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办成事,必须垫高自己的脚跟,攀上“高枝”。下级找上级办事,要找的高人自然就是领导,攀上领导的高枝,利用领导的关系,事情自然也就好办多了。
“攀”这个字包含着等级意味,其内涵就等于“拉关系”再加“等级规矩”,平添一道尊卑色彩。与领导攀关系是一种高难度动作,所以在攀附高枝之前,需要了解相应的操作规则和技巧:
1.先了解领导的关系网,绕着圈子达到目标
通常领导不易接近,所以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采取一点“顾左右而言它”的迂回战术,将其套牢。这就需要事先对领导的人情关系网有所了解。这个“网”的形成与他的身世和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与领导攀附关系,必须先暗地里多留心和注意他的身世和社会关系网,包括他的同乡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
掌握了这些关系之后,鉴于直接与某人建立关系多有不便,也可曲线救国,另辟蹊径,设法同一两位与领导关系甚笃的人建立关系。这样,在必要时,便可以借助这些关系的力量,使领导碍于某些关系的面子不好拒绝、不能拒绝、不便拒绝。
林语堂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做得好,双方感情可能会有真真的融洽。”许多高手都善用此招来牵动领导旧情,甚至让其陷于对旧情旧事的沉缅中。关系攀附到这份上,还何愁对方对你托办的事情袖手旁观呢?
2.分场合看时机,和领导拉关系
首先,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要与领导拉关系。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社会关系的。非但如此,领导还会厌嫌你多事和多情,而旁观者更认为你是在有意巴结领导。所以,在公开场合和领导拉关系不但于对方有碍,于自己也有失。与领导拉关系最好是在与其扯家常、唠闲嗑的时候,或者在酒桌上小酌、在茶余饭后散步的时候,或者在领导情绪高涨的时候。在类似这样的时间和场合里拉关系最容易切中领导下怀。
在朱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的前一天,台领导告诉主持人敬一丹:总理来视察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得到朱总理的题词。第二天,朱总理来到中央电视台,大家争先恐后地与总理交谈,气氛非常热烈,有位编导说:“在有魅力的人身上,总有一个场,以前我听别人这样说过。我看您身上就有这样一个场。”朱总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起来,敬一丹感觉这是一个好时机,于是走到朱总理面前说:“总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边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十分之一。”总理有点意外地说:“你们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着说:“是的,他们大多数都在外地为采访而奔波,非常辛苦。他们也非常想到这里来,想跟您有一个直接的交流。但他们因工作需要,今天没能到这里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敬一丹说得如此诚恳,总理看一下敬一丹,笑了,于是欣然提笔,写下“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十六个字。
3.拉关系要看悟性
和领导拉关系怎么拉法,从书本和教科书上是学不来的,完全要靠悟性,靠榜样。“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就是老江湖的悟性,知道怎么拉,怎么对症下药。比如韦小宝初见吴三桂,听他说话言语中带着扬州调,便立即在自己的言语中也加了几分扬州腔,正是这种机智的手法,一下子同吴三桂靠近了。
4.让领导欠你人情
拉关系无论如何复杂,总是万变不离其宗。有一条最基本,就是让领导欠自己人情,欠了人情,下面就好办。因为人情就是财富,结交人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交人情,结人缘。求人帮忙是被动的,可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
总之,只要在领导身上下了功夫,就一定能够收获一定的感情和利益,最终把自己的事情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