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6000000006

第6章 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

并非说是同为意大利人,托斯卡尼尼(A。Toscanini,1867—1957)和普契尼(G。Puccini,1858—1924)就一定有着不解之缘。人海茫茫,本都是素不相识,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开始结识,并有着漫长时间的不解之缘,恐怕不都是出于偶然的因素,总有些命定般的原因。如果从托斯卡尼尼最早指挥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生涯》开始算起,到普契尼逝世为止,他们之间的交往,起码有着二十八年的历史。二十八年,对于托斯卡尼尼也许不算太长,因为他活了整整九十岁;但对于仅仅活了六十六岁的普契尼来说,却不能算太短,占了他生命的近二分之一。

这不能不引起我对他们的极大的兴趣。

让我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他们之间存在的并不仅仅是友谊,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乃至不可调和的厮斗,常常如一块块突兀的礁石,阻挡着他们两条河的汇合和前进,使得他们生命和艺术之流激起浪花,溅湿彼此的衣襟。我便在听托斯卡尼尼指挥的音乐,尤其是指挥普契尼的歌剧录音磁带时,常想为什么他们之间会存在这样的友谊、这样的矛盾、这样充满矛盾的友谊?音乐家之间,彼此结为美好而和谐的友谊的人有不少,比如舒曼和勃拉姆斯、肖邦和李斯特,被称为强力集团的巴拉基列夫、莫索尔斯基、鲍罗丁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什么原因使得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的友谊像是一条起伏不平的小路,让他们总是磕磕绊绊?

应该说,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最初的友谊是顺风顺水的。一八九六年二月一日,对于他们两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由托斯卡尼尼指挥的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都灵首演。在这之前,他们两人都小有名气,公平地讲,托斯卡尼尼的名气更大些,他成功地指挥了瓦格纳的《汤豪舍》和威尔第的《法尔斯塔夫》,为他带来了声誉。而普契尼在此之前还只是一个二流的作曲家,他所作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歌剧,全遭到失败,只有一部《曼侬·列斯科》获得好评。《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的精心之作,是他下的赌注,关系到他是否能从二流泥潭中一跃而出。但是,一直到演出之前还有评论家说《艺术家的生涯》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不会成功。因此,普契尼一直把心提到嗓子眼,托斯卡尼尼每天排练这部歌剧的时候,普契尼都要到场,心里揣着惴惴不安;音乐评论界和出版商也很重视这部歌剧的首演,关注着演出是否成功。这让他两人的友谊出场显得气势不凡,而且有着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托斯卡尼尼为普契尼带来了好运,他一丝不苟的排练和精彩绝伦的指挥,使得首场演出大获成功,好评如潮,一连演了二十三场,让观众叹为观止,让普契尼更为折服。这一年,普契尼三十八岁,托斯卡尼尼二十九岁。

为什么有着这样好的友谊基础,他们的友谊会出现矛盾、波折,甚至破裂?我不大明白,为什么在一九二一年,当时欧洲最著名歌剧院斯卡拉剧院,计划演出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和《蝴蝶夫人》三部歌剧时,托斯卡尼尼坚决拒绝出任指挥,而只是派他的助手出场?而普契尼在请人出面调和不成之后,为什么气急败坏地出言不逊大骂托斯卡尼尼是“充满恶意”、“没有艺术家的灵魂”?真的是后来托斯卡尼尼自己解释的那种原因:“我不喜欢《蝴蝶夫人》”吗?未免太简单了吧?虽然,托斯卡尼尼是一个对艺术格外认真的人,对于他不喜欢的音乐,他是不会接受的。反正我是不能相信仅仅是这样一个原因,会导致托斯卡尼尼果断地做出这样一个伤害普契尼同时也伤害米兰观众的决定。因为如果托斯卡尼尼真的不喜欢《蝴蝶夫人》的话,他完全还可以指挥另外两部歌剧,况且,《艺术家的生涯》和《托斯卡》这两部歌剧,他都曾经指挥过,并获得成功,这时候却撒手不管了,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还有一点让我不解的是,普契尼写作《蝴蝶夫人》是早在一九〇四年,当时托斯卡尼尼批评这部歌剧“长得令人生厌”,普契尼听说后立刻改写脚本,缩短乐谱,有不少章节重写,完全是按托斯卡尼尼的意见修改了的呀。

在一本介绍托斯卡尼尼的书中,我看到这样简单几句对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的介绍,其中说他们两人之间友谊的裂痕出现在一九一四年,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不同,政治的态度导致了艺术的矛盾。这我就想象得出了,他们的友谊不可能不出现裂痕,即使普契尼再如何请人出面调和,也是无济于事的。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托斯卡尼尼对曾经为法西斯垂首做过事情的富尔特温格勒和卡拉扬的态度,托斯卡尼尼拒绝和他们同台演出,以及他那句著名的话:“在作为音乐家的富尔特温格勒面前,我愿意脱帽致敬;但是,在作为普通人的富尔特温格勒的面前,我要戴上两顶帽子。”托斯卡尼尼对普契尼肯定不会原谅,便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后来,在一本意大利人写的托斯卡尼尼的传记中,看到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一九一四年的夏天在维亚雷焦海滨度假时,两人为刚刚爆发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不同而矛盾爆发。托斯卡尼尼是支持协约国的,而普契尼支持德国,两人因此争吵起来,托斯卡尼尼突然愤而起身,怒斥普契尼而后闭门不出,气得整整一个星期不上街。当有人劝他和普契尼讲和,他说:“我坚决不和他讲和,相反,碰到他,而要打他几个耳光!”这和他对富尔特温格勒的态度是一样的,我们便不会奇怪了。

不过,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或者虽然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普契尼没有对托斯卡尼尼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而只是藏在心里,只谈艺术,不谈其他,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会不会维持下去?就真的能不至于出现后来一九二一年斯卡拉剧院演出矛盾的爆发了吗?

我看不见得。

性格所致,会使得看似平行的两条线越来越远。作为艺术家,有的会极端地表现在艺术之中,有的会极端地表现在艺术之外的为人处世里面,托斯卡尼尼的性格是毫无保留地表现在这两者之中。他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排练四五个小时当中不吃饭,也不饿。同普契尼一贯的折中主义不同,他是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他又是一个独断专行、极其固执己见的人,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事情,他不会和别人商量,也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他是鲁迅先生说的那种到死也不会宽容他人的人,更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稍微的妥协。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其容易暴怒的人,这一点并不是后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的缘故,他从一开始走上指挥台就是这样,据说如果他听到乐队里有人没有全神贯注或吹错、弹错,他会立刻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大骂人家是“畜生”,是“杂种”,是“无耻”,毫无节制,没人敢上前制止或劝说他,这可以说他的修养实在有些难以恭维,也说明他其实是一个胸无城府的人。他就像一条笔直的线,不懂得有时是应该拐弯的,哪怕稍稍有些弧度和弹性。

曾经听说有关托斯卡尼尼这样一个小故事,说他一次听一位指挥家的排练,听到这位指挥的节奏不对(其实很可能是不符合他自己心目中的节奏),他丝毫不知道忍耐,不知道该给同行一点面子,立刻容忍不下去了,拍起手掌,示意人家节奏应该是这样的。结果,乐队竟按照他顽强手掌的节奏进行演奏,把那位指挥晾到一边。

托斯卡尼尼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坚硬且棱角过于峥嵘的人。一次排练,他尚且不容于他人,他怎么能容忍和自己政治观点相左的普契尼?不少人劝他和普契尼讲和,他的妻子也这样劝他,他都不为之所动。所以,到了一九二一年斯卡拉剧院演出和普契尼的矛盾爆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七年,他们的矛盾非但没有随时间淡化和消解,反而随日子长大,结上一个解不开的死疙瘩。

即使没有这一矛盾的爆发,也还会有其他的矛盾爆发,便是很可以理解的事情,而且可以断定是必然的事情。这里除了托斯卡尼尼性格的因素,也有普契尼的性格在起着作用。普契尼是一个和托斯卡尼尼的毫不妥协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他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折中主义,必定要和托斯卡尼尼发生矛盾。而普契尼对于托斯卡尼尼的嫉妒,也必然是产生矛盾的另一条导火索。因此,虽然托斯卡尼尼的性格并不因为他是一个大师就一定那么可爱,但是,普契尼的性格就更不可爱。两个这样性格的人偶尔相处,也许可能会迸发友谊美丽而夺目一闪的火花,长期相处,不爆发矛盾才怪,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是给他们两人火上浇油。虽只是出于偶然,却含有必然的命定,在劫难逃。

说实在的,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这样两位意大利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最有名并且照耀了整个世界乐坛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淡然结束,真是让我惋惜甚至扫兴,或者说有些不甘心。我一直寻找他们最后的结尾,就像读一部小说,希望读到自己期待的结尾一样,惊鸿一瞥,出乎意料,而心存一丝幻想。

幸亏不是幻想,他们的结尾多少让我感到一些安慰。虽然,他们的结尾没有在普契尼活着的时候出现(普契尼比托斯卡尼尼早死了三十三年),毕竟令人欣慰的结尾还是出现了。

是在普契尼逝世两年之后。托斯卡尼尼突然出任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的指挥。这是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是他呕心沥血之作,一直写到公主死去的时候,他自己也死去了。这场音乐,据说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听到并看到,在音乐声中,托斯卡尼尼和普契尼又走到一起。我想这大概不是托斯卡尼尼的妥协,或对死者的一种悲悯,而是对艺术的一种真诚,《图兰朵》确实是普契尼的精心之作。

托斯卡尼尼在指挥到公主死去的时候,突然指挥棒在空中停住了,整个乐队在他的指挥下戛然而止。托斯卡尼尼慢慢转过身来对观众们说了那句《图兰多》在我国上演时被报纸不断引用的话:“歌剧到此结束,普契尼写到这儿时,心脏停止了跳动。死亡比艺术更有力量。”

这话说得充满哲理,更充满感情。这话让我感动。

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在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首演五十周年纪念日的那一天,托斯卡尼尼虽然人在美国,还是记起这样的日子,在电台指挥了普契尼的这部歌剧,并灌制了唱片。这一年,托斯卡尼尼已经是七十九岁的高龄。

只有在美好的音乐之中,人们才能消弥芥蒂而相会相融。托斯卡尼尼说得不对,并不是死亡比艺术更有力量,而是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元明清诗选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元明清诗选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本书内容包括:归隐、村行、清明、七夕、书河上亭壁、山园小梅、江上渔者、无题、落花、鲁山山行、戏答元珍、梦中作、乡思等。
  • 到世界去

    到世界去

    一个花甲之年的学者在世界各地的游走笔记,在路上,他经历了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剽悍的事,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自然景观固然美不胜收,人文遗迹固然别具魅力,但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些人国籍不同,生活阅历、背景、见识想法各异,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T. S. 艾略特文集(全5卷)

    T. S. 艾略特文集(全5卷)

    托·斯·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194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文集》共五卷,囊括了艾略特作为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所撰写的所有最优秀和最有价值的作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资深艾略特研究专家陆建德教授承担本作品集的主编工作,挑选国内已出版的权威版本,并寻找国内最优秀的译者翻译未译作品,保证了权威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资深翻译家杨自伍先生承担本文集的审订工作,严格把关译本质量。在形式和内容上,本文集都较之过去的译介有更高的起点和角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集收录《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和《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 高平作家丛书:心旅拾遗

    高平作家丛书:心旅拾遗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通过描绘分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其中包含的心理学成分,解释基本心理学概念,让普通读者掌握一些了解自身性格特点的方法,了解心理学上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热门推荐
  • 我的第五有特殊联络方式

    我的第五有特殊联络方式

    大概就游戏里遇到的一些事情吧,第一次写文,见谅,勿喷,谢谢。
  •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作者在围绕共同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都在各自领域对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 佛说信解智力经

    佛说信解智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调戏贵妃

    调戏贵妃

    她曾是天之娇女,潇洒人世,他曾是九五至尊,万人景仰,因缘巧合,她被贬下凡,接受命运试炼,痛苦轮回,受尽折磨,他因爱生恨,徘徊在爱恨边缘,成为折磨她的利剑,宫闱重重,遮挡的,是极尽奢华,还是阴狠毒辣,自古红颜多祸水,她又能否成为例外,黑暗之中,谁在幕后操控结局,又是谁,一手导演这出闹剧,而当她终于拾起勇气,妄图与命运抗争,又发现什么惊天秘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悦兮的生活

    悦兮的生活

    我叫悦兮,是一个集可爱美丽于一身的小仙女
  • 重生之我的老婆是女王

    重生之我的老婆是女王

    本来在B市某知名大学读书的大二学生凌少宇因为一场意外死亡,。没想到他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游戏世界。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他意外与这个世界一个国家的女王伊西丝成为了夫妻,且看他怎么用在地球学到的知识以及强大的实力征服他的女王和这个世界。
  • 爱你就像爱哈格

    爱你就像爱哈格

    [花雨授权]?什么诅咒娃娃嘛她不就是长得阴沉点而已用得着一见面就吓得退避三舍吗?可眼前这个阳光男孩是怎么回事?他不怕她吗?还大咧咧地要求她做他的女朋友?还要连天窗都一起拉上才算真的功德圆满?商量一下,不嫁行不行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的小作精

    重生后的小作精

    三年婚姻,有名无实,苏染心灰意冷……一觉醒来,回到了和顾城结婚那一天,顾城是谁,我要弥补三年的青春,从此,吃喝玩乐,作天作地。谁知道,从此之后家人宠,朋友宠,顾城也宠着。顾城每天在家,在公司,都忧伤老婆不要他了。多年后,顾城说,我用我这一生的爱,弥补上一世的亏欠。
  • 血红年代

    血红年代

    我们都有一个血红的年代。叛逆,放荡不羁又如何?只要有热血,就能展开自己的锋芒,划破一切!患难中才有兄弟,时间的磨练,才有真正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