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6200000001

第1章

朱子曰:“作诗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经,本既立,方可看苏、黄以次诸家。”予笃信此说,十年前,辑《作诗本经》一书,专取李、杜集,择而录之,并为《总论》二卷附焉。既而思之,李、杜所作,诚不能篇篇与《风》、《雅》合,然非浅陋如予者所宜定去取也,故此书不敢示人。其《总论》则偶出管见,不忍割弃,缀诸拙著诗话後,质世之知言者。

朱子曰:“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於法度之中,盖圣於诗者。”按古今论太白诗者众矣,以朱子此论为极则。他人形容赞美,累千百言,皆非太白真相知者,以本不知诗教源流。故子美为“诗圣”,而太白则谓之“诗仙”,万口熟诵,牢不可破。究竟仙是何物?以虚无不可知者相拟,名尊之实外之矣。若缘谪仙之号定於贺监,谪仙之歌赋於同朝,少陵赠什亦尝及之,遂为定评。不知贺监老为道士,回惑已深,明皇好仙,朝列风靡,无稽品藻,何足效尤;少陵特叙其得名之始云尔,非以为确不可易也。且贺监又尝目之为天上星精矣,岂亦可从张旭太湖精之例,以“诗精”目之乎?若见太白咏仙者多,乃以“诗仙”当之,则高如郭璞,卑若曹唐,亦将号以“诗仙”耶?朱子以其徒容法度为圣,何等了当!杨升庵曰:“太白为古今诗圣。”语据朱子,扌颠扑不破。而他日又谓“太白诗仙翁剑客语”,何其仙圣之杂糅也!此义不明,看太白诗焉能入解?故皮袭美谓其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非世间人语”。极力推尊,皆成幻妄。歼氏臞庵谓其诗“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覈其归存,恍无定处”。推寻不入,转致揶揄也。至王氏百谷,乃直谓“李诗仙,杜诗圣,圣可学,仙不可学矣”。岂非名尊之、实外之之明验也哉!惟周氏伯弓曰:“太白诗号雄俊,而法度最缜密。”此乃可与朱子之言相发明耳。

张氏邦基曰:“孟子之言道,如项羽用兵,直行曲施,逆见错出,皆当大败,而举世莫能当,何其横也!左丘明之於词令亦甚横。自汉後千年,惟韩退之之於文,李太白之於诗,亦皆横者。”按孟子不可以“横”言,左氏亦不可以“横”尽。若“项羽之用兵,直行曲施,逆见错出,举世莫能当”,拟太白诗,颇得其神。然朱子云:“太白诗不专是豪横,亦有雍容和缓者,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此论又不可不知也。

计氏有功曰:“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辟开蛰户,其奇峭不可攻也。及览太白诗,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吉之篇,若陟嵩之颠视诸阜者耶!’”按《沧浪诗话》云:“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海录碎事》亦言:“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人才绝,李贺鬼才绝。”又渔洋山人戏论“李白飞仙语,李贺才鬼语”。愚实不解仙鬼之才、仙鬼之语,诸公何从悉其高下而公然以评诗也?张碧论太白,长吉别处,奇古确实,远胜天仙、鬼仙、鬼才、才鬼诸说。碧诗万不可以追踪太白,而名碧字太碧,摹仿令人失笑,然此论独可存也。

严氏羽曰:“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学者於每篇中,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按沧浪论诗,以禅为喻,颇非古义,所以来冯氏之攻。然谓“李、杜二集,须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则吻合朱子之谕,不可攻也。其谓太白诗有“安身立命处”,语殊深微不易解,而於太白诗煞有见地,学者不可不究其旨。究之若何?吴子华所谓“太白诗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遗”者,即其“安身立命处”矣。沧浪又谓“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夫诗有通体贵含蓄者,有通体贵发露者,岂有“发句”必求“开门见山”之理?此可以论唐人试帖之破题,而不可以论太白诗也。误传惑人,莫此为甚,故附辩之。

魏氏庆之曰:“为诗欲气格豪逸,当看退之、太白。”按退之文,乃太白诗之敌也;退之诗,则不可与太白诗并。盖退之诗,豪则有之,逸处甚少,千古以来,足当“气格豪逸”者,太白一人而已。後来苏长公七古豪逸处,几欲乱真。然李诗源出《风》、《骚》,痕迹都融;苏诗行以古文,议论不废。李实正声,苏为别径,终难方驾。朱子曰:“苏、黄只是今人诗,苏才豪,一滚说尽无馀意。”是也。

杨氏慎曰:“庄周、李白,神於文者也,非工於文者所及也。文非至工,则不可为神,然神非工之所可至也。”按升庵轩李轾杜,不足训,此以庄子比太白,却不误。顾氏璘亦云:“文至庄,诗至太白,草书至怀素,皆兵法所谓奇也。”然怀素之草书,非右军之左规右矩也;太白却於古法无脱漏处耳。

黄氏庭坚曰:“太白歌诗,超越六代,与汉、魏乐府争衡。”按《李诗纬》云:“太白愠于群小,乃放还山,纵酒浪游,岂得已哉!故於乐府多清怨,盖不敢忘君也。”夫太白之不敢忘君,与子美何异?情深故文明,所以越六代而齐汉、魏也。朱子谓“鲍明远才健,太白专学之”。此语转不若黄太史之的。周氏紫芝谓“太白诗太高而微短於韵”,弥妄矣。

葛氏立方曰:“李白乐府三卷,於三纲五常之道数致意焉。虑君臣之义不笃也,则有《君道曲》之篇。虑父子之义不笃也,则有《东海勇妇》之篇。虑兄弟之义不笃也,则有《上留田》之篇。虏朋友之义不笃也,则有《箜篌谣》之篇。虑夫妇之义不笃也,则有《双燕离》之篇。”按此条於太白诗能见其大,太白所以追蹑《风》、《雅》为诗之圣者,根本节目,实在乎此。後人震眩其才,而不知其深合古诗人之义,故誉之则谓其摆去拘束,如元微之:毁之则谓其不达义理,如苏子由,皆大误也。

高氏棅曰:“李翰林乐府古调,能使储光羲、王昌龄失步,高适、岑参绝倒,况其下乎!”按太白尝言:“齐、梁以来,艳薄斯极,将复古道,非我而谁?”其一生式靡起衰,全在古风、乐府。储、王、高、岑诚一代之翘秀,顾其志非以古道自任者也,恶得与太白争席哉?《艺苑卮言》云:“太白古乐府,杳冥惝恍,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然自是太白乐府。”嘻!此以形似论乐府者也。齐、梁後之乐府,非太白起而振之,不至五代,已流入于词矣。太白树复古之伟功,王氏谓其极才人之能事而已,亦浅矣哉!

王氏士禛曰:“唐五言古诗,李白、韦应物超然复古。”按左司五古,高步三唐,然持较青莲,色味不欠,形神顿跼,似难连类而及。且左司割秀於六朝者也。渔洋以太白、左司并言,疑所谓复古者,复《选》体之古焉耳。太白胸次高阔,直将汉、魏、六朝一气铸出,自成一家,拔出建安以来仰承《三百》之绪,所谓“志在删述”、“垂辉千春”者也,岂专主《选》体哉!予韪渔洋能揭明李诗五言之复古,而恐其以选体当之,犹非了义也,故录而辩之。若《酉阳杂俎》谓“太白前後三拟《文选》不成,悉焚之,唯留《恨》、《别》二赋”。此真梦呓。夫《文选》三十卷,太白全拟之,则有此才力而无此文体,试问卜子夏、孔安国《诗》、《书序》,亦可拟乎?此刘昼赋《六合》之为耳,太白为之乎?若有拟有否,又不可径谓其拟《文选》也。段氏徒见集中有《恨》、《别》二赋,遂传此大语,以尊太白,而不知其庸且妄耳。总之李、杜无所不学,而《文选》又唐人之所重,自宜尽心而学之,所谓“转益多师是汝师”也。若其志向之始,成功之终,则非《选》诗所得而囿。故谓太白学古兼学《文选》可,谓其复古为复《选》体则不可,谓其拟古屡拟《文选》则尤不可。

李氏攀龙曰:“七言古诗,惟杜子美不失初唐气格,而纵横有之。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作长语,英雄欺人耳。”按于鳞谓“太白五七言绝句,唐三百年一人,盖以不用意得之”。此则诚然。至论七古,何其讠孛也!太白歌行,只有少陵相敌。王阮亭谓“嘉州之奇峭,供奉之豪放,更为创获”。又谓“李白、岑参二家,语羞雷同,亦称奇特”。屡以太白、嘉州并称,已为失言,试问《襄阳歌》、《江上吟》、《鸣皋歌》、《送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等作,嘉州能为之乎?嘉州奇峭,人力之极,天韬未之解也。于鳞转以太白为“强弩之末”,为“英雄欺人”,更不堪一笑耳。《诗辨坻》亦谓“太白歌行,跌宕自喜,不闲整栗,唐初规制,扫地欲尽”,与于鳞一鼻孔出气。此皆误以初唐为古体,故嫌李诗之一概放佚,而幸杜诗之偶一从同。岂知诗之为道,穷则变,变则通,《风》、《雅》之不能不为《楚骚》,《楚骚》之不能不为苏、李,皆天也。诗之古与不古,视其天与不天而已矣。今必以初唐为古,不知初唐已变江左;必以太白为蔑古,不知苏、李已变《风》、《雅》。余最笑何大复《明月篇》,舍李、杜而师卢、骆,以为“劣於汉魏”而“近《风骚》”欤?不知“劣於汉魏近《风骚》”句,乃言“劣於汉魏”之“近《风骚》”耳。不解句义,既堪咍噱,况当时之体,老杜已明断之。于鳞欲後来杰魁,仍拾信阳馀唾,徒以初唐一体绳太白、子美歌行之优劣,所以终身宗法唐人而不免为优孟欤?阮亭犹曰:“接迹风人《明月篇》,何郎妙悟本从天”。虽其诗末二语,微辞讽世,唤醒无限,已无解於“接迹风人”、“妙悟从天”称扬之过矣。胡氏应麟云:“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未脱梁、陈。太白、少陵,大而化矣,能事毕矣。”此为得之。

方氏静宏曰:“太白耻为郑、卫之作,律诗故少。编者多以律类入古中,不知其近体犹存雅调耳。”按太白复古之功,不独在乐府歌行,於五律亦可见。《李诗纬》所谓“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特於《风》、《骚》为近”,是也。故知其薄声律,乃得诗源,谓其惮拘束,则成瞀论。观其一生,七律只得八首,固缘阳冰编次之时,著述十丧八九,亦由七律初行,笃於古者尚不屑为耳。太白尝自言:“寄兴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何况七律哉?柴虎臣乃云:“太白不长於七律,故集中厥体甚少。”吾不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分白鹭洲”,“城隅渌水明秋月,海上青山隔暮云”,“楼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等诗,柴氏何所见而断其不长也?

胡氏应麟曰:“五言排律,沈、宋二氏,藻赡精工;太白、右丞,明秀高爽。”按沈、宋排律,人巧而已。右丞明秀,实超沈、宋之上。若气魄闳大,体势飞动,亦未可与太白抗行也。“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地形连海尽,天影落江虚”等句,右丞恐当避席。若“独坐清天下”、“黄鹤西楼月”等高调,更不待言。故论诗者胸无等级,语即近似,皆成隔阂,此类是也。

高氏棅曰:“开元後五言绝句,李白、王维尤胜诸人。”宋氏荦曰:“李白、崔国辅五绝,号为擅场”。按二说高氏为近之。右丞五绝,冲澹自然,洵有唐至高之境也。但右丞五绝佳处,太白有之,太白五绝佳处,右丞未尝有之,并论终嫌不敌。若崔国辅,特齐、梁之馀,谓不失五绝源于乐府之遗意则可耳。太白五绝,虽亦从六朝清商小乐府而来,而天机浩荡,二十字如千言万言,前人所谓回飙掣电,令人缥缈天际者,国辅能之乎?徐而菴谓“唐人五绝,惟太白擅场”,此言独见得到。然徐氏以太白五绝为似阴铿,阴工此体,故子美诗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也。此又不免泥解杜诗,且不省太白五绝佳处之原委耳。

高氏棅曰:“七言绝句,太白高於诸人,王少伯次之。”按《艺苑卮言》谓“七言绝句,王少伯与太白争胜豪釐,俱是神品”。《诗薮》谓“太白、江宁,各有至处”。《弱侯诗评》谓“龙标、陇西,七绝当家,足称联璧”。《漫堂说诗》谓“三唐绝句,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然吾独取高氏“少伯次之”之说。夫少伯七绝,古雅深微,意在言表,低眼观场,随声赞美,其实堕云雾中,并不知其意脉所在,此其境地,岂可易求?顾余谓少伯诗,咀含有馀,而飞舞不足也。屈绍隆云:“诗以神行,若远若近,若无若有,若云之於天,月之於水,诗之神者也。而五七绝尤贵以此道行之。昔之擅其妙者,在唐有太白一人,盖非靡诘、龙标之所及,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繇神入化者也。”细玩屈氏之论,则知高氏所谓“少伯次之”者,非臆见矣。王氏谓“争胜豪釐”,太白胜龙标处,诚在豪釐之间,非老於诗律,不能下斯一语。惜王氏以“俱是神品”一语混之,说成李能胜王,王亦胜李。於是胡氏《诗薮》谓“李写景入神,王言情造极。王宫辞乐府,李不能为;李览胜纪行,王不能为”。意议浅滞,妄分畛域,更不足驳也已。

葛氏立方曰:“太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身欲为神仙者殆十三四。然《梁父吟》云:‘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人间门户,尚不可入,太清倒景,岂易凌蹑乎?有谈玄之作云:‘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问语前後际,始知金仙妙。’则所得於佛氏者益邃。”按太白一生,笃好仙术,尝与陈子昂、司马承祯、贺知章为仙宗十友,又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籙於齐州紫极宫,亦惑之至矣。必谓其诗中“凌倒景”、“游八极”、“折若木”、“餐金光”等语,尽如骚人之寓言而为之讳,诚属多事。然亦由其志大运穷,如少陵赠诗所谓“才高心不展,志屈道无邻”者,乃愤而为此轻世肆志之言。观其对当时宰相称海上钓鳌客,且谓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则知其愤激不平,舌唾一世之大意。譬如刘伶、阮籍之遁于酒,不可谊其纯正,亦不能笑其荒湎者也。葛氏乃以“阊阖不可通”句,谓太清尤难倒蹑,则真痴人前不得说梦。而又赞美“风火”、“假合”、“金仙”等句,以为得之佛者较前益邃,则知葛氏之惑,痼於太白多矣。夫太白咏仙咏佛,虽云游戏神通,终属瑕疵,不得曲护。後人於李集旁涉异教之作,学其寓言讽世者,而弃其惑溺不明者,斯为善学太白者耳。

王安石曰:“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汙下,十句九言妇人酒耳。”按荆公此论,《冷斋夜话》、《扪虱新语》皆载之。《老学菴笔记》则谓其非荆公语,乃读李诗未熟者妄言之。此辩极为明通。然务观解为荆公辩诬,却自谓“太白识度甚浅”,举“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之交不可攀”等句,斥其“浅陋有索客风”。又云:“得一翰林供奉,此何足道,遂云‘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宜其终身坎壈也。”务观之识度诚讳矣,然伊古以来,文章出群之雄,而诗中往往萦情富贵者,亦不独太白也。子美诗云:“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退之诗云:“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子美能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退之能言“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而以学问为富贵公相之饵,且津津教人,抑又何也?瑕不掩瑜,一难废百,读古人诗者,亦观其大端可矣。太白一生飘然不群,富贵要人,实非其心目中所有。苏子瞻谓“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时,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固气盖天下矣。夏侯湛《赞东方朔》曰:‘凌跞卿相,嘲哂豪杰,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吾於太白亦云”。曾南丰亦谓其“捷出横步,志狭四裔。始来玉堂,旋去江湖。麒麟凤皇,世岂能拘”。务观何均不之引而为此异论也!夫诗理性情,世俗见地,自宜痛扫;然必摘其全集之微玷,盖厥终身,侪之浅人,亦无当於论世知人之识矣。

苏氏轼曰:“太白之从永王璘,当由迫胁。以璘之狂肆寝陋,虽庸人知其必败;太白能识郭子仪之为人杰,而不能知璘之无成,此理之必不然者。”按太白於永王璘一案,千古物议之所丛集;诗以教人忠孝为先,此事不辨,亦安用诗圣为哉!窃取白本传、诗集及他人论断此事者而合勘之,则知白之从璘,始由迫胁,而《旧唐书》所谓“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者,误也。既胁以行,见其起兵,遂逃还彭泽,而曾巩《太白集序》所谓“璘兵败,白奔亡宿松”者,误也。按《新唐书》本传云:“安禄山反,白转则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鼓泽。”夫起兵即逃,可见白非佐璘之人,与事败而逃,天渊迥隔,失节与否,专勘此处。论世者一以《新唐书》为主,而白之非失节亦明矣。白後来《宋中丞自荐表》云:“避地庐山,遇永王东巡胁行,中道奔走。”又《忆旧游书怀》诗云:“仆卧香炉顶,餐霞漱流泉。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夫胁而来,逃而去,辞官弃金,未汙爵赏,白之心事行迹,亦可以告天下後世矣。徒以平日跆籍贵势,世皆欲杀,故朝无平反之人,遂至冤坐大辟,幸郭令援手,乃得免死。杜公所以哀之曰:“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曰“先还汉”,曰“岂事秦”,曰“辞醴”,曰“上书”,曰“当时法”,亦剀切示人,字字昭雪矣。苏长公不能据《新唐书》、白本集、杜长律以洗千古之诬,但以白平日知人,断其不从永王,“当由迫胁”,未免臆测无据。且只言“迫胁”,不著辞官弃金、中道逃去之事,则安知非“迫胁”而反乎?论事不核不备,焉能塞议者之口也!若苏次公直谓“永王窃据江、淮,白起而从之不疑,遂以放死”。绝不考究始末,一笔抹倒,读书卤莽之过,又愧其兄多矣。至蔡绦故为太白斡旋,谓其“学本纵横,气侠自任,当中原扰攘时,欲藉之以立功名。大抵才高意广,未必成功,知人料事,尤其所短,若其志赤可哀矣”。似能为太白末减厥罪,不知“藉以立功”四字,已将太白说成从逆之人,而不止於不知人之过,仍非究明此案根末者。若王百谷并谓“灵武之位未正,社稷危於累棋,璘以同姓诸王,建义旗,复神器,白亦王孙帝胄,慨然从之;璘本非逆,从璘乃为逆乎”。此则全与史传相戾,徒欲为太白颂冤,而不知永王不受肃宗召命,直犯江、淮之师,万不可以义旗目之者。文人高谈,无当实迹,徒为古人增谤而已。观太白《永王东巡歌》曰:“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又云:“南风一埽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是太白直言东下之非,而劝以西上勤王,拥卫二帝,与永王如冰炭之不相入;迫胁之困,逃去之勇,均於此诗可见。而浅者非加以诋诃,是为之文饰,蒙冤不洗,而徒日诵其诗,以为神品,又何赖有此知音哉?为之三叹!

方氏宏静曰:“太白《白头吟》,颇有优劣,其一盖初本也。天才不废讨润,今人落笔便刊布,纵云挥珠,无怪多。”又曰:“太白读书匡山,十年不下,浔阳狱中,犹读《留侯传》,苦心如此。今忽忽白日,而古人,是自绊而希千里也。”按东坡云:“太白诗飘逸绝尘,而伤於易,学之不至,玉川子是也。”陶开虞亦谓“以天分胜者近李,以学力胜者近杜,学者各自审焉可也”。此论一出,几疑青莲纯恃天分,而流弊甚多矣。予故录方氏之说示人,知诗至圣境,都缘学力精纯,纷纷之喙,可以稍息。

洪氏迈曰:“李太白以布衣入翰林,既而不得官。唐史言高力士以脱靴为耻,摘其诗以激杨贵妃,为妃所沮止。今集中有《雪谗》诗一章,大率言妇人****败国,略云:‘妲己灭纣,褒女惑周。汉祖吕氏,食其在旁。词殚意穷,心切理直。如或妄谈,昊天是殛。’予味此诗,岂贵妃与禄山乱,而太白曾发其奸乎?不然‘飞燕在昭阳’之句,何足深怨也?”按太白《雪谗》诗一章,诚有合於古《巷伯》之义,此义烈之性,激发於不得不然者,虽以此万死不辞,若终身不官何患焉!龌龊小夫,惧祸结舌;大忠奇勇,痛快敢言。此其所本者厚薄异也,可第以诗人目之哉?刘氏鉴《太白诗序》,谓“《梁父》、《行路》诸吟,《巧言》、《巷伯》之伦”。杨氏遂《太白故宅记》,亦谓“《蜀道难》可以戒为政之人,《梁甫吟》可以励有志之臣,《猛虎行》可以勖立节之士,《上云曲》可以化愚夫之懵,《怀古》可以革浇漓之俗。其馀虽感物因事而发,终以辅世匡君为意”。两说均得太白诗之本原者。世人徒夸其纵横任侠之风,缥缈出群之想,而不知其忠义勃发,直抉大奸,非徒以草《清平调》、赋《行乐词》了事,犹沿苏子由之馀论,讥其以诗酒事君,亦大误矣。子美《丽人行》云:“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其发国忠之奸,亦能明目张胆言之,与太白英烈,可谓两绝。朱子曰:“偶记太白诗云:‘世道日交丧,浇风变淳源。不求桂树枝,反栖恶木根。’今人舍命作诗,开口便说李、杜,以此观之,何曾梦见脚板?”据朱子此论,可见诗有本原,不可不究,性情既厚,心声乃精。若以“无迹可寻”,“不著一字”,为盛唐大家妙处,则“心切理直”之词,“浇风”、“恶木”之句,反似发露太过,无弦外音,而变风变雅之道,几乎息矣。李阳冰《太白集序》云:“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又自逊云:“论《关雎》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李华《太白墓志》云:“仁以安物,公其懋焉;义以济难,公其志焉。”又曰:“立言谓贤,道奇於人而侔於天。”推尊皆不免太过。然亦可知太白诗本原,与《三百篇》相表里,而虚锋掉弄之小才,狂吟烂醉之恶习,信不可以借口学步矣。

洪氏迈曰:“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於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予观李阳冰《草堂集序》:‘阳冰试弦歌於当涂,公疾亟,草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者同。”按捉月之诬,辨正确不可少。而《旧唐书》谓以饮酒过度死。皮日休作《李翰林诗》亦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是太白真醉死矣。然阳冰《集序》云“枕上授简”,李华《墓志》云“赋《临终歌》”,此岂醉死者所为哉?余故录容斋辨正之语,俾捉月、醉死两诬,皆得白焉,否则仍与食白酒牛炙而死之说,同一嗤点前贤也。

同类推荐
  • 灵宝毕法

    灵宝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浅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济本事方续集

    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潘司空奏疏

    潘司空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知了丢了夏

    知了丢了夏

    曾经的曾经,不过过往烟云一次次的挫败放纵的青春,肆意的等待然而沧桑后蓦然回首,却发现,一切却早已不在曲终人散是岁月最好的独白
  • 此情不待桃李香

    此情不待桃李香

    作者:苏红润,男,彝族,1984年10月生,教师,云南省会泽县作家协会会员。数十篇文学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等国内刊物。喜欢用文字追忆似水年华,展望美好未来。
  • 天命破武

    天命破武

    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武术与巫术交相辉映的时代,信仰支撑着这个世界运转。战士们用强大的力量与身体,穿梭在战场上,用令人眼花缭乱的肢体动作诠释他们的意志,用暴虐的气功进行完美的演出。术士躲藏在最阴暗的角落,掩盖身上残留着的干涩血液的味道,用自己的身体做为祭品祭奠这个不属于神的世界,术士用鲜血为祭品操控着世间所有狂躁的能量,用自己最大的爱来温养它们直到它可以毁天灭地。战士用血与剑捍卫属于时代的安宁,虔诚的信仰着武神并善用自己的力量,以维持看似坚固的和平。战士们用带刺的苦年树枝绑在身上战胜自己心中的贪念;对至亲的眷恋;对俗世的看法,枯坐在苦年树下等待乱世的降临。
  • 喜欢你这件事我就没有赢过

    喜欢你这件事我就没有赢过

    一些情感,一些日记,一点诗,一点歌。多的是杂乱的文字,还有真假难辨的故事。
  • 穿成八零大佬的小娇妻

    穿成八零大佬的小娇妻

    神偷金叶子一朝穿越到土肥黑田甜的身上,婆家不喜,被伪闺蜜挑唆闹自杀,减肥成功,怼伪闺蜜,走上人生巅|峰,至于那个想要成为忠犬的大佬,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呢?“我媳妇给我打的毛衣。”酸了一群人。“我媳妇给我做的肉酱。”酸了一厂人。“我媳妇就是棒棒的。”酸了一群大学生。“我媳妇挑选的。”酸了整个宴会的人。“我媳妇特别能干。”酸了整个市的人。“臭小子,不要跟我抢媳妇。”酸了一个同款小人。
  • 四姑凉闯天下

    四姑凉闯天下

    好吧好吧,我承认,我作者大大写的作品简介,是有些简短的,但内容一定好的!!
  • 浮躁

    浮躁

    以农村青年金锁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
  • 朱正廷之宝贝你真甜

    朱正廷之宝贝你真甜

    本文讲述了朱正廷与珍珠糖的爱情故事(la个……本文纯属想象,切勿当真)
  • 盛宠经纪人:叶少撩妻有术

    盛宠经纪人:叶少撩妻有术

    天后闺蜜与影帝男友的背叛,让第一经纪人杨慈受尽耻辱与嘲笑。被人唾骂至极的杨慈路遇超帅气乞丐,好好整顿整顿塑造成一个小鲜肉,从此合约不断,走向人生巅峰。但是这个帅气乞丐怎么越看越不像是乞丐,当她情根深种后却知小乞丐靠近她的目的不简单……
  • 我真没想执掌星海

    我真没想执掌星海

    一个天才械师堕境后,破而后立叱咤星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