国人民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上,毛泽东进行过艰辛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矛盾,发表了着名的《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着作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有关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有关政治发展的“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以及涉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特别是毛泽东在对党的八大政治报告稿的修改中指出,目前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依靠业已组织起来的勤劳勇敢的6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工作,以便克服我国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面貌,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据此,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就是说,党的八大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的政治路线。党的八大所确立的政治路线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鲜明地提出,要“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但可惜的是这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并未得到很好贯彻和坚持。1958年的“大跃进”,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阶级斗争扩大化,以及后来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均严重地干扰了党的八大正确路线的贯彻。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发展理论,坚持了马克思所确立的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和发展方向,坚持了列宁的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论,坚持了毛泽东曾倡导的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的发展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路线,并开拓性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只要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邓小平还敏锐地提出,要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从而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扫除了思想禁区和精神桎梏,确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也正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的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侧重性与全面性

同类推荐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邓小平论述中共党史

    邓小平论述中共党史

    书稿探讨邓小平对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贡献。主要介绍邓小平的中共党史学思想、邓小平有关党的重要会议的论述、邓小平对重大问题的论述、邓小平对重大党史事件的论述、邓小平对党的领袖论述、邓小平著作的史料价值。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本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商品和价值、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资本及其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积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巫医

    大巫医

    人的一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主宰巫星的巫王,因为手下十二祖巫的背叛被暗杀,灵魂穿越到现代流浪儿身上,被医馆的美女刘雨欣救回。巫云为报答救命之恩,留在医馆解决掉接二连三的疑难杂症,为寻凶手,重新修炼,且看巫王如何在花花都市走向巅峰。
  • 未曾失去

    未曾失去

    “相公抱抱,木啊。”蠢逼的红凉拥有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军团,最好的朋友军团,她还需要怕么?“羽杳相公,几生几世,我依然爱你”
  • 我或将成就不朽

    我或将成就不朽

    我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直到我死之前一直都是。……我现在的脑子有些乱,等我先把这条断掉的手臂接回去再和你们说。
  • 青春,加速跑

    青春,加速跑

    这是一部青春小说,唯美、浪漫系列,讲述了......
  • 校花之绝品保镖

    校花之绝品保镖

    高见,他贱,他手握长剑。贱是对生活的调侃和洒脱的姿态,剑是责任和守护,也是热血和情义。他可以俯下身体,也可以顶天立地。
  • 这该死的温柔

    这该死的温柔

    八年前,她追着他说了九次的喜欢,却都遭到了拒绝,她黯然离开。八年后,她回来了,他已经织好了情网等她落网。爱情何去何从?幸福的齿轮开始转动,她会否依旧溺死在他那该死的温柔里?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战道苍龙

    战道苍龙

    年少时便成为天才,但却为何突然沦落为废物,坚毅的性格让他愈挫愈勇,最终逆天改命,吞噬万物,九天十地之间成为最强战帝
  • 一仙一逍遥

    一仙一逍遥

    灵宿大陆,仙宗林立,修仙者数以万计。而成者却十之一二矣。今有少年,再次踏上升仙之道。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修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