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仪
一、简介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鸟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地方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四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二、前言
福州自古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景物之盛更是自古称奇。三坊七巷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至今古坊巷、古建筑风貌基本得以传续,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中国近代名人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许多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皆出于此。其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特质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
三、近代坊巷名人简介
(一)概述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二)林则徐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至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陜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三)沈葆桢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末重臣,谥文肃。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葆桢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儿。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沈葆桢被推向前台。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在台湾迄今尚有其后代侄子沈吕巡为台当局“外交部”政务次长职,表现杰出。
(四)曾宗彦
曾宗彦(1850~191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练陆军。他还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五)严复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政治、经济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六)林旭
林旭(1875~1898):“戊戌六君子”之一。少年即颖绝秀出,为一奇才。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其英名永载史册。
(七)林长民
林长民(1876~192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五四运动引发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与《国民公报》上出现《外交警报告国民》的文章,作者林长民惊呼:“山东亡矣,国将不国,愿四方万众誓死图之。”言辞恳切而沉痛。事情缘于1918年的巴黎和会: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外交总长陆征祥奉命出使巴黎和会,总统徐世昌特设外交委员会,聘林长民为委员会主任兼事务主任。日本与英法三国秘密约定,战后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既得侵略利益并同曹汝霖约定,由日本出资建设“济顺”、“高徐”两条铁路,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林长民知后气愤难平,决定向国人披露曹汝霖的外交黑幕与卖国行径,遂于1919年5月2日发表文章并由蔡元培校长告知北大学生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学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昂地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林长民女儿林徽因,为建筑学大家,在诗歌、戏剧、散文方面颇有造诣,被誉为“一代才女”,女婿为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八)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汉族。福建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此间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他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他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他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他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他滴水粒米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九)冰心
冰心(1900~1999),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她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在南后街与杨桥巷交界处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乡》中,留下了她对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记得在我11岁那年(1911),从山东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是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学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6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就成了我的乐园……”
(十)王冷斋
王冷斋(1891~1960),福建福州人,家住黄巷,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七七事变”见证者,抗日英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时,他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在日军攻击宛平城前,他转移民众,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事变中,王冷斋调动城内警察积极配合驻军,坚决反击敌人,保住了城池。他还专门举行了一次记者会,向公众说明日军首先发动攻击卢沟桥的情形。自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七七事变”的重要见证者出席审判日本战犯法庭,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成员、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1960年在北京逝世。
(十一)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字苏龛,号海藏,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抗战初期沦落为“汉奸”,是伪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郑孝胥的故居在衣锦坊洗银营2~3号。
(十二)陈宝琛
陈宝琛(1849~1935),字伯潜,号弥庵、陶庵,又号听水老人。福建闽县螺洲人。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陈宝琛兄弟6人,3人进士,3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光绪元年(1875)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好论时政,合称“清流四谏”。光绪六年(1880),充武英殿提调官。翌年,授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穆宗本纪》。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重修白鹿洞书院。光绪十年(1884),上疏《请募勇参用西法教练》,主张“变化以尽利,任人以责实,筹饷以持久”,中法战争失利,受牵连,被降五级,回乡闭门读书,修葺先祖“赐书楼”,构筑“沧趣楼”。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鳌峰院山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福建铁路总办,修漳厦铁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立全闽师范学堂(今福建师范大学)。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宣统三年(1911),陈宝琛任溥仪老师,赐紫禁城骑马,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追随溥仪,被命修《德宗实录》。1921年,修成《德宗本纪》,授太傅。1923年,引荐郑孝胥入宫。张勋复辟时,被推举为议政大臣。1925年随溥仪移居天津。1923年,成立满洲国,宝琛专程赴长春探望溥仪。后病逝于天津,谥文忠。有藏书10万册,“清末陈氏私家藏书之多,冠于全闽”。著有《陈文忠公奏议》、《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律赋》、《南游草》等。
(十三)甘国宝
甘国宝(1709~1776),字继赵,号和庵,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出生于福建福州府古田县二十六郡(今福建宁德市屏南县小梨洋村)。雍正元年(1723)武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奉旨接任黄士俊担任台湾镇总兵,后辗转担任两任该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擅山水画,尤工于画虎。今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文儒坊中有甘国宝故居。
(十四)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汉族,字季高,一名朴存,号湘上农人,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陜甘回变和收复新疆(清收复新疆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旋改任陜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建。
(十五)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风,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1936年春,郁达夫来福州,住南台基督教福州青年会宿舍。稍后,因他兼任省政府公报室主任,公务繁忙,从南台到省府路都很不方便,就在光禄坊早题巷1号赁屋居住。1937年岁首,郁达夫访问日本、台湾归来,因夫人王映霞来福州,在光禄坊刘宅(刘家大院)赁屋居住。1938年,郁达夫离开福州,赴武汉参加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2月,郁达夫流亡南洋。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四、三坊七巷与两岸关系发展
台湾福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文化交流,唇齿相依。而福州三坊七巷,保持唐宋明清古制,有坊巷制度活化石之誉。其历史文化之内涵,无异于中华文化之缩影。其近代所孕育之人物,多才又多艺,优质又优量。岂非地灵人杰,天锡纯碬。上述14位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帝王师傅、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等,皆有其特殊成就,虽不能涵盖各类人物,然卓然一体,当可盖全。
当前两岸关系,形同水乳交融,民族感情之契洽,同胞相爱之温暖正如先贤子夏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今九州一统,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起飞,工商百业发达,国家转弱为强,人民转贫为富。当务之急,在弘扬传统文化之时,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以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发展观光旅游事业,进而创造两岸双赢、文化一统与民族复兴,那么,和谐社会当可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