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8700000004

第4章 攀登月球(2)

1971年2月5日,美国“阿波罗14号”上的两名宇航员谢泼德和米切尔就推着一辆两轮的手推车,上面载着他们的工具、仪器及摄影机,在月面上进行漫步考察,从而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二个车辙印痕。车上还带回了43.5千克(96磅)月岩。

1971年7月31日,月球上又有了第二辆机动车——“漫游者1号”。这辆车相当精致,全长大约3米,重209千克(在月面上只有33千克)。下面的4个轮子上都装有独立的驱动马达,行动十分灵便。它的轮胎是由特殊的橡胶制成的,即使在零下100多度之下仍富有弹性。驾驶员可操纵车辆前进、后退、转弯、爬坡(最大坡度也是30°)以及加速和减速等。在月面上的最高时速为18千米,与快驶的自行车速度相仿。“阿波罗15号”的两位宇航员驾着它行驶了27.9千米,对沿途的月面进行了多项目的考察研究,在不同地方采集月岩标本。随后,“阿波罗”16、17号也带上了月球车,它们分别在月面上行驶了27及35千米。这些月球车上装有电视摄像机和专门的传送设备,宇航员在月面上的活动情形,都是从月球车上发回来的。

“阿波罗”工程史无前例

前苏联在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多次捷足先登,使一向自诩为超一流强国的美国十分难堪。1961年,美国第35位总统肯尼迪入主白宫后,立即制订了新的航天计划。他宣布:“要把前苏联人击败在月球上!”他制订的目标是:“要在这十年完毕以前,把美国人送到月球上去。”

于是轰轰烈烈的“阿波罗”工程开始运转起来。它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因为,美国企业向来各自为政,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约束”它们的办法。在八年中能动员如此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在是一大奇迹。在世界航天史上,它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几乎使前苏联以前的一切领先项目黯然失色!

据统计,在工程进行的八年中,共耗资225亿美元。在工程最高峰期间,同时有2万多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及80多个科研机构共42万人在努力工作,其中有43000多名是科学家及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员。值得骄傲的是,里面约1/3是华裔科学家。

整个计划的核心是实现人类千古以来美好的理想——登月。

工程首先确定了登月方案,采取“月球轨道会合”办法,用“土星5号”火箭,把载有三名宇航员的“阿波罗”送离地球,并通过轨道转换而变成绕月球运行。然后在“阿波罗”飞船上发出一个小巧玲珑的“登月舱”,缓缓下降,送两个宇航员安全抵达月面。飞船本身则由另一名宇航员驾驶,一直作绕月球运动。等到探月任务胜利完成,再发动登月舱上的火箭(抛弃外壳),重新与母船会合,最后一起回到地球上。

接着又顺利完成了“土星5号”火箭的研制和四项辅助计划,即:(1)1961—1965年“徘徊者”计划(研究月面着陆的可能性);(2)1966~1968年的“勘测者”计划(试验软着陆);(3)1966~1967年的“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绕月飞行,选择理想登月点);(4)1965~1966年的“双子”计划(模拟驾驶飞船及各种必要训练)。

“阿波罗”计划的主体从1965年开始到1972年结束,历时八年。原计划发射19次,后减为17次,其中1、2、3号是模拟飞船(分别于1965年2月16日、3月25日、7月30日发射上天),4~6号是不载人的试飞,7号是载人绕地飞行。8号飞船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统月飞行(1968年12月21日),飞船上的三个宇航员,成了人类最早飞临月球的先锋。他们绕着月球飞行了10圈,向地球上播放了两次电视实况,带回了许多宝贵资料,还得到了月球天空中地球的彩色照片。9号(1969年3月3日上天)在绕地球的轨道上,测试了登月舱的各种性能,10号(发射于1969年5月18日)则把各种严格的试验搬到了月面上,这是最后一次模拟练习。10号上面三个宇航员绕月球飞了31圈,最低时离月面仅15千米。

在克服了许多困难后,终于使一个登月舱在月面上实现了软着陆,为11号的人类登月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阿波罗”计划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挑选及培养登月人员。宇航员是很光荣的,尤其是当代表人类去拜访“嫦娥仙子”的宇航员,更可名载史册。然而你可知道,他们为得到这项殊荣付出了多少代价。比挑选空军飞行员更严得多的全面体检首先淘汰了一大批人,入选后繁重的学习也会使部分人知难而退。他们首先要学习深奥的天文学,了解星星、月亮和宇宙空间;要学习地质学、地理学,以便到月面后懂得如何收集各种月岩和月壤;要学习航天理论,了解飞船制造工艺,各种仪表的维修、保养和使用;还得学会无线电通信技能,以便随时与地面指挥中心保持联系;更得学会各种应急措施,在绝境中求得生存的办法……宇航员的训练之一,除了艰巨的学习任务外,平时的严格训练更是“苦不堪言”——只有少数练习是诱人的,如事先遍“游”美国各地,以识别各种土壤、岩石和地貌特征。或许模拟穿越太空也很神秘有趣,从不时变幻着的荧光屏上让你识别星座,并“操纵”飞船来改正自己的航向。但更多的是难以忍受的锻炼项目:他们要在模拟器中从165千米的高度上“掉”下来,一直“掉”到离月面65米的“地方”;他们每天要在一张狭窄的桌子上迅速地跃上跳下,连续做几百次、几千次,累得气喘吁吁、瘫倒在地;他们要赤身裸体,站在一个几乎要结冰的冷水澡盆内,冻得嘴唇发紫,全身发抖;他们要在不透风的闷热房间内“烘烤”2小时;他们要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万籁无声的隔音暗室内呆呆地、寂寞地坐上好几个小时,还要在振动台上接受快速转动的试验……这种极其严格的训练,要连续进行一年半的时间。只有经过了这样“千锤百炼”的宇航员,才有资格去进行月球探险!

再说,即使你经过了刻苦的磨炼,跨进了登月舱,也会随时遇到各种艰险。例如“阿波罗13号”飞船在飞往月球途中,服务舱内部的液氧箱发生了一次爆炸,损失了一半氧气和大部电源。在与地面联络时断时续的九死一生险境中,三名宇航员就是依靠了平时严格训练中学得的技能,同心协力,在地面指挥中心帮助下,终于先后三次修正航线,绕过了月球,最后艰难地重返大气层,用降落伞在太平洋降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雄“鹰”收翅降月球

1969年7月16日,星期三,一个万里无云的好日子。

其实从7月11日开始,几百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就已昼夜不停地为发射作准备了。计数器已经开始进行“逆计数”,医生们则把从52名合格者中筛选出的三个佼佼者——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以及第二、第三梯队的6个人——采取了最严格的隔离措施。九个人从7月2日起就在无菌的环境中与世隔绝了。

7月16日凌晨4时(美国东部时间,下同),医生为他们作了最后一次检查,然后吃了今后九天内地面上的最后一顿饭。6时30分,他们准时来到了发射中心,并受到了五百名工作人员的夹道欢送。在“一路平安”的祝福声中,三个宇航员春风满面地进入了“阿波罗”舱内,这时4千名值班人员最后检查了所有的仪器、仪表及通信设备。

九时半,宇航员报告一切准备就绪,数百名控制人员依次坐到了一排排荧光屏前,默默计数着飞快流逝的时光。来自80多个国家的几千名观众与100万美国人发出的喧哗声突然一下静了下来,他们一个个屏住了呼吸,紧张地遥望着5千米外的高高发射塔。与此同时,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电视机都打开了屏幕……“10—9—8……3—2—1,升空!”火箭发出了巨雷般的轰鸣,黄色的烈火激起了巨大的烟云,强大的气流震撼着一切,连大地都为之颤抖!等了整整一夜的人群更加激动,成千上万的帽子、手杖、眼镜、钢笔都抛上了天空,他们发狂地跳跃着,欢呼着,互相热烈拥抱,兴奋地喊着“上去了,上去了!”“万事如意”、“一路平安”的祝愿声此起彼落,震耳欲聋。在华盛顿电视机旁的尼克松总统高兴地宣布:四天之后为月球探险的全国共庆日,并提议那一天全国放假一日。

在离地64千米高空中,速度已达2.7千米/秒的飞船甩掉了燃料已烧完的第一级火箭,第二级火箭则又把它加速到6.7千米/秒及160千米的高空,接着他们到达了绕地球的轨道上。三名宇航员检查了飞船的轨道,将它调整到奔向月球的方向。

这要求复杂精密的计算,稍有差错,就可能永远到不了月球,甚至也回不了地球。然后,地面指挥中心下达了“向月球前进”的命令,于是发动机又按严格规定的时间一秒不差地发动起来,使它以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飞向了进人月球的轨道!

三天后的7月19日下午,飞船按时到达达了月球上空。在月背上空的25分钟时间内,阿姆斯特朗等独立完成了最后的、不允许丝毫偏差的轨道调整(这时他们与地面上隔着月亮,地面无法“指挥”),使它在月面上空15千米处、真正绕月球转动起来。飞船一飞出月背,奥尔德林发出了“一切正常”的报告,使地面上的千万人如释重负。7月20日在美国是星期天(格林尼治时间已是21日凌晨),早已钻进登月舱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已经酣睡一“宵”后醒了过来,这时飞船已绕月球飞了13圈了。真正的“登月”开始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与柯林斯热烈告别。

“再见,等着我们,别离开!”奥尔德林喜欢开玩笑。柯林斯则大声回答:“再见,祝你们交上好运!”被称为“鹰”的登月系统从飞船中脱开,阿姆斯特朗开动了制动减速火箭,使登月舱沿着曲线轨道徐徐下滑。他们避开了一个巨石环抱的大坑。平稳地飞到一块平地上空100米的地方,重新慢慢降落。这是最后关键,如果着陆速度太猛,或者角度不对,会使支架因受力不匀而损坏或倾倒,那两个宇航员就将永远无法离开月球,所以真是性命攸关!

两个宇航员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操纵着登月舱,一边不断向地面报告:“75口尺……50口尺……30口尺……我们开始碰到一些灰尘了……”接着,舱内一盏指示灯闪出了悦目的绿色光芒:“着月了!”阿姆斯特朗随手关上了发动机,并报告说:“休斯敦,‘鹰’着陆了!”全世界千百万人都听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报告。“胜利了!”“成功了!”世界顿时轰动起来,贺电、贺信如雪片那样飞向白宫,奥尔德林的夫人高兴得流下了热泪。

地面指挥中心马上向他们发出祝贺,告诉他们:“在这个房间里,大家都在微笑!”“鹰”中的两个人立即回答说:“月球上的两个人也在微笑!”孤独一人在母船中的柯林斯从耳机中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甚至有一些嫉妒了,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他确实是世界上最孤独寂寞的“可怜人”了,所以他高声叫喊:“你们可不能忘记了指令舱内的那个人啊!”

跨越五千年的一大步

在“鹰”号降落月面6个小时后,地面指挥中心同意了他们要出舱的一再要求。两人在舱内吃了在月面上的第一餐:8块干咸肉方腿,4块家常小甜饼,一罐桃子汁以及咖啡、菠萝、葡萄等水果饮料,又穿上了特殊的“航天服”,背着科学仪器和供氧瓶,打开了舱门和电视摄像机,来到了高达5米的平台上。顿时,一个奇妙的天地同时映入了世界6亿多观众的眼帘之中:一片阳光照耀下的月面上,满目都是大小岩石和尘埃。除了两个宇航员外,再也没有其他生命,也没有任何细微的声音。阿姆斯特朗由于还未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四肢又失去了平时少不了的触觉,轻飘飘的身体反而使他动作显得十分笨拙,走起来踉踉跄跄,简直无法下舷梯。试了几次后,还是在身后奥尔德林的“指点”下,才一步一步地跨下来。即使如此,这区区九级台阶竟花了20分钟时间!

1969年7月20日晚10时56分(格林尼治时间7月21日4时56分北京时间21日12时56分),阿姆斯特朗的左足终于踏到了月球表面上,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这时,全世界都听到了他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的确,这跨过了38万千米的一大步,也是跨越了五千年的一大步!

他这一步踏在静海的西南部,月面位置是北纬0°41′,东经23°26′——这里后来被命名为“静海基地”。

19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到了月面上。他们的活动状况顷刻就出现在地面的电视机上,因为电波传过月球的38万千米只需1.3秒时间。他们两人在刚刚还视为畏途的舷梯上跳上跳下,情不自禁地呼喊着:“哦,美啊!”“太好了,好极了,美极了!”

他们开始漫步了。开始时,两人简直难以举步,摇摇晃晃地活像两个醉汉。用奥尔德林的话说:

“你要非常小心记住自己的质量中心在什么地方,有时要走两三步才能弄清你身下还有两只脚。”加上月面上强烈的黑白反差,使电视机前的人们看来似乎不像是真的,倒像是两个机器人似的。但没过多久,他们适应了过来,他们开始用跳蹦的方式来行走,就像袋鼠那样跳跃着前进。

他们开始工作了,首先把一面美国星条旗插在了月面上。它宽3英尺,长5英尺,并由细铁丝弄直了(因为月面上没有风,不这样做旗子就无法展开来)。登月舱的外壳上还有一块不锈钢的标牌,上面用英语写着:“公元1969年7月,人从地球来到月球,第一次踏上了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来此。”登月任务完成后,这块标牌连同外壳一起永远遗留在了月面上。除此之外,他们带到月球上的纪念品还有73个国家元首的亲笔信,以及为纪念不幸殉难的航天员的徽章等。

两人在月面上做了几项科学实验。2小时47分以后,他们带了22千克月球岩石回到舱内。7月22日吃了一餐,睡了一觉。他们在月面上停留了21小时37分钟后,怀着惋惜的心情,心痛地抛弃了已完成历史使命的登月舱,乘着它的上半部分回到了柯林斯的身边。除了带有四条细长支腿的“鹰’

的外壳部分外,他们还丢下了几架照相机,步行时笨重的靴子,一些仪器的包装盒子,一根铝杆,两只背包及一些不再需要的杂物,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负荷。在他们与柯林斯会合后,连这支小火箭(登月舱的最后部分)也被扔出了飞船,成为太空中的一块废物。

返回地球时十分顺利。60小时以后,飞船重入大气层,最后溅落在太平洋上,与原定的溅落时间只差了10秒钟。要知道,飞行100万多千米才差10秒,这是多么不容易啊!飞船落水时,距打捞他们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不到20千米,尼克松总统也在舰上参加了欢迎他们归来的隆重仪式。

同类推荐
  • 冷血杀手

    冷血杀手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冷血杀手》里,看娇小美丽的箭毒蛙如何称霸丛林,看漏斗蜘蛛如何将猎物玩弄于股掌之间,看湾鳄如何给猎物来个“死亡翻滚”……《冷血杀手》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果冻粉丝团

    果冻粉丝团

    春天,爱唱歌的杨梅希果参加了全市的歌唱比赛,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果冻粉丝团。可是天外有天,一个名叫米迦的男生却夺得了比赛的冠军。唱片公司决定让高傲帅气的米迦和纯真可爱的杨梅希果组成国内最年轻的偶像团体“QM米果组合”。在做明星的日子里,杨梅希果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对拍档米迦,也由最初的讨厌变成了佩服。可是米迦的一切对杨梅希果来说,依旧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就在唱片公司准备强力推出“QM米果组合”的时候,杨梅希果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自然之谜我来揭

    自然之谜我来揭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飞机开始作为军用是从侦察开始的,空中侦察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而在侦察飞行的过程中,“抽空”甩几颗手榴弹或迫击炮弹就成了“轰炸机”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期已出现了专门研制的轰炸机,它就是俄罗斯的一种“重型”四发轰炸机,称西科尔斯基“伊利亚·穆罗梅茨”Ⅱ型,从此开始了轰炸机的发展历程。
  • 快乐星球:智能足球鞋·纪念版

    快乐星球:智能足球鞋·纪念版

    我是乐乐。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是踢足球了,可是班里的足球队长金刚好像对我最近的表现不太满意,今天还当着大家的面前狠狠训斥了我一顿。我一气之下,决定在班里另组一支足球队与金刚抗衡。虽然我组建的这支球队整体水平较弱,但一想到有多面体送给我的“神秘装备”,我就对打败金刚充满了信心。可是决赛当天却出现了突发状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过南荒

    剑过南荒

    这是一个从洪荒之中走出来的少年,当南荒走出荒芜之地时,这个时代也正是开始,这是属于南神荒的时代。
  • 我们从未知晓的时空故事

    我们从未知晓的时空故事

    十几年前,一场不为人知的魔鬼交易成了神尘大战的开端,此战之后,神尘双方两败俱伤。十几年后,神将被篡改的历史散布人间,逐渐发现自己受到蒙骗的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 若只如初见

    若只如初见

    爱,是两个人的事。生活,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从天真无邪到被这个世界渲染,曾经有着一切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到现实中那不只不过是一副自欺欺人的画卷。多想留住那份炙热的情感,多想将美好灌注于现实……可能吗?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能左右任何人,却能将自己的心看得越真。
  • 异能无匹

    异能无匹

    二十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即将摧毁地球,但在进入大气层时却猛然消失。从此,人类获得了神的能力……异能!
  • 云罄曲终

    云罄曲终

    凛胜年间,女帝治下,将领季望鸿不甘为臣,谋数十年,经役,终称帝。独子季宸八年征战,覆女尊维男权。此后不足两载,季望鸿病重,不久,宸承帝位,而宸暴政,引天下共愤。两年后,权贵屡遇害,伴黑令牌,浮骷髅利爪、血色鬼字,称之鬼手令。江湖传言,此乃邪教,仍奉女尊,乃前朝余党;另言之,嫉恶如仇,不死不休。世人皆称——鬼手阁!
  • 雁落似明初

    雁落似明初

    性格直爽的伏惊秋碰上闷骚痴情腹黑的沈雁处处碰壁。伏惊秋以为自己只是演一出独角戏,准备放手的时候,在一天午休沈雁以为她睡着了,趴在她耳畔轻轻的说道:“你很好,好的让我觉得自卑配不上你,暗恋是场独角戏,但你不是,这你我的戏里,我始终不是可以依赖的主角。”伏惊秋恍然大悟不在明戳着喜欢沈雁,而是把这份喜欢偷偷藏进了心里。高考结束后伏惊秋选择了C大,而沈雁则是辍学选择了打工,在伏惊秋开学前一天沈雁冒着雨来到了伏惊秋别墅外牵起伏惊秋的手“你等我四年,我一定会为你闯出一片天属于你我的天下。”最后冒冒失失的亲吻了伏惊秋的樱桃唇慌忙离去。匆匆四年时间,两人在A市有名的宴会上再次相遇却是彼此都有了陪伴。
  • 第一千世纪相恋

    第一千世纪相恋

    ???:“一堆个体的悲剧背后往往有巨大的祸端......艾隆宇宙需要你这个外宇宙人找到真相,阻止艾隆星球走向毁灭!”姜昭乐:“别说得那么慷慨激昂,我就问你,身份我换了,真相也找了,还被炸死过N次,那我的终身大事,你们宇宙不解决一下子吗?”???:“恋人发放中...恭喜你接收成功,再见!”姜昭乐:“哦,谢谢……哎,你别走,解释一下他怎么没有心啊?!”总得来说,就是离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艾隆宇宙里有颗十万年星球叫艾隆星球,而要讲的故事也都是这个星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 这个乞丐不简单

    这个乞丐不简单

    乞丐钱多多被京都霍家找到说是遗失多年的小儿子,霍母见到自己儿子竟沦落为乞丐心中特别伤心,知道钱多多没上过学后更是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难过。霍家担心自己无意识的举动会伤到儿子的自尊心,所以对钱多多的关心很是小心翼翼。但钱多多虽被霍家找到,但是乞丐的身份被媒体曝了出去,以至于被上流社会嘲讽,认为他就是个粗鄙的乞丐,没见过世面,也没有接受过精英式的教育。直到有媒体爆出钱多多好像是江南钱家的少家主......钱多多看到霍家收藏的一幅古画,这古画很是眼熟,因为真品就挂在钱多多江南的庭院里......
  • 创世之血玉令

    创世之血玉令

    上古神器血玉令认主,平凡高中生薛柔的逆袭之路,就此开启……