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无知”的智者,他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是笑话!我什么都不懂。”他曾经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画了两个圆圈,一大一小。他对他的学生们说,大圆好比是他,小圆好比是某个学生,圆的面积代表知识,圆的周长代表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他们的无知面。圆的面积越大,相应的周长也越长,这就表明知识越丰富的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苏格拉底一再宣称自己“毫无智慧”,同时又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神谕,即当他向神殿提出“有什么人比我更贤明”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一个人比你更贤明”。
如果将哲学看作一个人,他正是这样一位大师。从其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博大的智慧胸襟的角度看,哲学真的无所不知,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从千年前的奇思妙想到当今的智能科学,无一不为哲学所关注。然而,从事物的具体性和特殊性的角度看,哲学又是一无所知的,他无法告诉你几千年前的世界是怎样的,也不能告诉你机械是怎样运作的,甚至不能具体地告诉你心脏是如何活动的,相对于科学,哲学又是一无所知的。
读过蒲鹤年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颇有所感,“大实若虚”与“大伪似真”,谈论了丁肇中先生的“无知”与一位“万能科学大师”的“无所不知”。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最常给出的回答是三个字——“不知道”。他曾解释:“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要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
曾有则有趣的寓言,一位自命不凡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智者,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地理、哲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将所有难题摆在老人面前,让这位众人口中的智慧大师以一句话将所有问题回答出来,老人笑了笑,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这位自命不凡之人其实还是未能难住这位“无知”的智者。
真正的学问到了最高处便是“无知”。学问充实了以后,自己却感觉到空洞无知,这才是有学问的真正境界。
无所不知而又一无所知,正所谓“绝顶聪明绝顶痴”。
懂得去珍惜求到的真正智慧
在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佛法的时代,曾经作过婆罗门,这位婆罗门不仅品格清高,而且与众不同。于是,释迦牟尼便产生了访求佛法的愿望。那时,正好忉利天王在天宫看到了这一幕,于是想要试试他是否是真心地想求得佛法,于是忉利天王化为长相极其凶恶的罗刹鬼,找婆罗门说法,但是仅说半偈(印度古代的习惯以四句为一偈)。婆罗门听了罗刹鬼所说的半偈很喜欢,要求罗刹再说后半偈,罗刹不肯。婆罗门极力恳求,罗刹便向婆罗门说道:“你要我说后半偈,也可以,你应把身上的血给我喝,身上的肉给我吃,我才答应你。”婆罗门为了求得佛法,立刻就答应说:“我甚愿将我身上的血肉给你。”罗刹以婆罗门既然诚恳地允许,便把后半偈说给他听。婆罗门听到了后半偈,真心地觉得十分心满意足,不但自己欢喜,并且把这偈书写在各处,遍传到人间。婆罗门在各处树木山岩上书写此四句偈后,为维持信用,便想应如何把自己肉血给罗刹吃。于是他跑上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跳跃下来,自以为可以丧了身命,便将血肉给罗刹吃。罗刹看婆罗门不惜舍命求法,心中十分感动,当婆罗门在高处舍身跃下,未坠地时,罗刹便现了天王的原形把他接住,这婆罗门因此而没有死掉。罗刹原本就是忉利天王所变的,只是想试试婆罗门,现在看到婆罗门求法如此诚恳,自然是十分欢喜赞叹。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去珍惜。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的面前都曾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
然而,在寻求真理的通路上,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是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得可贵,也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伟大的意大利天文这家布鲁诺就是因为发现并坚持“日心说”而与当时宗教承认的“地心说”发生严重冲突而于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布鲁诺因坚持真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真理的魅力与吸引力是巨大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此而前赴后继。可见,那些得到真理、明心见性的人从真理中找到了自己的未来面目,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超越了生命、进而把握了生死。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了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因为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而退缩、只去关注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而生命充实的人。
在佛门证果最低限度的是阿罗汉。也是一衣一钵就能自足常乐,每天充满快乐并看破了人世间的一切假象。不执著于一切的外在从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解脱,真正的自由是不是失去了一切如金钱名利地位……等等。在高山上在旷野中一个人独处时,仍然喜悦,不改其乐。人应该追求这种喜悦、这种快乐。这才是从孔子、老子和佛陀获得的某些东西,也是我们一生真正值得追求的。
佛祖为了求得佛法而甘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以此获得真理和智慧;古人为了寻求真理而折柱强项;弘一法师为了佛法真理而甘愿放弃尘世的荣华高贵和功名利禄而潜心修佛。而我们已经不需要去像佛祖那样以生命为代价、也不必像弘一法师出家修行便也能去寻求真理,得享快偿而充实的人生。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是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知则问,好学的人还要勤问
学问学问,要学,更要问。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多向人请教,多向人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人生经验的所得,便是学问。清人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学与问犹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学习才会发现问题,切磋才能增长知识。真正的好学者,必定善于与他人讨论。正如《尚书》中所言:“好问则裕。”读书有了疑难问谁?师长、同事、朋友,不论年长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这全是肺腑之言。
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学习,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了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
“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