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布朗把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加以比较,他这样说:
美国家庭教育和中国一样,很重视道德教育,但美国家庭教育更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也就是培养孩子学会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怎样自己做决定。美国人强调让孩子懂得怎样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做出自我选择,这是美国家教的基本观点。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美国家庭重视创造机会给孩子自由,比如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发展的问题。中国家庭一般要求孩子的选择必须跟家长的意见一致,美国人却要求尊重孩子个人的选择。在美国家庭,孩子不但可以参与家庭各种活动,还可参与各种大事的决策。
让孩子懂得怎样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做出自我选择,这就是美国家教的基本出发点。可是,中国的家长在这方面却很缺乏,有这样一则故事令人感到窒息:
谢女士有一个女儿,只有10岁,可是突然有一天,“扑通”一下子跪在父母的面前恳求:“爸爸跟妈妈离婚吧!”
这是为什么?
谢女士每天的任务就是逼着女儿学习,女儿为了减少母亲的管制,强烈要求爸爸跟妈妈离婚,以便减少一个“监工”。
谢女士认为,对女儿进行教育是为女儿好,可是女儿就是不领情。这就是孩子与家长认识问题的不同!家长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希望“父母离婚”。
天真烂漫的十岁女孩为了“少一个人来管”,为了争取“自由”,而不得不伤心跪求父母离婚……
每当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们的心总是沉重而辛酸,我们的家长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尽管这只是孩子一时冲动的幼稚之举,我们不必太较真,可这一类的事情不得不引起家长的注意,不得不引起每一位父母的深思、反省。可是,善良的家长为了孩子学习、读书,最后弄到不可收拾地步的案件,也是屡见不鲜,实在是给中国的家长敲起了警钟。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比皆是,因而许多父母对孩子看得很严,管得很紧,每时每刻都在督促孩子学习。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整天被限制在工作之中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可有的家长实在一点也不明白,每天把孩子牢牢地拴在学习上、书山中、题海里,恨不得把孩子打造成学习的怪物,考试的机器,孩子怎么受得了呢?
在一次亲子家庭教育报告会上,一个11岁的男孩子对我们说:“在每天醒着的时候,都是在父母的监督下学习、学习,读书、读书!特别是我妈,天天念叨的就是分数,就是第一……”
我们私下问这位母亲,这位母亲说:“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现在不好好读书学习,将来扫大街都没人要!我也是无可奈何,还不是为孩子好!”
这话不无道理,可是学习毕竟不是靠如此挤压能够获得预期效果的……
我们对这位母亲说:“你的这种做法很有代表性,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要求孩子的。可孩子不是机器,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调整,势必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那么问题就大了!学习必须讲究效率,只有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效率。没有效率,即使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用在学习上,也是没有作用的……”
家长必须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讲究效率,学习更是如此,因为学习是一种增加知识的脑力劳动,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企图让孩子在一夜之间把知识全部装进大脑里,这是不可能的。
由于没有一种平等的态度,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权利,所以不少孩子用令人震惊的行为做了回答。
发生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时代商报》有一篇调查文章指出,60%以上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不满意,80%以上的“问题少年”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而问题的核心就是家庭教育中缺失“人格平等”。
在中国的家庭中,一般情况都是孩子处于绝对的服从地位,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父母很少反思自己该怎么做父母。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能够实现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把孩子作为与人比较得失的证据,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是否能考上好的大学作为自己惟一的奋斗目标……
正因为这样,家长给孩子提出“千要求”、“万戒律”,心中都抱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拳拳之心”,而对孩子的感受不管不问,真是“执着”得可以!我们经常说,现在很多家长是“无证上岗”,意思是没有经过学习就当上父母了,因此现在必须“补课”。可是我们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家长不是没有“补课”,而是补得不对劲。有本什么“哈佛女孩”的书,据说卖了几百万册,正是家长们渴望“补课”的表现,也是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反应。可是,这些年来,这些个案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片面性太多了。特别是有些“家长”,自己的孩子考上一个大学,或者到国外留学,就纷纷著书立说,四处巡回演讲,俨然在施放灵丹妙药,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善良的家长不要轻易上当!
把权利交给孩子,把主动权还给孩子,把家长“要孩子学”变成“孩子要学”。只有孩子变成了学习的主体,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潜能。由于孩子不理解,不接受,所以孩子不合作,一场家长与孩子的“拉锯战”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小的时候经常听说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一天放学回家,郑重其事地对爷爷说:“一家人吃饭,我一个人读书!”那是上世纪的70年代初,读书还不像后来那样“热”,可是,所有的人都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而这个孩子把话说反了,所以孩子的话成了笑话。
有个孩子在作文中诉苦说:
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听听:多么无奈,多么悲怆!
在有些家庭里,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开始奋斗。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家长便开始“设计”孩子的未来,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可能失去竞争资本。
——这样的家长很贪心,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一个全才,而不是一个天才。
一进小学,孩子就进人以考试为核心的怪圈:父母“无微不至”,奥数班、特长班;钢琴、美术……各种书籍小山似的,孩子稚嫩的双肩,承担着如此重的担子!
家长过度的关心和照顾,不但剥夺了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且使家庭教育进人压制与逆反的困境之中。
孩子是很“无知”的,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不是一天一日的事情,真要明白这一点,最好的法宝就是“长大”,就是“时间”。可是“时不我予”,等到孩子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与孩子和平共处,让孩子自觉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平等原则”的实用价值所在。
其实,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只要父母能够跟孩子打成一片,孩子把家长当成自己的知己,一切事情就好办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就会对家长“言听计从”。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的这个故事可能对我们有些启发:
我坐下来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处的一部分人员一起吃饭……像平常一样,除了开水以外,没有别的喝的,而开水又烫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饭是由两个态度冷淡的孩子侍候的,确切地说是由他们端来的……他们最初不高兴地看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友善的微笑。
这使我胆子大了一些,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就招呼他:“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
那个孩子压根儿就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这时,我发现戴着厚厚玻璃眼镜的交通处长李克农在笑我,他扯扯我的袖子,对我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志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人。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
正好这个时候,冷水来了。
“谢谢你,同志!”我道歉说。
那个少先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
尊重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给自己的孩子足够自尊,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成长起来,那么家庭教育不就能够事半功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