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崇尚“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亦被看成是我国人民的智慧。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茶虽然对人的神经有一定的刺激兴奋作用,但它的基本诉求是:和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的特有氛围能使人沉静,把心放在闲处,从而使人可以冷静地处理日常事务。
茶性与人性
中国人尊崇孔孟之道,尊儒学,重礼教,正因为有了儒家的学说和思想,才成就了我国的礼仪之邦。儒家的学说和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封建盐会的精神支柱,其影响之深广,远远超过佛教和道教。
虽然现代人已经认识到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不可否认儒家的思想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想彻底消除它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往往在不经意间,在生活的细微处,我们都可以找到儒家思想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儒家思想的主张是崇尚礼乐,他们在人们日常的品茗中亦发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从中挖掘出了处世的进退之道。
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茶道重礼,这和儒家重礼异曲同工。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茶道礼仪之严,可见一斑。
我国自唐朝以来,宫廷中的重要活动(春秋大祭、殿试,以及举行的群臣大宴等等)都有一定的茶仪茶礼,以示尊重。
进入宋代,儒家更将茶礼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所谓的家礼之中,如普通家庭中的婚丧嫁娶修屋筑路待客等大事,无不举行茶礼。甚至有“无茶不成礼”的说法,客来敬茶的说法也是因此而来,由此可见儒教的礼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之深入。
茶道器具的配合务求和谐,环境务求清静雅致,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必须和谐统一。这从陆羽的风炉设计思路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更多的自省,可以养廉(茶以养廉),可以修身,可以修德。
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过茶的“十德”,除了“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睡气”、“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之六德之外,他似乎更看重精神性的另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
“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见陆羽·《茶经·一之源》),所以认为品茶之人,品德至为重要,茶道强调了茶对于人格的自我完善性的重要性。
品茶一旦上升到了与人格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是对茶的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人品和茶品的高度统一,就无意中达成了心灵与自然的自然契合,这正是儒家所要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茶品与人品
古人认为,喝茶是雅事,所以,一起喝茶的人亦不能太俗。因而就有了品茶、品人,茶品、人品之说。在这一方面,古人是丝毫不会含糊的。
明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
明人陆树声与徐谓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徐渭也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
同时代的许次纾在他所着的《茶疏》“论客”一节中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辨,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簿火,汲水点汤。”
陈继儒在其所著的《岩栖幽事》中则说:“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由此可见,品茶时的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否则就落下了“施茶”的话柄。张源在《茶录》中亦有类似的说法:“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