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97800000027

第27章 陈景润(6)

美国着名的数学家阿·威尔在读了陈景润的一系列论文以后,充满激情地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全院大会上,武衡专门表彰了陈景润,说:“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大会的都是世界上着名的数学家。

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收到信件以后,却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

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对陈景润说:“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们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

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

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

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毫不犹豫地牺牲了个人的利益,表现出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精神。

陈景润乔迁新居以后,仍然像以往一样,终日伏案操劳。他仍然在数论之海中遨游,搏击风浪。他希望把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研究得更为完美,要向那更为诱人的(1+1)发起最后的冲击。

在病中的顽强追求1984年,一位美国数学家到中国访问,主动要求拜访陈景润。陈景润在数学所接待了他。

当时,盛传苏联人已经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1),陈景润得到这一消息,很是伤感。

座谈中,谈及这个问题时,美国数学家告诉陈景润:这是误传。

这位美国客人礼貌而谦恭地解释说:“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如果能算出(1+1),第一个应当是你。”

后来,经过有关部门核实,这一消息确系误传,陈景润的心情这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陈景润证明(1+2)以后,世界上许多着名的数学家,都把前进的标尺定在(1+1)。

已在这一领域中遥遥领先的陈景润,自然希望能够继续攻克(1+1),为祖国争光。

其实,从70年代初期开始,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景润时时关注着世界数学界的动态。

陈景润知道强手如林,世界如此之大,不知道哪一天会从一个并不出名的地方,突然杀出一匹黑马,令所有的数学大家们都目瞪口呆,利索地把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摘走。

正因为如此,陈景润知道自己必须赶快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抢在洋人的前面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才能够为祖国争光……可是,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陈景润度过了三千多个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却依旧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他回首往昔,自然十分伤感。

正在这时,命运之神又无情地给了陈景润一个沉重的打击。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上街去魏公村一家书店寻找近期的有关资料。

大街上熙熙攘攘,广告林立,令人眼花缭乱。陈景润却无心去浏览身边的街景。他低着头,一边走路,一边思考。

一个小伙子骑着一辆自行车,从远处急驰而来。他太自信自己的骑术了,以至于没有把手按在紧急刹车把上。当他看到前面有人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一个衣着朴素带着眼镜的中年人,已经倒在这个小伙子的车前。

车轮还在旋转。被撞倒的人却完全昏过去了。

这个小伙子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吓得双手颤抖起来,他急忙去扶被他撞倒的人。

这个被撞倒的人,就是陈景润。

此时,陈景润身受重作,他后脑勺着地,头上有血,隆起一片肿块,脸色苍白。

“你是谁,什么单位的?”小伙子语无伦次地问陈景润。

陈景润无力地说:“我是……陈……景……润。”

陈景润刚说完这句话,就又昏了过去。

小伙子惊呆了。

陈景润被送到医院时,头上冒虚汗,处于半昏迷状态之中。经医生初步确诊:后脑严重撞伤、严重的脑震荡。

陈景润被撞伤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中关村,传遍了北京城。

成千上万的人们都在为陈景润的健康和生命忧虑,为我国着名的数学家遭此意外而感到悲伤。慰问信、慰问电话像雪片一样飞向中关村。

这次车祸,是对陈景润的健康一次致命性的损伤。陈景润的大脑受到严重的损伤。

但陈景润并没有被这次打击击跨,他用顽强乐观的精神与命运之神进行殊死的搏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陈景润出院了。他本来就多病的身体,经受这次严重损伤,犹如雪上加霜,更显得瘦弱了。但陈景润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这年夏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访问中国,他慕名找到陈景润。

陈景润的英语水平不错,不必借助翻译,他和这个外国数学家谈得十分投机。

当这位德国数学家和陈景润谈到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时,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

来访的外国朋友并不感到突然和意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他十分理解陈景润此时的心情。

陈景润的助手李小凝也端坐一旁。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

此后,陈景润仍然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进数学所那被称为“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只是人们已经深深了解他的习惯,一钻进资料堆中,就舍不得出来。每到下班时分,值班的同志都要细心地去搜寻一遍,以免重演把陈景润反锁进资料室中过夜的事情。

陈景润在加快速度,他用自己生命的最后力量,顽强地在科学的险峰上攀登着……1985年后,陈景润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经医生检查,陈景润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

此时,陈景润全身僵直,手脚颤抖,吞咽困难,只有头脑还是很清醒。

陈景润并没有因为身患恶疾而停止工作。他时常靠在病床上,指导他的学生,或者用生命的余力,思虑着数学中的问题。

病魔无情地折磨着陈景润,但只要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感到充满着活力。

陈景润在刻苦钻研的同时,还对中国的下一代寄予厚望。他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够实现他此生无法实现的心愿。

陈景润的时间十分宝贵,无法满足更多学校的要求,于是,他开始挤出时间撰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有关数学的科普读物,他希望更多的孩子热爱数学、了解数学,成为中国数学界的接班人。

陈景润经过艰苦的劳动,终于写出4本书。

这4本书的选题和内容,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的。其中第一本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本书,是陈景润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才终于完成的。在它上面,凝聚着陈景润的心血和希望。

当年,陈景润是听到沈元教授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才萌生了献生数学的伟大志向。如今,陈景润同样在播种,他把满腔的希望播撒在亿万青少年的心中。

陈景润决心让祖国的下一代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他在写这本书时,一直十分谨慎,尽量避免使用让人费解的专业术语。

在这本书中,陈景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勾画得栩栩如生。

对于冲击(1+1)的问题,陈景润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做出解释,他在书中意味深长地说:“愈逼近极限,难度愈大。”

虽然全世界许多数学家都在努力摘取这项桂冠,但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证明(1+1)已行不通,关键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这就好比,用肉眼无法观测外星球,用电子望远镜才可能办到。可是,至今尚未有人找到类似电子望远镜的新手段……此时,陈景润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攻克这最后的难关,不仅需要他继续拼搏,更需要有亿万的后来者去冲锋陷阵。因此,他通过自己写的书,把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种子播撒在无数青少年的心田里。

陈景润相信,总有一天,他付出的心血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1996年3月19日,下午1时10分,陈景润溘然去世。

中国数学界的一颗巨星殒落了。

在生命的后期,陈景润身上的肌肉开始萎缩,他的眼晴无法睁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按摩,才能勉强地睁开一点。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陈景润的手上,还是紧紧地握着一本数学书籍,他还是不肯放弃最后冲击哥德巴赫猜想顶峰(1+1)的拼搏,就像战士至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钢枪一样。

同类推荐
  • 欢喜:处世秘诀

    欢喜:处世秘诀

    一个人要在世上立身处事一定要智慧。如何处事?通过等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星云大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告诉读者如何修身养性?怎样做到慈悲喜舍?尊重包容为何如此重要?星云大师看尽人生百态,将广博的阅历及生命体验化为文字,值得读者细品。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必须经过认真的实践。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苦口婆心地奉劝人们在求知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满足于一知半解或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常常会吃大亏。古人认为认识外界不能凭主观臆断,不能用主观代替客观,不能以想象代替现实。如果闭眼不看客观事实,按想当然办事,最后只能身败名裂,贻笑天下。
  • 办事兵法

    办事兵法

    几乎没有什么例外,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谋求生存与发展,所要依靠的,不外乎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技术能力,一种是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青年人,所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能力,而是在社会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的办事能力。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
热门推荐
  • 五星杀手

    五星杀手

    一个屡次觉醒的机器人不断被杀死,他如何才能活下去?
  • 独翼伪装:世界会不会崩塌

    独翼伪装:世界会不会崩塌

    世界被笼上另一层黑幕,他是否还还爱她如往,她是否已有寄托?命运兜兜转转……
  • 最爱的歌和最爱的你

    最爱的歌和最爱的你

    我选择走过所有你来时的路,但时光终究使我们错过了
  • 淡若涟漪清如梦

    淡若涟漪清如梦

    前世君天晴,依至念。我爱你至情至深,却也恨你至情至深。你连亲手送我入地狱都不敢了,何时你是这般胆小了,居然连送我入地狱都要假借他人之手。“依至念,你不要在我坟头哭,不要念我想我,这样会脏了我的轮回路。”今生君玺玖,墨逝尘。我爱他至深至情,他爱我至深至情。今生续他前缘,来生再会,生生世世永不相离。两个人,一段情,终结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以温柔对待

    安以温柔对待

    愿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哪怕这只是一个幻境、那怕这只是个谎言,只要有一点点光照耀着我就好了
  • 九龙山行

    九龙山行

    人,最累的,是心的疲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天良渐失;人多是,纸醉金迷,争名逐利,为富不仁,再无信仰。浮华的焦躁最是折磨人的心智,谁不渴望心的宁静与自由?如果可以,真的希望自己能够自由穿梭于静谧与喧嚣,寻索真的自我。
  • 大玄王

    大玄王

    洪荒宇宙,玄黄天地。太古纪元,天地初开,诸天万族皆有七魂十魄,只是因一浩劫,被苍天惩罚掉两魂一魄,大地惩罚掉一魂两魄,后又因七魂十魄不全,又自行隐去一魂,时至今日诸天万族只剩三魂七魄!一个平淡落魄的少年乞丐,因为一个陀螺来到异界,开始他奇遇不断、荡气回肠的修界之路。后又因追求其本心之本想,即随心所欲,最终杀众生、诛万族、灭天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话未老之EXO

    情话未老之EXO

    “我放弃了太多只为你,到头来发现你才是最应该被放弃的那个”“你是我枯水年纪里的一场雨,你来的酣畅淋漓,我淋的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