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结合起来,逐步认识、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然而,发展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新世纪新阶段,怎样实现中国更好发展的重大课题摆在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发展的角度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五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发展特征、目标和途径、动力和保障、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外互动,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的一个具体贡献。
第三,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成功地指导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断被实践验证出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是既继承又发展、既坚持又创新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两次革命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个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始终有一条主线,它和世界革命中心、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里说的“中心”,不是运动指导中心,而是运动最活跃的地方。18世纪末,中心在法国;19世纪中叶,中心转到了德国;20世纪初,中心移到了俄国,随后,中心又移到中国。随着世界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中心从西往东移,在这条主线上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多次指出:“我们的革命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而西欧的革命是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这里所说的“开始”指的是夺取政权,“继续”指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后来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列宁这个预见的正确性。在20世纪,社会主义出现了两大历史难题。一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但无论是通过暴力革命,还是试图和平过渡,没有一个国家获得成功;另一个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类国家先后发生了俄国革命、中国革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它说明,在这类国家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获得了解决。但是,这些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从总体上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致使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困难和困惑的境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首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在这个难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个理论体系,在中国指导实践获得了成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
第三,它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21世纪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同志曾说,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解决温饱只是“小变化”,实现小康是“中变化”,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大变化”。他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社会主义必将重振雄风,再造辉煌!
【阅读材料】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
任仲平
(一)当201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
2006—2010,“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11—2015,“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
(二)时间有重量吗?
2006—2010,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从开局之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这是一幅汇集大悲大喜的画面。“汶川不哭”“玉树不哭”“舟曲不哭”,南方冰冻、西南干渴、北方洪涝,罕见的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逝去的生命、残破的家园,13亿人热泪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如期而至的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百年梦圆,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失去7个亲人的舟曲学子杨耀词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悲喜交织的5年,成就了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艰苦卓绝,多难兴邦——这就是过去5年的“中国情节”。“中国故事”正是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急风暴雨的跋涉中展开。
(三)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在这不同寻常的5年里,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的历史性基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5年里,从修改人大代表选举法实行“同票同权”,到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从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到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健全;从推进大部制改革,到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初步形成……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抉择。”“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这种转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里,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20万亿元增长到接近40万亿元,世界排名从第四上升至第二,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一升一降”为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打牢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年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5年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开局之年取消绵延几千年的农业税,到收官之年力度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本覆盖,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让“十一五”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