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100000007

第7章 福州二中与台湾之渊源

唐岱蒙、唐嘉历

福州二中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光禄坊100号(旧门牌38号),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台湾有着不可分割的脉络。

一、百年福州二中是闽台两岸亲缘、地缘、情缘关系的见证地

清宣统元年(1909),从日本留学毕业回国的林长民、刘崇佑、何琇先、梁继栋、陈遵统、陈与年等人有感于社会上普遍缺乏政法学识,推行新政诸多隔阂,在福州倡议成立了“政学会”,开设法政讲习班,一时参加听讲的人数众多。有识之士慨然于国民教育程度的低劣,觉得有必要在官立福建法政学堂之外再创办一个学校,才能于人才培植上起积极的作用。

清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九日,在刘崇佑、林长民等人的倡导下,私立福建法政学堂正式创办,成为福建省最早的私立高等学校。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私立高等法政学堂,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私立高等法政学堂之一。随主校成立的附属中学学校“维持员会”(相当于以后私立学校的校董会)共有成员60多人,大多是咨议局的议员,遍及全省各地。大家公推刘崇佑为“代表人”(相当于校董会的董事长)。

最早的校址在福州乌石山麓的道山路白水井,以刘崇佑所捐献的先世家业刘氏颐园及愿学堂为主体,同时租借毗连的文昌宫、周子祠、李氏家庙、王氏宗祠、林氏宗祠及元明境等建筑加以修葺而成。开学当年建成教学楼一座,可容纳学生500人。“第一次招生报考人数达一千数百人之多,籍贯遍及本省各府州县,情况气氛之热烈,为各校前此所未有。”

辛亥革命后,福建私立法政学堂改名为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随主校成立的附属中学定名为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附属中学。

1929年7月3日,在白水井原校址的基础上,花费1.31万元大洋购置光禄坊的旧米仓废址及仓王庙扩建校舍。该校后演变为私立福建学院,为八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附属中学于“1929年改名为私立福建学院附属中学。抗战后三年(1939年)迁闽清白云渡,1941年再迁浦城大同乡,翌年又折回白云渡,1945年复员,仍在福州旧址设校”。

1916年,教育部举办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会,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成绩在全国公私立38所法政学校中列第五名,在全国私立16所法政学校中名列第四,学校成绩在全国公私立法政学校中名列第四,在全国私立法政学校中名列第一,得到了教育部的嘉奖。1931年2月,私立福建学院的立案手续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学生成绩在全国28所公私立法政学校中名列第六,12所私立法政学校中名列第二。北京中央政府和福建地方政府举行文官、法官和县知事考试,私立福建法政学校毕业的考生都取得了出色成绩,学校一时驰誉全国。

抗战胜利后光复的台湾,一片疮痍,亟待重建恢复。福州人积极参与接管与复建工作,全力支援复兴台湾,福建学院以及附中不少师生应募赴台。

历经40年的发展沿革,福建学院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了7000余名大学毕业生。1951年福建学院奉命停办并入他校。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其中法科的法律、政治、经济三系归并厦门大学,商科并入福州大学,文科大部并入今福建师范大学。私立福建学院附中与省立师专附中合并,1952年定名为福州第二中学。办学百年,福州二中已经毕业了初中、高中毕业生数万人,为各类高校输送了上万名合格的大学预备生,其中还有一些校友至今仍然在台湾生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加快海西建设,福州二中与台湾的校友往来、闽台交流活动得到恢复、发展。根据省、市等有关部门的安排,学校与台湾的学校教育来往逐渐增多。2010年,在学校新落成的体艺馆内曾举办包括马祖学生在内的福州市中学生科技作品展览。2012年暑期,台湾的台东中学学生篮球队与我校学生篮球队举行了友谊赛等。

二、福州二中校友的台湾情缘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福州二中(含前身)的师生与台湾有着万千因缘、亲缘、地缘、情缘等渊源关系。

(一)蒲风

蒲风(1911~1942),是现代诗人、革命烈士。他在1936年夏天以黄飘霞之名应聘来到福建学院附属中学担任高中国文教员。他是“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的发起人之一,已经出版过诗集《茫茫夜》、《生活》和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文坛颇多好评,福州文化界都知道他常用笔名蒲风发表作品。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台湾屡遭帝国主义侵略。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占领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此后,台湾人民一直过着受压迫、受奴役的生活。蒲风来到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州任教之后,感受更深。他在课余继续诗歌创作,曾经3次创作怀念台湾的诗篇。先后写出了《我的思念在大海东》、《飞鹰,飞到台湾去吧》、长篇叙事诗《可怜虫》等诗篇。

他怀着渴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心情,写下了《我的思念在大海东——献给台湾》:“我的思念在大海东,大海茫茫,水天交界处太阳火般红。我日日夜夜牵挂她,忧愁、伤悲、苦难……我都咽下在心中。”

1936年11月,日寇不断加紧侵华,同时,加强对台湾同胞的压制和奴役。蒲风在福建学院附中执教之余又写了《飞鹰,飞向台湾去吧》。全诗分3章:“飞鹰,你来自台湾么”、“母亲的歌”、“去吧,飞向台湾去”,共130多行。他把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掠夺去台湾,形象地比喻为“强盗由母亲的怀里抢去孩子,母亲在凄惨的境遇中过日”;他挥笔控诉了日寇的种种罪行:“他们用武装镇压了你四十二年”,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你可晓得别人载去了金、铜、煤矿,别人掘尽你的宝藏?谁禁止你学习中国文?”“谁企图逼你进入深渊?”……诗人要“飞鹰,飞向台湾去”,把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带去。他用亲切的语调写道:“呵呵!我亲爱的孩子哟……台湾岛是你的!你觉悟起来赶走那强盗!孩子,你赶快起来吧。”蒲风满腔热情地呼唤台湾同胞行动起来,反抗日寇,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长篇叙事诗《可怜虫》是蒲风到福州后创作的以台湾为背景的作品。它不仅有强烈的思想性,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性,结构也颇具匠心。全诗有2600多行,共分4章,前有序诗,后有尾声,在每章之前均有一小段故事提要,把全诗的情节串联起来。全诗故事情节颇为曲折动人。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台湾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下的痛苦、挣扎和觉醒。蒲风在诗中对台灵(台湾之灵)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作者通过台灵的信,这样写道:“沉睡着的台湾岛哟,你为什么还不苏醒?”“西望福建故乡,哦,你的老娘殷殷在望!”“哦,怒吼吧,台湾!怒吼吧,台湾!”这部长诗通过爱情悲剧告诉人们:被压迫的民族必须复兴,“用坚毅与勇敢来擎起反帝之旗”。今天重读蒲风的台湾题材诗篇,还能感受到诗人殷切期望祖国早日统一富强的伟大胸怀,并从中得到启迪。

蒲风在福建学院附中执教期间,生活很有规律。清晨早起,锻炼身体,在光禄坊一带散步,然后回校授课。晚上批改学生的作业、创作、记日记。那时,蒲风才26岁,但很注意培养文学新人。他在校任教时,课余经常邀请同学谈心,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宣传国防诗歌的意义,并将自己的诗集赠送给同学们,广泛征求意见;他发动大家要“打起热情来”,在学好功课的前提下,坚持业余写作,以诗歌为武器,投入抗日救国的斗争。他也热情帮助学生修改稿件,并负责向一些报刊推荐。不久,他培养的一批来自福建学院附中的中学生新诗歌作者开始活跃在诗坛上。其中有谢培贞、康雄飞、梁碧瑜、叶可根等人的作品经常发表在福州的《艺术座》、《民族战线》、厦门的《鹭风》和广州的《中国诗坛》上,受到读者和编者的好评。当时任《艺术座》主编的雷石榆曾撰文指出“几位新进作者的成绩是相当可惊的”。

有人认为“左翼诗人蒲风、进步文学工作者秀子……都是达夫先生家里的座上客”。那时,郁达夫住在光禄坊(旧门牌11号)与蒲风所在的福建学院附中光禄坊(旧门牌38号)很近,他俩之间交往情况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雷石榆

雷石榆(1911~1996),生前执教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左翼进步诗人、东方文学研究权威。

雷石榆是蒲风的挚友。1936年11月,他接到蒲风的邀请前来福州。榕城令其惊喜不已,“溯闽江回望,如身在水墨画中”。雷石榆被蒲风安排在福建学院附中教员宿舍楼上的一个房间里。从此,他每天腾出一定的时间批改两个班的学生作文,同时仔细地校正蒲风与福建学院附中学生叶可根当时正在合译的日文版《普希金诗抄》。1937年1月,蒲风将福建学院附中的教职让给雷石榆。因此,雷石榆也曾是福建学院附中的国文教员。

雷石榆一生对台湾有着不同寻常的文艺贡献。早在20世纪30年代,雷石榆就参加了“台湾文艺联盟”活动,是参加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唯一的大陆人。抗日战争结束,他又于1946年赴台编报、写诗、教书、参与文艺论争,投身台湾文艺事业。他是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的新写实主义论引入台湾的人。

(三)林子白

林子白(1906~1980),1929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大学部,受业于潘天寿、刘海粟、俞剑华、王个簪等名师。擅长花卉、山水,亦善书法、篆刻。编写有《中国画山水花鸟技法》、《中国画简史》、《篆字汇编》等手稿传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中国成立后林子白在福州二中任美术教员,后调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

林子白的艺术成名很早,20世纪30年代他曾任厦门美专副教授,除有佳作参加“全国国画展览会”、“全国美术展览会”、“中日现代画展”外,亦曾东渡台湾考察艺术,并在台北、台中等地举办书画展览,弘扬民族艺术,深得当地人士赞誉。他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创作和研究工作,硕果累累,影响较大,是闽台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三、福州二中历届校友与闽台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福州二中历届校友在闽台交流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王大琛、王大培兄弟是个典型的例子。

哥哥王大琛是原福建师专体育老师兼任附中体育老师。弟弟王大培是福建师专附中(福州二中前身)1945届校友。王大琛、王大培兄弟的父母早逝。在福州时,王大培与守寡的姐姐相依为命,1946年随胞兄王大琛赴台求学后,心中牵挂着家乡,更牵挂姐姐。当他到台湾之后,一道海峡藩篱把家乡与台湾阻隔成了咫尺天涯。王大培到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时,才得以写信回家。然而重新回到台湾任教后,与姐姐的联系又断了,他为此而烦恼,经常做梦见到故乡的小溪、村中的小路和熟悉的乡亲,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1987年,已是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的王大培,在退休后终于回到了阔别了半个世纪的故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姐姐。当他双脚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当他见到满头银丝的老姐姐时,酸楚满怀。王大培是一个爱国老人。他的一些学生是“台独”分子,他为此感到遗憾。他总是教导学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要记住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为增进台湾青年人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弟兄俩就策划并率先分别带领台湾成功大学篮球队和武术队到福州、南京等地与有关大学举行友谊赛。

从1987年首次回乡至今,王大培和胞兄王大琛已投入资金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同时他俩还相继捐资在村中设立“子女孝行奖”、“大学生奖学金”、“夫妇和睦奖”等奖项,受到乡亲们的尊敬。他们还热心支持母校福州二中的校友会活动。

陈震环是福建师专附中(福州二中前身)1949届初中毕业生。1995年退休后受聘于福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聘任为成人教育顾问、终身教育兼职教授等职。他在20世纪90年代3次应台湾同行邀请赴台进行老年教育、成人教育交流,有两篇论文在台湾成教学会、台北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中正大学合办的论文集上发表。2001年他应邀到澳门参加由中国香港和澳门、新加坡三地合办的终身教育国际研讨会,也发表了论文。2004年他撰写的《福建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又在台湾主办的研讨会上发表。2010年他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终身教育促进会授予“优秀志愿者”光荣称号。

陈萍是福州二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现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事台湾经济社会与两岸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她说:投身台湾问题研究并不轻松,甚至还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事业,虽然学术研究生涯艰辛,但对事业的执着让自己忘却老之将至。回报母校培育,报答师长们的教导之恩,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四、在台校友不忘母校与祖国情

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的福建学院及附中校友上书有关部门要求恢复重办学校,并多次向国家教委要求恢复福建学院,由他们出资继续办私立学院,曾得到福州市教委及福建省教委的批准。1988年他们提出以福建省司法学校或福州二中作为筹备校址的计划,后因故停止。

福建学院毕业的邹有常老校友认为学校创立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60来年为国家培养不少人才,尽管朝代不同、政体变化,这些校友还是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城市建设将原福建学院校址内的大小旧屋尽拆并重建,曾作为知名学府的福建学院遗址从此湮没。知名的高等学府只剩下“厝壳”,恢复是不可能了,应该称为古迹。他希望能够保留古迹名称,在街道地名或社区名称上能得到反映。

他曾建议用石刻作纪念,或者用一两首律诗来赞颂并介绍学院及其遗址以给后人留作纪念,同时他还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法政财经培育人才皆后秀,乌山白水志德铭学院永清仓。”

位于光禄坊的福州二中已有百年历史,2011年是建校100周年。它是闽台两岸亲缘、地缘、情缘等渊源关系的地标,也是福州历史文脉及文化教育传统的见证,将在海峡两岸交流、凝聚两岸亲情、主动呼应海西建设、践行先行先试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

参考书目

[1]《福州第二中学校志》1992年7月讨论稿。

[2]引自《私立福建学院附属中学概况调查表之一》“学校简历”,1949年11月28日。

[3]郑宗乾:《福州人与台湾开发、建设及发展》,《福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4]郭大路:《先教育才有革命》,《海峡都市报》2011年6月10日文化周刊。

[5]洪枫:《蒲风三次写诗怀台湾》,《福州晚报》2007年7月23日第27版。

[6]陈松溪:《蒲风客居光禄坊执教》,《福州晚报》2008年5月10日 A18。

[7]吴大风:《郁达夫在福州的补白》,《福州晚报》1983年4月14日。

[8]黄安榕:《蒲风传》第1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第192页。

[9]张丽敏:《雷石榆人生之路》,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0]张金鉴:《闽台历代国画鉴赏》第1版,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8,第211~213页。

[11]陈国明:《王大培:为国为乡为亲情》,新华网2003年11月12日。

[12][13]唐岱蒙等编著:《百年二中建德育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第64~67页、第226~228页。

[14][15]福建学院校友会编:《福建学院校友通讯》第9期,1999年10月1日,第145页,第48~49页。

同类推荐
  • 大唐小农民

    大唐小农民

    徐凡,一个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因为一场醉酒意外的穿越到大唐贞观初年,不爱官场爱种地的他,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在盛世的大唐,闯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 大冒险之无人之地

    大冒险之无人之地

    在无人的孤岛,流浪者该如何生存?热血沸腾的勇士,握紧手中短刀,在逆境中屹立不倒。为你倾心打造铁血男人的冒险经历,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你享受到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让我们与凯特一起冒险吧!
  • 战国争霸之幕府风云

    战国争霸之幕府风云

    宅男穿越异界,成为一落魄领主家的嫡长子,他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有四个幕府,没办法,只能跟他们慢慢过招,这一世,让我以上杉谦信之名,剪除群雄,一统天下
  • 福哥在晚清

    福哥在晚清

    我是洪天王的亲戚,后来成了女婿,再后来成了天王
  •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漫步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人们时不时地会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大卫雕像、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壁画、精致的雕刻……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驻足、陶醉,人们在欣赏、陶醉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
热门推荐
  • 超能逆天之路

    超能逆天之路

    什么?主角光环?啊?开挂?怎么可能!这些本来就是我的能力!为何?我即是神!大千万物,皆为我造!话说,喂,我好歹转生9次了,能不能给我一次完美人生啊?不行!喂喂喂……唉……所谓的转世,只不过是感情的延续罢了!注:那个…有一些读者说我刷点击,其实我没刷点击,就是在校园扩列那里宣传了一段时间……
  • 废物重生之雪凰

    废物重生之雪凰

    从天才变成废物又如何?凭借她的天赋,成为强者只是时间早晚的事!然而,那个高傲的男人她冷嘲热讽,还众退婚?当本姑奶奶是吃素的不成?看她恢复功力后,不打得他跪地求饶!
  • 诺亚未来世界

    诺亚未来世界

    IT工作的常识也告诉了自己,那系统终端早就已经识别了她的个人信息,对于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所作所为。居然敢越过权限去下载这样的绝密文档,显然自己已经打破了自己宁静的生活,自己现在可能已经被‘白雨公司’列入了黑色死亡名单。
  • 做我王妃可好

    做我王妃可好

    上天眷顾,一朝穿越,此时的她只想好好活下去,体验百味人生,可总有那么个人想拴住她,女孩一脸不耐烦地说道:“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撩你了”,“扰乱了本王的心神还想跑,休想”傲娇王爷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望着她,禾凝无奈“那王爷您想怎样?”,云祎微微勾起嘴角“我要你做本王的王妃!”此时目瞪口呆的禾小女子“呵呵呵......嗬”
  • 此一年便一生

    此一年便一生

    杜冉冉结了婚才发现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此时却遇到了她钟情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冉冉也是一见钟情。奈何两人因为冉冉的已婚身份痛苦不堪,为了这个男人,杜冉冉决定再次恢复单身,奈何结婚容易离婚难······
  • 凡女降神记

    凡女降神记

    宁庄从来不相信鬼神说,她始终认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也不再相信爱情,觉得感情就是一种虚无的负担。在为前夫偿债的诸般历程中,神与魔同降世,宁庄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完结作品千金姬,千里红妆,坑品保证,请放心收藏!
  • 爱也不容易

    爱也不容易

    茜茜喜欢少华,少华也喜欢茜茜,可是少华的爸爸不同意,茜茜的母亲也坚决反对,更让他们不解的是,双方的家长都不愿意说出反对的理由,这是一场误会,还是一场阴谋?
  • 从2019开始的华娱时光

    从2019开始的华娱时光

    “江阳,你谈恋爱吗?”“正经人谁谈恋爱呀!”“是啊~”“你谈恋爱吗?”“我不谈,你谈恋爱吗?”“这年头谁还谈恋爱?”“馋身子的事能叫恋爱?”“下贱*2!”这是一个资深村狗从电竞圈蹦哒到娱乐圈努力吸花并且不断堕落的故事…这村子里啊,迟早是俺们的天下!
  • ck剑心

    ck剑心

    2368年,一个象征着最后一名刺客从世界上消失的一年,在他燃尽生命时,重新开启了时间线,开始了他的复兴计划......
  • 暗红的咏叹

    暗红的咏叹

    每当仰望星空,辰浮总是在想,他存在这个世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生命不止,战争不休。战士的精神,是荣耀!?暗金色的眸子,神创的魔鬼他/她说:“你看到了吗?那暗红的咏叹,是对于一名无畏战士最大赞歌。”战士的职责应该是守护。温柔的目光,恬静而执着的面孔,她凝视着自己嘴角挂着令他迷醉的笑容。双手叠放在胸口,轻声的说:“你能感受到吗?其实我们一直未曾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