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68400000034

第34章

修炼之道,第一要识得心性,直切了当,然后火候药物合清空一气以为煅,而后不至于顽空,亦不至于固执。夫性者何?《诗》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妙矣,性之为义,无以加于此矣。尔等既明得此旨,犹当以浑浑沦沦、不识不知之神守之,一纯任乎天然自然,即可与太虚同其体也。何为心?即吾人之灵知真觉,孟子所谓良知是也。总之,此个真心,不同凡心。凡心则有有无生灭等相,或因缘而起见,或随境而生心,种种变幻,不可端倪,此之谓私识之心,不可以云真心,不可以为炼丹修道之本。惟有真心之觉,不因缘起,不自境生,湛然常照,真净妙明,所谓“能应万事,无有滞碍”者,此也。而要必存灵觉之心,然后可养虚无之性。若不先存此心,则本性亦昏而不明,其堕于顽空者多。尔等既明此性与虚空法界无有二体,当以吾心之灵觉了照之、管摄之,而主持之,而后此性之大,大于太虚,任一切生死常变、顺逆境遇而皆不能乱我性天。故存心所以养性,而养性又莫先于存心。宋儒以心性分为体用,性是心之体,心是性之用,亦差近理。然细按其微,亦不能尽其妙也。夫性无动静,却又赅乎动静之中,贯乎动静之内,不可以体分性、用分心,明矣。虽然,为示后学方便法门,不得不分心性为二物,以性无端倪,无从下手,惟存后天真知真觉之心,以养先天无声无臭之性,其实存而不存,不存而存,养而不养,不养而养,庶得心性之本原,而不流于后起人为之造作。此在生等默会其机,吾亦不过道其大概如此。吾愿生等一动一静之间,寂寂而惺惺,惺惺而寂寂,则虚灵之体用已立其极。久久涵养,心与性融,性与心洽,浑化为一,杳无迹象之可寻,要不外虚而有觉、觉而常虚也。果然静定如止水,澄清如皓月,不照而照,照而不照,无时不打成一片,浑化无痕,由此应事,一任千条万绪,无不有条有理。此一真湛寂,俨如天地之无不覆载,如日月之无不照临者。然此个地位,是大化流行,与天无二,实不容易到此。吾亦不责诸子。为尔等计,只顺一个从容静镇,无事则心性不昏,有事则心性不乱,闲闲雅雅,疏疏落落,因物而施,随缘以应,我不于事之方来生一厌心,亦不于事之未来生一幸心,如镜光然,清清朗朗,无尘无垢,不增不减。此无事时之养也。及事物纷投,势难一二遍悉,惟有不烦不躁、不怠不荒,次第以处之,优游以应之。此即真心,不参人心,以之应事接物,自能千头一贯。苟杂一有无生灭喜怒哀乐爱恶之凡心,则一灵炯炯洞彻十方娑婆诸界者,因此后天阴识为之搅乱、为之遮障,而我能静能应之灵神,亦为其所污染而不灵矣。生等近已明心见性,务要时时涵养,始而勉强支持,久之义精仁熟,无在不适其天怀。此非难事也,近在吾身,俯视即是。然亦非易易也,古人有一旦知之而有余,百年成之而不足者。法惟贵乎恒而有渐耳。吾见生等处静则惺惺寂寂,不昧心性之源;而其处动,因物为缘、随缘以应之机,尚未能十分周到、十分恳切,犹不免有劳倦厌烦之态。何也?由养之未深,行之未至也。如今已明此心、见此性矣,不妨随时随处都要空空洞洞,了了灵灵,使一尘不染,万缘咸空。如此则真心常存,而凡心自不能干矣。再示生一法。此心务如明镜,物未来时,此心空洞如故,静以养其本体;物既来时,此心灵觉如常,亦虚以养其神明。更还要明得元性凡性、元神识神,而后不至于认贼作子也。学人果知得本来心性个中消息,其味自有无穷,以视外之因缘,不染他,而且视如粪土,了无一点趣味,惟有保护灵躯,真常时在,其乐有不可得而名者焉。生等若到时时俱乐之候,真有千金不能换我一刻光阴者。特恐学人不见真性,不得真乐耳。果然一得,自然永得。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皆于此识得真,养得定,虽刀锯在前,鼎镬在后,宁丧身殒命,不肯昧心失性。不然,彼独非人邪,何以不畏生死如此?殆由见道明,守道力,而得个中真药也。愿生等由一点真药养而至于浩气流行,洋洋洒洒,此时纵有绝色之娇姝,至贵之良玉,亦不肯以此而易彼也。此非勉强而为之也。圣人之学,原无强制,强制非道也。惟任其天然,不劳一毫心力,方是圣贤真正学问。苟未到此际,纵云心性洞彻,亦不免游移两可。若造其巅,真有遗千金而不顾、弃万乘而不惜者。吾观生等洞彻心性源头,真是无忧无惧,应不随富贵贫贱而变迁者焉。三教圣人言仁言丹言空,各有不同,总不出一性字。至若心之一字,不过以性无为而为者必出于心之知觉,其实皆性中自然之灵觉也。古人于性之浑浑沦沦,无可捉摸以为下手,故教人于气机之动静处审其端倪。又云:“静则为性,动则为心。”其实皆有语病。性无物事,何有动静?动静者,气机之升降进退也。佛有云:“动作世界,静为虚空。”世界有成败生灭,虚空无成败生灭。古佛如来教人,不过以人知虑纷纭时,无从见其性之真际,犹空中楼阁,旋起旋灭,旋灭旋起,无端憧扰,难以见天光明月也,故教人于一切万缘放下时,瞥见清空一气中无个物事,但觉浑沦磅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不可名而名,无可状而状,故曰性也。性则无为而无不为,无在而无不在,古佛如来灵山说法四十余年,实未曾道著一字,即性之无可端倪者也。生等不必另寻真性,但能虚静即是性。知得虚静,了无物事,即是见性。我以无为无虑、勿助勿忘处之,即常见性,而性常在我矣。至于心又怎解?吾想人之生也,得天之理以成性,得天之气以成形。心即气之虚灵,有知识思虑作为者也。舜告禹曰:“人心惟危。”下个危字,舜之亲身阅历。此个知觉一起,稍纵即流于伪妄,堕于禽兽路上。人禽之关,正在此一息之顷。克念作圣,罔念作狂,真危乎危乎,险矣险矣。尔等明得玄关窍开,忽然一觉,实为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大觉金仙即在此一觉中,虽一觉不能尽其妙,然莫不由此一觉而起也。此一觉也,尔等切不可轻视之。自此以后,觉而迷,迷而觉,总从觉一边去,久之自然无觉而无不觉。如此者,非所谓不神之神乎?生等莫视为难事,只是用一个觉字静字常字,即可为正法眼矣。否则,静而不觉,觉而不常,神有间断,何时而后心定如止水,月印万川而无波哉?亦不必深山枯兀静坐为也。只要我心一静,自然了觉,常常如是,无论千兵万马营中,皆是清净灵山也。总在各人自静,自觉,自常,即可证无上菩提矣。否则,能静而不能动,还是一偏之学,非吾道全体大用、治身治世之大法也。但自孔孟而后,明心见性之说虽时在人口,顾其所明之心概是识神,所以造出刑名法术奸盗诈伪出来;纵云见性,只是从性中发出仁义礼智来的;偶然见仁,便以为性只是爱,墨子所以堕于兼爱也;偶然见义,便以为性只是和,子思所以流于执中也。甚至纵情任性,各成好恶之私。言功烈者不喜清谈,甘泉石者羞云仕宦,各执气质之偏,各从所好,所以一点真灵之性、知觉之心,本是我一元真气可以随缘顺应、无好无恶、直造一重天地、证波罗密,无奈不知存有觉之真心、养无为之真性,由是纵其私情,荡其防检,不知返本,天理灭矣。若此者,其与禽兽之困于气质、蠢蠢然一无灵明者,岂不相近哉!所以愈迷愈肆,愈肆愈灭,虽在光天化日之下,亦如黑暗地狱一般。生等思之,苟一时有错,一念有差,不能明心见性,是不是昏昏沉沉、愁眉蹙眼?噫!这就堕无间地狱。苟能猛然思省,扫去尘氛,拔除杂妄,清清朗朗,便是天堂路上,由此直入清虚,跳出孽海,大放毫光,上照三十六天,下照七十二地,虽至细至微之处,无不明明洞彻。登道岸,非俗所谓登天堂乎?生等细思,是耶否耶?以后尽管从“虚静觉常”四字用工,即可直超无漏矣。

十六

大道原是本来物事,一毫增减不得。而论我道家将性立命之法,其间工夫,非真仙不能传授而得其真谛也。夫性之一字,的是金丹种子。单言修性,亦是孤阴不生,莫说千变万化、出没神奇,不能得其妙奥,即肉身亦不能保其长存而自主持其生死也。古人谓“阳里****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所以吾道家斥修性不修命者,谓之“独坐孤修气转枯”,良不虚矣。夫以性本虚也,无天地灵阳之实者以配合之,犹人世独收得有五谷粮种,不置之于粪土之中,受天地风雨、日月寒暑、阳阴之变化,虽有真种,而不能自生自长于仓廪中。所以人欲长生不老,以成百千万亿化身,必如五谷之美得种于地,而后母生子,子生孙,生生不已,化化无穷也。要之,性本无物事,非实非虚,至于言虚言实,皆是后起尘垢,不关性分上事。盖以气质之性皆由物欲为之拘滞而夹杂,所以纷纷不一,难以名状。若言真性,则空而已。孟子云:“夫道一而已”,二之则不是。若果了性,莫说修之一字著不得,即悟之一字亦讲不得,盖以性本无迷悟也。所云明暗清浊、断续真幻,皆后天气质之纯驳、人欲之生灭为之,非性之真有此变幻离奇也。生等明得此旨,则知本来心性无染无净,原是湛寂光明,无论贤智之士有之,即愚夫愚妇亦莫不然。莫说人为物灵有此真性,即下至鸟兽草木亦莫不如是,盖以人、物本无间也。生等既明心见性,须求向上之事,才能使此凡躯化为真躯,使此有限之身化为无穷之身。此非别有工夫也,即古人谓“以性立命,以命了性”是矣。《悟真》云:“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此即吾师指示玄关妙窍,一阳一阴之道,是药王也,即真种也。夫人未成胎,身心性命浑受天地之涵濡、阴阳之鼓荡,故天寒亦寒,天热亦热,自家一毫主张不得,亦犹人在母胎中,随母呼吸以为呼吸;一经性命合一,加以文武火温养成形,即是“跳出天地外,不在五行中”,“鬼神不能拘,天地不能囿,阴阳不能铸”,“我之为我别有一重天地,不与众同生同灭”者,此也。而要不过先得性真,继加命学,于以采取烹炼成丹而已矣。如今儒佛之教,大抵只言心性,到得空洞了灵,即以为道尽于是。不知此但性学之归根,犹非吾人托生父母成形受气之全量也。尔生等既得真性,知真常大道无稀异之为,不过将此了灵空洞倾下造化炉中,再加煅炼工夫,异日必现千百万亿法身,或霎时而升天,顷刻而降地,无不随心运用。如不修命以实性,吾恐心性虽极圆明,要皆虚而无实、散而不敛,不能有此大力量、大智慧、大精神、大威武也。吾道家六通具足,天地人物、幽明鬼神之微无不前知后晓者,此岂别有术乎?即此一灵炯炯,洞照当中,积而至于阴尽阳纯,是以化机盎盎,昭著人寰,随时皆在目前,当下即能取证。又非此时而后有也。当其扫却尘缘、真如独现之时,即此一知一觉之微,即是将来六通具足之根。诸子修养有年,亦能实实取证否耶?生等业已明心见性,要知心性非他,即吾人固有之物,但能心中无物即是性,一心无二即是心,明之见之,必返观内照而后知也。此可随地随时立地取证,当下圆成。诸子已了然无疑,决不穿凿以失本来真性真心。况此心此性,人人具足,只要去其闲思杂虑,心性即在是矣。切勿于心无一物之候,又去思量忖度曰:如何为心,如何是性。若是,则本明之心、本见之性,又因后天私识计较,反不明不见矣。此际分别,殆些须耳。生等须具慧照以了彻之,快剑以斩断之,庶几由一线之明积而至于神光普照,实有与日月同其光明者。只怕不肯耐心习静、日夜勉强而积累耳。

十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换亲的故事

    换亲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豫东农村三个家庭换亲的故事。
  • 漫漫诸天

    漫漫诸天

    在功夫世界脱胎换骨;在阳神世界修阳神仙道;在遮天世界开辟苦海修炼仙台;在完美世界,融万法、创古经,顺便还种下了一棵小柳树......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漫漫诸天路,一念即永恒!......已有完本精品老书《信仰诸天》、《无限之史上最强主神》,人品有保障,可以放心收藏阅读。书友1群:200595054书友2群:372716907
  • 驭魂圣尊

    驭魂圣尊

    【新书《大秦之无限城主》已上传!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支持一下!】叶牧穿越了,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但现在他真的有点“方”,别的穿越者,一回到古代,就各种公主美女环绕,王爷皇子推崇,可这外面时不时如丧尸般围城的奇怪生物是什么鬼???
  • 苍空大百科之黑暗王朝篇

    苍空大百科之黑暗王朝篇

    本书为《黑暗王朝》专属大百科书籍是为了配合该书增设因为大百科里包含了《黑》一书里面涵盖的人物、历史、建筑、事件等等分门别类的相关解释,而总体篇幅比较大,不适合在该书的作品相关连载因此特别开出一本,以配合该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阅读正书之余,了解一下本人做的一些小设定《黑暗王朝地址》http://www.*****.com/?read/novel/index/showid/44338133。html
  • 韶华的诗

    韶华的诗

    颓废迷茫的陈韶蜕变文艺青年的血泪史生活不能左右我们的理想
  • 暗帝专宠嚣张冷妻

    暗帝专宠嚣张冷妻

    黑暗。暴雨。远离城市的喧闹,荒郊野外的连山孤儿院,惨遭杀害。园长,园长快醒醒,救命啊,荒乱中,已经分不清是血还是泪。百来人现在只剩下十几个,蜷缩在一堆,惊恐的看着这帮禽兽不如人。怎么办?老大,那个女人和君家小子没有找到,会不会已经逃到其他地方了。不可能,我们是接到密报,马上就来的,他们不可能跑得那么快,在去找一遍。是。视线扫过眼前这些人,几岁,十几岁,病残。弱小。留着有什么用,……
  • 灵魂骑士

    灵魂骑士

    执着于正义公理的法兰王国万骑长艾瑞克少年有成,却死于宫廷争权夺利的阴谋,意外成为了亡灵。五年后,亡灵袭击法兰王国的王都坎萨斯,战斗时艾瑞克依附到一个刚刚死亡的骑士身上,成为了法兰王国皇家骑士团的中队长罗恩。随着亡灵战争的胜利,战后皇家骑士团的顺利重建以及兽族暴乱的平定,罗恩又重新成为了王国的万骑长,只是,这次他还会是当年那个善良勇敢充满正义感的少年骑士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轩辕灭世

    轩辕灭世

    在六道轮回迷路的楚轩辕阴差阳错的到了纯阳世界,他想,之所以在六道迷茫,是因为成就不大,没有大志照亮心灵。于是,他希望这一世,不灭,称霸天下,带着楚家,走向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