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29000000027

第27章 外篇一(1)

方志立三书议

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徵。三书相辅而行,阙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惧人以谓有意创奇,因假推或问以尽其义。

或曰:方志之由来久矣,未有析而为三书者。今忽析而为三,何也?曰:明史学也。贾子尝言古人治天下,至纤至析。余考之於《周官》,而知古人之於史事,未尝不至纤析也。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乘》、鲁《春秋》、楚《杌》之类”,是一国之全史也。而行人又献五书,太师又陈风诗。(详见《志科议》,此但取与三书针对者,)是王朝之取於侯国,其文献之徵,固不一而足也。苟可阙其一,则古人不当设是官,苟可合而为一,则古人当先有合一之书矣。

或曰:封建罢为郡县,今之方志,不得拟於古国史也。曰:今之天下,民彝物则,未尝稍异於古也。方志不得拟於国史,以言乎守令之官,皆自吏部迁除,既已不世其家,即不得如侯封之自纪其元於书耳。其文献之上备朝廷徵取者,岂有异乎?人见春秋列国之自擅,以谓诸侯各自为制度,略如後世割据之国史,不可推行於方志耳。不知《周官》之法,乃是同文共轨之盛治,侯封之禀王章,不异後世之郡县也。

古无私门之著述,六经皆史也。後世袭用而莫之或废者,惟《春秋》、《诗》、《礼》三家之流别耳。纪传正史,《春秋》之流别也;掌故典要,官《礼》之流别也;文徵诸选,风《诗》之流别也。获麟绝笔以还,後学鲜能全识古人之大体,必积久而後渐推以著也。马《史》班《书》以来,已演《春秋》之绪矣。刘氏《政典》,杜氏《通典》,始演官《礼》之绪焉。吕氏《文鉴》,苏氏《文类》,始演风《诗》之绪焉。并取括代为书,互相资证,无空言也。

或曰:文中子曰:“圣人述史有三,《书》、《诗》与《春秋》也。”今论三史,则去《书》而加《礼》,文中之说,岂异指欤?曰:《书》与《春秋》,本一家之学也。《竹书》虽不可尽信,编年盖古有之矣。《书》篇乃史文之别具。古人简质,未尝合撰纪传耳。左氏以传翼经,则合为一矣。其中辞命,即训诰之遗也;所徵典实,即贡范之类也。故《周书》讫平王,(《秦誓》乃附侯国之书。)而《春秋》始於平王,明乎其相继也。左氏合而马、班因之,遂为史家一定之科律,殆如江汉分源而合流,不知其然而然也。後人不解,而以《尚书》、《春秋》分别记言记事者,不知六艺之流别者也。若夫官《礼》之不可阙,则前言已备矣。

或曰:乐亡而《书》合於《春秋》,六艺仅存其四矣。既曰六经皆史矣,後史何无演《易》之流别欤?曰:古治详天道而简於人事,後世详人事而简於天道,时势使然,圣人有所不能强也。上古囗鸟纪官,命以天时,唐、虞始命以人事;《尧典》详命羲、和,《周官》保章,仅隶春官之中秩,此可推其详略之概矣。《易》之为书也,开物成务,圣人神道设教,作为神物,以前民用。羲、农、黄帝不相袭,夏、商、周代不相沿,盖与治历明时,同为一朝之创制,作新兆人之耳目者也。後世惟以颁历授时为政典,而占时卜日为司天之官守焉;所谓天道远而人事迩,时势之不得不然。是以後代史家,惟司马犹掌天官,而班氏以下,不言天事也。

或曰:六经演而为三史,亦一朝典制之钜也。方州蕞尔之地,一志足以尽之,何必取於备物欤?曰:类例不容合一也。古者天子之服,十有二章,公侯卿大夫士差降,至於元裳一章,斯为极矣。然以为贱,而使与冠履并合为一物,必不可也。前人於六部卿监,盖有志矣。然吏不知兵,而户不侵礼,虽合天下之大,其实一官之偏,不必责以备物也。方州虽小,其所承奉而施布者,吏、户、礼、兵、刑、工,无所不备,是则所谓具体而微矣。国史於是取裁,方将如《春秋》之藉资於百国宝书也,又何可忽欤?

或曰:自有方志以来,未闻国史取以为凭也。今言国史取裁於方志何也?曰:方志久失其传。今之所谓方志,非方志也。其古雅者,文人游戏,小记短书,清言丛说而已耳。其鄙俚者,文移案牍,江湖游乞,随俗应酬而已耳。绅先生每难言之。国史不得已,而下取於家谱志状,文集记述,所谓礼失求诸野也。然而私门撰著,恐有失实,无方志以为之持证,故不胜其考之劳,且误信之弊,正恐不免也。盖方志亡而国史之受病也久矣。方志既不为国史所凭,则虚设而不得其用,所谓觚不觚也,方志乎哉!

或曰:今三书并立,将分向来方志之所有而析之欤?抑增方志之所无而鼎立欤?曰:有所分,亦有所增。然而其义难以一言尽也。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薄牍,皆不可用;然舍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孟子曰:其事,其文,其义,《春秋》之所取也。即簿牍之事而润以尔雅之文,而断之以义,国史方志,皆《春秋》之流别也。譬之人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断之以义,而书始成家。书必成家,而後有典有法,可诵可识,乃能传世而行远。故曰;志者志也,欲其经久而可记也。

或曰:志既取簿牍以为之骨矣,何又删簿牍而为掌故乎?曰:说详《亳州掌故》之例议矣,今复约略言之。马迁八书,皆综典章,发明大旨者也。其《礼书》例曰:“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此史部书志之通例也。马迁所指为有司者,如叔孙朝仪,韩信军法,萧何律令,各有官守而存其掌故,史文不能一概而收耳。惜无刘秩、杜佑其人,别删掌故而裁为典要。故求汉典者,仅有班书,而名数不能如唐代之详,其效易见也。则别删掌故以辅志,犹《唐书》之有《唐会要》,《宋史》之有《宋会要》,《元史》之有《元典章》,《明史》之有《明会典》而已矣。

或曰:今之方志,所谓艺文,置书目而多选诗文,似取事言互证,得变通之道矣。今必别撰一书为文徵,意岂有异乎?曰:说详《永清文徵》之序例矣,今复约略言之。志既仿史体而为之,则诗文有关於史裁者,当入纪传之中,如班《书》传志所载汉廷诏疏诸文,可也。以选文之例而为艺文志,是《宋文鉴》可合《宋史》为一书,《元文类》可合《元史》为一书矣,与纪传中所载之文,何以别乎?

或曰:选事仿於萧梁,继之《文苑英华》与《唐文粹》,其所由来久矣。今举《文鉴》、《文类》,始演风诗之绪,何也?曰:《文选》、《文苑》诸家意在文藻,不徵实事也。《文鉴》始有意於政治,《文类》乃有意於故事,是後人相习久,而所见长於古人也。

或曰:方州文字无多,既取经要之篇入经传矣,又辑诗文与志可互证者,别为一书,恐篇次寥寥无几许也。曰:既已别为一书,义例自可稍宽。即《文鉴》《文类》,大旨在於证史,亦不能篇皆绳以一概也。名笔佳章,人所同好,即不尽合於证史,未尝不可兼收也。盖一书自有一书之体例,《诗》教自与《春秋》分辙也。近代方志之艺文,其猥滥者,毋庸议矣。其稍有识者,亦知择取其有用,而慎选无多也。不知律以史志之义,即此已为滥收;若欲见一方文物之盛,虽倍增其艺文,犹嫌其隘矣。不为专辑一书,以明三家之学,进退皆失所据也。

或曰:《文选》诸体,无所不备,今乃归於风诗之流别,何谓也?曰:说详《诗教》之篇矣,今复约略言之。《书》曰:“诗言志。”古无私门之著述,经子诸史,皆本古人之官守;诗则可以惟意所欲言。唐、宋以前,文集之中无著述。文之不为****(经学、)传记(史学、)论撰(子家)诸品者,古人始称之为文。其有****、传记、论撰诸体者,古人称书,不称文也。萧统《文选》,合诗文而皆称为文者,见文集之与诗,同一流别也。今仿选例而为文徵,入选之文,虽不一例,要皆自以其意为言者,故附之於风诗也。

或曰:孔衍有《汉魏尚书》,王通亦有《续书》,皆取诏诰章疏,都为一集,亦《文选》之流也。然彼以衍书家,而不以入诗部,何也?曰:《书》学自左氏以後,并入《春秋》。孔衍、王通之徒,不达其义而强为之,故其道亦卒不能行。譬犹後世,济水已入於河,而泥《禹贡》者,犹欲於荥泽、陶邱故道也。

或曰:三书之外,亦有相仍而不废者,如《通鉴》之编年,本末之纪事,後此相承,当如俎豆之不祧矣。是於六艺,何所演其流别欤?曰:是皆《春秋》之支别也。盖纪传之史,本衍《春秋》家学,而《通鉴》即衍本纪之文,而合其志传为一也。若夫纪事本末,其源出於《尚书》;而《尚书》中折而入於《春秋》,故亦为《春秋》之别也。马、班以下,代演《春秋》於纪传矣,《通鉴》取纪传之分,而合之以编年,《纪事本末》又取《通鉴》之合,而分之以事类;而因事命篇,不为常例,转得《尚书》之遗法。所谓事经屡变而反其初,贲饰所为受以剥,剥穷所为受以复也。譬烧丹砂以为水银,取水银而烧之,复为丹砂,即其理矣。此说别有专篇讨论,不具详也。(此乃附论,非言方志。)

或曰:子修方志,更於三书之外,别有《丛谈》一书何为邪?曰:此徵材之所馀也。古人书欲成家,非夸多而求尽也。然不博览,无以为约取地。既约取矣,博览所馀,拦入则不伦,弃之则可惜,故附稗野说部之流,而作丛谈,犹经之别解,史之外传,子之外篇也。其不合三书之目而称四,何邪?三书皆经要,而《丛谈》则非必不可阙之书也。前人修志,则常以此类附志後,或称馀编,或称杂志。彼於书之例义,未见卓然成家,附於其後,故无伤也。既立三家之学,以著三部之书,则义无可惜,不如别著一编为得所矣。《汉志》所谓小说家流,出於稗官,街谈巷议,亦采风所不废云尔。

州县请立志科议

鄙人少长贫困,笔墨干人,屡膺志乘之聘,阅历志事多矣。其间评骘古人是非,斟酌後志凡例,盖尝详哉其言之矣。要皆披文相质,因体立裁。至於立法开先,善规防後,既非职业所及,嫌为出位之谋,间或清燕谈天,辄付泥牛入海。美志不效,中怀阙如。然定法既不为一时,则立说亦何妨俟後,是以愿终言之,以待知者择焉。

按《周官》宗伯之属,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乘》、楚《杌》之类,是则诸侯之成书也。成书岂无所藉?盖尝考之周制,而知古人之於史事,未尝不至纤悉也。司会既於郊野县都掌其书契版图之贰;党正“属民读法,书其德行道艺”;闾胥比众,“书其敬敏任恤”;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掌道方慝,以诏避忌,以知地俗”;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训方“掌导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形方“掌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山师川师“各掌山林川泽之名,辨物与其利害”;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邱陵坟衍原隰之名”;是於乡遂都鄙之间,山川风俗,物产人伦,亦已钜细无遗矣。至於行人之献五书,职方之聚图籍,大师之陈风诗,则其达之於上者也。盖制度由上而下,采摭由下而上,惟采摭备,斯制度愈精,三代之良法也。後世史事,上详於下。郡县异於封建,方志不复视古国史,而入於地理家言,则其事已偏而不全。且其书无官守制度,而听人之自为,故其例亦参差而不可为典要,势使然也。

同类推荐
  • 女科旨要

    女科旨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履园丛话

    履园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摭言

    唐摭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高僧传

    大明高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Ion

    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如是年少

    如是年少

    黄霎在十四岁的时候叛逆且狂傲,出了名的名声臭却无人知晓她悲凄的年少。占爱良十五岁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戏耍黄霎这个高傲的要命的女孩,最爱看的就是她哭的模样。靳斩十五岁时最心疼的就是一个叫做黄霎的小霸王,多年以后仍是如此。十四岁的黄霎脸上戴着桀骜和红晕痴迷的看着占爱良,二十岁的靳斩挽着一个笑的温婉的女子,而占爱良目眦尽裂的看着那个女子眼里猩红一片,二十五岁的占爱良骗了失忆的姑娘说:“我是和你一起走了一个年少的人,我曾守护你如命。”姑娘满眼迷茫点摇头,他不是你。三十二岁的黄霎说:“整整十八年,难道还不够吗?”占爱良哭的像个孩子,声音颤抖:“我是真的爱你,你为什么不信我?”女人眼里分毫波澜不起:“可我爱他。”占爱良不知道,在十八岁那年黄霎就已经给他宣判了死刑,而这十八年的纠缠是三个人的故事,两个人的劫。占爱良也不知道,原来那个满眼是她的小姑娘,过了年少就再容不下他。-男二上位新坑。
  • 权相总以为朕对他情根深种

    权相总以为朕对他情根深种

    燕卿原是三号基地人人生畏的神医回春手,却在宣布金盆洗手后被联合围剿,死于内讧。一朝穿成大燕女君,坐拥江山美人,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只可惜,饼里有毒。被奸侫狂徒林扶玉收入囊中,江山还在,雨露却一滴不能沾。林扶玉:女君对臣情根深种,柔情蜜意,心里自然装不下别人。燕卿:要么你瞎,要么我瞎。-某日。林扶玉磨刀霍霍:听闻女君隔三差五便去苏将军处嘘寒问暖?燕卿唯唯诺诺:造谣全凭一张嘴,辟谣跑断朕的腿。刀磨好,林相漾着笑削块苹果送入她口中。-前朝青年才俊大多被燕卿纳来,依林凤君的意思,女君励精图治,不过是换个地方商讨国事。可晚上燕卿捧着一大堆奏折去林相宫里时,他却变了卦,执意要尽人夫之责。之后坊间流言四起。“林凤君入主中宫以来,女君从内事不决问林相,外事不决问林相,如今床事不决也得问林相。”燕卿悲愤:罢了,朕也好顺应民意。(甜宠,1V1,双洁,追妻文)
  • 梦芙桑之漪雾荡雪

    梦芙桑之漪雾荡雪

    在这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玄银音雪无疑是“皇权至上的中央”而玄银墨,怜漪,银珏等人只能悲催地成为被统治对象。对此事的看法。。。音珏:“她高兴。”怜漪:“雪,我永远是你最忠诚的跟屁虫!”玄银墨:“妹啊~”怜漪一个眼神杀过去,玄银墨咽了咽口水,:“妹啊,哥。。。支持你。”
  • 穿越诸天万界之搞事系统

    穿越诸天万界之搞事系统

    “我这是绑定了一个啥系统啊”无痕悲痛的说,“嘿嘿,宿主你不用伤心,本系统的功能很强大的,只要你不断搞事就行”系统贱贱的对无痕说,于是无痕开始了他的万界搞事之旅
  • 暖妻成瘾:总裁求放过

    暖妻成瘾:总裁求放过

    为了拯救公司,她被卖给暗黑帝少。本以为自己遇到了传说中的一夜情,却被他带回家。本以为跟他回家只是为了当他的地下情人,他却跟人高调宣布她的身份。本以为他宣布她的身份是为了面子,他却陪她出国深造。本以为他出国是有事,他却成了她的大学教授。本以为他做她的大学教授是有什么原因,却被他拉去办结婚证。本以为结婚是他一时兴起,却被他宠到无法无天。本以为他宠她只是男人为了圆满婚姻而做出的,却被告知:“顾长安,你小时候收到的那块‘破石头’名字是‘Glassheart’,琉璃之心,代表了一个男人对你的心。”1v1,甜宠无虐。
  • 丝与银

    丝与银

    昔日手足面对权利,她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雄霸末世

    雄霸末世

    2013年12月21日,末日之雾笼罩地球。大气层中充满浓雾,地球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炼丹炉,人类被残酷的锤炼,无数人抵抗不住末日之雾的侵蚀,变成了可怕的活死人,而精神和身体足够强大的人,则变得越发强大。随着末日之雾的逐渐升级,恐怖的末日危机愈演愈烈。对于大多数地球人来说,这场末日之雾代表了绝望和毁灭,但对于被特种部队开除的男主角麦锐宝,末日之雾除了残酷和血腥之外,更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命运的转折,残酷的战斗,都打不倒麦锐宝钢铁一般的身体和意志!在末日中越战越勇,直到雄霸末世,一段末日的史诗就此抒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劫之天地八棺

    阴阳劫之天地八棺

    我不是一个正经的阴阳先生,但是我会做好自己接的单,但是这次的几个单有一点大了。将臣的陵墓、茅山上的千年翼尸、东海下的迷城、上古邪棺八镇棺,又回到古时琅琊。其中上古的秘密多的数不胜数,我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和发现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