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34700000007

第7章

拔山西为五峰顶,东岩苍松丛茂,俗呼松楼。东北有黄姑庵。按:黄姑,牵牛星别名也。拔山五峰之间曰风门。南为迎风岭,下有枯石河,水东流经龙潭,南拆过大埠岭,东入泮。又南为西横岭,其岭西自桃花峪,东至乌龙潭,横亘二十余里。西上为黄金口。西北为海棠峪,多秋海棠花,高三、四尺,夏日即开。西南为脐子沟,中有脐子峰,一石崛秀,流水盘旋。西为刺揪山,以多刺揪树得名。西为土绵山,陡险巅平,黑壤十八亩。西南为驼骆岭,有藏峰寺,创于元,重修于明,有碑记。东为蓑草泉,南流入泮。西为(禾苗)峪。西二十余里为三绾山,三峰相连如鼎足。有龙驹寺,明时重修,寺前古木参天。甘溜泉东流入于泮。西十二里为黄山,酒泉沥沥。古有廷庆院,宋海定禅师重建,元、明皆重修之,额日“云台寺”,州人周冕记,西为肥城县界。

其名迹在城中者:岱庙东南为东岳冥福弹院,唐开元间创建,后唐释智顺、后晋志隐皆相继增修。伪齐时海岩重建,改曰崇法禅院。元重修之。内有后唐长兴四年敕牒碑,伪齐阜昌二年重刊,额曰“特赐冥福弹院地土之记”,碑上下两层,字大小不一。后晋天福周元休撰《东岳冥福禅院新写藏经碑》、明正德任文献撰《重修寺碑》可考。《佛顶尊胜陁罗尼经幢》无年代书人姓名。金泰和党怀英撰《新补塑释迦佛旧像》断碑云:“旧为岳祠奥区,释迦佛像主伴凡五位,并迁置于赐书阁之废基,有乡者赵璠以正殿旷久,始就绪重新之。”其曰“赐书阁”,则藏历代敕牒及御书、经文、典诰处,今断碑移置县署土地祠壁。南为龙王庙,即宋封白龙为渊济公也。乾隆三十年知县程志隆以白龙池渊济公祠久废,始建祠城中。

大津口东五里为青山,绝顶巨石如冠。《汉书》:“昭帝元凤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鸟数千集其帝焉。”南为望仙台,《岱史》云:“汉武帝筑也。”东南有皇姑庵。青山东四里为升仙岭,东南为石汶,源出天井湾,纳诸谷水。东南流绕周明堂侧,曰天津河,右会旋螺峪水。又东南经竹子园南,右会鹰愁疸水。又东南经大津口村北,又东经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东左会龙门沟水。又东北介仙源岭、鹿町山之间,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东北左会岩洸河水。又东而南妈了入石汶处。北八里为门家墅,为会仙观故址,元道士孟养浩修炼于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记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渊泓莫测。观北为雨金山,有伏金石,传昔大雨冲出金矿。东北六里为大卢山,东南三里为小卢山,中夹岩洸河,过黄坂前村东。西北十三里为转山,为石屋寨。国初侍郎王度、知县范惟粹故居也。

东有会真宫,即古奉高宫。宋真宗东封,尝斋于宫之穆清殿,以宴群臣父老者也。《岱史》云:“元张志纯居会真官数载,道行超群辈,赐号‘崇真保德大师’,授紫服。”宫在明时尚有玉皇殿及李白诗刻,成化十八年重修。万历二十二年八月初七日悉毁于火,仅存志纯偈颂勒壁。后即故址改建关帝庙,岁时致祭于此。内附张仙祠,《岱史》云: “唐开元中与李某同至泰山学道,李辞归襄阳,后张仙系林擒以示异,故祀此。”

又南为鲁两先生词,其学馆向在岱庙,地并于庙,而后徙于山麓。大定十九年始建祠于大门之左,党怀英记。此则二十三年知州胡瑄请于朝而建者,吴宽记。国朝顺治十年,道施闰章等重修,为文以记,今名二贤词。西北为和圣祠,多明人石刻,岁时祭焉。

岱庙西北为长春观,元初知州张郁建。金乡女冠訾守慎嗣法于燕京长春国师,后修真于此,赐号“妙真观”,圮。有中统二年元和子记碑。《金石文字记》云:“长春观有元丁亥年碑。”《岱史》云:“有邱神仙牒及成吉思皇帝敕旨碑。”并亡。按:邱神仙即元之邱处机,成吉思皇帝者元太祖尊号也。

城北门外西北隅为白云观,明万历间周藩奉国将军勤鲲建。祀王母,其后增祀元君。殿设雕栏,楼榭层晖,今改称梳妆院。其东为驻跸亭,乾隆三十五年建。

城东门外东北隅为风伯雨师庙,元至元年建。《岱史》云:“按《天文志》风伯箕星,雨师毕星也。”先是庙废,止遗一碣。明成化二十二年旱云不雨,或油然雨状,辄为风散。知府蔡晟诣其所祭之,风息,大雨如注,因复立庙,寻圯。嘉靖中知州郑豸易以坛。

城南门外迤东有台基,其上即宋真宗《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五石合成,制若屏障。高九尺,通宽二丈三尺一寸;额高二尺八寸,宽四尺八寸。与岱巅残碑字画无异。以园台在山顶,故字从北向,俗呼阴字碑。明巡按吴从宪篆刻其前,曰泰明碑。其北旧有吴从宪所建泰阴享,并自为记。揭其亭曰“昭事上帝”,翌其门曰“升中古迹”。东南为宋封祀坛故址,真宗东封时所筑,有王旦《坛颂碑》。又有九宫贵神坛,久废。阴字碑南为朝觐坛故址,有陈尧叟《坛坛碑》。坛上旧有寿昌殿,真宗以朝百官者也。又有瑞云亭,《泰山纪事》云:“当时御香亭也。真宗将登封,斋于会真宫之穆清殿,有黄白云如幢盖,龙凤状,起太平顶。焚香再拜,云变五色,复有云如桥梁,紫云覆之,久而不散,遂以名亭。”今改为山川坛。又东南为唐封祀坛故址,《唐书·礼乐志》:“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为园坛,山南四里号封祀坛,旋名封祀坛曰舞鹤台。”玄宗时亦为坛于此,有张说《坛颂碑》,佚。坛北旧有白骡冢。郑棨《开元传信记》:“上将登封泰山,益州进白骡至,洁朗丰润,权奇伟异。上遂亲乘之, 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倦也。告成礼毕,复乘而下。才下山坳,休息未久,而有司言:‘白骡无疾而殪’。上叹异之,谥曰‘白骡将军’。命有司具槥椟,垒石为墓,在封禅坛北一里余,于今存焉。”《岱史》所载本此。《泰山小史》谓“在岳阳,碑记冢迹尚存。”《泰安县志》“在红门东”。然红门东有丰碑断踣,趺下磨灭无字,惟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月廿五造二年五月”十二字,碑侧犹存宋人题识“当日东封安在哉,茫茫今古泯尘埃”,字句可读。翻转审视,底面有行书,字影差小,隐隐莫辨。按赵明诚《金石录》云:“唐登封纪号文,高宗撰并行书,飞白书额,小字,乾封元年二月。一勒石山上,不知毁于何时。一立碑山下。”意或武后补刻,以残碑及《开元记》证之,白骡冢在城东南,今失其处矣。南郊有皇恩碑亭,乾隆十三年士民恭建。

大津口东五里为青山,绝顶巨石如冠。《汉书》:“昭帝元凤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鸟数千集其帝焉。”南为望仙台,《岱史》云:“汉武帝筑也。”东南有皇姑庵。青山东四里为升仙岭,东南为石汶,源出天井湾,纳诸谷水。东南流绕周明堂侧,曰天津河,右会旋螺峪水。又东南经竹子园南,右会鹰愁疸水。又东南经大津口村北,又东经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东左会龙门沟水。又东北介仙源岭、鹿町山之间,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东北左会岩洸河水。又东而南妈了入石汶处。北八里为门家墅,为会仙观故址,元道士孟养浩修炼于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记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渊泓莫测。观北为雨金山,有伏金石,传昔大雨冲出金矿。东北六里为大卢山,东南三里为小卢山,中夹岩洸河,过黄坂前村东。西北十三里为转山,为石屋寨。国初侍郎王度、知县范惟粹故居也。

城西门外南折为灵芝衔,《宋史·真宗本记》:“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丁未,法驾入乾封县奉高官,戊申王钦若等献泰山芝草三万八干余本。”此街之所以得名也。迤东有青岩书院,明宋焘青岩社也。康熙中赵国麟尝讲学于此。巡抚蒋陈锡檄知州石键增葺。乾隆五年知府王一夔以泰山书院久废,就宋氏社拓修,因易名。街南为灵派候庙,后晋天福六年建,其神旧称(奈)河将军,又曰通泉侯。宋真宗东封,泉水方涸,俄有清流涌出,赐封灵派候,有元丰王彧撰《重修木枨记》,元至元王正撰《重修庙记》,碑具在。西有金星泉,水南流,明人建金银桥,引城濠水入(奈)河。今僧道作法事,有金银桥、(奈)河桥,以诳世取财,盖借此附会耳。河西涘为炼魔堂,一名岱岳禅林,嘉靖间主薄州人张思齐同弟思周、思()以禳父疾建,有提督肥城李邦珍记。

南为灵应宫,元君下庙也。庙创无考,万历三十九年奉敕拓建,赐今额。有张邦纪碑。其制前后殿庑回廊周密,顺为崇台,四门,上起铜楼,号“金阙”。殿宇、栏 、像设,皆范铜镀金为之。旧在岱巅,嗣后移遥参亭,复置于此。其东为驻 亭,乾隆三十五年建。

西为社首山,高仅五丈,《封禅书》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注、应劭曰:“山名,在博县。”《唐书·礼乐志》:“高宗为降禅坛于社首山上,旋名降禅坛曰‘景云台‘。玄宗禅于社首。”《宋史·礼志》:“真宗禅社首。”有王钦若坛颂碑在焉。又《宋史》:“太平兴国中,有得唐玄宗禅社首玉册苍璧,至大中祥符元年令瘗于旧所。”后立相公庙,神称高里,为东岳辅相。壁勒元丰胡元资记,或为赵韩王者误。西北有对岱亭,明李戴、毛在建。西南有环翠亭故址,近改为阎王殿。下有后晋总持咒幢,天福九年僧归仁正书,字多剥蚀,后书题名。内有岱岳镇使及岱岳镇都虞侯官名,则旧志所未详。

西为亭禅山,本名高里山,崔嵬类龟,《汉书·武帝记》“太初元年十二月禅高里”即此。注、伏俨曰:“山名,在泰山下。”注、师古曰:“此高字自作高下之高,而死人之里谓之蒿里,或呼为下里者也。字则为蓬蒿之蒿。或者既见泰山神灵之府,高里山又在其旁,即误以高里为蒿里,混同一事。文学之士共有此谬,陆士衡尚不免,况其余乎!今流俗书本,此高字有作蒿者,妄加增耳。”山之阴有古仙洞,讹谓鬼仙,萧协中曰:“洞深暗,余尝偕友探奇,执灯笼火种而入。曲径宽隘者三,有窟不甚深。内石床一,石磴二。登床扪其顶,一穴上有巨石塞之,旁无所通矣。”山之阳有玉仙石,片石莹洁。乾隆二十六年,知县程志隆广栽松柏,培护之。迨三十四年,工人采石,自洞门上下劈去数丈,而形势遂失其旧。高里、社首之间,为高里山神祠,额曰“森罗殿”。顾炎武曰:“自晋陆机《泰山吟》始,以梁父、高里并列,而后之言鬼者因之,遂令古昔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鬼伯之祠矣。”祠创建无考,元至元二十一年重修,徐世隆记。明成化三年重修,许彬记。万历间奉敕重建,见岱顶天启铜牌。

城南四十里为介石山,《岱史》云:“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禅于此。”按:《宋史》无其事。南二里许为石闾山,有寻真洞,《汉武帝本纪》“太初三年所禅”即此。按《史记》:“石闾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县志》以俗所云五道岭当之,误。五道岭在其北十里。石闾南三里为亭亭山。《史记》称“黄帝禅亭亭”。《水经注》:“汶水又西南经亭亭山东,黄帝所禅也。山有神庙,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也。”《汉书·地理志》“泰山郡巨平”,注:“有亭亭山祠。”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山神为广禅侯,遣秘书丞直史馆姜屿致祭。有御制碑。元知州张郁、知县张佺重修。

南十三里为大汶口,有石桥,雍正间重建。《水经注》:“汶水又南经巨平县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鲁道,《诗》所谓‘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者也。”按:巨平为晋羊祜原封采地,武帝以平吴功封南城侯,因辞不拜,仍为巨平侯,上从之。有今上御制《羊祜城》诗,即此。又西三里许,过卫驾庄,为行宫。内有四贤祠,乾隆三十年车驾南巡、三十六年幸曲阜驻 于此。有御制《四贤祠》诗曰:“孙、石气求永声应,孔、胡异辙并升堂。”

大津口东五里为青山,绝顶巨石如冠。《汉书》:“昭帝元凤三年春正月,泰山大石起立,高丈五尺,有白鸟数千集其帝焉。”南为望仙台,《岱史》云:“汉武帝筑也。”东南有皇姑庵。青山东四里为升仙岭,东南为石汶,源出天井湾,纳诸谷水。东南流绕周明堂侧,曰天津河,右会旋螺峪水。又东南经竹子园南,右会鹰愁疸水。又东南经大津口村北,又东经青山北,曰麻塔河。北四里有仁育庵。又东左会龙门沟水。又东北介仙源岭、鹿町山之间,曰津拱河,陡岸深凹,昔人所云“石釜”也。又东北左会岩洸河水。又东而南妈了入石汶处。北八里为门家墅,为会仙观故址,元道士孟养浩修炼于此。有至元五年鹿森记碑。旁有方井,井四洞,渊泓莫测。观北为雨金山,有伏金石,传昔大雨冲出金矿。东北六里为大卢山,东南三里为小卢山,中夹岩洸河,过黄坂前村东。西北十三里为转山,为石屋寨。国初侍郎王度、知县范惟粹故居也。

同类推荐
  • 作邑自箴

    作邑自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学歌

    幼学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清子至命篇

    爱清子至命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供诸天科仪

    供诸天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ome Reminiscences

    Some Reminiscen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保镖

    都市超级保镖

    最强兵王转战都市,成为冷艳美女总裁的贴身秘书,不曾想卷入了无数的是非当中,伴随着这些是非……狡猾对手?一拳搞定。诡异高手?强势碾压。***新书《校花的修仙高手》,再启爆笑热血之路,欢迎收藏。
  • 至尊脉神

    至尊脉神

    神秘莫测的神脉大陆。强者能劈山斩海、降妖诛神、毁天灭地、永生不死!不凡少年异界重生,展开一段精彩的人生。
  • 黎中梦

    黎中梦

    梦,似真似假;似虚似实梦中的世界,虚虚实实。她来了,因为一个吻,我和她签订了契约。我和她的故事,从一个吻开始
  • 冷少的猫系甜妻

    冷少的猫系甜妻

    原本是司徒怔高高在上的猫主子,一朝重生,竟成了司徒怔最厌恶的神经病妻子?emmmm,猫生想哭。离婚要趁早,自己还得享受大好年华呢。司徒怔淡漠瞥了瞥:“想离婚可以,生个孩子先。”司徒喵喵:“……”
  • 琴玥短篇故事集

    琴玥短篇故事集

    我是琴玥。爱文字。爱你们。作品就像是孩子。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们最好的朋友。theyareBF。bestfriends。
  • 晟帝记

    晟帝记

    十八年前,晟帝驾崩,魔族国师鬼谷闯入天启朝阳殿,晟后为护大晟江山不惜动用上古禁术—血咒!以皇室宗族之血献祭启动诛神大阵,终击败鬼谷,然在混乱之中太子却下落不明………
  • TFBOYS之校园生活由此开始

    TFBOYS之校园生活由此开始

    这个故事是由几个小时候的好朋友和在网上认识的四叶草来到重庆上大学,在同一所宿舍相遇。跟凯源玺同一个班级的校园生活故事。在几年的校园生活中凯源玺和几位主角的感情越来越好!想不到在他们的十年之约演唱会上见到了她们!由此他们的故事就发生了……
  • 云清的使命

    云清的使命

    放心,你的使命我们一起承担。我们可不会抛下你的
  • 灵罡撼世

    灵罡撼世

    九天大陆中,有一名为一天观的破旧道观,故事便是从一天观中开始的…………
  • 全系灵师之帝倾天下

    全系灵师之帝倾天下

    倾城倾国的她是杀手之王,亦是医科圣手,一朝身死。魂魄归位,看她如何搅动这大陆,炼丹,炼器,驯兽,阵法,写符,样样精通。有人说:“什么宫圣女是百年难遇的三灵根”龙倾城狂傲的说:“你祖宗我是全系灵根”他是权利倾天的九霄帝王,却将柔情独独给了她,看他陪她如何颠覆这天下。一对一恋爱,无狗血,希望宝贝们喜欢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